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IT和信息管理投资占比:衡量企业对于IT和信息管理的投资水平。
这个指标可以考虑企业在IT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
入比例。
2.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衡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包括企业
在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等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程度。
3.信息系统效率:衡量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包括用户响
应时间、系统故障率、系统维护成本等指标。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包括信息系统的
安全等级、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培训等指标。
5.信息化管理水平:衡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项目管理、IT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果:衡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
包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信息资源共享和流通等指标。
7.信息化支撑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化的支撑能力。
包括信息技术人员
的素质、信息技术开发能力、IT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指标。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不
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重视和侧重点。
在设计和使用指
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管理体系,以及行
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企业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推动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和落地。
通
过测量、分析和改进,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信息化投资,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程度衡量指标

信息化程度衡量指标1. IT投入比例:以企业的IT投入占总投资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通常情况下,IT投入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越大,信息化程度越高。
2. IT人员比例:以企业IT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IT人员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
3. 业务流程自动化比例:以企业中已实现自动化的业务流程数量占总业务流程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业务流程自动化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在业务处理方面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信息化程度越高。
4. 数据化程度:以企业中数据化的业务数量占总业务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数据化程度越高,说明企业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越强,信息化程度越高。
5. 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以企业中采用新技术应用数量占总技术应用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技术应用创新能力越强,说明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越强,信息化程度越高。
6. 系统集成程度:以企业中已实现系统集成的系统数量占总系统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系统集成程度越高,说明企业各类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程度越高,信息化程度越高。
7. 网络化程度:以企业中已连接网络的设备数量占总设备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网络化程度越高,说明企业的信息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程度越高,信息化程度越高。
8. 信息安全保障程度:以企业中已采取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系统数量占总系统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安全保障程度越高,说明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措施越完善,信息化程度越高。
9. 信息化培训和教育程度:以企业中接受过信息化培训和教育的员工数量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培训和教育程度越高,说明企业的员工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越强,信息化程度越高。
10. 用户满意度:以企业中用户对信息化系统的满意程度来衡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指标说明

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指标说明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是评估一个组织或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自己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信息化评测体系由多个指标组成,每个指标都有其具体的含义和评估方法。
下面将对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的常见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信息化战略目标指标信息化战略目标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在信息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水平。
包括信息化规划的长远性、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战略目标的明确性和实施可行性等方面。
2.信息化投入指标信息化投入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水平。
包括信息化预算占比、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更新率以及人员培训费用等方面。
3.信息系统建设指标信息系统建设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水平。
包括信息系统的功能完备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4.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程度等方面。
5.信息化人才指标信息化人才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内部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水平。
包括信息技术人才的数量和专业技能、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以及员工信息素养的提升等方面。
6.信息化应用指标信息化应用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包括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性、应用效果和创新性等方面。
7.信息化管理指标信息化管理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化活动的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规范性、项目实施的效果和效率、对信息化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等方面。
8.信息安全指标信息安全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安全的保障水平。
包括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措施以及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等方面。
9.信息化服务指标信息化服务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包括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用户满意度和投诉反馈以及信息化服务创新等方面。
以上是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的一些常见指标,每个指标都反映了组织在不同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国 内 已有 一 些 学 者 研 究 煤 炭 企 业 信 息 化 水 平评 价 的 指标 体 系 ,但 是 煤 炭 企 业 信 息 化 评 价体 系还 需 要 继续 优 化 ,建 立 更 加科 学 的煤 炭 企 由表 可 以 看 出前 2个 主 成 分 的累 计 贡 献 率 达 到 了 8 .2 % , 53 3 已 业 信 息 化 水 平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能 客 观 合理 地评 价煤 炭 企 业 信 息 化 水 5 所 平, 从而 发现 问题 并 找 出差 距 , 为煤 炭 企 业 信 息 化 的 发展 提供 指 导 意 经 大 于 了 8 % , 以前 2个 主成 分 已经 基 本 上 包 括 了原 有 5个 指 标 的信息 , 从而可 以把后 3个指标舍 去, 这样指标数 目将 由 5个减 为 2 见, 更好 地 实 施 煤 炭 企 业 信 息 化 。 个, 达到 了筛选指标 的目的。 主成分分析作为数学理 论较 为成 熟的多元统计模 型 ,具 有数据 在 此基础 上, 可以计算 出对应于特征值的特征 向量 R, 据此特征 处理及降维优 势 ,可以针对构 建的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 系进 向量值 , 出由特征 向量所组成 的主成分方程为 : 得 行 筛 选 优 化 ,建 立 一 个 更 加 科 学 合理 的优 化 的 煤炭 企业 信 息 化评 价 F co 1 . X1 0.5 X2 0 2 7 3 .2 X — 1 8 a t r =031 + 2 6 + .6 X +O3 3 4 0.0 X5 4 指 标 体 系 。 文拟 利 用 主 成 分分 析 法 , 本 对初 步 构 建 的煤 炭 企 业 信 息 化 F co 2 a t r =一02 7 + 2 X ̄ O.9 × ~O 1 X +07 9 .8 X, 0,45 + 1 2 3 .7  ̄ 7 X5 评 价 指标 体 系 进行 优 化 。 一 从 方程组 可看 出, 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的是计 算机联 网率 ; 第二 1 初 始 的 煤 炭 企 业 信 息 化 评 价 指 标体 系 主成 分主 要 代 表 的是 数 据 库 建 设 水 平 。 这样 下 属 的 5个 指 标 通 过 主 根据 国内相继 出台的信 息化水平指标体 系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 《 删除 了与其它指标存在的相关性 , 并且对上层指标反映信 成方案》 企业信 息化 基本指标构成 方案》 并且结合 国内煤炭企业 成 分分析 , 和《 , 从 信 息 化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研 究现 状 , 国际 上 权 威 性 已经 被 认 可 的煤 炭 息有 所 重 叠 的 3个 指标 进行 了 处理 , 而 优 化 了指 标体 系 。 按 照上面 的原理和 方法对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 的整个指标体 系 企 业 信 息 化 度 量 体 系 , 指 标 一 级 指 标 5个 , 级 指 标 1 该 二 8个 , 后 , 然 原 0个 指 标 简 化 为 1 , 成 了相 对合 理 的优 化 6形 按 照 科 学 性 、 观 性 、 比 性 、 异 性 、 效 性 和 可 操 作 性 的 基 本 原 进 行 优 化 处理 , 来 的 3 客 可 差 有 二级指标 1 6个 , 如 则 , 原 来 的指 标 体 系进 一 步 细 分 。 指 标 体 系 由 目标 层 , 则层 , 将 该 准 方 的评 价指标 体系。该指标体 系由一级指标 8个,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测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测算方
法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企业信息化功能和技术对企业信息化要求进行衡量和分析的标准,包括信息化投入、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与服务、管理与运营五大方面的指标。
信息化投入方面的指标包括:投资规模比重、资源投入特征等。
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包括:网络设施状况、信息安全设施、管理设施文化等。
信息系统与技术方面的指标包括:信息系统使用规模、影响度和平台技术发展水平等。
应用与服务方面的指标包括:业务信息的存储效率、流程信息化的程度等。
管理与运营方面的指标包括: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度、业务运营的质量及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等。
根据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测算方法,企业首先要定义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和试验方法来获得被评估部门当前信息化现状,然后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来衡量和分析各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技术对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获得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结果。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是指为了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而建立的一套衡量指标的体系。
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识别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1.信息技术战略: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战略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并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2.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硬件、软件、网络等设施是否完善,并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3.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数据存储和备份是否安全可靠,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健全等。
4.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自动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5.人员培训与运维能力: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是否有持续的培训机制。
6.企业文化和组织支持:企业信息化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利于信息化的推进,员工是否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7.业务创新能力:信息化不仅仅是为了现有业务提供支持,还应该推动企业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
8.信息化成果评估:企业信息化评估不仅要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建设情况,还需要对信息化的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成果是否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提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不同企业的情况和需求不同,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概述

特网的出现和应用 的普及 . 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 信 济的各个领域 . 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产业发展水平为 主要特 征的综合 国力竞争 日趋激烈 .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 和社会 进 步带来极 为深刻的影响 .引起 了世界各 国的普遍关
[ 关键 词 ] 企业信 息化 : 评价指标体 系; 权重设计; 方法 评价
d i1 .9 9ii n 17 o: 0 3 6 /. s . 6 3—0 9 . 0 0 1 . 2 s 1 4 2 1 . 10 9
[ 中图分类号 】F7. F7. 2 0 ;22 7 5
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142 1)107 —4 6 3 09 ( 01 04 0 0 -
、
企业 信息化 评估 的意义
2 世纪 。 1 随着信息技术加速发展 , 息产业 蓬勃兴 信 起. 信息化趋势愈演愈烈 , 人类 正经历着有史 以来最 为 广泛和深刻的变化 . 以前所 未有 的速度进入一个全新 并 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的一个明显特 征. 是迅速发展 的信息化催生 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 的一 注 。 在信息化蓬勃发展 的大背景下 . 要建设有效益的信 系列新兴产业 .同时也为无数传统产业 注入 了新的活 息化 . 全面提高企业 管理 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 。 需要科 力. 加快经济全球化和进入新经济时代 的进程 。随着因 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如何对企业信息化的成绩进 [ 稿 日期 】0 9 l一 3 收 20一O2 行正确科学的评估 . 已成为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亟待解 既保证 日常运营 , 也防止物资积压对 流动 数据大多是来 自其他业务系统 . 经过对笔者所在 医院信 物 资储备率 . 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 , 并结合合 同管理实际业务 , 设计 资金 的占用 了系统集成总体架构 。 如图 3所示 。 4 总 结 本文在 医院行业 实际管理现状基础之上 . 结合信息 化技术手段和风险管理理论 . 出建设合同管理信息系 提 统 ,通过 良好的结构设计形成 了较为完整的系统方案 , 可以有效实现对 医院合同执行情况 的动态监控 、 对执行 风险的有效管控和对经济效益的实时分析 。 在今后的工 作 中. 我们将在合同范本属性的规范化 和信息系统安全 图 3 系 统 集 成 架 构 性方 面做进一 步研究 .使 系统能更好地为医 院管理服 在 系统集成 总体架构 中 .面对多样化 的系统间集 务 成, 实现灵活 、 规范的数据集成平 台是集成 的重点 , 我们 将通过建立数据集成平 台来实现 : 主要参考 文献 与财务系统进行集成 . 实现对财务系统有关数据的 1 黄丽红 , 黄长全 , 素鹏. 业全 面风险管 理基础 [ . 京 : 际文化出 李 企 M]北 国 抽取并 分析 . 同时可依据合同管理 中分析的有关数据反 [] 版 公 司.o 8 2o. 馈财务 系统 . 实现对重要经济指标 的分析并及 时发现财 []Woklw Ma ae n olin hWoklw R frneMo e [ . 2 rf ngmetC aio. e rf e e c d lR] o t T o e 务和合 同风险点 19. 9 4 与 HI S系统 的集成 主要 为 实时获 取 主营 业务 数 [] 3 喻洪平 . 息技 术 在 医院 管理 中 的应用 与研 究 []武汉 : 汉理 工 大 信 D. 武 学 .0 6 20. 据. 作为分析合 同有关指标 的重要数据 等. J_ 与物资管理系统的集成主要是获得库存物资情况 . [] 4 李世俊 , 关 于大 型医疗 设备 经济效 益分 析系统 的研 究[]国际卫 生 装备 .0 9 3 ( ) 2 0 .0 2 . 并对合 同签订 的物资采购情况进行分析 . 可以有效控制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就对信息化综合评估指标进行研究,相继了信息化水平总指数Ⅱ和信息化评估指标ⅡE等。
国家统计局经过多年对信息化评估指标的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CN来进行分析与评估信息化水平。
目前,企业信息化传统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库存资金占用率(%)、资金运转效率(次/年)、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等6部分21个指标组成。
该指标体系包括信息化重视度(分)、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决策信息化水平(分)、网络性能水平(分)、计算机联网率(%)、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网络营销应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人力资源指数(分)、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增长指数等,这些指标能较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传统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状况。
二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化作为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云计算企业信息化模式的出现,传统指标评估体系不能全面地评估云计算模式下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决策管理者急需构建新模式下的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在郭春丽等研究论文基础上,添加及更新了17项云计算信息化水平指标,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来评估湖南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和水平。
上述指标较全面地包涵了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各方面情况,如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能力、企业信息化响应速度、企业绩效、信息技术对决策的支持状况、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等方面,可帮助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较真实地全面的测量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1、一把手得20分2、二把手得15分3、其他高层领导得10分4、部门领导得5分1、有独立建制的信息化部门得20分2、有人员专门负责信息化事务得10分3、无专门负责信息化人员得0分1、单列信息化规划得20分,2、信息化规划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10分3、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1、有单独的信息化预算得20分2、在总预算中包含信息化建设预算得10分3、无信息化预算得0分1、对信息化工作有专门的评估及激励政策得20分2、在评估、激励中考虑信息化工作得10分3、评估、激励中没有考虑信息化工作得0分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地位 (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独立的信息化部门(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信息化规划 (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1信息化重视程度(100分)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落实情况各指标得分之和战略地位(100分)预算的制定情况(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信息化工作评估及激励(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1、比重达5%以上得50分2、比重达4%以上得40分3、比重达3%以上得30分4、比重达2%以上得20分5、比重达1%以上得10分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培训、聘用IT 技术人员发生的直接费用、通讯设备、维护费用投入(计算机拥有量/员工总数)/100计算机拥有量的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行的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含)以上PC机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50台(含)以上得50分,40台至49台得40分,30台-39台得30分,20台至29台得20分,20台以下得10分。
1、在100M以上得50分2、在10M和100M(含)之间得40分3、在2M和10M(含)之间得30分4、在512K和2M(含)之间得20分计算机联网率(%)(50分)基础建设(200分)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的比例(5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通讯设备投入 (5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50分)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PC机(5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5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网络性能水平(50分)接入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的比例得分(计算机的统计口径与指标3相同):接入比例数为得分数2反映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力度各指标得分之和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50分)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4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5反映信息化协同应用条件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1、生产环节采用数控机床等自动化加工设备,或PLC/DCS进行过程控制得30分2、建立柔性加工系统,或能够在DCS 系统基础上进行生产过程优化,实现先进控制得20分1、高级:采用RFID自动识别系统得20分2、中级:采用手工代码系统,机器/视频自动识别;或采用条码自动识别系统得15分3、初级:采用手工代码系统,人工采集得10分1、采用GPS跟踪监控系统得10分1、采用小型简单运输管理系统进行运输管理得5分2、采用大型专业运输调度管理系统进行运输管理得10分1、高级:建立CRM 系统,建立呼叫中心,或提供基于网络的前后台集成的大型客户服务系统得50分2、中级:建立中等规模客户服务系统,能提供基于网络/电话的前后台集成客户服务得30分3、初级:采用简单应用程序提供客户服务,如餐饮管理,客房管理系统等,或采用基于网络的客户反馈收集程序得25分客户服务信息化水平(5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6生产过程自动化设施采用程度(50分)反映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应用状况(400分)7反映企业物流管理基础业务信息化水平建立了立体/自动化仓储中心,或者采用了专门仓储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仓储作业管理得10分8客户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50分)物流与配送业务信息化程度(50分)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10分)车/船/集装箱跟踪系统,及配送管理水平(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后累加)是否采用PLC/DCS,数控加工中心;是否能够进行柔性加工,或者实现先进控制(50分,分数累加)各指标得分之和反映客户服务信息化水平自动识别水平 (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1、建立企业电子邮件系统得10分2、建立OA系统得3分3、实现基于Internet 和移动通信的移动办公得2分1、高级:采用辅助工艺管理(CAPP )、辅助制造(CAM )系统,或采用了PDM系统实现CAD、CAPP、CAM集成得20分2、中级:采用协同设计平台进行设计;或采用单机设计平台,同时采用辅助工艺管理(CAPP )、辅助制造(CAM )系统得15分3、初级:采用单机设计平台,如CAD ,3D Max ,Photoshop 等得10分网络信息发布(10分)独立域名,建有企业外部网站得10分1、经常利用网络进行采购,招标,招聘等得2分2、建有网上商店,利用网上商店实现销售得2分3、采用网上银行进行结算得1分1、采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5分)电子报关,电子报税或采用EDI 进行数据交互得5分协同办公 (15分,分数累加)财务管理信息化得40分,采购管理信息化得20分;存货管理信息化得20分,销售管理信息化得20分;制造管理信息化得15分,质量管理信息化得10分,设备/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得10分,项目管理信息化得5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得5分设计、研发与产品数据管理信息化水平(20分)各指标得分之和10反映设计研发管理信息化水平11反映企业营销,外部信息交换网络化水平129应用状况反映企业管理应用系统的覆盖范围数字化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会议系统(10分,分数累加)网络营销/数据交互应用(20分)网络营销与服务水平(5分,分数累加)外部信息交互信息化水平(5分)外围应用数字化水平(10分)反映企业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水平(160分)主要业务流程的覆盖面及质量水平(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企业核心业务管理(145分,分数累加)2、采用数字化网络会议系统(5分)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1、高级:90%以上的业务被信息系统覆盖,且实现了各业务系统的有效信息交互得20分2、中级:部分集成,采用集成化商业应用系统,信息系统应用覆盖70%企业业务,部分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互得15分3、初级:分散应用,数据孤岛普遍存在得10分1、高级:采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进入管理决策智能化得20分2、中级: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得15分3、初级: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得10分掌握专业IT应用技术的员工比例,指掌握专业IT技术的员工占全部正式员工的比例(1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该比例大于15%得10分,10-15%得9分,5-10%得8分,3-5%得7分,得3%以下得5分管理层非专业IT 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1015信息化技能普及率(20分)反映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能力人力资源(50分)各指标得分之和14决策信息化水平(20分)信息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持水平13应用状况信息资源整合水平(20分)反映企业信息整合状况是否有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方案优选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信息资源整合水平(2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12数字化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会议系统(10分,分数累加)化水平(10分)他领域的信息化水平管理层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10分)各指标得分之和统计口径为:管理层包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需接受过2小时以上的正式培训,方可进入培训覆盖的范围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电子化学习的员工覆盖率(1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覆盖率80%以上得10分,60%-79%得9分,40%-59%得8分,20%-39%得7分,19%以下得5分17信息化技能培训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10分)反映企业的信息化培训投入力度用于信息化技能培训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1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该比例大于10%以上得10分,8%-10%得9分,6%-8%得8分,4%-6%得7分,4%以下得5分该比例大于30%得10分,20%-30%得9分,15%-20%得8分,10%-15%得7分,5%-10%得5分,5%以下得2分以下选项有1项加1分,总分乘以1.4,满分10分。
选项包括:管理、营销、财务、企业文化、生产及工作技术、技能、规章制度等各指标得分之和电子化学习中,可供选择的学习领域的覆盖率(10分)用于信息化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1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安全重视程度计算口径: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安全软件、安全硬件支出及率(20分)源信息化应用能力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软件、硬件支出(1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1816人力资源学习的电子化水平(20分)反映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的转变(50分)管理层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10分)信息安全(50分)之和各指标得分之和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数1、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及制定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得2分2、有独立机房得2分3、机房做了防雷、防静电处理得2分4、机房有UPS,UPS 能够提供2小时以上的后备时间得2分5、使用了硬件网络防火墙得2分6、内外网之间、重要的网段之间进行了必要的隔离措施得2分7、路由器、交换机、主机等设备的配置最优,是否配置了必需的安全参数得2分8、最优地划分了VLAN 和不同的网段,保证了每个用户的最小权限原则得2分9、数据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有备份得2分19信息安全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4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10分)息化安全重视程度信息备份、防非法侵入、防病毒、信息安全制度与安全意识培养等措施应用状况(40分,分数累加)10、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定义了如何管理和维护网络的安全保护机制,确保这些安全保护机制正常,而且正确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得2分算口径: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安全软件、安全硬件支出含软件、硬件支出(10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分数)(50分)之和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指标数据构成计 算 方 法得分11、局域网内计算机实现了MAC 地址与IP 地址绑定得2分12、对网络行为可以进行管理,并具有可以进行网络安全审计的功能得2分13、全面安装了单机版或网络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得2分14、本地实时备份得2分15、本地定时备份得2分16、异地实时备份得2分17、异地定时备份得2分18、能够定期对网络进行漏洞扫描得2分19、数据库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密码能够定期更换得2分20、网内机器能够定期安装系统补丁得2分1、盘点在2个工作日完成得5分2、无需调节表得5分3、无盘盈盘亏得5分1、盘点在5个工作日完成得5分反映企业信息化收效状况固定资产盘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完成,资产完全在位,无盘盈盘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