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痤疮、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确切病因虽然不清楚,但是它属于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已成定论,即不但有内分泌失调,也有代谢异常,而且亚型繁多,所以治疗必须个性化。
PCOS病因确切病因虽然不清楚,学说有二;一、遗传学因素PCO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一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多数患者染色体核型46,XX,部分患者呈染色体畸变或嵌合型如46,XX/45,XO;46,XX/46,XXq和46,XXq。
二、肾上腺萌动假说Chom(1973)认为,PCOS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
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PCOS的诊断一、确诊依据:1、月经周期改变;2、基础内分泌LH/FSH≥0;3、阴道B超发现卵泡早期卵巢有多囊改变,3条中有2条就可以确诊;名词解释:1、月经周期改变:是指每年月经来潮少于12次或多于13次。
正常人月经周期应该在25-30天左右,每年应该有12-13次,但是如果少于12次或多于13次就叫做周期改变。
2、基础条件,月经规律在28-30天者在在月经3-5天;月经不规律阴道B超表现,子宫内膜厚度小于8mm,卵泡小于8mm;晨起空腹。
3、基础内分泌,是指基础条件下的内分泌水平。
4、卵巢多囊改变:就是指卵巢在卵泡早期,阴道B超同时见到多个发育的卵泡,称为“项圈征”和“蜂窝征”。
图:阴道B超下卵巢蜂窝状和项圈征PCOS的分型分型依据:1、甾体激素;2、胰岛素和血糖;3、体型;4并发症;5、单双侧6、发病时间1.高雄血症型,基础条件下,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稀二酮和17酮类固醇升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

目录 引言 症状与诊断 治疗与管理 并发症与预防 结论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
症状与诊断
症状与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症状与诊管理
治疗与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生活方式与饮食的影响
治疗与管理
如何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并发症与预防
并发症与预防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引发哪些并发症? 如何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 发生?
并发症与预防
注意事项与建议
结论
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科普知识总结 提醒用户及时就医和咨询专业医生
多囊卵巢综合征ppt课件

▪ 肥胖尤其是男性肥胖是胰岛素抵抗最常见的 危险因素
22
胰岛素抵抗的测定方法
实验
测定
意义
高胰岛素钳夹实 M/I(平均血糖利用 实验复杂,不作
验
率/平均血胰岛素利 用率)
常规检查
胰岛素抵抗的稳 态模型
▪ 肥胖与中心性肥胖 ▪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24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
▪ 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共识定义 (2019年,柏林)
▪ 必须条件:中心性肥胖 ▪ 腰围切点: ▪ 1.欧裔人:男性≥94cm,女性≥80cm ▪ 2.中国人:男性≥90cm,女性≥80cm ▪ 3.其他人种:采用种族特异性的腰围切点
1990年NIH制定了PCOS诊断标准: 月经异常和无排卵 临床或生化显示高雄激素血症 除外其他引起高雄激素血症的疾病未将PCO作为诊
断的主要症状 2019年5月在荷兰鹿特丹制定了PCOS诊断标准
7
2019年鹿特丹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 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生物化学征象 ▪ 3、PCO 超声提示卵巢体积≥10ml,和/或同
应人群,妊娠后是否继续应用需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和内分泌科医生建议慎重决定。
▪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为计量依赖性, 餐中服用症状减轻。可逐渐增加剂量,一般2 -3周加至足量,严重的副作用是肾功能损害 和乳酸性酸中毒。
40
有生育要求的PCOS的治疗
41
有生育要求的PCOS的治疗
▪ 目的:使无排卵患者排卵及获得正常妊娠 ▪ 减体重 ▪ 促排卵治疗 ▪ 一线促排卵 ▪ 二线促排卵 ▪ 三线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症 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月经异常:月经周期不规律,或者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2. 雄激素水平升高:可以通过血液检测确定雄激素水平,尤其是睾酮水平是否升高。
3. 卵巢多囊样改变:在超声检查中,如果发现卵巢体积增大,或者卵巢内有许多小卵泡(通常超过12个),可以认为是卵巢多囊样改变。
4. 无排卵或稀发排卵: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排卵监测等方法,如果发现没有排卵或者稀发排卵,这也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一个表现。
这些标准并非是绝对的,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
如果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科普知识课件

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激素水平。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评估症状。
重要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和多毛现象。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血液测试用于检查激素水平和排除其他疾病。
例如,测试雄激素和胰岛素水平。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观察卵巢是否存在多囊改变 。
这通常是诊断PCOS的重要依据。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 哪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和规律锻炼是管理PCOS的重要组成部分 。
减重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和激素水平。
如何预防和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减少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增加纤维素和健康脂肪的比例有助于改善胰岛素 敏感性。
如何预防和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 定期锻炼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 重和改善代谢。
运动还可以帮助减少情绪波动和焦虑感。
如何预防和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 定期检查
多囊卵巢综合征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 3.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5. 如何预防和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定义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 病,主要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敏感剂等药 物来调节激素水平。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恢复月经规律和改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

01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通过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表面打 孔,改善卵巢排卵功能和激素水平。
02
卵巢楔形切除术: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下,切除部分卵 巢组织,降低雄激素水平和改善排卵功能。
03
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 医生建议进行决定。
特殊人群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管
04
理
青春期女孩的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卵巢多囊性改变和雄激素过多为主要表现的女性生殖系 统疾病。卵巢多囊性改变指的是卵巢内出现多个小囊泡,而雄激素过多则表现为 男性化症状,如多毛、痤疮等。
诊疗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词: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制定《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的目的在于规范PCOS的诊疗行为,避免或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同时,通过提高诊 疗水平,可以更好地控制PCOS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改善PCOS患者的生活质量。
。
03
定期检查和随访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骨密度检查等,以及随访并发症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保障妇女健康。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并发症与防
05
治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饮食调整
建议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患者采用低糖、低脂、 高纤维的饮食习惯,以控 制血糖水平。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糖、胰岛素等 指标的检测,以及早发现 和干预潜在的糖尿病风险 。
早期诊断和干预
青春期女孩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诊 断应尽早进行,通过临床症状、 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评估进行确 诊。早期干预有助于减轻症状和
预防长期并发症。
生活方式调整
推荐青春期女孩进行生活方式调 整,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 规律作息,以改善内分泌状态和
浅析多囊卵巢综合症

浅析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stein-leventhalsyndrome;sclerocysticovarydisease)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内分泌轴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的终期卵巢病理改变,其最初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是gnrh-gnh释放频率和脉冲振幅增加,lh/fsh比值增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一、遗传学因素pco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一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多数患者染色体核型46,xx,部分患者呈染色体畸变或嵌合型如46,xx/45,xo;46,xx/46,xxq和46,xxq。
二、肾上腺萌动假说chom(1973)认为,pcos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
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一、激素测定(一)促性腺激素:约75%患者lh升高,psh正常或降低,lh/fsh≥3。
(二)甾体激素1、雄激素,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稀二酮和17酮类固醇升高。
由于shbg降低使游离态雄激素升高。
2、雌激素总量可达140pg/ml,雄二醇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约60pg/ml,性腺外雌酮生成增加使e1/e2≥1。
3、肾上腺dheas生成增加,血浆浓度≥3。
3μg/ml,17羟孕酮也增高(正常<200ng/dl),然若≥800ng/dl应考虑为迟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或11β羟化酶缺陷。
若处200~800ng/dl者,应作acth试验(cotrosyn0。
多囊卵巢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05
药物保管,注意药物的 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02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 时报告医生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并发症及护理
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水 平,定期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治疗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 者易患高血压,需定:多囊卵巢综合征患 者易患糖尿病,需定期监测 血糖,保持健康饮食,适当 运动,控制体重。
冠心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易患冠心病,需定期进行心脏 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等
鉴别诊断:排除其 他疾病,如卵巢肿 瘤、子宫内膜异位
症等
诊断流程:初步诊 断、确诊、鉴别诊 断、治疗方案制定
等
诊断标准:符合 Rotterdam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护理要点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 熬夜
A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C
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多囊卵巢综合征概述 0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护理要点 0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并发症及
护理
0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防与健 康教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 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基因突变
02
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
1.肿瘤 2.心血管疾病 3.糖尿病 4. 痤疮 5. 不孕症
治疗
中医 西医 手术
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青春期重在调畅月经,闭经者,虚则补而通之,实则泻而通之。
病机
治疗
1.肾阳虚证
温补肾阳,调理冲任
2.肾虚肝郁证
补肾活血,调理冲任
肾虚肝郁证
疏肝理气,补肾调经
4.脾虚证
比较
怎么判断自己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
如果你的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又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隐忧,可以在 家测定自己有没有排卵:基础体温是 你卵巢状况的晴雨表,看基础体温就 可判断自己是否排卵,以及排卵的时 间。需要注意的是,基础体温因人而 异,但都是随着月经周期呈节律性变 化,在月经开始到排卵的时间里基础 体温较低,排卵期降至最低点。随后 基础体温升高0。4-0。6摄氏度,直 到再一次月经来潮。
多囊卵巢综合症
什么是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
育龄妇女较常见的内分泌症候群。1935年,Stein与Leventhal首 先描述双侧卵巢肿大者伴不孕、多毛与肥胖等表现,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S-L综合症)。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组织学上 具有多囊卵巢伴无排卵和(或)多毛症的临床症候群范围不断扩大。 1963年,Goldziether总结187篇共1079例PCOS资料,发现其中 有许多非典型病例,如无多毛,甚至有排卵功能。随着检测技术的 发展,认识到多囊卵巢并非一种独特的疾病,而是一种多病因、表 现极不均一的临床综合征。
症状体征
1.月经异常 2.多毛 3.不孕 4.肥胖 5.卵巢增大 6.雌激素作用
病理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功能失常、肾上腺功能紊乱、 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少 数PCOS患者有性染色体或常 染色体异常,有些还有家族 史。近来发现某些基因(如 CYP11A、胰岛素基因的VNTR) 与PCOS发生有关,进一步肯 定了遗传因素在PCOS发病中 的作用。
健脾益气,燥湿除痰
5.痰湿阻滞证
燥湿除痰,理气行滞
6.肝经湿热证
清热利湿,疏肝调经
西医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 2.药物治疗
口服避孕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 改善胰岛素抵抗
西医治疗主要以降低雄激素水平为主
手术治疗
1.腹腔镜下卵巢打孔(LOD) 2.超声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术(TV-IMFA)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