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说明.docx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说明.docx

北京市 2020 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 " 课程目标 " 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

二、考试内容和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 3500 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

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1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文言文阅读(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见附录三)(2)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

(见附录四)(三)写作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

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北京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北京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北京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根据北京地区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该科目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语言文字运用:要求准确无误地运用语言文字,包括文字的书写、标点的使用、词语的搭配和句子的连贯等。

二、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主旨、段落的结构、人物的性格特点、事件的发展过程等,根据文本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

三、短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提示或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短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不同体裁的写作。

四、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学习工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主动获取学习资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五、修辞、鉴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一些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及欣赏一些诗词、散文或其他文学作品。

六、文化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名著、古文、课文等文化知识。

七、语文常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识性的语文知识,如词语的义项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解读等。

总的来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常识等。

考试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修辞鉴赏、文化知识和语文常识等方面。

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新增10俗语

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新增10俗语

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新增10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īng dòng sān chǐ, fēi yī rì zhī hán 水被冻结成三尺的冰,不是一天的冰冷就能够造成的。

比喻一种情形的形成是通过长时刻的积存、酝酿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 yān dé hǔ zǐ 不进入老虎洞,如何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也比喻不进行认确实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

【吃一堑,长一智】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堑:壕沟,比喻挫折。

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聪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hǐ yǒu suǒ duǎn, cùn yǒu suǒ cháng 尺比寸长,但用在比尺更长的地点则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在比寸更短的地点则显得长。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也作“尺短寸长”或“寸长尺短”。

【初生牛犊不怕虎】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犊:小牛。

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无所恐惧,敢闯敢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dī shuǐ zhī ēn, dāng yǒng quán xiāng bào要明白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qǔ bù lí kǒu, quán bù lí shǒu 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熟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zhǐ pà yǒu xīn rén 世上难办的情况,有心人是一定能办到的。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说明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说明

北京市202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

二、考试内容和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1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文言文阅读(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见附录三)(2)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

(见附录四)(三)写作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

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北京 语文中考考试说明

北京 语文中考考试说明

北京语文中考考试说明
北京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包括以下内容:
1. 命题指导思想:命题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考的实际情况,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试卷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 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汉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表达和修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等。

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4. 考试评价:考试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能力运用情况、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运用等。

评价结果以等级制呈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以上是北京语文中考考试说明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旨在依据课程标准,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考试不仅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以及学习方法、习惯的变化和发展。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毕业生应达到的语文学习目标,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确定语文学科考查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如下:1. 识字与写字。

能够正确认读汉字,使用常用的汉字,用规范字通顺、得体、熟练、美观地书写,具有一定的书法欣赏能力。

2. 阅读。

能阅读适合的各类文体材料,包括文学作品、科技作品和社会科学作品。

能理解词语的本义及在语境中的意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内涵,初步领悟作品的意蕴,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3. 写作。

能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简单的文章,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试卷结构与题型示例试卷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材料、图画材料和试题等部分。

试题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其中选择题约占35分,非选择题约占125分。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一般题约占全卷的70%,较难题约占全卷的30%。

试题在内容上覆盖面广,涉及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在题型上多样化;在难度上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样题分析样题分析是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试题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了解试题的特点、题型的设计和试题的难易程度等。

样题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示范性,要能够反映考试的要求和方向。

样题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试题的内容分析试题的内容要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要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题的内容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

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成语和俗语

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成语和俗语

成语1. 安然无恙: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

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2.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 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 百看不厌:看了多遍,不感厌倦。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7. 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8. 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9. 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可救药: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3. 不谋而合:某谋:商量;合:符合;事前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14.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15. 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

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6. 不速之客没有约请而自到的客人。

17.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认为18.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19.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

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 层峦叠嶂:层峦:山连着山;叠嶂: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

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21. 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

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 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 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

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

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0213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13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13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背景介绍•2023年北京中考即将到来,语文科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

•语文考试将测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及批判思维能力。

考试形式•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科目采用笔试形式进行。

•考试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诗词鉴赏等方面。

考试内容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本次考试的重点。

•考试将提供多篇文章,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体现对文章细节、主旨的把握。

写作•写作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撰写符合要求的文章。

•写作形式可能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察。

•学生需要了解并分析所给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相关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考试要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并准时交卷。

•考试期间不可交流或抄袭,一旦发现将会严肃处理。

•学生需遵守考场纪律,并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关机或交给监考老师。

•作弊行为将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考试评分•本次语文考试将根据学生的答卷进行评分。

•阅读理解将对答案的准确性、理解深度、语言表达等进行综合评价。

•写作部分将重点考察文章的主题贯穿性、逻辑性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诗词鉴赏将对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结语•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学生需要在提前准备的基础上,理性备考,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祝愿广大考生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试准备•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语文辅导材料进行学习和练习。

•需要注意积累词汇量,并学会正确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解题技巧•阅读理解部分,学生需要先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审题,理解问题的要求,避免主观臆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一现代文文章示例
1.《春》朱自清
2.《背影》朱自清
3.《藤野先生》鲁迅
4.《散步》莫怀戚
5.《范进中举》吴敬梓
6.《故乡》鲁迅
7.《孔乙己》鲁迅
8.《变色龙》契诃夫
9.《天上的街市》郭沫若10.《苏州园林》叶圣陶11.《奇妙的克隆》谈家桢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13.《怀疑与学问》顾颉刚14.《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15.《沙家浜》汪曾祺16.《龙须沟》老舍
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
1.《叔向贺贫》《国语》
2.《曹刿论战》《左传》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鱼我所欲也》《孟子》
5.《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7.《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8.《陈涉世家》司马迁
9.《出师表》诸葛亮
10.《桃花源记》陶渊明
11.《三峡》郦道元
12.《与朱元思书》吴均
13.《陋室铭》刘禹锡
14.《师说》韩愈
15.《小石潭记》柳宗元
16.《捕蛇者说》柳宗元
17.《活板》沈括
18.《醉翁亭记》欧阳修
19.《岳阳楼记》范仲淹
2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1.《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22.《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口技》林嗣环
附录三古诗文背诵篇目
1.《曹刿论战》《左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论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5.《陋室铭》刘禹锡
6.《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7.《岳阳楼记》范仲淹
8.《蒹葭》《诗经》
9.《观沧海》曹操
1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11.《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王勃
12.《使至塞上》王维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5.《望岳》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0.《泊秦淮》杜牧
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2.《登飞来峰》王安石2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6.《游山西村》陆游
2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28.《过零丁洋》文天祥
2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附录四作家作品
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辛弃疾马致远吴敬梓
鲁迅老舍朱自清郭沫若契诃夫
《诗经》《左传》《论语》《孟子》《战国策》
《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
附录五词语表(红色为新添词语)
爱戴爱慕安抚安排安适安慰安稳安详安置暗礁暗示遨游熬夜傲骨傲慢傲然奥妙懊悔把柄败笔
摆渡拜望颁发伴随傍晚包裹暴怒包容卑鄙悲哀悲惨悲凉悲伤悲痛贝壳奔驰奔丧本色笨拙逼迫比较比拟比赛鄙视鄙夷必须必需毕竟庇护碧波碧绿避讳匾额辨别辩论标本标致播撒驳斥博学薄弱捕获捕捉布告布局布置步伐步骤擦拭猜测猜想采集彩虹参天惭愧惨淡苍白苍茫操劳测验恻隐策划参差差别刹那差使差事拆散搀扶颤抖敞开敞亮畅游巢穴嘲笑潮汛炒作尘雾沉淀沉浸沉静沉默沉醉陈列衬托称职称赞呈报诚挚乘客惩罚嗤笑痴心迟疑斥责崇拜崇尚筹备出局出炉处理触及触觉穿戴穿梭创意传奇传媒喘息淳朴戳穿绰号刺耳猝然簇拥脆弱存储打盹打量打扰打造大厦带领待遇怠慢逮住逮捕单薄单调耽误胆怯淡漠荡漾灯笼低调堤岸提防底细抵御颠簸典质惦记淀粉奠定雕刻钓鱼调查跌倒叮嘱鼎盛订正定然抖擞陡峭督学端午端详端正断言对决踱步躲藏发髻烦恼繁星反悔仿佛非议绯红翡翠氛围分泌分歧吩咐愤然风度风气封锁烽烟讽刺伏案俘虏符合福音抚摸抚慰负载附和赋闲赋予覆盖概率干脆干涸干燥感动感化感激感慨高傲高贵高尚告慰歌颂格局隔壁隔阂隔膜公道工夫功夫恭敬贡品共识勾留沟壑构建古朴鼓励故意
顾客怪癖观光关照观照惯例光景规矩规模过分海归海选害羞酣睡寒噤豪迈浩荡呵护合适何尝和蔼和谐和煦哄笑烘托红润喉咙忽略互动滑稽缓慢涣散荒废荒凉荒唐慌忙黄昏黄晕惶惑惶恐恍惚谎言回旋悔改毁灭活泼豁达饥饿机械积攒畸形即使汲水极端急躁脊梁记载忌讳既然寂静寂寞寄托祭祀家眷艰苦监督煎熬剪裁简陋检索健壮鉴赏讲究娇贵娇嫩焦虑侥幸皎洁较量教诲接触揭露诘责拮据捷报竭力解剖介意尽量经营惊诧惊愕惊奇精通精致颈椎警醒径自竞赛竟然敬重境况境遇静谧静默居然鞠躬举措拒绝聚集聚拢捐款绝境倔强均匀开创开端开辟慨叹凯旋刊载考查考察坎坷咳嗽可惜渴望克隆恳切空灵恐怖恐吓跨越宽敞宽广宽阔宽恕宽慰亏空魁梧扩散阔别阔绰蜡烛褴褛懒散狼狈朗润浪漫牢靠黎明理念礼拜理智厉害联袂脸颊良心亮点晾晒嘹亮料理裂痕伶仃伶俐领悟流露留恋笼罩镂空落成落第履行麻木卖弄脉络蔓延忙碌茂盛魅力萌芽蒙蔽弥漫秘诀秘密勉强缅怀敏捷模糊模拟没收陌生谋略谋生模样目睹牧童难免恼怒脑髓嫩绿嫩芽匿名鸟雀宁静虐待偶然偶像攀登攀谈攀援蹒跚盼望泡影胚胎陪伴赔偿佩服蓬勃碰撞
霹雳疲倦脾气僻静缥缈瞥见品位品味品行凭借凭空屏蔽凄然期盼奇观奇迹奇妙歧视歧途旗帜乞丐祈祷气概气息气质恰巧迁居牵挂谦逊强硬强壮强迫桥梁翘首翘起惬意亲戚轻捷轻松轻易倾斜倾注清澈清脆清凉清亮情调情境情趣晴朗囚徒屈服雀跃热闹任性仍然弱势日暮柔和锐利锐气霎时筛选伤痕赏识折本深情深思深渊神奇神气神情审查审问升腾生涯盛大胜景失望失踪湿润时辰实验首饰书籍熟识熟悉双赢爽快爽朗瞬间宿营肃静粟M 锁定琐屑叹息探索倘若逃窜陶醉剔除剔透天资挑拣调节调解调整同窗偷懒湍急推辞推荐推卸颓唐托付脱身妥帖拓展宛如婉言婉约惋惜网络惘然忘却委屈伟岸未必蔚蓝慰问温和温暖温情温柔污秽污染呜咽无端无聊舞弊惜别犀利膝盖袭击细菌细腻细致狭隘闲散闲适闲暇相处相宜详细享受响亮消费消耗消瘦萧条协调写照泄气心计心绪辛苦新潮新鲜新颖信奉信服信赖星宿兴致幸亏修长修葺羞耻羞愧秀气袖珍虚荣絮叨絮语轩敞喧闹悬崖炫耀勋章寻觅殉职延伸严寒严厉严肃俨然掩藏洋溢样本摇晃摇篮钥匙夜幕衣冠依赖依稀遗漏疑惑屹立异地驿站意境意愿阴晦吟诵隐蔽隐瞒迎合应酬
应和映衬硬件庸俗踊跃优待幽静悠久悠然悠闲悠扬犹豫邮差邮戳游逛游览游弋迂腐愚蠢愚昧郁闷预测预防预料寓所渊博原谅元宵阅历云霄允许酝酿暂时赞赏责备增添憎恶眨眼摘抄粘贴绽放掌故掌柜涨红障碍招呼招惹朝气照管照顾照例照料照应遮蔽折磨侦探珍藏珍贵珍奇珍惜珍稀珍重真谛斟酌阵容镇定震怒振作赈灾争辩争鸣征服挣扎蒸腾整修正宗支撑脂肪执拗直径至爱治学质朴智慧稚气咒骂昼夜皱纹主创主宰嘱咐嘱托伫立贮藏著名著作专利转瞬赚钱壮观壮举追溯追随着落琢磨姿势姿态资格滋润滋养字帖自诩恣睢钻营尊贵尊敬尊重遵命遵守遵循安然无恙拔苗助长跋山涉水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搬弄是非变本加厉变幻莫测别具匠心不耻下问不可救药不可思议不期而遇不屈不挠不速之客不屑置辩不言而喻不约而同不折不扣层峦叠嶂畅所欲言车水马龙称心如意承前启后惩恶扬善触景生情唇亡齿寒触类旁通春华秋实当之无愧道听途说得陇望蜀滴水穿石断壁残垣风调雨顺峰回路转赴汤蹈火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刚正不阿各得其所各行其是根深蒂固功亏一篑骇人听闻厚此薄彼焕然一新豁然开朗鸡犬相闻记忆犹新家喻户晓坚定不移见异思迁今非昔比斤斤计较津津有味惊慌失措精打细算精雕细刻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居高临下举世闻名举一反三可歌可泣刻舟求剑扣人心弦苦口婆心脍炙人口滥竽充数理直气壮力挽狂澜历历在目两全其美流连忘返流离失所络绎不绝落英缤纷满载而归买椟还珠漫不经心茅塞顿开毛遂自荐门庭若市明察秋毫名列前茅名正言顺莫名其妙漠不关心默默无闻难以置信迫不得已破釜沉舟其乐无穷杞人忧天气冲霄汉恰如其分千姿百态牵强附会前车之鉴巧妙绝伦轻而易举情不自禁情投意合全神贯注人声鼎沸忍俊不禁任劳任怨锐不可当三顾茅庐赏心悦目舍生取义身临其境深恶痛疾声色俱厉失魂落魄诗情画意世外桃源势不两立守株待兔首屈一指首当其冲水落石出水乳交融水涨船高四面楚歌素不相识随波逐流随声附和谈笑风生叹为观止甜言蜜语推陈出新完璧归赵万籁俱寂亡羊补牢妄自菲薄闻鸡起舞唯利是图温故知新无边无垠无动于衷无精打采无缘无故息息相关洗耳恭听喜不自胜喜出望外鲜为人知闲情逸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提并论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心旷神怡心平气和心悦诚服欣喜若狂星罗棋布胸有成竹栩栩如生轩然大波悬梁刺股鸦雀无声言简意赅眼花缭乱杳无消息夜以继日一筹莫展一鼓作气一劳永逸依然如故依山傍水怡然自乐贻笑大方义不容辞异曲同工异想天开抑扬顿挫因地制宜饮水思源油然而生与日俱增语重心长源远流长再接再厉载歌载舞张灯结彩郑重其事中流砥柱专心致志
壮志未酬追本溯源谆谆教诲自告奋勇自给自足自强不息走投无路左顾右盼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吃一堑,长一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独木不成林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书到用时方恨少行百里者半九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玉不琢不成器众人拾柴火焰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