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教研活动

合集下载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六篇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六篇

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六篇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1 时间:xxxx年3月3日地点:大办公室出席:全体教师主题:新学期工作安排记录人:某某某(一)校长讲话:1、对本组上期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给本组教师提出希望和要求:勤奋务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要有对工作的热情。

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

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要积极勇跃参加各项教育研究活动。

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二)教务主任安排布置本期校本研修工作1、教研文化建设。

2、小黑板工程,教师用书工程。

3、小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展示活动安排。

4、本期教研活动安排(见教研计划)6、本期要准备的资料及工作要求。

(特别是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的二备、三备)(三)互动交流:老师们对本期研修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体育教研组活动记录2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文化体育局工作要求为指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年部工作计划为主线,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扎实推进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快乐地发展,以提升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工作重点。

二、工作措施:1、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本学期带领体育团队进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工程,要求课前提前2分钟到场地侯课,课堂和指挥大课间时做到站如松,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要求所有体育教师在本学期读完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3本继续教育书,并做12023字的读书笔记。

经常进入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汲取知识,引领全体教师参加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组织的一线体育教师草根争鸣话题研讨,上网学习各方面知识,为自己充电。

组织团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时刻以优秀体育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做名师做教育家。

2、狠抓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

详尽制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进度计划,并要严格按计划科学扎实开展好教学工作。

学校体育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学校体育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提高学生体质,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四、参与人员:学校体育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目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活动内容:①针对当前学生体质状况,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③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体育活动策划(1)活动目的: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活动内容:①讨论并确定校园体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②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③讨论并确定活动宣传方式,提高活动影响力。

3. 体育教学研讨(1)活动目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2)活动内容:①针对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

②分享教学案例,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业务培训(1)活动目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

(2)活动内容:①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②组织教师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③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全体体育组成员积极参与,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体育活动策划方面,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

通过教师业务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1.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课堂纪律。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3)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 在体育活动策划方面,我们确定了以下活动:(1)开展校园运动会,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体育学科教研活动记实(3篇)

体育学科教研活动记实(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体育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活动准备1. 主题确定: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2. 人员安排:活动由体育教研组长主持,全体体育教师参加。

活动分为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三个环节。

3. 材料准备:教研组提前准备了相关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教研组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 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体育教学过程;- 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2. 课堂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堂观摩活动。

观摩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内容为新授课《篮球基本技术》。

课堂上,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

3.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和课堂观摩的基础上,教研组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

教师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活动总结本次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体育组教师教研活动记录(3篇)

体育组教师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活动参与人员:体育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体育组组长王老师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全体体育组教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市体育教研员张老师进行主题讲座,主题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1)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张老师指出,体育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既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拼搏精神等。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张老师强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情况。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的运用张老师详细介绍了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游戏法、竞赛法、示范法、讨论法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与反思张老师指出,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要善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师经验分享在主题讲座结束后,几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以下是几位教师的分享内容:(1)李老师: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张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3)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互动讨论在互动讨论环节,全体教师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1)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4)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 总结与展望活动最后,体育组组长王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开展教研活动体育组(3篇)

开展教研活动体育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门关于体育教育的要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我们体育组决定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旨在深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的1. 提高体育组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优化体育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4.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体育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体育教育改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

通过专家的讲解,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升教学理念。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选取优秀体育课进行展示,让大家学习借鉴优秀教学经验。

同时,针对观摩课进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3.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经验,探讨解决策略,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教学比赛举办体育课堂教学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竞技与合作。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最终评选出优秀教学案例。

5. 家校沟通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同时,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宣传动员: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度。

3. 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活动计划,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4. 总结反思: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梳理活动成果,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五、预期效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体育教研组教研活动安排(3篇)

体育教研组教研活动安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体育教研组特制定本教研活动安排。

本次教研活动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体育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展开。

二、活动目标1.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4.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学校体育教研室五、活动内容(一)第一阶段:理论学习与交流(2023年10月-11月)1. 主题讲座:- 时间:2023年10月15日- 内容:邀请市体育教研员作《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专题讲座。

- 目标: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 教师经验分享:- 时间:2023年10月22日- 内容:邀请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

- 目标: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3. 读书分享会:- 时间:2023年11月5日- 内容:组织教师阅读体育教育类书籍,并进行分享交流。

- 目标: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第二阶段:实践研究与探讨(2023年12月-2024年2月)1. 教学观摩与评课:- 时间:2023年12月10日- 内容: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后进行评课交流。

- 目标: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4年1月15日- 内容:分析典型案例,探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 目标:提高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体育课程建设研讨:- 时间:2024年2月5日- 内容:研讨体育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 目标: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组期末教研活动记录(3篇)

体育组期末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6月3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四、参与人员:体育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一、活动开场1. 由体育组组长开场致辞,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强调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

2. 全体教师起立,共同唱校歌,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活动主体1. 教学经验分享(1)由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

(2)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做好笔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和改进。

2. 课堂教学反思(1)各年级体育教师分别对过去一学期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3. 体育教学资源整合(1)体育教师就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交流,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针对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4. 体育竞赛组织与参与(1)回顾过去一学期学校举办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2)针对竞赛组织、裁判、宣传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的体育竞赛工作提供借鉴。

5. 体育教学研究(1)体育教师就体育教学研究课题进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推动体育教学研究工作。

(2)针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高体育教学研究水平。

三、活动总结1. 体育组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全体教师在过去一学期中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果。

2. 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全体教师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校体育工作贡献力量。

3. 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活动效果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分享经验,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活动氛围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活动改进建议1.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教师的参与度。

体育组校本教研活动主题(3篇)

体育组校本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体育教育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我校体育组特此开展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

2. 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 增强体育教师团队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知名体育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体育课程改革相关政策,分析当前体育教育现状,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2. 经验分享组织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观摩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观看优秀体育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4. 小组研讨以年级或学科组为单位,围绕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5. 实践探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6.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安排1. 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2. 地点:学校会议室、体育馆、操场等3. 参与人员:全体体育教师、教务处、教研处等相关人员五、活动评价1. 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实施情况。

2.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 教师团队凝聚力和教研氛围。

六、预期成果1. 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

2. 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研内容
1、简要总结本期教学内容和完成的效果。

2、关于越西中学体育课“兴趣爱好课”实施设想。

3、地点:校长办公室。

4、参会人员:丁校、姚校及体育组全体教师。

5、时间:2015年1月16日,上午10:40
越西中学体育课“兴趣爱好课”实施设想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落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以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的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优化体育课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之间的合
作、竞争意识和交住能力。

三、体育教学
1、各班上课前在体育教师处集合。

完成课堂常规,要求在3—5分钟内结束。

2、课堂常规结束后各班任课教师要求本班学生在1—2分钟内到各自选定的区域找到相应的教师,听从“兴趣课”老师的安排。

3、兴趣课老师在安排课的内容时候严格按照30分钟的时间完成课时。

在上“兴趣课”时应根据学生的人数、场地做好备课。

对应到和实到人数,以及迟到、旷课、病假的学生进行如实登记。

到期末对全体学生进行期终考核,对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交教务处进行补考,并结合班级量化考核和该生奖学金及住校金等挂钩。

4、在下课前2—3分钟要结束本节“兴趣课”的所有内容。

再回到本班科任教师处集合。

5、教师的教学分工主要以教师本专业教学为主。

如:王木果(足球、篮球、羽毛球);耿勇(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曾明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李发祥(篮球、田径);王铁古(田径、篮球、羽毛球);陈辉红(篮球、田径);蒋友明(田径、篮球)。

四、场地及器材
1、场地:篮球场地2个;足球场地1个(另外加4个小球门);田径场地300米跑道、跳远、跳高、铅球另外加准备活动场地;乒乓球场地8个;羽毛球场地1个。

2、器材:要求篮球、足球分别10—15个;乒乓球拍、羽毛球各10—15副;田径提供相应的器材。

3、选择其他项目的学生根据学校现有的器材和场地尽可能的提供,对于这部分学生必须听从科任教师的安排。

不得私自离开体育教学区域。

违者按学校管理制度给予严肃处理。

五、实践中的问题
1、羽毛球的场地?
2、选择“其他”内容的学生怎样教学?
3、学生的“考勤”怎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