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标案例:食品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案例解析(3,4)

案例 3-1美国联合食品公司(Cosolidated Foods)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经营连锁超市。
一项促销活动通知连锁店提供一项新的信用卡政策,使联合食品的顾客除了通常的支付现金或个人支票选择外,还有用信用卡(如Visa、MasterCard卡)进行购买支付的选择权。
新的政策正基于试验基础而执行,希望信用卡选择权将会鼓励顾客加大采购量。
在第一月经营之后,在一周期间内选择了有100名顾客的随机样本。
100名顾客中的每一个的支付方式和消费多少的数据被收集上来。
样本数据列示在下表中。
在新的信用卡政策出现之前,大约50%的联合食品顾客用现金支付,约50%用个人支票支付。
管理报告:使用描述性统计的表格法和图形法来汇总表中的样本数据。
你的报告应该包括诸如下列的摘要:1. 支付方式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2. 支付方式的柱形图或饼形图;3. 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频数和频率分布;4. 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直方图和茎叶点。
你对联合食品的消费金额和支付方式有了什么样的初步了解?1. 支付方式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2.支付方式的柱形图或饼形图(1)柱形图(2)饼形图3.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频数和频率分布4.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直方图和茎叶图(1)直方图,.(2)茎叶图现金支付方式茎叶图:茎叶1 1 3 92 4 93 0 3 74 3 85 1 2 96 0 97 0 2 2 4 4 98 8 99 011 2 5 812 113 114 315 1 1 616 3 4 718 120 5茎叶2 717 918 821 126 027 628 630 631 1 734 735 4 936 1 537 238 039 640 541 1 642 7 843 149 0 250 651 752 0 954 855 457 658 1 6 859 869 272 578 2茎叶14 419 822 625 626 626 927 727 933 843 844 546 1 248 150 352 3 653 354 255 257 669 8注:严格说来,没有叶的茎也应该列出,但限于篇幅这里省略了。
实验:奶粉中金属元素定性及定量分析测定

实验:奶粉(或米粉)中微量元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ICP-AES)一、实验目的:1. 掌握湿法消解法对食品进行前处理方法2. 了解ICP光源的形成机制3. 理解ICP-AES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碳、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常用于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发射光谱用于1%以下含量的组份测定,检出限可达百万分之一。
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能量,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变为激发态,约经10-8 s,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较低能级或基态跃迁,多余的能量的发射可得到一条光谱线。
每种原子都有其特征谱线,根据这个道理,我们通过仪器使分析试样中所含的原子得到激发,然后将产生的光谱分光,使其按波长顺序呈现出有规则的线条记录下来,即称为光谱图,将之与标准谱图对照,由特征谱线是否存在,从而决定出该样品是否含有某种元素,从而完成定性分析。
进一步的分析还可测定所含元素的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多元素同时或顺序检测方法。
其定量计算公式:I=ac b(以ICP作为光源时,其自吸系数b=1),参见理论书P216和P222。
本工作选用ICP-AES对奶粉中的部分金属元素进行测定。
在测试样品中无机金属元素时, 需用消解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以破坏大量共存的有机物. 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消解方法有干法和湿法。
这两种方法, 各有所长, 究竟选用何种方法, 要视分析元素和样品基体的性质以及测试方法而定。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消解仪、分析天平、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2. 本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试剂为分析纯。
浓硝酸;0.5%硝酸;5μg/mL铜/锌/铁标准使用液及1000μg/mL钙标准使用液。
3. ICP的仪器操作条件及参数RF功率1150 (750~1350w)泵速:50 (0~125rpm)辅助器流量:0.5 (0.0~1.5L/min)四、实验步骤1. 湿法消解试样:称取0.4 g 左右研好的奶粉或米粉样品(两份), 放入试管中, 加入去离子水润湿(约10滴), 逐步加入浓硝酸6.0 m L 。
产品配方成分对比分析青岛科标分析中心

产品配方成分对比分析---青岛科标分析中心对比分析概述:对比分析一般是对两个产品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对比,即组分的差别及量的差别。
分析方法:成分分析:利用定性、定量分析手段,可以精确分析材料的组成成分、元素含量和填料含量。
配方分析:是指对产品或样品的组成成分、元素或原料等成分进行分析,又称配方还原。
主成分分析:是把综合变量来代替原变量,使这些综合变量尽可能地代表原来变量的信息量。
全成分分析:是将送检样品中的原材料、填料、助剂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分析领域:橡胶制品:胶管、轮胎、橡胶辊、密封件、橡胶带、橡胶电缆、医用橡胶、橡胶零件、汽车橡胶、日用橡胶制品等塑料制品:PVC管、刹车片、塑料袋、保温管、PVC型材、PVC管件、PVC软管、PE收缩膜、吸塑PE板、塑料管材、塑料薄膜、塑料建材、电子电器、汽车塑料、医用塑料、塑胶玩具、PVC发泡板、PVC电缆料、塑料零部件、车用塑料配件等涂料:环保涂料、建筑涂料、树脂型涂料、油漆、稀料木器漆、水性漆、清漆、稀料、地坪漆、乳胶漆、电泳漆、艺术漆、外墙漆、哑光漆、弹性漆、环保漆等食品药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保健品、乳制品、农产品、粮油类、饮料果汁等油品:润滑油、防锈油、金属加工用油、燃料油等金属制品:合金、不锈钢、钢材、钢管制品、钢板制品、钢筋制品、型钢制品、角钢制品等分析应用:在研发方面的作用:通过2个产品的对比分析,可以快速的找到异同点,进而指导研发,缩短研发周期。
在产品改进方面的作用:通过2个产品的成分对比,寻求性能差异的原因,进而改进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通过几个批次产品的成分对比,可以找到生产存在的隐患,及时解决掉,避免经济损失。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了解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和其含量则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化学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以期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
一、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将混合物分离在色谱柱中的吸附剂或分离相中,再利用不同成分在分离相中的迁移速度和亲和性的差异,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HPLC)都是常用的食品成分分析方法。
在食品中,GC常用于分析挥发性成分,如香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的有毒气体等。
HPLC则常用于分析非挥发性的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光谱法光谱法是通过分析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定量分析其成分的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都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常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色素、酚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等。
红外光谱法则常用于分析食品中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
质谱则可用于分析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农药残留和食品中的毒素等。
三、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分析和测量物质的浓度和成分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有极谱法、电解极法和电位滴定法等。
极谱法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混合物等。
电解极法则常用于分析食品中的酸度、氧化还原性物质和食品添加剂等。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中的应用较多,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性物质和添加剂等。
四、质谱法质谱法是通过分析物质的质谱图来定量分析其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质谱仪将样品分子通过电子轰击、化学干扰和分子碎裂等方法,使其形成离子,并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比和相对强度来分析样品。
质谱法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检测和食品中的天然产物分析等。
特别是联用质谱法,如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和三重四极杆质谱(Q-TOF)等,可以对食品中的复杂成分进行更加准确和快速的定量分析。
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检测与应用案例分析

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检测与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许多食品企业、政府和科学家们纷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了找到一种可靠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化学分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一、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技术是指对物质的成分、结构、质量和数量进行分析和测定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学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包括色谱分析技术、质谱技术、光谱技术等。
其中,色谱属于一种通过分离技术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种。
色谱技术的分离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进行分离,进而进行分析。
质谱技术则属于一种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确定物质的质量、结构和化学成分等信息。
光谱技术则是一种测量物质发射和吸收辐射的方法,包括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红外、紫外、拉曼等技术。
二、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 环境污染物质检测现代农业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苯、甲醛等,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而这些污染物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极有可能被残留在食品中,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色谱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污染物质进行检测,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2. 检查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虽然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美观度,但如果添加量过大会危害人体健康。
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添加剂进行检测,并对超出规定的添加剂进行限制,保证食品安全。
3. 蛋白质和营养成分分析蛋白质和营养成分是食品中的重要部分,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
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帮助人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同时协助工业生产,制备更加安全和营养的各类食品。
三、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案例分析1.苯甲酸盐案例在2011年,德国在进口草莓中发现了较高含量的双苯酚和苯甲酸盐。
随后,欧盟成员国多次在进口草莓中检测出苯甲酸盐。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与营养价值,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与意义,旨在加深大众对食品质量保障的认识。
一、食品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食品化学成分分析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食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该方法通常用于分析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如香料和防腐剂等。
它通过将挥发性有机物与气相色谱分离,再通过质谱仪的扫描功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该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如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等。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与溶剂相互作用,再通过质谱仪的测量,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该方法可以分析食品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蛋白质和糖类等。
它通过测量样品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
二、食品化学成分分析的意义食品化学成分分析在食品质量保证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的评估:通过对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判断食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或超标物质,从而评估食品的安全性。
2. 营养价值的测定: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可以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品。
3. 食品质量的控制: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例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
通过分析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制定科学的控制标准,保证食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4. 食品加工的指导:食品加工是将原料转化为食品制成品的过程,食品化学成分分析可以为食品加工提供技术支持,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技术研究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技术研究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而且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技术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蛋白质的分析与定量技术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食物的基本成分之一。
对蛋白质的分析与定量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可帮助人们了解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
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与定量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红外光谱法以及酶法等。
HPLC是一种通过液相色谱柱对样品中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定量的方法。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在食品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光谱法则是利用样品中蛋白质分子所吸收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定量,并且不需要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而酶法则是通过添加特定的酶,利用酶与蛋白质之间的反应进行分析与定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蛋白质含量的食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定量技术碳水化合物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食物中的含量也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定量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还对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碳水化合物分析与定量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以及光电比色法等。
HPLC是一种通过液相色谱柱对样品中碳水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的方法。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质量检测领域。
气相色谱法则是将样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易于挥发的气相物质,通过气相色谱技术进行分析与定量。
这种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各类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光电比色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与特定试剂反应后所产生的颜色的强度来进行分析与定量的方法。
科标分析案例:化妆品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化妆品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青岛科标分析中心
案例标题:
化妆品的全成分定性定量
案例简介:
2014年9月山东某化妆品有限公司的郝工找到青岛科标分析中心,该公司一直代理某款护肤化妆品,该产品在美白、祛斑效果方面非常明显,而且价格定位也不是很高,主要是这款产品的配制者是一名中医,在里面添加了中药的成分。
后来这位中医离世了,这款产品的生产就终止了,但是市场上的消费者依然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郝工找到我们,向我们提供了库存的化妆品,由我们来分析其中添加了那些成分,以便他能生产出同样效果的产品。
最终客户拿到我们提供的成分单,在材料市场自己买到相应的产品,加上中心后期的技术支持,该公司成功生产研制出这款产品,并为该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客户产品遇到的问题:
客户代理的产品停产,而且市场上没有相同的产品在性价比方面能够取代。
测试项目:
全成分定性定量
客户反应:
通过本中心的技术支持及帮助,客户顺利的配制出想要的化妆品,没有影响到自己的供货。
并且因为自己有了产品的成分单,客户可以根据市场上的需求优化自己的产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
加上生产带来的收益之外,比之前单纯代理的效益要好很多。
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青岛科标分析实验室
案例简介:
长春一客户找到科标实验室想要本实验室为其解析出一包烧烤料的成分和比列,最终通过努力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客户产品遇到的问题:
客户想开发一种对于调味料的味道要求特别高的新型食品,最终找到了一个相似的产品并想在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发。
但是该产品是一种混合物,已经磨得特别碎,用肉眼是无法分辨比列的。
测试项目:
全成分定性定量
客户反应:
客户拿到检测结果后,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200家左右加盟商。
检测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