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开头十二式

合集下载

作文十二种格式

作文十二种格式

作文十二种格式说起写作文,那格式可真是五花八门。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唠这作文的十二种格式,当然啦,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可能不那么专业,但是保证有趣又好懂。

先来说说第一种格式,那就是“顺叙式”。

这就好比我们平常过日子,从早到晚,按部就班地来。

比如说写一次旅行,早上兴奋地起床准备,一路上的期待,到达目的地后的所见所闻,晚上带着满满的回忆入睡。

这种格式简单直接,就像给人讲故事,从头讲到尾,清清楚楚。

我记得有一次自己去爬山,那就是用的顺叙式来记录的。

那天早上,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我就被闹钟从美梦中拽了出来。

迷迷糊糊中,洗漱完毕,穿上早就准备好的运动装和运动鞋,背上鼓鼓的背包,里面装满了水和零食。

出门的时候,爸妈还在睡梦中,我轻轻关上家门,心里满是对这次爬山的期待。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终于到了山脚下。

抬头一看,那山高耸入云,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这能爬上去吗?不过既然来了,哪有退缩的道理。

于是,深吸一口气,迈出了第一步。

刚开始的时候,山路还算平坦,我走得挺快,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野花野草,还时不时地和路过的小鸟打个招呼。

可越往上走,路就越难走,台阶也越来越陡峭。

我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

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流下来,迷住了眼睛,我只能用袖子胡乱擦一擦。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比我小很多的孩子在他爸爸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我心想,人家小孩子都能坚持,我怎么能认输呢?于是,咬咬牙,继续前进。

终于,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艰苦攀爬后,我登上了山顶。

那一刻,眼前的景色让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山下的城市变得那么渺小,车辆像小蚂蚁一样在道路上穿梭。

我张开双臂,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凉爽,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这就是顺叙式,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把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写下来,让读者能跟着你的脚步,一起经历。

再来说说“倒叙式”,这就像是先给你看结局,然后再慢慢告诉你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十二个字的作文开头格式

十二个字的作文开头格式

十二个字的作文开头格式以下是按照口语化要求提供的十二个字的多样化开头段落: 1. 哎呀,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
口语化表达清晨的到来。

2. 秋风一吹,叶子都黄了。

用日常语言描绘秋天。

3. 翻书页,这故事还挺有意思的。

口语化表达阅读感受。

4. 外面下雨了,滴滴答答的。

用日常声音描述雨天。

5. 哇塞,这星星好亮啊,像钻石。

口语化赞美星空。

6. 山谷里琴声飘飘,真好听。

口语化形容音乐之美。

7. 看这火,烧得真旺,暖和多了。

口语化描述火焰的温暖。

8. 浪花可真大,听着都过瘾。

口语化表达海边的壮观。

9. 写东西真爽,文思如泉涌啊。

万能作文开头12技窍巧方法

万能作文开头12技窍巧方法

万能作文开头12技窍巧方法1.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生活就像一场即兴表演,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每天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有的搞笑,有的感人,有的让人深思。

2. 听说过“一言惊醒梦中人”吗?我觉得写作有时候就有这种魔力。

就像你在写日记时,突然蹦出个新想法,一下子让你豁然开朗。

3. 写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种疗愈。

每当我心情低落时,我就会拿起笔来写写,把心里的烦恼都倒出来。

写着写着,心情就好了很多。

4.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和朋友聊天时,突然灵感一闪,觉得某个话题特别有意思,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

写作其实也是这样,有时候灵感来了,真的是挡不住啊!5. 我觉得写作就像是在和读者玩一个猜谜游戏。

你把自己的想法藏在文字里,然后让读者去找答案。

这种互动感真的很棒!6. 写作对我而言,就像是一种表达方式。

有时候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时候我就会选择写下来。

文字有时候真的比语言更有力量。

7. 想象一下,你正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突然听到旁边的人在谈论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

你忍不住凑过去听,结果发现他们正在讨论你刚写的一篇文章!这种感觉真的太神奇了!8. 有时候我会觉得,写作就像是在给自己写信。

你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用担心会被误解或嘲笑。

9. 你知道吗?我觉得写作也是一种学习。

每次写完一篇文章,我都会觉得自己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种感觉真的很棒!10. 写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种挑战。

每次尝试写一种新的文体或风格时,我都会觉得既兴奋又紧张。

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11. 我觉得写作就像是在和读者建立一种默契。

有时候你写的东西可能只有少数人懂,但那种被理解的感觉真的很棒!12. 写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种习惯。

无论多忙多累,我都会抽出时间来写点什么。

这种习惯让我觉得自己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通用的万能作文开头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通用的万能作文开头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通用的万能作文开头
好的作文开头可以吸引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让老师产生好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一起来看看吧!
通用的万能作文开头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2、千载风雨兴衰,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

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

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高考语文作文必备开头
1、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

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

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的,世界千变万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哪一个才是你心中的答案呢?于是,我开始寻访春天的答案。

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

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

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一、外貌描写式开头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如:我,一个贪吃懒惰的孩子,顺理成章地长成了一副猪八戒模样,日趋膨胀的肥脸,把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挤得越来越小了,每次都要费劲睁开眼睛,才能看清这美好可爱的世界。

(选自《懒的报应》)二、性格特征式开头即以人物的性格、习惯、品质等特征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点。

语言要简练、准确、精彩。

如:我有一个怪妈妈,待我好时温柔似水,什么“宝贝儿"“乖乖”“娃娃儿”对我亲不够;可待我不好时,咬牙切齿胡吼乱骂,甚至拳打脚踢还嫌不解气。

(选自《多面妈妈》)三、开门见山式开头即指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文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道理等。

如:王加丽是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

(选自《我的好朋友》)四、环境描写式开头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面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如:傍晚,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霎时间,狂风呼啸,黄沙伴着灰尘弥满了整个天空。

每个车站点里都站了许多候车人.(选自《那天,我真后悔》)五、巧设问题式开头即作者开篇就巧妙地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此开头形式通常分为三种:1、反问式开头。

2、设问式开头。

3、疑问式开头。

不管用哪种形式开头,都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

如:奇怪!“母子上车处"怎么站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而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却被挤在栏外?难道那些男人不识字?(选自《假文盲》)六、心理描写式开头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开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心理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第一次看到自已的文章变成铅字被刊登在报纸上,第一次握着凭着自已的本事挣来的稿费,激动、骄傲、自信等等一切幸福的感觉一涌而来.我真了不起,同学们一定会羡慕我,我要好好地祝贺祝贺自已。

二十20个精彩作文开头

二十20个精彩作文开头

二十20个精彩作文开头
好的,以下是20个口语化的作文开头,每段独立,语言特点各异:
1. 哎呦,这太阳咋就悄悄地冒出来了,给人一个措手不及的大
惊喜!
2. 哇塞,这星空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每颗星星都像是在眨眼睛!
3. 哎,图书馆里这书香味,简直让人陶醉其中,想找个角落就
这么待上一天!
4. 哈哈,这片稻田真是金黄一片,风一吹,简直就像波浪翻滚!
5. 霓虹灯一亮,这个城市就立马变得五光十色,真是繁华得让
人眼花缭乱!
6. 哗哗哗,这雨下得真是带劲,感觉整个世界都被洗得干干净净!
7. 青春啊,就是应该像咱们这样,活力四射,勇往直前!
8. 听说啊,历史就像一条长河,流淌着无数英雄和传奇!
9. 窗外那树叶子,绿得晃眼,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10. 哎呀,这雪下得可真大,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的童话世界!
11. 嘿嘿,笔下生辉,文字跳跃,这就是写作的乐趣!
12. 记得小时候啊,我们笑得那么开心,无忧无虑,真是美好得让人怀念!
13. 山谷里的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听着就让人心旷神怡!
14. 夕阳真美,看着它慢慢落下,心里就暖洋洋的,感觉什么都美好了!
15. 春天一来,万物复苏,就像咱们的心情,也应该跟着明媚起来!
16. 秋天的叶子,金黄一片,飘落的瞬间,就像是在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17. 梦想嘛,就得像种子一样,深深地埋在土里,总有一天会
破土而出!
18. 大海啊,你真是个神秘的地方,总是吸引着我们去探索未
知的世界!
19. 听到这首歌,心里就跟着节奏摇摆,感觉整个人都飞起来了!
20.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就像这日出日落,永远充满希望和
期待!。

小学语文满分作文常用的二十种开头方式

小学语文满分作文常用的二十种开头方式

满分作文常用的二十种开头方式(附总结举例)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作文也是一样。

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往往能在第一眼吸引住阅卷老师,提升整个文章的品质。

一、外貌描写式开头。

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

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

如:我,一个贪吃懒惰的孩子,顺理成章地长成了一副猪八戒模样,日趋膨胀的肥脸,把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挤得越来越小了,每次都要费劲睁开眼睛,才能看清这美好可爱的世界。

(选自《懒的报应》)二、性格特征式开头。

即以人物的性格、习惯、品质等特征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点。

语言要简练、准确、精彩。

如:我有一个怪妈妈,待我好时温柔似水,什么“宝贝儿”“乖乖”“娃娃儿”对我亲不够;可待我孬时,咬牙切齿胡吼乱骂,甚至拳打脚踢还嫌不解气。

(选自《多面妈妈》)三、开门见山式开头。

即指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文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道理等。

如:王加丽是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

(选自《我的好朋友.》)四、环境描写式开头。

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面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

如:傍晚,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霎时间,狂风呼啸,黄沙伴着灰尘弥满了整个天空。

每个车站点里都站了许多候车人。

(选自《那天,我真后悔》)五、巧设问题式开头。

即作者开篇就巧妙地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此开头形式通常分为三种:1、反问式开头。

2、设问式开头。

3、疑问式开头。

不管用哪种形式开头,都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

如:奇怪!“母子上车处”怎么站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而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却被挤在栏外?难道那些男人不识字?(选自《假文盲》)六、心理描写式开头。

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开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心理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2个中考满分作文开头,精妙绝

12个中考满分作文开头,精妙绝

12个中考满分作文开头,精妙绝伦!(建议收藏)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 一篇好文章,必须要有个好的开头。

一、落笔入题,总领全篇例:小时候,对印在连环画、贺卡上那些“挥着翅膀的孩子——天使”爱得痴迷。

那纯洁的,绒棉似的白翅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

(《白翅膀装饰着我的梦》开头)这篇文章一开头就交代自己喜欢白翅膀,并用“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既照应文题,又领起下文。

这种开头能给人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的感觉。

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二、序记题记,醒人耳目例: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翅膀,落在天上的叶子》题记)这个题记采用比喻的方法来揭示“翅膀”和“叶子”的关系。

“翅膀”和“叶子”怎么可以划上等于号呢?这个疑问,犹如一个谜团,一下子勾起阅读者的好奇心,只有当你读完全文才知道这是一篇“丑小鸭变成小天鹅”翻版的童话故事,作者用一个落叶代替“丑小鸭”,写他的无悔选择,写他的执著梦想,写他的美好心灵,新颖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三、写景烘托,渲染心情例:又是炎夏了,开始有知了叫了。

(《动力来自那双眸子》开头)这篇文章不落别人窠臼,独辟蹊径,从小处切入,从一双具体可见、可感的“眸子”切入,来写一位数学教师的目光情感的传达,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所带来的阳光般的温暖和突飞式的进步。

此处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既渲染了特定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巧用对比,说明问题例:早晨8点刚过,一位怒容满面的妈妈就扯着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推开了张教授办公室的门。

一进门,妈妈就开始向张教授数落孩子的不是。

而那个男孩似乎满不在乎,总是抬着头看天花板,身体还在不停地晃动着。

时不时的还回上一句表示反对。

(《其实并不是这样》开头)文章开头大肆渲染母亲眼中孩子的“不好”,可到了教授那里,教授反而轻易地就指出了孩子的“优点”,这样的对比,只能说明一点,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好,是“母亲”的眼光有问题,教育孩子的思想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作文开头十二式作文之难,首先难在开头。

许多时候,面对一则材料,或者一个命题,最大的写作难点,就是不知道如何确立一个立足点,并以此为切入口,带动起整篇文章的写作。

形成这种写作困难的原因很复杂,除材料或命题本身意义的难以捕捉难以取舍外,写作者自身写作技能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写作,尤其是考场作文的写作,总是存在着一些固定的章法。

如果能在写作之前,就熟练掌握一些相关技法,那么,具体写作时,就不会将自己放置到无从下手的尴尬位置上。

下面,仅以命题作文“争”为例,谈一谈考场作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式。

案例:其实,我们一生都在争。

许多经典性的议论文,都是采用这样的开头方法。

比如吴晗的《谈骨气》,开门见山就是一个独语段:“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充当起全文的总论点。

言简意赅,主题鲜明。

这种开头,优点有三:其一,用最经济的文字明确全文写作的重点,使主题凸显出来。

其二,有利于作者在此后的行文中始终紧扣这一重点构思立意,使文章主题不至于出现游离。

其三,有利于阅读者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话题,并根据这一核心审视全文。

此种开头方式,比较适宜于文风朴实、语言不事雕琢类的同学,也适宜于写作简单议论文。

对于具有较强文字表现力的考生,或对于需要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特定写作情境的作文而言,这种开头因为文字过于简约,考生的语言才华往往无法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施展。

因此,通常情况下不提倡采用这种方法。

二、设问式案例:人生匆匆,我们到底要不要去争?值不值得去争?该不该倾注年华去争?又能不能、可不可以去与命运争?我的答案是——争,一定要争。

设问式开头的价值,在于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有效突出作文的核心意义,使作者观点清晰明了地呈现于读者。

设问式开头的关键,是问。

问的内容,决定着文章的立意,决定着文章写作素材的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语言风格。

如何才能问得有价值呢?首先需要注意问题的价值指向,其次需要关注问题本身的思维意义,再次需要把握问题的宽度与深度。

也就是说,用作开头的问,要能够明确指向作文的主题,要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能够有利于文章往纵深处挖掘。

倘若如案例所示,用连续几个问句组合构成设问,则还需注意这几个问句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比如“要不要”、“值不值”、“该不该”、“能不能”四者间,就存在着思维的渐进过程,如果颠倒了它们的次序,则势必引起表达的混乱。

三、概念描述式案例:争,是小草破岩而出的那一搏;争,是雏莺离巢学飞的那一瞬;争,是狂风暴雨下航船的激流勇进;争,是莘莘学子在狭窄独木桥上的争先恐后;……我们需要争。

概念描述,特点是针对作文命题中的关键词,采用类似博喻的手法,从几个不同角度落笔,通过形象化的文字,实现由抽象概念到形象画面的转换。

这种转换的目的,一是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具体可感的事例,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景象。

二是将原本笼统的概念,通过多角度的描述而生成出多元解读视角,为后面文字的多视角展开服务。

概念描述式的开头,在结构上总是体现为先分后总式。

一般情况下,总是如案例呈现的这样,先用三或四个句子,从不同方面形象化描述概念。

最后,再用一个总结性短句,对前面的描述进行总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前面的描述固然很生动很形象,但它们的价值,其实仅仅是为了引出这最后的总结性短句。

这总结性短句,才是真正想要突出的写作重点。

这个句子,通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概念解说式案例一:争,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然;争,是陆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无奈;争,更是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争,也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情……案例二:有人说,争是一种姿态,它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人说,争是一种性格,它代表了一种永不服输的斗志;有人说,争是一种思想,它代表一种居安思危的智慧。

然而,我却不想为“争”唱赞歌,因为,“争”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表面看来,概念解说式开头法和概念描述式开头法大同小异,其实,二者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这种差别主要体现为:概念描述式开头,在摆出概念后,是用具体画面来体现概念内容,其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写作重点在于营造画面。

例如,读“争,是小草破岩而出的那一搏”这一句,身为读者的我们,大脑中便会出现一幅动态的小草破岩而出的图画。

而概念解说式开头,在摆出概念后,则是通过引用名家名言阐释概念内容,其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写作重点在于举例解释。

例如,读“争,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然”这一句,身为读者的我们,大脑中想到的不是陶渊明如何采菊如何见南山,而是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也可以看成一种“争”。

也就是说,引用陶渊明及其诗句,只是为了举例解释“争”这个概念。

当然,这里的解说,并非科学说明,所以没必要给核心概念一个精确的定义。

解说的目的,只在于引出核心观点。

从这点看,又和概念描述式相同了,概念解说后,通常也需要用一个总结性句子来引出全文主要观点。

五、语句排比式案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享受“无争”的恬淡;“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享受“争”的激荡;“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早散发弄扁舟”。

李白追求“无争”的自由;“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辛弃疾追求“争”的成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胸怀“无争”的孤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怀揣“争”的尊严。

到底要“争”,还是要“无争”?古往今来,这个问题都缠绕在每个中国文人的心中……排比的优势,在于用有限的文字,表现无限丰富的意义。

比如这个案例,虽只列举了六个古人,却可以代表古今中外的所有人。

读这样的开头,身为读者的我们想到的,绝不仅仅是这六个人如何“争”或“不争”,而是想到整个人类从古到今面对生活这本大书时或争或不争的艰难选择。

透过这样的选择,我们可以读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个性的人们共性化的生活态势。

语句排比式的开头,首先要注意气势的营造,其次要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一致,第三要注意语言的典雅,第四要注意内容的代表性与概括性。

这种开头法,比较适宜于阅读面宽泛、思想深刻的同学。

可以在排比句中体现阅读面的广阔和思想的深度。

与概念描述式相同,语句排比式的开头,在一组排比句之后,同样需要有一个总结性短句。

这个短句,同样起到揭示全文写作重点的作用。

六、段落排比式案例:豪放飘逸的李白,一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是与权贵的争。

旷达闲适的苏子,一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是与官场的争。

清婉秀丽的李清照,一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是与命运的争。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此种开头,和语句排比式大体相同。

唯一的区别,在于段落排比式开头使得文章的层次感更强,卷面上更清爽。

是否可以将语句排比式开头的每一个句子都单独成段,使其变成段落排比式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前者语句间联系相对紧密,后者相对松散。

也就是说,语句排比式的句与句间通常内在逻辑联系十分紧密,它们或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或者是对比出现的一组事物。

段落式排比则松散许多,用来排比的段落通常仅仅是主题意义的相关联,不具备太多的内在逻辑性。

七、引用式案例一:“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郑愁予用他的淡淡寂寞。

为我们构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空灵而又静美。

案例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理性的动物,而争是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共同点。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争,没有“争”的意识的人生是不完满的……案例三:达尔文早在其《进化论》中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确,我们当今社会处处充满竞争。

引用式开头,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前一部分内容,援引名家名言、史实资料、定理定义、科学数据;后一部分对前面的引用进行最概括的点评。

引用式开头的优点在于:第一,提升观点的可信度。

第二,展示作者的阅读面。

第三,给读者以知识的积累与启迪。

使用引用式开头,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其一,作为开头的引用,内容不宜过长,最好在30字以内。

太长则既让读者难以记忆又不够醒目。

其二,后部分的概括点评应该尽可能简短,且必须在概括中点明本次作文的核心话题,最好能说明自己的核心观点。

其三,引用与概括点评间,必须具备逻辑的合理性,要让读者一眼就明了二者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八、史料呈现式案例:乌江边上一蓬血雨,你无声离去,没有马革裹尸,没有战死沙场,你用自己的剑,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这是近些年高考满分作文中的写作文化散文类考生常用的开头方式。

这类以再现某些史料为切入点的文章,其开篇处大多直截了当呈现史料,借助精心挑选的历史画面,结合打破常规的言说方式,使文章起句就收到夺人眼球的艺术效果。

这种史料呈现式的开头,在表达方式上,常将描写、议论、抒情紧密结合,尽可能在有限的文字中体现最大容量的文本内涵。

其描写,将原本冗长的史料高度浓缩为抽象的画面;其议论,只注重观点的提出,淡化观点之后的论证;其抒情,多借跳跃性的话语、个性化的词汇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开头法,要求考生必须拥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这种驾驭力,不仅体现在开头这有限的文字中,还要贯穿于全篇文章。

也就是说,拥有这样的开头,就必须同样拥有这样的主体和结尾,绝不能中途易帜、虎头蛇尾。

正是基于对语言驾驭力的较高要求,一般情况下,不提倡考生采用这种方式开篇。

九、比较式案例:儒家讲求宗法,与制无争;佛家讲求脱俗,与人无争;道家讲求出世,与世无争。

我却认为,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需要我们去争一争。

比较式开头法,为现代散文常用开头技法之一。

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开篇处就是一段北国冬天的描绘,这种描绘,言在此而意在彼,目标指向的其实是下文江南冬景的特点。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的开头,也是用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跟济南作对比,从而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

比较式的开头,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点:第一,通过对比或类比,凸现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文章开篇处,即阐明宗旨,彰显意义。

如案例中的“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需要我们去争一争”,就可看成全文的核心论点。

第二,借助比较材料的列举来展示作者的阅读视野,用新颖独到的见解和高度概括的技能征服读者。

如案例中对儒佛道三教教义的概括,语言简约规范,知识内涵丰富,很容易在起点处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运用比较式开头,需要在材料的可比性上下足功夫。

首先,材料要新颖、有可读性;其次,语言一定要简练;再次,要能从某一角度展示作者的写作素养,比如阅读面,比如语言驾驭能力等。

切忌为了比较而生硬拼凑材料。

十、悬念式案例:一位伟大领袖,一位文学巨匠,一位画坛宗师,对一幅画的争夺,争出了智慧,争出了才华,更争出了友谊……悬念的价值在于置疑激趣。

运用悬念式开头,一是可以借助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引领读者一步步走进预设的情节结构中;二是可以将故事的矛盾冲突集中于文章开头,确保文章的核心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三是可以借助对悬念的描述与营造,点明文章的主题意义,为正文部分的描述奠定情感基调与价值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