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调查报告4篇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和背景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一种社会制度和政策。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为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我们进行了社会保障调查。
二、调查方法和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以居民为对象,包括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农民工等。
实地访谈主要访问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
调查范围主要覆盖了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和成都市等大中城市以及附近的农村地区。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调查结果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高,但仍存在着保障水平不一致、参保缴费不到位等问题。
2.医疗保险调查发现,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广,但报销比例低、待遇不平等、医保基金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的实施情况良好,但是对就业困难人群的帮扶不够及求职和再就业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值得关注。
4.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覆盖不够广泛,对农民工和个体经营者的保障仍然存在缺陷。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的实施情况较好,但是对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基本养老保险问题:保障水平不一致,以及参保缴费不到位等问题。
改进措施:提高参保人员缴费意识,加强监管力度,实行统一的养老金调整机制。
2.医疗保险问题:报销比例低,待遇不平等,医保基金不足等问题。
改进措施:提高报销比例,建立健全医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和提升。
3.失业保险问题:对就业困难人群的帮扶不够及求职和再就业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
改进措施:加强对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完善求职和再就业服务机构,建立起失业人员的帮扶机制。
4.工伤保险问题:工伤保险的覆盖不够广泛,对农民工和个体经营者的保障存在缺陷。
改进措施: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强对农民工和个体经营者的保障,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社会保障制度调查报告

孟子说: "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
"并在《礼记·礼运》中写道: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傲废疾者皆有所养。
"从这些古语中,咱们不难觉察前人对社会和谐的憧憬,和对良好的生活保障的期待。
一样说来,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忙、保障其大体生活的制度和方式。
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按时期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成立。
通过 100 连年的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国家一项不可或者缺的社会经济制度。
在我国,虽然"社会保障"这一概念提出得比较晚,但历史上显现的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的制度和机构,事实上发挥了社会保障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成立了与打算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但那时的保障水平比较低,效率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咱们开始探讨成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接踵成立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法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咱们已经明显的感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给咱们生活中带来的各类安全感和信赖感,可是,我国这社会保障制度究竟有哪些进步和不足,也是我比较感爱好的!因此就那个话题,我在自己的所在地——四川泸州作了深切的调查。
调查时刻: XX 年 8 月4 号上午调查地址: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造工地调查方式:访谈、问卷调查一、调查方式走访调查咱们先走访了泸州市民政局 ,在同所在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交谈中 , 咱们了解到了此刻我市抽查地域的大体劳动人口现状:一、劳动年龄人口调查试点,共记录 131 户;被调查的 16 岁及以上人口 335 人。
16 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男性人口占 50.45%;女性人口占49.55%。
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报告

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和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本文基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从问题存在的原因、问题表现和问题解决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1、缺乏全面、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理念。
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也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
但是,从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来看,我国社会保障理念落后、理念缺失、制度体系不完整。
在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的认识上,社会保障仍然是一种“福利”,社会保障主要以提供一些物质上的保障为主,而忽视了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2、社会保障制度法律规定不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必要性、前提性和实施性等方面均需要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定。
但事实上,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及制度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一些明确规定的法律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不适应实际需要。
比如,对于职工的“五险一金”制度虽然在实行上有一定的功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在退保规定上存在一些歧义,导致一些职工在退保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困难与阻力,很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政府和社会的履责缺位。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
但现实中,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存在多种问题。
政府的监管不到位、制度的实施不力、政策的调整不到位等现象常常会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陷入困境。
此外,社会各个方面的责任要求并不到位,民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不够,缺乏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真态度和实际支持,只有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才导致了现实中各种复杂的问题的出现。
二、问题表现1、社会保障事业的薄弱性。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对于社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仍然在不断扩大。
2022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范文

2022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范文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其发达程度已经成为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体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22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22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范文1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目前民政部门负责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有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农村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现状20__年年底全县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3%。
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048户、12086人,符合供养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702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6%。
根据国家提出的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和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强化政府领导,拓宽救助渠道,创新救助机制和整合救助资源的思路,全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完善我县自20__年起建立和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也成立了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低保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制定了《__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意见》。
农村低保对象全部录入低保软件,实行计算机管理,我局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的进村入户进行抽查、检查或调研,及时准确掌握低保工作的进展及低保对象情况,农村低保做到了“动态管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
农村低保享受群体为具有本县农村户口,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社会保障优秀的调查报告

结论二
02
03
结论三
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和储备不断 增加,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提供了坚实保障。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逐年上升,表明政府对民生保障 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张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J]. 经济研究, 2020(1):12-20.
01
参考文献二
李四.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J]. 金融研 究, 2021(2):34-45.
医保报销比例
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减轻了居民就医负担 。
医保药品目录
不断扩大医保药品目录范围,将更多新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案例三: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覆盖面广
失业保险制度覆盖所有职工,为失业者提供基本 生活保障。
失业保险待遇调整
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适时调整失业保险待 遇,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需求。
社会保障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保障的作用
1.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和发 展权。
2. 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保障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的作用和意义
• 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 障和福利支持,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维 护社会稳定。
政策建议
01
02
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加 强监管力度,保障社会 保障制度的公平公正。
03
0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 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推广先进经验:通过推 广先进经验,提高社会 保障服务水平。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01
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社会保障工作是国家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评估社会保障工作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社会保障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国民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确保社会公平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改进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研,包括城市、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情况。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社会保障参保人员和社会保障机构进行,内容涵盖参保人员的满意度、服务质量、待遇水平等;实地走访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询问他们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情况:1.社会保障工作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但仍存在覆盖不全面的问题。
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举措落地。
2.社会保障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参保人员对社会保障机构的服务态度不满意,希望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参保人员反映养老金和医疗报销等待遇偏低,对生活产生一定压力。
4.社会保障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社会保障机构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协调。
四、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改进社会保障工作:1.加强政策宣传。
特别是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应加大对社会保障政策的普及和宣传力度,确保群众知晓相关权益。
2.提升服务质量。
社会保障机构应加强服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增加待遇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养老金和医疗报销等待遇水平,减轻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
4.加强监管和协调。
加强对社会保障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作的规范和公正,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共同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提供有关社会保障体系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的建议。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社会保障体系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的有效性,并发现任何存在的缺陷和障碍。
通过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可以为改进现有的政策和制度提供依据和指导。
3. 调查方法为了充分了解社会保障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3.1 背景调研:对国内外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况进行了研究和比较,以了解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3.2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部门、相关机构以及调查问卷等渠道的数据,获取社会保障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影响。
3.3 实地调研:我们采访了一些社会保障受益人、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获取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4. 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本章将对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分析:4.1 养老保险:分析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参保人数、缴费政策等,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4.2 医疗保险:细化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报销比例、支付政策等,并分析医疗保险体系面临的挑战和改善建议。
4.3 失业保险:评估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领取要求、补偿机制等,并提出提高失业保险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建议。
4.4 生育保险:分析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待遇水平、服务质量等,并探讨改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措施。
5. 社会保障问题分析基于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我们确定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5.1 不平等问题:某些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需要加强制度公正性的改进。
5.2 融资压力: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融资压力加大,需要寻求可持续的融资途径。
5.3 信息不对称:参保人缺乏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教育宣传。
5.4 服务不足:部分地区和群体的社会保障服务存在缺口,需要加强服务覆盖和质量提升。
6. 改进建议基于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促进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6.1 公平性改进:加强社会保障待遇的平等化,建立更加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报告范文1. 引言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维持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我司员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我们特制定了本规章制度,确立相关管理和考核标准。
2. 管理标准2.1 参保范围与条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我司的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以下员工:•公司全职员工,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具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层人员(包括董事、高级主管等);•其他应当参保的员工(根据法律规定和公司政策)。
2.2 参保项目与比例我司的社会保障制度包含以下项目:1.养老保险:员工应当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工资的12%。
2.医疗保险:员工应当缴纳医疗保险费,缴费比例为工资的2%。
3.失业保险:员工应当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比例为工资的1%。
4.工伤保险:员工应当缴纳工伤保险费,费率根据工种风险等级确定。
5.生育保险:员工应当缴纳生育保险费,缴费比例为工资的0.5%。
2.3 缴费责任公司和员工共同承担社会保障费用。
公司责任:•向相关社会保障机构报备员工工资,并按时足额缴纳公司部分社会保障费用;•向员工提供详细的社会保障政策解读及咨询。
员工责任:•准确并及时向公司提供个人工资信息;•按时足额缴纳个人部分的社会保障费用。
2.4 执法与监督•公司应定期组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对不符合管理标准的行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监管部门或相关机构随时有权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审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罚。
3. 考核标准3.1 缴费准时性考核标准:员工所属部门每月缴纳社会保障费的准时性。
评价指标:•缴费比例: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是否符合规定比例;•缴费时间:员工每月是否按时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缴费凭证:员工提供的社会保障费缴纳凭证是否真实有效。
3.2 信息报备准确性考核标准:员工及时准确向公司报备个人工资信息。
评价指标:•工资信息准确度:员工提供的工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报备时间:员工是否按时向公司报备个人工资信息;•报备方式:员工提供个人工资信息的方式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4篇*目录社会保障调查报告社区社会保障调查报告暑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查报告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案调查思路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初步认识;第二步,实地调查,掌握xx市xx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具体方针政策;第三步,走访群众,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及群众的满意程度;第四步,案例分析,剖析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从城市到农村的不断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我们决定对社会保障制度做一次课题研究,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查其落实情况,并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深入学习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法律保障调查社会保障的落实情况,分析现有的执行机制是否合理找出促使我国社会保障走上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学依据提出合理建议,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其进一步发展。
调查方法个别案例分析法“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对“零就业家庭”的帮扶措施走访调查法走访xx市xx区韩村河镇,实地调研调查时间XX/3/20----XX/3/31二、调研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种不安定因素及各种矛盾不断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对此的重视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家对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做出的每一项法规、政策及举动,都密切的关系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都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减轻了负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
但同时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落实力度、地域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有序的体系,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备,各相应机构在落实现有的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漏洞和不足。
因此我们对xx市xx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国现有的各项社保政策,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综合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和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发展历程与社会现状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是民生之本,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朝阳产业。
该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由无到有,由低到高,由点到面,随经济增长稳步提高,在近几代社保人的努力下,该地区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善、符合本地自然条件、有益于民计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
该地区常住人口88.6万,户籍人口75.8万,其社会保障工作成绩优异,每年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都在xx地区名列前茅,以XX年为例: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531家,人数11.13万人,比上年增加0.9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2483家,人数12.87万人,比上年增加0.9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2821家,人数13.57万人,比上年增加3.4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831家,人数6.77万人,比上年增加0.9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523家,人数17.90万人,比上年增加2.56万人。
该地区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也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为维护该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 政策举例分析随着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也亦步亦趋地前进,根据特有的社会状况,该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下面举例进行分析:案例1:“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1.政策由来体系结构的缺陷:近年来,xx市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仍有包括部分大学生、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以及部分城镇老年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群体没有纳入到医疗保障范围,他们的看病就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部分大病、重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法律法规依据:XX年6月8日,xx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xx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京政发[XX]11号),这意味着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转型,医疗保障体系将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2.具体实施办法给付标准:(1)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起付标准为1300元,超过部分按60%的比例报销,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的最高限额为7万元。
(2)学生及婴幼儿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起付标准为650元,超过部分按70%的比例报销,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的最高限额为17万元。
缴费标准:(1)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1400元,其中城镇老年人个人缴纳300 元;财政补助1100元。
(2)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按学年)100元,其中个人或家庭缴纳50元;财政补助50元。
参保方式:城镇老年人以每年1月1日至 12月31日为大病医疗保险年度。
在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从次年的1月1日起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自达到参保年龄之日起90日内持本人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手续,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当年的医疗保险费。
自参保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至当年的12月31日。
学生儿童以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为大病医疗保险年度。
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本校在册学生和儿童大病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学生儿童在每年7月1日至9月30日前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
非在校少年儿童和散居婴幼儿在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由其家长持参保人员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保所办理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手续,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自9月1日起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就医和结算:城镇老年人和学生儿童需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发的《xx 市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和《xx市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就医。
城镇老年人和学生儿童住院治疗或进行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就医时由个人先交付预交金,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记帐。
结算时,按规定应由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其余医疗费用由个人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
3.政策特点这项大病医疗保险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大病有保障,将住院和门诊大病列为保障内容,化解大病重病风险。
二是政府补贴高,政府每年为参保的城镇老年人补贴1100元,每年为参保的学生儿童补贴50元。
三是个人缴费少,城镇老年人每人每年仅缴纳300元,学生儿童每人每年缴纳50元。
四是覆盖人群多,此项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将覆盖200万人,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五是制度衔接好,此次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与现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互助金等制度有效衔接。
4.实施后的成果把“一老一小”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为了保障“一老一小”顺利参保,xx市xx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了多项措施,使“一老一小”取得了突出成绩:截至XX年底,xx地区参加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单位163家,参保人数66555人。
其中,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10079人,占年初调查参保人数的148.21%,学生、儿童56476人;城镇户籍45190人,农业户籍11286人。
另外,xx地区有4.10万农业户籍学生、儿童已自愿选择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目前xx 区已为223名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学生儿童审核报销医疗费35.45万元。
5.群众的看法“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实施以来,所属范围内的大多数老年、儿童和学生都积极参保,政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受益人群不断增加,有关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然而,越是发展就越容易发现问题,尤其是站在政策最前方的受益群众最容易发现体系的不足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为此,本小组专门与受益群众进行了访谈,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群众的意见亦是值得重视的:首先,大多数群众在谈及这项政策时,认为政府能够有这样的举动是对民生问题的极大重视,但也不能说明政策就是完美无缺的。
他们认为,“一老一小”医疗保险政策中所涉及的各项医疗费用报销条件限制太多,比如大病治疗过程中占医疗费用比重较大的器材费并没有包括在报销范围内,折合下来,真正能够报销的费用往往只是少数,大部分费用还得由群众自己负担。
当然,这并不完全是政策体系的问题,国家的经济水平还处在欠发达状态,要发展就不能只顾公平不顾效率。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可以和经济得到同步的发展。
其次,多数群众有这样一种看法。
在他们的就医治病过程中,医院一方往往利用群众对医药方面知识的不了解加以冗杂多余的用药和检查项目,院方认为群众有医疗保险,所以并不会因此而加重负担。
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和做法在是极其恶劣的,这不仅是对国家财产的掠夺,更是对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在经济迫切要求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本小组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国家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群众知识的欠缺。
因此,加快完善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制度体系和加大科教文卫事业的宣传力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
案例2:“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1.“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的含义城镇或农村中年满60岁的老人,且不含有下列各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的老年人属于“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的范畴:(1)享受机关、事业单位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2)享受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发放的离休退休退职费、退养人员的生活补助费;(3)享受工伤保险基金发放的一至四级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公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4)享受建设征地超期人员生活补贴;(5)享受自主择业军事干部退役金,移交地方管理军队干部退休金,无军籍职工退休金;(6)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7)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政策由来社会原因: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目标,根据《xx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xx市xx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紧实施了“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的政策。
现实原因: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xx区内城镇户籍居民男60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老年人15003人,其中80周岁以上634人,70周岁至80周岁3056人,70周岁以下11313人;1000人以上的乡镇5个(拱辰街道、城关街道、燕山办事处、河北镇、琉璃河街道)人数为8796人,占总25个乡镇人数的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