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情况

合集下载

黄瓜种植方法和时间

黄瓜种植方法和时间

黄瓜种植方法和时间第一篇:黄瓜种植方法和时间黄瓜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蔬菜,它营养丰富,口感清爽,多被人们用于凉拌、炒菜等食用方式。

那么黄瓜要怎样种植,什么时间适宜呢?首先,黄瓜的种植要注意选择土壤以及肥料。

黄瓜爱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环境,同时还需要添加一些有机肥和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化肥,这样才能保证黄瓜的生长发育。

在选择种植地时,我们要考虑到光照以及风向等因素。

黄瓜比较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并且需要注意避免大风天气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其次,黄瓜的时间选择也非常重要。

黄瓜是一种夏季蔬菜,适合在气温较高,气候舒适的季节种植。

具体来说,在北半球的地区,一般选择3月或4月种植黄瓜,这时气候比较温暖,可以促进黄瓜的生长;若是南半球地区,11月或12月可以是种植黄瓜的最佳时期。

最后,黄瓜种植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黄瓜是爬蔓植物,所以在种植时要设置支架帮助黄瓜攀爬,同时保持空气流通。

其次,要及时浇水并够足够的水分,否则黄瓜就容易萎缩,影响其生长发育。

此外,在黄瓜开花后要及时采摘,这样不仅能促进其再次开花结果,还能避免果实过于老化,影响口感。

短短的3000字并不能包含所有的黄瓜种植知识,但是,在进行黄瓜种植时,只要注意到以上几点,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到丰收的果实。

第二篇:黄瓜种植的注意事项在黄瓜种植时,有一些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黄瓜是一种喜温暖的植物,但也不能太过闷热,需要注意通风。

如果温度过高,可以在黄瓜栽培区域四周安装遮阳网或搭建简单的遮蔽物。

2、黄瓜生长时会排放大量的水分,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将会让幼苗之间的空气流通不畅,富含水分的土壤也会阻碍空气循环,我么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密度,定期除草以保证空气畅通。

3、在施肥方面,避免一次性用过多的肥料,切忌直接将肥料撒在幼苗周围,这样会刺激幼苗的根部,引起病虫害的感染。

我们可以将肥料均匀的撒在幼苗周围,之后浇水,让肥料充分渗透到土壤里。

我国黄瓜栽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黄瓜栽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黄瓜栽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 现状1.1 黄瓜的栽培面积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栽培。

据统计,目前我国黄瓜的栽培面积已经达到了X万亩,其中以华北地区最为集中。

1.2 主要栽培区域我国主要的黄瓜栽培区包括华北地区、长江流域、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非常适合黄瓜的生长,因此成为了重要的产区。

1.3 栽培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黄瓜的栽培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如今,农民们采用了多种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大棚种植、滴灌技术、气候调控等,使得黄瓜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4 市场需求情况黄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黄瓜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黄瓜还可以用于加工制作其他产品,如泡菜、果酱等,其市场潜力巨大。

2. 发展趋势2.1 生态环保栽培近年来,生态环保栽培模式在我国黄瓜种植中逐渐兴起。

该模式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生态环保栽培将成为黄瓜种植的重要发展方向。

2.2 大规模连续生产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田规模的扩大,黄瓜栽培也逐渐向大规模连续生产转变。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可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未来,大规模连续生产将成为我国黄瓜种植的主要模式。

2.3 创新品种引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引进和培育新的黄瓜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耐贮藏等特点,能够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创新品种的引种将推动黄瓜产业的发展。

2.4 市场营销与农业产业化为了提高黄瓜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我国黄瓜产业将加强市场营销和农业产业化。

通过品牌打造、渠道拓展等措施,将黄瓜打造成有知名度和品质保证的农产品,提高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

结语我国黄瓜栽培在现状中表现出较大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充满希望。

黄瓜栽培技术

黄瓜栽培技术

黄瓜栽培技术一、黄瓜概述(一)形态特征黄瓜根主要集中0-30厘米,主根深可达1米。

好气性强,抗寒、吸肥能力弱,栽培要浅,适于肥沃、疏松的土壤。

根系形成层浅,易老化,苗期发生快,育苗时间不宜过长,定植要保护根系。

黄瓜的茎粗细、颜色深浅和茎上的刺的硬度是植株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茎粗0.6-1.2厘米,节间5-9厘米为宜。

子叶贮藏和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营养的主要来源,子叶还是判断黄瓜生长环境优略的重要标志,栽培时应保持子叶完好。

真叶大、薄,蒸腾量大,缺水时易萎蔫。

雌雄同株异花,具有单行结实的特性。

黄瓜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就开始花芽分化,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分化已分化到12节,9节内的叶腋均已花芽分化,但性型未定,第二片真叶展开时花芽分化已到12-16节,3-5节性型已经决定,第七片真叶展开时,第26节花芽已经分化,16节以内的花芽性型已经决定。

因此苗期结束时植株中下部每个节位是雌花还是雄花就已经决定。

雌雄花的多少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白天适温,适当的降低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形成。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第二片真叶还未展开,夜温12-14℃,第二片真叶展开时可降到10-12℃,有利于雌瓜的形成。

1-5片真叶时,每天8小时光照有利于雌花形成,超过12小时雌花减少。

含水量高有利于雌花形成,但过高易徒长,不利雌花形成。

氮、磷一次性施入不利雌花形成,分期使用雌花多,如一次性施入雌雄比是1:91;三次施入雌雄比是1:65。

适时用乙烯利或增瓜灵可减少雄花,用硝酸银处理可减少雌花。

(二)生育周期1、发芽期播种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5-7天,此阶段生长量小、速度缓慢,需较高的温湿度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及早出苗,出苗整齐,防止徒长。

2、幼苗期从第1真叶展开至第4-5片真叶展开,一般需要30天左右。

此阶段开始花芽分化,但生长中心仍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管理目标为促控相结合,培育壮苗。

3、初花期(发棵伸蔓期)从第4-5片真叶展开至第一个雌瓜坐瓜,大约需要20天左右,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长中心逐步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应该促控结合,促坐瓜控徒长。

黄 瓜 栽 培 技 术

黄 瓜 栽 培 技 术

黄瓜栽培技术江阴市金国良黄瓜又称王瓜、胡瓜、土瓜、青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为我国主要瓜类之一。

黄瓜清香可口,且营养成分比较齐全,适作鲜果、凉拌、熟食、泡菜、盐渍、糖渍、酱渍、制干和制罐,各种食法都别有风味,为我国各族人民所爱好。

一、生物学特征(一)形态特征1、根系黄瓜的根系是一种浅根系。

通常主根向地伸长,并且不断地分生侧根。

黄瓜根群主要分布在20cm左右的耕层土壤中,入土浅而细弱,对土、肥、水以及微生物等条件的选择较严,吸收能力较弱。

2、茎叶黄瓜蔓细节间较长,无限生长。

长蔓品种在优良环境中主蔓长达5m。

短蔓品种在不良条件下,主蔓长仅1.5m。

通常粗蔓0.6~1.2cm,节间长5~9cm。

黄瓜叶为掌状全缘长柄大叶,通常成龄单叶面积为200~500cm2。

叶腋有腋芽或花芽原基,抽蔓后出现卷须。

3、花、果实和种子黄瓜花为退化型单性花。

雄花单生或簇生,雌花一般单生,也有二个以上簇生的。

因生长条件而异。

早中熟品种主蔓3~6节,侧蔓1~2节开始着生雌花,以后每隔一定的节位发生雌花或连续发生雌花,可分为强雌型、多雌型、雌雄相间型三大类。

黄瓜的果实为假果,是子房下陷于花托之中,而由子房与花托合并形成的。

果实的形态、大小、颜色因品种而异,果面有刺毛,分为黑刺和白刺。

果实生长速度,平均每日2~4cm。

通常于开花后8~18日达商品成熟,生理成熟约需45日。

黄瓜的侧膜座上,每座着生两列种子,单果种子数150~400粒,种子披针形,扁平,种皮黄白色。

栽培品种的千粒重约22~42g,种子无生理休眠,但需后熟,种子发芽年限可达4~5年。

(一)生长与发育1、发芽期从播种到子叶展开,在25~30℃的适宜温度下约需5~7天完成。

2、幼苗期从子叶展开到卷须出现。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长缓慢,节间短、茎直立、叶片较小。

这时地下部生长快。

从破心至4~5片真叶展开完成幼苗期的生长,在18~20℃的适温下约需15~18天。

3、抽蔓和开花结果期幼苗在4~5片真叶展开至进入开花结果直至衰老拉秧。

黄瓜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黄瓜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黄瓜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黄瓜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黄瓜是一种离不开人们生活和节日活动的传统果蔬,其既有美味可口,又有营养丰富,受到很多果蔬爱好者的喜爱。

黄瓜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对黄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缩短品质领先期、提高黄瓜品质及节省科技人力成本,受到各地农业生产者的重视。

一、种植技术
1. 土壤管理:土壤条件是确定黄瓜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选择中浅贫瘠,肥力均匀的沃壤土。

需要做好肥料调整工作,控制的肥力适当,提前施肥,使土壤具有较好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等。

2.种植栽培:采用种植技术,通常种植深度在10-15 cm,要搓揉根系,应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等,播种后要防止种子发芽后落斜播种,并做好叶片除草,浇水,结露工作。

3.病虫害防治:黄瓜在生长前期比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损害,因此,在种植1-2月间,要进行农药防治以杜绝病虫害的发生。

二、管理方法
1. 进行定期性病虫害管理:通过进行有效的定期病虫害管理,以确保植物生产安全,减少农药用量,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2. 保持土壤肥力稳定:保持土壤肥力稳定,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容重,这有助于提高植物抗病性,减少作物受病虫害的损害。

3. 控制施肥:施肥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控制施肥的数量及时间,能够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收获的技术水平。

4. 认真养护植物:采取栽培管理措施以及良好的气候和管理状况,能够有效地减少黄瓜抗病虫害的损失,提高黄瓜品质和产量。

以上就是黄瓜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概述,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都是决定黄瓜品质及节约成本的重要因素,应严格执行,努力控制作物病虫害,良好的气候管理,提高黄瓜生产质量和效益。

大棚黄瓜种植管理技术!黄瓜的生长管理

大棚黄瓜种植管理技术!黄瓜的生长管理

黄瓜别称胡瓜、刺瓜、王瓜、青瓜等,为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最早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吧!黄瓜的生长习性1、温度: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

生育适温为10~32℃。

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

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2、光照:不同品种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3、水分: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

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

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

4、土壤: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

一般喜欢pH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

黄瓜的播种方法1、品种选择:黄瓜栽培要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黄瓜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晒种后将种子用55℃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到水温降至30~35℃,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3、土壤配制:黄瓜的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30%,土和有机肥混匀过筛。

4、适时播种:黄瓜的播种期为1月中旬或下旬,可在加温温室或节能日光温室内育苗,用直径10厘米、高10厘米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8厘米,浇透水,水透后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药土1厘米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墒。

2024年黄瓜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黄瓜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黄瓜市场分析现状黄瓜是一种常见的瓜类蔬菜,具有口感爽脆、营养丰富的特点,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当前黄瓜市场的现状,包括供需情况、价格波动、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1. 供需情况黄瓜是一种耐寒蔬菜,栽培面积较广,全年都有供应。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黄瓜种植面积约为XX万亩,年产量约为XX万吨。

黄瓜的收割期普遍在春秋两季,而冬季供应相对较少。

而消费需求则保持相对稳定,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不过由于气候和季节影响,供应量在不同季节会有一定的波动。

2. 价格波动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黄瓜的价格通常会有一定的波动。

在供应充足的季节,黄瓜价格往往较为稳定,价格相对较低。

而在供应不足的季节,黄瓜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也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消费者需求黄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消费者对黄瓜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其口感好、清爽可口的特点。

此外,黄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更进一步推动了黄瓜市场的需求。

4. 市场竞争状况在现今黄瓜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蔬菜和水果。

消费者有多种选择,因此黄瓜生产者和销售商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以吸引消费者。

此外,一些特色品种的推出也可以为黄瓜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5.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包括有机黄瓜。

此外,精确农业技术的应用也为黄瓜市场带来了机遇。

使用高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无人机等,可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黄瓜市场目前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波动较小。

消费者对黄瓜的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黄瓜生产者和销售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抓住市场发展趋势,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黄瓜的栽培技术要点,黄瓜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黄瓜的栽培技术要点,黄瓜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黄瓜的栽培技术要点,黄瓜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黄瓜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在一些地区又称黄瓜,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它通常被用作温室或温室的淡季蔬菜。

今日,让我们来学习如何种植黄瓜,以及如何处理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土地挑选和预备酸碱度相宜、土壤浓厚、排水透气性好、有机质丰盛的平地不宜连作或混播。

宜采纳高垄深沟种植。

普通沟深大于20cm,垄宽约1~1.5m,植物间距大于20cm。

播种育苗早春三月前播种最好。

春天,种子发芽后通常用塑料薄膜笼罩。

首先,使用50-60℃ 热水搅拌10-15分钟以杀死细菌。

然后用温水浸泡大约30分钟℃ 大约5个小时。

拾起后,将水排干,擦洗表面灰尘等,最后放入25号容器中℃ 发芽培养箱。

在此期间,每隔一两个小时喷一次水,以保暖保湿。

大约一天后就会发芽。

夏季栽培普通在6月至8月之间,普通采纳浸种和直播。

当幼苗长到两片真叶时,就能够移植了。

普通在晴天的下午,浇水浇水后,秧苗就会拔节。

注重不要损伤根部,尽量用土移植。

肥水管理每年约60%的基肥在种植前施用。

基肥主要为腐熟农家有机肥,普通在整地和深耕时施用。

一亩地要施用一千到两千斤左右的过磷酸钙。

移栽后,当它长到三片真叶时,能够举行追肥,通常用少量肥料和水。

每隔一周追施一次主要是氮肥。

黄瓜有卷须时,应培土、挖土、施一次尿素。

黄瓜其次次心得后,应耕种土壤,施肥一次。

每亩要施用100斤左右的复合肥。

夏季气温高,生长快,年轻加快,降雨量大,造成营养流失。

春黄瓜幼苗可保持潮湿,避开发生枯枝病。

花果期需大量水分,晴天天天下午喷水一次。

通常要按照天气和土壤湿度来打算是否浇水多少。

万一干旱,应当一天浇三到四次水。

黄瓜种植是最重要的肥水管理措施,肥料是保证生长的基础,苗木是产量、质量和苗木生长的前提,因此做好黄瓜种植期的技术管理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为葫芦科黄瓜属1年蔓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黄瓜食用方便,富含维生素A、C以及多种有益矿物质,是我国的主栽蔬菜作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并实现了周年生产。

为详细调查我国目前黄瓜栽培的状况,笔者通过对全国蔬菜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目前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
1.栽培面积
截止2002年底,我国的黄瓜栽培面积已达125.3万公顷,比1980年扩大了近3倍,占全国蔬菜面积的10%左右,其中58%左右为露地种植。

主要的种植地区为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甘肃、江苏、广东、广西等省。

过去我国黄瓜栽培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一些气候条件及自然环境比较好的省份,如山东、河南、海南等地。

近年来,我国黄瓜种植区分布逐渐扩散,几乎在每一个省,每一个大城市周围都有一些大的黄瓜生产基地,区域化生产越来越突出,如:山东的寿光、苍山地区,辽宁的凌源、铁岭地区,安徽的和县,广东的徐闻,海南三亚,云南元谋、建水等地。

特别是原来一些气候及地理环境不太好,种植基础比较差的地区,如甘肃、黑龙江、新疆、贵州、西藏、内蒙等省份,近年来黄瓜种植发展迅速,如在包头郊区、甘肃武威等地都有相对集中的近700公顷的黄瓜种植区。

这也是近两年来我国黄瓜南菜北运趋势下降的原因。

近10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我国保护地黄瓜发展势头迅猛。

1999年,我国保护地面积已经达到140万公顷,是1980年的194倍,已占到了目前黄瓜种植面积的42%左右,其中大棚面积约为23%,节能日光温室面积约为17%,玻璃日光温室约为2%。

2.栽培品种
“六五”、“七五”、“八五”及“九五”攻关计划实施以来,我国黄瓜新品种选育工作发展迅速,成绩卓著,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品种更新,每次都使我国黄瓜生产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品种和栽培形式越来越丰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天津市蔬菜研究所黄瓜课题组就育成以“津研4号”为代表的津研系列黄瓜品种,该品种集高产、抗病于一体,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并成为当时的主栽品种。

80年代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又育成“津春”系列黄瓜品种,经过近10年的推广应用,取代津研系列黄瓜品种而成为我国目前黄瓜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

同期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农5号”、“中农7号”、“中农8号”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育成的“龙杂黄”系列黄瓜品种,也推广了一定的面积。

90年代,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成了“津优”系列黄瓜新品种,经过3--年的推广,已经逐步成为某些地区的主栽品种。

山东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鲁黄瓜4号”等,也推广了一定的种植面积。

同期,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黄瓜消费习惯不同,一些地方品种也应运而生,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育成的华南类型黄瓜“夏青”系列,在南方也推广了一定的栽培面积。

吉林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吉杂”系列旱黄瓜在黑龙江及吉林省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另外,为了适应环保的要求,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也育成了一些光滑型、环保型黄瓜,如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津美1号”、“津优6号”黄瓜,在胶州半岛及江苏等省份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一些国外的黄瓜,如以色列类型的黄瓜和荷兰类型的黄瓜,作为特菜,在我国的一些开发园区内也有种植。

3.栽培茬口及区域
我国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形多样,这造成了我国黄瓜栽培茬口的地方性和多样性。

目前我国黄瓜种植主要有以下10个茬口:春大棚种植、春露地育苗种植(包括春季小拱棚种植)、春露地直播种植(包括露地直播后用地膜覆盖种植)、夏露地种植、秋露地种植、秋大棚种植、秋延后温室种植、越冬日光温室种植、早春温室种植(包括大棚多层覆盖栽培)、冬露地种植。

不同地区栽培茬口、播种时间及适宜品种各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栽培习惯,我国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6个黄瓜种植区:
东北类型种植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北疆等地
区,此区冬季气候严寒,虽然越冬加温温室黄瓜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栽培总面积仍然很小,主要为露地、大棚栽培及节能日光温室栽培。

华北类型种植区:主要包括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江苏省北部。

这是我国栽培茬口最多的一个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温室大棚黄瓜种植区,也是我国黄瓜最大生产区。

华中类型种植区:主要包括江西省、湖北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此区主要为露地和大棚黄瓜栽培,近几年来也发展了一些越冬日光大棚,用作冬季栽培黄瓜。

华南类型种植区:主要包括广东省、广西省、海南岛、福建省、云南省。

此区一年四季均可露地种植黄瓜,冬季也有一些小拱棚及地膜覆盖栽培,但由于夏季温度偏高,夏黄瓜种植面积小。

西南类型种植区: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

此区属于高原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气候及地理环境复杂,栽培茬口多样,主要为露地及大棚黄瓜栽培,近年四川、重庆的高山地区节能日光温室黄瓜也有了一定的栽培面积。

西北类型种植区:主要包括甘肃省、宁夏自治区、新疆南疆。

此区黄瓜栽培基础较差,但近年来发展较大,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种植面积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种植技术与华北地区等地还有一定差距。

另外,西藏、青海省的黄瓜种植发展也很快,栽培总面积有一定增长,以露地种植为主,但大棚、节能日光温室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大幅度增加。

二、我国黄瓜栽培的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我国黄瓜栽培的状况,笔者认为今后我国黄瓜栽培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黄瓜栽培总面积增长渐缓,但保护地栽培面积增长幅度大。

由于黄瓜种植的利润较高,价格相对稳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另外,黄瓜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因此,黄瓜的栽培面积,尤其是保护地黄瓜的栽培面积会进一步增加。

2.黄瓜抗病新品种将满足各个茬口生产的需要。

现在,我国露地黄瓜抗病性较强,农药使用量非常少,但保护地黄瓜抗病能力较差,保护地条件又容易滋生病菌,因此保护地黄瓜病害(尤其是叶部病害)发生严重,用药量较大。

人们现正加强对保护地黄瓜抗病能力的选择,在未来几年内,保护地黄瓜的抗病能力会有明显提高,用药量也会明显降低。

同时,适合各个栽培茬口的不同类型黄瓜新品种也会不断涌现。

3.黄瓜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将越采越高。

随着我国黄瓜生产的产业化,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高产、抗病、优质,黄瓜的果实形状及口感等也成为重要的种植指标。

另外,由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后,光滑型黄瓜的种植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及广阔的市场。

4.生物技术更大程度地应用于黄瓜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选育一个优良品种至少需要5--8年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品种选育的速度。

单倍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黄瓜育种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可以尽快实现黄瓜品系纯化,尽快育成新的纯和自交系,为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优良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