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道感染1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
泌 尿 生 殖 系 感 染
急性附睾炎主要是逆行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多继发于下尿路感染。发病是阴
囊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腹股沟和腰部。附睾肿胀,体 积增大,触痛明显,伴有高热。 诊断和鉴别诊断 需与睾丸扭转、附睾及睾丸肿瘤等鉴 别。 急性附睾炎 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避免性生活。托起阴囊。选 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三、肾皮质多发脓肿 泌 尿 生 殖 系 感 染
上尿路感染
1、原发病灶:皮肤疖、痈,扁桃体炎。 2、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3、病 理:肾皮质多发小脓肿,可融合,溃 破。 4、表 现:发热、腰疼,肌肉紧张,压疼。尿菌+, CT显示占位, IVP显示肾盏受压;血细菌培 养阳性 5、治 疗:药物--青霉素,先锋霉素。 手术:切开引流。
4.诊断方法
泌 尿 生 殖 系 感 染 概述
分段留尿
尿标本的采集 导尿采尿 耻骨上膀胱穿刺留尿
尿液镜检:
WBC多于3/HP,为脓尿。
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查每毫升尿的菌落数: --污染--104--可疑--105--感染-影像学检查: KUB ,IVU ,CT ,B超等
治疗原则
1、明确感染性质 上、下尿路感染 2、鉴别尿路感染类型
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 泌 尿 生 殖 系 感 染
男生殖系统感染
尿路刺激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 疼痛 部位在会阴部、阴囊和睾丸、耻骨上、下腹部、
腰骶部、腹股沟部。 性功能障碍 精神紧张 诊断临床表现,直肠指诊及前列腺液检查。 治疗足量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至少6周。可同 时应用a-受体阻滞剂。除药物治疗外,也常用热水坐 浴、前列腺按摩、药物离子透入、微波等物理疗法。
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率 10 。 0%
(一)6 4 , u(+) MH(+) . % , 1. % U 和 58
剂盒 。
讨
论
u 一) MH(+) .% 。 耐 药 性 分 析 u( 和 13
显示 当U U(+) M 和 H(一) , 茵 药 物 时 抗
(+) 表示 , 不变 色表 示没 有支 原体 生长
用 (一) 示 。药 敏试 验 板 孑 内培 养 液 由 表 L
首 选 药 物 , 环 丙 沙 星和 氧 氟 沙 星的 耐 药 对 率高。 关键 词
脲脲原体
黄色变橙红 色到红色 , 表示该 药物对支原 体耐药 , 黄色表示该 药物对支原体敏感或 中介敏感 。
药 物消 除, 则能减 弱药理作 用 , 原 有疾 使
1 中国社 区医师 ・ 2 医学专 业 2 1 年第 0 01 1期 ( 3 第1 卷总 第2 2 6 期
敏 感 率 由 高 至低 为 交 沙 霉 素 、 力 霉 素 、 强 原始霉素 、 环素 、 拉 霉素、 霉素、 四 克 红 阿
们研究表 明,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
是 U 显著多于 MH, U, 这与既往研 究基本
一
齐红霉素、 氟沙星和 环丙 沙星。 当 U 氧 U
(+) MH(+) , 沙 霉 素 、 拉 霉 和 时 交 克 素 、 霉 素 、 齐 红 霉 素 和 原 始 霉 素 的敏 红 阿 感 率 10 。 当 U 0% U(一) MH(+) , 和 时
和 MH(+) 交沙霉 素、 时, 克拉霉素 、 红霉
素 、 齐 红 霉 素 和 原 始 霉 素 的 敏 感 率 阿
10 。当 U 0% u(一) MH(+) , 和 时 交沙霉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
• 诊断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尿液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尿培养每升尿菌落 105以上。
急性肾盂肾炎
• • • •
治疗 1、全身治疗 2、抗菌药物治疗 疗程为7~14日 3、对症治疗
二 肾积脓(pyonephrosis)
• 肾积脓也称脓肾,是肾实质严重感染所致的广 泛的化脓性病变,或尿路梗阻后肾盂肾盏积水、 感染而形成一个积聚脓液的囊腔称为肾积脓。 • 急性可以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慢性时病程较 长可有消瘦、贫血、反复的尿路感染。 • 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 乱。必要时手术治疗。
(一)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
• 其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可雷 白菌属、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也可有 淋球菌感染,主要经尿道逆行感染所致。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 临床表现 • 1、排尿改变及尿道分泌物 尿频、尿急、 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滴 白”。合并精囊炎时,可有血精。 • 2、疼痛 • 3、性功能减退 • 4、精神神经症状 • 5、并发症
第五十三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 2 、尿液镜检 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 5 个则为脓尿,提示有尿路感染。简单方法 • 3、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如菌落计数含 105/ml应为感染,少于104/ml可能为污染, 104~ 105/ml之间为可疑。诊断尿路感染的
主要依据
第五十三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 4 、泌尿系感染的定位检查 上下尿路感 染要分开 • 5、影像学检查 包括B超、尿路平片、 排泄性尿路造影、膀胱尿道造影、CT、 放射性核素检查和MRU检查等。
• 治疗 积极卧床休息,输液,应用抗菌 药物及大量饮水,并使用止痛、解痉、 退热药物。 • 抗菌药物:CoSMZ、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 如淋球菌可用头孢曲松;厌氧菌感染则 用甲硝唑。一疗程7~10日,可长至14日。 • 预后 少数并发前列腺脓肿,经会阴切 开引流。
腔隙莫拉菌所致泌尿、男生殖道感染一例

腔隙莫拉菌所致泌尿、男生殖道感染一例梁莎莎【摘要】目的:泌尿、男生殖道感染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男生殖系统繁殖引起的炎症.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是G菌,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来自肠道细菌,但淋病奈瑟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因其感染方式途径的特殊性,应明确病原体.方法及资料:本病例患者39岁,男性,因排尿时尿道口疼痛伴黄色分泌物经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治疗数日后复发,来榆中县中医院门诊就诊.门诊查尿常规无异常,怀疑淋病,为明确感染性质,随取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及涂片检查.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及G双球菌,且有吞噬及伴行现象.结果:细菌培养鉴定为腔隙莫拉菌.讨论:经该病例的分析,以明确对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其他病原菌与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性质.淋病奈瑟菌与腔隙莫拉菌形态很难辨认,容易混淆,引起误诊,培养鉴定方能明确病原菌性质.【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6(045)005【总页数】2页(P105-106)【关键词】泌尿;男生殖道感染;腔隙莫拉菌;淋病奈瑟菌【作者】梁莎莎【作者单位】兰州市榆中县中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3;R446.5DOI 10.3969/j.issn.1672-6375.2016.05.036泌尿、男生殖道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大多是来自肠道的G杆菌,如60%~80%大肠埃希菌,其他常见菌如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
还有结核分枝杆菌、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真菌、病毒等,但腔隙莫拉菌引起的感染非常少见,应与淋病奈瑟菌所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的特异性感染鉴别分析,明确诊断。
1.1 临床资料患者39岁,男性,本地人,再婚,司机。
一月前因排尿时尿道口疼痛伴黄色分泌物在私人诊所诊治,输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治疗三日,剂量不详,每日一次。
症状减轻后给予中草药治疗,药名及用量不详,五日后停药。
约一月后复发,且症状加重,伴大量黄色分泌物。
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阴 道 搔 痒 、 痛 、 腹 部 不 适 等 症 状 , 数 患 者 可 无 症 状 。 患 灼 下 少 者 年 龄 1 ~ 1岁 . 均 年 龄 3 . 85 平 46岁
病 人 中 2 %至 3 %的 患 者 能 分 离 出 支 原 体 . 中 主 要 是 解 脲 5 0 其 脲 原 体 ( u和 人 型 支 原 体 f h 。 由于 非 淋 病 性 泌 尿 生 殖 道 感 U1 M ) 染 的 长 期 流 行 及 治 疗 的不 规 范 . 时 感 染 人 数 众 多及 抗 生 素 同
l2 研 究 方 法 -
21 8 . 1 6例患 者 感 染 U 、 u Mh的 例 数 及 阳 性率 本 次 调查 1 6非 淋 菌 性 尿 道 炎 患 者 . 中支 原 体 培养 阳 8 其
性 15例 , 的支 原 体 阳 性 率 为 6 . % , 中 主 要 为 U , 2 总 72 0 其 u 阳 性 率 6 .% , 性 支 原 体 感 染 9 29 女 9例 , 阳性 率 为 8 . % , 性 53 4 男
3 h后 取 材 : 列 腺 液 可 采 用 按 摩 留取 。 女 性 患 者 以 阴 道窥 器 前 扩 张 阴 道 后 用 无 菌 棉 球 将 宫 颈 分 泌 物擦 干 净后 。 无 菌棉 拭 将 子 伸 人 宫 颈 l 2 n . 转 3 0 停 留片 刻 取 出 . 获 得 尽 量 多 ~ c1旋 6 ̄ 以
的例数及阳性率 . 表 1 见
表 1 16例 患 者 感 染 UuMh的 检 测 结 果 8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

损害 , 治疗期间应定期 检查肝 、 肾功 能 , 用药 后应尽量避 免 日 晒 。王强 等对 3 2例 确诊 为 N U的患者 中 , 用美 满霉素 G 采 每次 10 m ,i, 0 gbd 连用 1 , 0d 对衣原 体治愈 率为 6 . % , 8 2 有效 率 为 9 .% ; 脲支原体治愈率为 6 . % , 09 解 2 5 有效率 为 9 . % 。 06 傅志宜 等用盐 酸米 诺 环 素微 丸 型胶 囊 , 次 10 m ,i, 每 0 g bd
葛 兰
2 34 ) 3 0 0 ( 安徽蚌埠 医学院第二 附属 医院药剂科 , 安徽 蚌埠 关键词 : 泌尿生殖道 ; 支原 体感 染 ; 药物治疗
不 良反应有头晕 、 倦怠 、 恶心 、 吐 、 欲不振 等 , 呕 食 加大 或延长
药物 剂量可使 血清氨基 转移酶升 高 , 重 肾功 能不全者 的肾 加 支原体属柔膜体 纲 , 目前所知 能独 立生活 , 是 自行 繁殖 的
大环 内酯 类抗 生素 的抗 菌机 制 主要是 与 细菌 核糖 体 的 5 S亚单位结 合 , 而抑 制 蛋 白质 的合 成 , 于 生 长期 抑 菌 0 从 属 剂 。由于 1 4元环大环 内酯药红霉素具有诱导 耐药性 , 目前 临
床 上 已不 作 为治 疗 N U首 选 药 物 。 G
1 d为 1 疗 程 , 疗 6 4 个 治 1例 N U 患 者 ,0例 患 者 完 成 了疗 G 6
程, 总有效率 8 . % ,1 头晕发生 率为 9 8 , 化道症状 83 6 例 .% 消
发生 率 4 9 , . % 总计 1 . % 。 83
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

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泌尿系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疾病,包括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易于漏诊和误诊。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泌尿系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一、临床表现。
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尿失禁、尿色混浊、尿中带血、腰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泌尿系感染在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泌尿系感染诊断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手段。
阳性结果包括白细胞增多、蛋白质阳性、亚硝酸盐阳性等。
2. 尿培养,对于疑似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尿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尿培养前应采集新鲜尿标本,并且要避免细菌污染。
3. 血常规检查,对于有发热或全身症状的患者,可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对于疑似肾盂肾炎的患者,可行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肾脏的病变情况。
此外,对于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患者,还可以考虑行尿路造影等检查,排除泌尿系解剖结构异常。
四、其他检查。
1. 尿路造影,对于慢性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可行尿路造影检查,以明确泌尿系解剖结构的异常情况。
2. 免疫功能检查,对于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可行免疫功能检查,排除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泌尿系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明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殖,终而侵袭组织而引起感染。这也是尿路感染
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尿路上皮细胞能分泌粘蛋白,如氨基葡萄糖
聚糖、糖蛋白、粘多糖等,皆有抵制细菌的粘附
作用。粘蛋白似一层保护屏障,当保护层受到损
害,细菌就能粘附于尿路上皮细胞表面而引起感
染。
第五页,共五十五页。
防御机制(fánɡ yù jī zhì)
输尿管开口抗返流:一旦(yīdàn)细菌在膀胱形
机体抗病能力减低:
糖尿病、高血压、妊娠、先天免疫缺陷等。
医源性因素:
泌尿系器械(qìxiè)检查,如留置导尿管、造病管、 膀 胱镜检查、尿道扩张由于无菌观点不严或擦伤粘 膜,可引入致病菌而使原有病变扩散或诱发感染。
第七页,共五十五页。
诱发(yòufā)感染的病理基础
肾实质病变 :
间质性肾炎、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等。
男性常继发于其他 病变 (qítā) ,如急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肾感染、结石,或尿道狭窄等。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病理
常为浅表膀胱炎症,仅累及粘膜及粘膜下层。
粘膜充血、水肿、有片状出血斑、炎性细胞浸润。 以尿道内口及膀胱三角最明显。可有浅表溃疡或 覆 盖 脓 苔 。 一 般 情 况 (qíngkuàng) 下 有 自 愈 倾 向 , 经 治 愈后粘膜可不遗痕迹。若治疗不彻底或有上尿路 感 染 , 有 残 余 尿 或 异 物 存 在 的 情 况 (qíngkuàng) 下 , 炎 症常转为慢性。
若致病菌及诱因未彻底去除,即可转变成慢性肾 盂肾炎。
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临床表现
发热 来势急剧,体温可升高至39℃以上,伴有 发冷、畏寒、筋骨酸痛、头痛、恶心呕吐、食 欲不振。热型类似败血症,持续1周后可以消退, 2周后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