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乡镇关于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镇关于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镇关于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镇领导:本人在近期对本乡镇范围内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经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文件资料的搜集整理,综合分析了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改善措施。

一、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 人员结构存在失衡。

目前,村级干部队伍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员,青年干部较少。

这样会影响到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2. 岗位培训不够充实。

由于村级干部的工作种类繁多且复杂,需要进行不同属性的岗位培训,而现实中的培训时间较少,培训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 外来人员招募困难。

面对村级干部队伍人手不足的状况,有的村委会会尝试从外面招募人才,但面临的招募困难和约束不足,常常导致招募来的人员没有能进入工作状态。

二、建议及改善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本人提出了以下可行性建议和改善措施:1. 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培训。

通过加强其他社会机构与村委会的交流、完善年轻干部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2. 制定适当的招募标准和政策。

对于外来人员的招募,村委会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招募标准和政策,如:注重考察其专业能力、坚守对村委会实践经验的要求。

3. 优化工作流程。

针对各自村委会的具体情况,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并进行相应的规定和培训,整体夯实干部人力资源的建设。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乡镇范围内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和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希望领导可以认真阅读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采纳和完善。

谢谢!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注重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在村级干部队伍中,年轻干部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因此,乡镇需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搭建良好的培训和学习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方法。

同时,针对干部年龄偏大的情况,要加强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

2. 完善对干部队伍的考核制度。

要建立全面、科学、精准的考核制度,以实际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为主要依据,对干部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关于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课题组乡镇领导干部处在最基层,肩负着维护一方稳定、发展一方经济的重任,工作头绪多、困难多,强度大、压力大。

目前,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和乡镇职能发挥的重要问题。

为摸清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我们通过调查问卷、集体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市在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乡镇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幸福感、自我接受度良好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2%、68%,这说明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看是好的,大多数干部心理健康、积极,状态良好。

但是,也有部分干部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的比例都达到了所采集样本数的25%以上。

甚至有些干部已存在心理疾病,虽然比例很低,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共设计了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幸福感、自我接受度等7个指标、55个选题,发放问卷460份,回收433份。

具体情况见表1:乡镇领导干部心理状况分类指标统计表结合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分析乡镇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五种倾向”:1、心理疲劳倾向。

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倦、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纯、反应迟缓等。

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身心疾患。

不少乡镇领导干部每天无规律繁重工作,常常眼睛酸痛发胀,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经医院检查又无实质性的病症,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正文第一篇:关于乡镇干部管理问题调研报告乡镇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县xxx名干部(含事业单位干部)中,占干部总数的17%,他们长年累月处在基层第一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影响区域的平安稳定。

特别是全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虽然在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利益格局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利益与现实的搏奕中各类矛盾日益突显,一项惠及干部的好政策却无意中“引爆”了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困惑,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管理尤为紧迫和重要。

关于加强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进行如下汇报。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x年开始,xxx县分配xxx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x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

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

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

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xxx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xxx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xxx%。

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xxx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

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

关于乡镇干部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干部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部管理问题调研报告关于乡镇⼲部管理问题调研报告乡镇⼲部在⼲部队伍中是⼀个庞⼤的群体,在我县***名⼲部(含事业单位⼲部)中,占⼲部总数的17%,他们长年累⽉处在基层第⼀线,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影响区域的平安稳定。

特别是全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虽然在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利益格局等⽅⾯起到了⼀定作⽤,但是在利益与现实的搏奕中各类⽭盾⽇益突显,⼀项惠及⼲部的好政策却⽆意中“引爆”了乡镇⼲部队伍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盾和困惑,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步加强对乡镇⼲部的教育管理尤为紧迫和重要。

关于加强乡镇⼲部精细化管理进⾏如下汇报。

⼀、当前乡镇⼲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化程度全⾯提⾼。

从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学、中专毕业⽣到乡镇⼯作,200*年以后我县⼜多批次在毕业⼤学⽣中招录⼈员,安置转业、退伍军⼈400余⼈,进⼊乡镇⼲部队伍。

⽬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部中,⼤专学历1104⼈,占总⼈数的82%。

由于⼤量⾼学历⼈才的注⼊,有效改变了乡镇⼲部⽂化素质低的现状。

乡镇⼲部也由过去的⼲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作带来了⼀定的负⾯影响。

(⼆)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占乡镇领导总数的***%。

45岁以下的乡镇⼲部(含乡镇领导)***⼈,占乡镇⼲部总数的90%,绝⼤多数乡镇⼲部年富⼒强,处于青壮年时期。

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部没有农村⽣活经历,或在农村⽣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事少,眼光向上多,⼼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定的问题。

(三)⼯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些⼲部在乡镇⼯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劳苦功⾼,年龄偏⼤后,总想有朝⼀⽇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下;⼀些年青⼲部认为⾃⼰具有年龄优势,⽂化程度较⾼,在乡镇⼯作有点“曲才”的感觉。

县乡镇干部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县乡镇干部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县乡镇干部队伍状况调研报告按照县委对全县乡(镇、区)三支队伍建设状况调研的工作安排,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分别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中层干部、机关一般干部、事业单位及服务中心人员等对象进行了座谈,就乡镇干部的工作状况、收入、生活居住等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乡镇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县*个乡镇共核定行政编*名,目前共有乡镇公务员*名。

从学历结构上来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名,大学本科学历有117名,大专学历有*名,中专及以下学历有118名。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5岁及以下有*名,36-45岁有*名,46岁-54岁有*名,55岁及以上有40名。

从行政级别上来看,正科级干部有81名,副科级干部有*名,科员*0名。

从进入渠道和新进人员状况上来看,五年来乡镇通过招录公务员、选调生共新增公务员66名,其中目前仍在乡镇工作的*名。

从人员流失状况上来看,五年来乡镇公务员通过参加上级招考、遴选和调动等途径共流失人员*名,另有7名被县直单位借调。

从公务员工资待遇上来看,我县乡镇正科级公务员月津补贴为*1元,副科级月津补贴为*元,科员月津补贴为*元。

目前,**县乡镇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况总的是好的,能适应当前“三农”大局的需要,能驾驭和带领全县农业农村实现科学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与原因分析(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任务都比较繁重,工作压力很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财税任务的压力。

乡镇财税任务是硬指标,每年要进行两到三次排名考核,且近年来指标一直只升不降。

由于乡镇普遍缺乏产业支撑,有效的税源少、渠道窄,乡镇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引税完成任务,有的甚至入不敷出。

二是来自维稳的压力。

乡镇处于行政层级的最底层,上有众多机关部门,下要直面千家万户,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田地权属、村级债务等留下很多历史问题,加上非正常伤亡,群众“信访不信法”,由于维稳实行的是属地管理,乡镇政府“能力有限,责任无限”,大多数乡镇干部除了本职工作外,都同时担负有维稳的包保责任,乡镇领导24小时不敢关机,造成乡镇干部很大的精神和工作双重压力。

--镇关于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问题与对策,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镇关于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问题与对策,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镇关于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问题与对策,调研报告随着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面临着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普遍存在着四感,即政治上有失落感、工作上有挫折感、前途上有茫然感、生活上有贫困感,因而不少人另谋出路。

从2000年至今,已有11人流失(全部属事业单位干部),其中停薪留职10人,调动工作1人,留下的年轻干部不少人也是左顾右盼,去意彷徨。

原因与症结目前,年轻干部的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政治上有失落感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乡镇干部很“吃香”。

在子女安排、招工招干、工作安排等方面有“特权”,到农民群众中是领导,有威信,有号召力,有荣誉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行政干部的“特权”丧失殆尽。

所做的工作无非是要粮、要钱、要命(指计划生育)、催工(指义务工),什么事都靠跟村干部讲感情说好话才可能得到配合,工作才能完成,乡镇干部普遍对此感到很无奈。

加之前一段时间一些宣传媒体大肆歪曲乡镇干部的形象,把乡镇干部刻画成不是歪戴帽子斜瞪眼、张口骂娘、出口成脏,就是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再不就是贪官污吏、社会蛀虫,严重丑化了乡镇干部的形象,深深刺痛了乡镇干部的心,老年干部无可奈何,摇头叹息,年轻干部由此也滋生自卑感,认为行政干部不如教师,连找称心如意的朋友都难,不得不降格以求,而且成功率大打折扣。

二、工作上有挫折感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一环套一环,中心连中心。

农业生产、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税收缴、计划生育、民事纠纷、社会治安、土地调查等等工作日益复杂,并且由于农村思想工作有所削弱,一些群众不愿承担对国家集体应尽的义务,拖欠农业税、乱占耕地的事比比皆是,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担子越来越重,而且现在村干部要求解决问题、落实工作任务时,两只眼睛只盯着书记、镇长,对副职干部也只是应敷,对于一般的年轻干部基本上就是视而不见了。

有的年轻干部下村安排工作,连饭都没有着落的不在少数,更不用说完成工作任务了。

乡镇干部管理教育的调研报告

乡镇干部管理教育的调研报告

乡镇⼲部管理教育的调研报告乡镇⼲部管理教育的调研报告 在学习、⼯作⽣活中,接触并使⽤报告的⼈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定的窍门。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是⼩编精⼼整理的乡镇⼲部管理教育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乡镇⼲部管理教育的调研报告1 按照县委组织部⽂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对乡镇⼲部的⽇常⼯作情况进⾏了调查分析。

⼀、乡镇⼲部⼯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有很多歌颂乡镇⼲部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荧幕⾥的乡镇⼲部⼤都是头顶草帽、脖⼦上搭条⽑⼱、挽着袖⼦、卷着裤管,在炎炎烈⽇下帮助群众⼲活的形象。

他们勤勤肯肯、兢兢业业、全⼼全意为⼈民服务,让⼈可歌可泣。

在现实⼯作中,乡镇⼲部⼤部分和荧幕形象是相符的,他们长期⼯作在农村⼀线,在艰苦的环境下,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针、政策,发展好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经常是风⾥来⾬⾥去,“两眼⼀睁,忙到熄灯”,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付出了许多⼼⾎,做了⼤量卓有成效的⼯作,为和谐农村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然⽽,乡镇⼲部⾝处农村基层这种特殊环境中,处在各种问题和⽭盾的焦点上,⼯作任务重,压⼒⼤,⼯作难度也⼤,⾯对当前农村⼯作新形势,难免存在⼀些困难和不适应的地⽅,因⽽有些⼲部在⼯作中也就暴露出了⼀些问题: (⼀)思想情绪低落,⼯作积极性不⾼ 当前⼀些乡镇⼲部思想情绪低落,⼯作积极性不⾼,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消极⼯作的现象。

通过各⽅⾯的了解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 1、思想认识开始松懈、动摇 每个乡镇⼲部都是怀着青春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景⾛上⼯作岗位的,在那时,为了得到组织肯定、领导好评,往往都是⼯作热情⾼涨、积极主动,踏踏实实、勤勤肯肯、谦虚谨慎、任劳任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些乡镇⼲部在乡镇⼀呆就是⼗来年甚⾄更长时间,长期⼯作在基层,眼瞧着升迁⽆望,⽣活得不到改善,思想就开始动摇,对前途便失去了信⼼,因⽽⼯作也就失去了动⼒和激情,⼯作不⽤⼼了,纪律不遵守了,上班不准时了,最终是耕了⾃家地,荒了公家⽥。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镇干部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

乡镇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不仅要承担着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还要负责乡镇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维护,因此,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次调研就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目前,我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新上任的干部工作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存在着一些干部没有紧密结合实际,出现了“急躁心态”;一些干部工作作风不严谨,少数干部还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形象和信任度。

因此,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二、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1.以人才引领发展。

对于乡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要加强人才引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宏观评价标准和微观评估机制等,以确保乡镇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掘和利用,将优秀乡镇干部对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干部素质。

乡镇干部需要具备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提高干部素质至关重要。

在培训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能力,同时注重实际操作和实用技能的培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3.打造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要对乡镇干部的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办法,推进整个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乡镇干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三、构建长效机制1.针对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研究,明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2.落实好各项培训措施,注重注重干部培训的实效性,让干部能够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全面提升。

3.严格加强干部纪律,落实好各项纪律制度,做到一人违纪,全体受处罚。

4.加强对优秀乡镇干部的奖励和激励,让优秀干部始终在工作上发挥最大的能力和作用。

四、总结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长期性、系统性、全方位的工程,需要各级领导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事业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要推进建设工作的科学合理化、及时规范化和敢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乡镇干部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近期x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基层站所工作评议活动,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县委组织开展的“照镜子、寻不足”调研活动,结合两次活动,我就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大多数被访者认为:乡镇干部非常辛苦,上边千头线,下边一根针,各级的工作都要靠乡镇干部去落实;农村生活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条件差,乡镇干部整体奉献意识较强;乡镇干部在“五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贡献,我县农村各项事业取得的长足发展、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凝结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功不可没。

乡镇干部主流是好的。

但是,通过调查了解,个别干部主要是基层站所尤其是垂直管理单位,涉及公安派出所、电站及信用社等具有行业优势的单位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恶劣,有门难进、事难办,吃拿卡要等现象。

经过汇总梳理,少部分乡镇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习主动性不够。

组织安排的学习中实质性的内容少,应付检查的多,在学风上流于形式,部分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且自学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学,也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去学习。

二是宗旨意识比较淡薄。

关心群众、深入群众、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淡化,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的变少,走马观花就事论事的增多,开展工作不注重调查研究,服务群众时讲对象、讲条件,没有群众观念。

三是干群关系不密切。

经常性的走访、经常性的联系是搞好关系的前提,部分乡镇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也不愿到农村去,即使到自己所包村组也只见村组干部,不敢接触群众,甚至害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