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1 标准制定背景家禽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下对家禽目标性状进行度量的过程。
性状度量是获取测定对象某一时间段、某一性状的外在表型值,而表型值则是环境与遗传互作的结果,是透过表相评估家禽可遗传能力的客观依据。
因此,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禽育种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测定、评估、选种的流程开展育种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遗传改良效果。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和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中都把性能测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保证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的判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首先一些家禽质量与数量性状的划定和度量非常复杂;其次不同禽类生理习性差异也较大,如鹅是季节性繁殖的,鸡鸭一般都能全年产蛋,再者即使同种禽类生产性能差异也较大,如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42天可达2.8 kg以上,而达到相同重量的黄羽肉鸡优质型则要饲养到100天以上。
因此要有一套统一的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才能保证测定数据的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现有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制定为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家禽资源保护与评估、新品种培育、生产性能测定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了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然而标准制定已经有12年的时间,如今家禽品种培育技术较12年前已有较大进步,各种测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需要做较大修改才能适应当前家禽遗传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生产、质量监测和推广的需要。
现有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够全面,如原标准中只涉及到鸡、鸭、鹅等禽种,对于近几年发展迅猛的肉鸽、鹌鹑等特禽未列入其中; 2、不够科学,如标准中快大型肉鸡、蛋鸭的育雏育成阶段的划分与实际生产中出入较大,黄羽肉鸡分为快速型、中速型和优质型,按照统一的阶段划分显然不符合生产实际;蛋重的概念部分,应规定某一统计期内平均蛋重及总产蛋重量等。
家禽的生产性能

1、蛋重的测定
(1)平均蛋重 通常称测初产蛋重和300日龄蛋 重。一般以300日龄蛋重作为该品种的代表蛋重。 育种场称测个体记录,以开产后的第一、二、 三枚蛋的平均重量作初产蛋重;在300日龄左右连 续称取3天的蛋的平均重量作为300日龄蛋重。 繁殖场和商品场称测群体平均蛋重,每月按 日产蛋量的5%连称三天,求其平均值,作为该群 该月龄的平均蛋重,以全年所得蛋重的平均值为 该鸡群的平均蛋重。
受精蛋数 种蛋受精率= 100% 入孵蛋数
3.孵化率 受种禽质量、种蛋保存条件、孵化条件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是反映禽场技术水平的一个指标。生产中, 常用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来表示。一般要求入孵 蛋孵化率达到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0%以上。
入孵蛋孵化率= 出雏数 100% 入孵蛋数 出雏数 100% 受精蛋数
2、影响产蛋率量的生理因素 (1)开产日龄 个体记录以产第一枚蛋的 日龄作开产日龄。群体记录以鸡、鸭群产 蛋率达50%时的日龄为群体开产日龄,鹅群 以产蛋率为5%时的日龄计算。 (2)产蛋强度。用产蛋率表示。 (3)产蛋持久性。 (4)就巢性。 (5)冬休性。(休产7天以上)
(二)产蛋率
1、产蛋率的计算 指群体在统计期内的平均每天的产蛋百分 率。
产蛋期料蛋比= 产蛋期内总蛋重 kg
目前饲养的商品蛋鸡在产蛋期内料蛋比一般为 2.2~2.8。 2. 肉用禽料肉比= 饲养期内实际消耗饲料总量 kg
饲养期内总增重 kg
目前饲养的商品肉用仔鸡在56日龄料肉比一 般为2.08~2.2。
二、肉用性能
1、生长速度 是肉禽生产中的重要经济指标。生长快, 增重迅速,可缩短饲养期,减少饲料消耗, 减少疾病感染机会,提高经济效益。测定 肉鸡的生长速度多以7-8周龄体重来表示。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1 标准制定背景家禽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下对家禽目标性状进行度量的过程。
性状度量是获取测定对象某一时间段、某一性状的外在表型值,而表型值则是环境与遗传互作的结果,是透过表相评估家禽可遗传能力的客观依据。
因此,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禽育种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测定、评估、选种的流程开展育种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遗传改良效果。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和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中都把性能测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保证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的判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首先一些家禽质量与数量性状的划定和度量非常复杂;其次不同禽类生理习性差异也较大,如鹅是季节性繁殖的,鸡鸭一般都能全年产蛋,再者即使同种禽类生产性能差异也较大,如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42天可达2.8 kg以上,而达到相同重量的黄羽肉鸡优质型则要饲养到100天以上。
因此要有一套统一的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才能保证测定数据的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现有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制定为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家禽资源保护与评估、新品种培育、生产性能测定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了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然而标准制定已经有12年的时间,如今家禽品种培育技术较12年前已有较大进步,各种测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需要做较大修改才能适应当前家禽遗传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生产、质量监测和推广的需要。
现有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够全面,如原标准中只涉及到鸡、鸭、鹅等禽种,对于近几年发展迅猛的肉鸽、鹌鹑等特禽未列入其中; 2、不够科学,如标准中快大型肉鸡、蛋鸭的育雏育成阶段的划分与实际生产中出入较大,黄羽肉鸡分为快速型、中速型和优质型,按照统一的阶段划分显然不符合生产实际;蛋重的概念部分,应规定某一统计期内平均蛋重及总产蛋重量等。
家禽生产

家禽生产一、名词解释1、潮口:雏鸭出壳后第一次饮水和吃食。
2、限制饲养:人为地控制鸡的采食量或者降低营养饲料营养水平,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3、体斜长:锁骨前上关节到坐骨结节的距离。
4、品种:具有独立的生产性能、外貌特征的一类群体。
5、胚盘:已经受精的胚胎原肠期。
6、入舍母鸡数产蛋率:=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入舍母鸡数×统计期日数)×100%7、群体开产日龄:开产50日龄左右。
8、全进全出制:同一栋禽舍或全场在同一时间饲养同龄的家禽,在同一时间出售或出栏。
9、阶段饲养法:根据鸡的周龄和产蛋水平,可以把产蛋期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营养水平进行饲喂,尤其是蛋白质和钙的水平,称作阶段饲养法。
10、四系配套杂交:先用四个纯系固定性别的公、母禽分别进行两次杂交,利用其产生的子代再进行杂交,用以生产商品杂交禽。
11、二系配套杂交:用两个纯系固定性别的公母禽进行一次纯繁,用其各自单一性别进一次杂交,利用杂交一代做商品禽生产。
12、转群:将开产前的青年鸡从育成鸡舍或育成鸡笼转入产蛋鸡舍或蛋鸡笼的过程。
在17—18周龄完成。
13、樱桃珠:胚胎头部与蛋黄分离,“血岛”合成并形成外形似樱桃的卵黄囊的血管区。
二、填空题1、标准蛋鸡品种是白来航鸡,原产于意大利国家。
樱桃谷鸭是著名肉鸭品种,原产于英国国家。
2、孵化的首要条件是温度,最佳的孵化温度是37.8度。
3、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第5天、第10天、第17天、第18天的蛋分别出现单珠、合拢、封门、斜口。
4、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尿囊、卵黄囊、羊膜、胎膜四种胚外膜。
5、饲料肉用种鸡的关键在于科学地运用营养水平调控和限制饲养管理。
6、雏鸡发生啄癖的原因有营养素比例不均衡,鸡舍光照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槽位不足或停喂时间长,个别鸡的脱肛、受伤出血等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断喙。
7、孵化的基本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晾蛋。
8、按经济用途将现代鸡种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兼用性、观赏型。
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家禽生产性能的研究

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家禽生产性能的研究家禽生产性能是指家禽生产中的饲料转化率、荷重、生长速度、发育质量、蛋产量等指标。
评价家禽生产性能的重要依据就是通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
生理生化指标是衡量家禽生产性能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生长激素、内分泌系统、微量元素、免疫力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本文就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与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生长激素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生长激素是一种能够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激素。
在家禽生产性能中,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家禽的体重增长和肌肉发育,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食品质量。
因此,生长激素水平的高低、变化和定量检测是评价家禽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
生长激素高低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生物学分子技术检测方法进行量化分析。
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和蛋白质测定法等。
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具有检测水平高、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
此外,生长激素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还与生物体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例如,青年期家禽的生长激素水平较高,老年期家禽的生长激素水平较低,因此,根据家禽不同生理状态的不同,评价方案也应该有所调整。
二、内分泌系统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内分泌系统是指分泌内分泌物质的各类腺体和有关内分泌物质的受体、合成和代谢机制。
在家禽生产性能中,内分泌系统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生殖等方面,从而对饲料转化率、肉质质量、蛋产量等指标产生影响。
应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内分泌系统进行分析也是评价家禽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指标包括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睾酮、雌激素等。
三、微量元素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微量元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所需的微量元素,它们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维生素合成、免疫机能、繁殖机能、饲料转化率等方面。
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锰、硒等。
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摄入比例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各种物质的含量来进行评价,通常采用的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质谱分析法等。
家畜家禽生产性能测定

二、挤奶能力测定
排乳速度
– 用一定的泌乳阶段时平均每分钟的泌乳量来表示。
通常校正为第100个泌乳日的标准平均每分钟泌乳 量。
– 标准乳流速=实际乳流速+0.01×(测定时的泌
乳日-100)
前后房指数
– 在一次挤奶过程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
百分比。用于度量各乳区泌乳的均衡性。
三、次级性状测定:
三、临时性记录:
– 手工记录;自动记录
四、永久性记录:
– 数据库形式记录
五、育种资料的传递:
– 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性状的表型值进行测定的一种育种措 施,是对种畜进行遗传评估的最基本依
据,也是选种过程中决定选留与否的决
定因素。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目 的
1、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3、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4、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5、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 6、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蛋重:
–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蛋鸡在产蛋期内产理想大小的蛋的
比例,就是要提高开产蛋的重量,使蛋重在短期内达到最 佳水平,且后期的蛋重不会太大。
蛋品质:
– 蛋壳强度、蛋白品质、血斑和肉斑含量、蛋白形状、蛋壳
颜色等
料蛋比:
– 与剩余耗料量(实际耗料量与理论耗料量之差)相对应
二、产肉性能的测定
1、生长发育测定
四 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测定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为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主
要依据各生长阶段的体重
– 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
产蛋量名词解释

产蛋量名词解释
产蛋量是衡量家禽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蛋鸡和肉鸡。
它可以用不同的数量指标来表示,主要有:
1. 产蛋数(Egg number):这是对育种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对产蛋性能进行选择的主要依据。
2. 产蛋总重(Egg mass):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产蛋的总重量。
3. 产蛋率(Laying rate):这是母禽在统计期内的产蛋百分比,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母鸡饲养日产蛋率(也称号鸡日产蛋率),另一个是入舍母鸡数产蛋率(也称鸡舍产蛋率)。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入舍鸡产蛋量= 产蛋总数/ 入舍鸡数
-饲养日产蛋量= 总产蛋数/ 饲养期平均母鸡只数
-母禽饲养日产蛋数= 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 平均日饲养母禽只数。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第一篇:家禽生产学20110616一、名词解释1.家禽: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为人类大量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2.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进行选择,选留和淘汰均以家系为单位进行。
3.兽医生物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动物群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生产体系。
4.带鸡消毒:指将消毒液直接洒到鸡身上,从而对鸡体进行消毒的方法。
5.产蛋曲线:把每周的母鸡日产蛋率的数字标点在图纸上,再将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出产蛋曲线。
6.产蛋量:母禽在一定时间内的产蛋数量,或一个禽群在一定时间内平均产蛋数量。
7.标准品种与商业配套系的有何区别和联系?标准品种强调血统的一致和典型的外貌特征,配套系是提高群体的生产性能水平及其一致性。
配套系是在标准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群体。
标准品种是经育种阶段的产物,强调品种特征;而配套系则是现代育种的结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对标准品种的继承和发展。
8.简述现代鸡种杂交繁育体系的结构?完善的杂交繁育体系形似一个金字塔。
结构为:1.品种厂(基因库):保存现有的遗传资源。
2.育种厂:进行专门化品种选育,处于核心地位。
3.配合力测定:将不同的杂交组合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测定后代性状选择优良的组合。
4.原料场:饲养和扩繁配套系。
5.祖代场:饲21.温度、光照对肉仔鸡的影响?(1)温度:雏鸡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温度低则雏鸡不活泼,影响采食和生长;温度下降的太快,肉雏不适应,易诱发其他疾病,影响增重;下降太慢影响采食量,也不利于增重,还会影响羽毛的生长。
(2)光照:①光照时间较长,目的是为了延长采食时间;②光照强度小,弱光可降低鸡的兴奋性,使鸡保持安静的状态。
22.肉仔鸡饲养管理要点?(1)加强早期饲喂:早入舍,早饮水,早开食。
(2)保证采食:①足够的采食位置和采食时间;②高温季节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加强夜间饲喂;③保证饲料品质和适口性;④采用颗粒饲料、饲料香味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鸭、鹅等家禽的生产性能的规范名词和度量统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家禽的生产、育种和科学研究。
二、生产阶段的划分1. 肉用禽生产(1)速生型肉禽以生长速度快、体型大为特征。
A. 育雏期鸡0~4周龄,鸭0~3周龄,鹅0~3周龄;B. 育肥期鸡5周龄至上市,鸭4周龄至上市,鹅4周龄至上市。
(2)优质型肉禽体型、毛色、肤色等符合市场要求;肉质佳或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等特征。
A. 育雏期0~5周龄;B. 育成期6周龄至上市。
2. 蛋用禽及种禽生产(1)育雏期Brooding period A. 鸡0~6周龄;B. 鸭、鹅0~4周龄。
(2)育成期Rearing period A. 蛋鸡7~18周龄;B. 肉种鸡7 ~24周龄;C. 蛋鸭5~16周龄;D. 肉种鸭5~24周龄;E. 中、小型鹅5~28周龄;F. 大型鹅5~30周龄。
(3)产蛋期Laying period A. 蛋鸡19~72周龄;B. 肉种鸡25~66周龄;C. 蛋鸭17~72周龄;D. 肉种鸭25~64周龄;E. 中、小型鹅29~66周龄;F. 大型鹅31~64周龄。
三、孵化性能1. 种蛋合格率Percentage of setting eggs 指种禽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按(1)式计算。
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 产蛋总数×100% (1)2. 受精率Fertility 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按(2)式计算。
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数,散黄蛋按未受精蛋计数。
受精率=受精蛋数/ 入孵蛋数×100% (2)3. 孵化率(出雏率)Hatchability(1)受精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fertile eggs 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按(3)式计算。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 受精蛋数×100% (3)(2)入孵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setting eggs 出雏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按(4)式计算。
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 入孵蛋数×100% (4)4. 健雏率Percentage of healthy chicks 指健康雏禽数占出雏数的百分比;按(5)式计算。
健雏指适时出雏,绒毛正常,脐部愈合良好,精神活泼,无畸形者。
健雏率=健雏数/ 出雏数×100% (5)5. 种母禽产种蛋数Hatching eggs produced per dam 指每只种母禽在规定的生产周期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
6. 种母禽提供健雏数Healthy chicks produced per dam 每只入舍种母禽在规定生产周期内提供的健雏数。
四、生长发育性能1. 体重Body weight(1)初生重Weight at birth 雏禽出生后24小时内的重量,以克为单位;随机抽取50只以上,个体称重后计算平均值。
(2)活重Live weight 鸡禁食12小时后,鸭、鹅禁食6小时后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测定的次数和时间根据家禽品种、类型和其他要求而定。
育雏和育成期至少称体重2次,即育雏期末和育成期末;成年体重按蛋鸡和蛋鸭、肉种鸡和肉种鸭44周龄、鹅56周龄测量。
每次至少随机抽取公、母各30只进行称重。
2.日绝对生长量和相对生长率按(6)、(7)式计算。
日绝对生长量=(W1-W0 )/ t1- t0 (6)相对生长率=(W1-W0) /W0 ×100% (7)W0-前一次测定的重量或长度W1-后一次测定的重量或长度t0 -前一次测定的日龄t1 -后一次测定的日龄3. 体尺测量Body measurement 除胸角用胸角器测量外,其余均用卡尺或皮尺测量;单位以厘米计,测量值取小数点后1位。
(1)体斜长Body slope length 体表测量肩关节至坐骨结节间距离。
(2)龙骨长Fossil bone length 体表龙骨突前端到龙骨末端的距离。
(3)胸角Breast angle 用胸角器在龙骨前缘测量两侧胸部角度。
(4)胸深Breast depth 用卡尺在体表测量第一胸椎到龙骨前缘的距离。
(5)胸宽Breast width 用卡尺测量两肩关节之间的体表距离。
(6)胫长Shank length 从胫部上关节到第三、四趾间的直线距离。
(7)胫围Shank circumference 胫部中部的周长。
(8)半潜水长(水禽)Half-diving depth 从嘴尖到髋骨连线中点的距离。
4. 存活率Survivability(1)育雏期存活率Survivability during brooding period 育雏期末合格雏禽数占入舍雏禽数的百分比;按(8)式计算。
育雏率=育雏期末合格雏禽数/ 入舍雏禽数×100% (8)(2)育成期存活率Survivability during growing period 育成期末合格育成禽数占育雏期末入舍雏禽数的百分比;按(9)式计算。
育成期成活率=育成期末合格育成禽数/ 育雏期末入舍雏禽数×100% (9)五、产蛋性能1. 开产日龄Age at first egg 个体记录群以产第一个蛋的平均日龄计算。
群体记录时,蛋鸡、蛋鸭按日产蛋率达50%的日龄计算,肉种鸡、肉种鸭、鹅按日产蛋率达5%时日龄计算。
2.产蛋数Egg production 母禽在统计期内的产蛋个数。
(1)入舍母禽产蛋数Hen-housed egg production 按(10)式计算。
入舍母禽产蛋数(个)=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 入舍母禽数 (10)(2)母禽饲养日产蛋数Hen-day egg production 按(11)式计算。
母禽饲养日产蛋数(个)=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 平均日饲养母禽只数=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 统计期内累加日饲养只数/ 统计期日数 (11)3. 产蛋率Laying rate 母禽在统计期内的产蛋百分比。
(1)饲养日产蛋率Hen-day laying rate 按(12)式计算。
饲养日产蛋率=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 实际饲养日母禽只数的累加数×100% (12)(2)入舍母禽产蛋率Hen-housed laying rate 按(13)式计算。
入舍母禽产蛋率=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 入舍母禽数×统计日数×100% (13)(3)高峰产蛋率Laying peak 指产蛋期内最高周平均产蛋率。
4. 蛋重(1)平均蛋重Average egg size 个体记录群每只母禽连续称3个以上的蛋重,求平均值;群体记录连续称3天产蛋总重,求平均值;大型禽场按日产蛋量的2%以上称蛋重,求平均值,以克为单位。
(2)总产蛋重量Total egg mass 按(14)式计算。
总蛋重(kg) =平均蛋重(g)×平均产蛋量/ 1 000 (14)5. 母禽存活率Survivability 入舍母禽数(只)减去死亡数和淘汰数后的存活数占入舍母禽数的百分比,按(15)式计算。
母禽存活率=[入舍母禽数-(死亡数+淘汰数)]/ 入舍母禽数×100% (15)6. 蛋品质Egg quality 在44周龄测定蛋重的同时,进行下列指标测定。
测定应在产出后24小时内进行,每项指标测定蛋数不少于30个。
(1)蛋形指数Egg-shape index 用游标卡尺测量蛋的纵径和横径。
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度为0.1mm。
按(16)式计算。
蛋形指数=纵径/ 横径 (16)(2)蛋壳强度Shell strength 将蛋垂直放在蛋壳强度测定仪上,钝端向上,测定蛋壳表面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单位为千克/厘米2。
(3)蛋壳厚度Shell thickness 用蛋壳厚度测定仪测定,分别取钝端、中部、锐端的蛋壳剔除内壳膜后,分别测量其厚度,求平均值。
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01mm。
(4)蛋的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eggs 用盐水漂浮法测定。
测定蛋比重溶液的配制与分级:在1 000ml水中加NaCl 68g,定为0级,以后每增加一级,累加NaCl 4g,然后用比重法对所配溶液进行校正。
蛋的级别比重见表1。
表1. 蛋比重分级级别0 1 2 3 4 5 6 7 8比重1.068 1.072 1.076 1.080 1.084 1.088 1.092 1.096 1.100从0级开始,将蛋逐级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漂上来的最小盐水比重级,即为该蛋的级别。
(5)蛋黄色泽Yolk color 按罗氏(Roche)蛋黄比色扇的30个蛋黄色泽等级对比分级,统计各级的数量与百分比,求平均值。
(6)蛋壳色泽Shell color 以白色、浅褐色(粉色)、褐色、深褐色、青色(绿色)等表示。
(7)哈氏单位Haugh unit 取产出24小时内的蛋,称蛋重。
测量破壳后蛋黄边缘与浓蛋白边缘的中点的浓蛋白高度(避开系带),测量成正三角型的三个点,取平均值。
按(17)式计算。
哈氏单位=100.lg(H-1.7W 0.37+7.57) (17)H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的浓蛋白高度值W -以克为单位测量的蛋重值(8)血斑和肉斑率Percents of blood and meat spots in eggs 统计含有血斑和肉斑蛋的百分比,测定数不少于100个;按(18)式计算。
血斑和肉斑率=带血斑和肉斑蛋数/ 测定总蛋数×100% (18)(9)蛋黄比率Percentage of yolk 按(19)式计算蛋黄比率。
蛋黄比率=蛋黄重/ 蛋重×100% (19)六、肉用性能1. 宰前体重Slaughter weight 鸡宰前禁食12小时,鸭、鹅宰前禁食6小时后称活重,以克为单位。
2. 屠宰率Dressed percentage 放血,去除羽毛、脚角质层、趾壳和喙壳后的重量为屠体重。
屠宰率按(20)式计算。
屠宰率=屠体重/ 宰前体重×100% (20)3. 半净膛重Half-eviscerated weight 屠体去除气管、食道、嗉囔、肠、脾、胰、胆和生殖器官、肌胃内容物以及角质膜后的重量。
4. 半净膛率Percentage of half-eviscerated yield 按(21)式计算。
半净膛率=半净膛重/ 宰前体重×100% (21)5. 全净膛重Eviscerated weight半净膛重减去心、肝、腺胃、肌胃、肺、腹脂和头脚(鸭、鹅、鸽、鹌鹑保留头脚)的重量。
去头时在第一颈椎骨与头部交界处连皮切开;去脚时沿跗关节处切开。
6. 全净膛率Percentage of eviscerated yield 按(22)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