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方案(春夏和秋冬主题)3

合集下载

大班教研活动春夏秋冬(3篇)

大班教研活动春夏秋冬(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大自然中最为明显的现象。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季节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我们开展了本次大班教研活动——春夏秋冬。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掌握季节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4.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自然资源。

三、活动内容1. 春天的秘密(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春天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春天的景色,了解春天的特点。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春天美景。

(3)教师总结春天的特点,如:万物复苏、花开满园、阳光明媚等。

2. 夏天的快乐(1)教师播放夏天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夏天的热情。

(2)幼儿进行夏天的角色扮演,如:游泳、吃冰淇淋、扇扇子等。

(3)教师总结夏天的特点,如:阳光灿烂、炎热、雨水多等。

3. 秋天的丰收(1)教师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色。

(2)幼儿分享自己参加的秋收活动,如:采摘果实、挖红薯等。

(3)教师总结秋天的特点,如:果实累累、金黄一片、秋风凉爽等。

4. 冬天的温暖(1)教师播放冬天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

(2)幼儿进行冬天的角色扮演,如:堆雪人、打雪仗、烤火等。

(3)教师总结冬天的特点,如:雪花飘飘、寒冷、节日氛围浓厚等。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四季变化”的手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四季的变化。

2. 活动一:春天的秘密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春天的特点。

3. 活动二:夏天的快乐教师播放夏天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夏天的热情。

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夏天的角色扮演,并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4. 活动三:秋天的丰收教师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色。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参加的秋收活动,并总结秋天的特点。

2024年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春夏秋冬”章节,主要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了解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幼儿对季节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四季图片、PPT、四季歌曲、四季故事书。

2.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颜料、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四季图片和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季节变化。

2. 季节特点讲解(10分钟)3. 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5分钟)通过讲解四季故事,让幼儿了解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幼儿关注生活。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个季节,让幼儿列举该季节的特点、事物和活动,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出该季节的景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四季名称:春夏秋冬2. 四季特点: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夏——炎炎夏日、热情似火;秋——硕果累累、收获满满;冬——白雪皑皑、寒冷刺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季节”为主题,画一幅画,并简单描述该季节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天气温暖,小草绿了,小花开了,我们可以去公园放风筝、踏青。

2. 作业要求:画纸横放,使用水彩颜料或彩泥进行创作,描述简洁明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创作,让幼儿了解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与秋冬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与秋冬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与秋冬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了解季节变化的顺序。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热爱。

3.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春夏秋冬的顺序和特点2. 季节变化的观察和体验3. 手工制作:春夏秋冬四种季节的物品4. 歌曲、故事与季节相关的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了解季节变化的顺序。

2.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四季图片、季节物品(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水果、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等)、手工制作材料等。

2. 环境:室内外环境布置,体现春夏秋冬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四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春夏秋冬的顺序。

2. 主题活动一:春天的特点a. 观察春天的图片,让幼儿说出春天的特点。

b.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的景象,如花朵、草地等。

c. 手工制作:制作春天的花朵。

3. 主题活动二:夏天的特点a. 观察夏天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夏天的特点。

b.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夏天的景象,如水果、游泳池等。

c. 手工制作:制作夏天的水果。

4. 主题活动三:秋天的特点a. 观察秋天的图片,让幼儿说出秋天的特点。

b.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象,如落叶、丰收等。

c. 手工制作:制作秋天的落叶。

5. 主题活动四:冬天的特点a. 观察冬天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冬天的特点。

b.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冬天的景象,如雪花、冰霜等。

c. 手工制作:制作冬天的雪花。

6. 总结与延伸: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春夏秋冬的特点,让幼儿表达对四季的喜爱。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季节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手工制作等方面,评价幼儿对春夏秋冬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幼儿园大班《春夏和秋冬》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大班《春夏和秋冬》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大班《春夏和秋冬》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感受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景象。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图片素材: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包括动植物、天气、服饰等。

2.实物素材:各种季节性的植物、果实、种子等。

3.工具:放大镜、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孩子们观看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并说出四季的特征。

(2)让孩子们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2.探究(1)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代表一个季节,分别为春、夏、秋、冬。

(2)各小组根据季节特征,寻找对应的实物素材,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果实、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等。

(3)孩子们利用放大镜观察实物素材,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3.制作(1)教师发放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四季的画作。

(2)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将观察到的实物素材画在纸上,制作成四季的画卷。

4.展示与分享(2)孩子们相互欣赏、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创作体会。

(2)让孩子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让四季更加美好?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观察身边的季节变化,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同学分享。

2.环保行动:组织孩子们参加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科学探究:开展更多关于季节、天气、动植物等方面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本次《春夏和秋冬》科学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四季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春夏和秋冬》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春天,万物开始睁开惺忪的睡眼;夏天,烈日下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秋天,金黄色的落叶铺满小径;冬天,银装素裹的世界让孩子们充满好奇。

大班“春夏与秋冬”主题个别化活动

大班“春夏与秋冬”主题个别化活动

“春夏与秋冬”主题个别化学习活动前卫大2班3月2日——3月31日一、主题目标:1、有兴趣观察风、雨、云、雷等自然现象,注意他们的不同变化。

2、感受天气的变化,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了解四季的特征。

4、感受季节的不断渐变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了解四季中常见的花草树木和它们的变化。

二、主题内容:活动线索活动内容材料投放观察要点玩法会变的天气气象站各种天气小卡片、天气记录表1、观察幼儿能否收集各种气象信息。

2、观察幼儿能否正确记录天气信息。

幼儿观察天气图片,选择出合适的天气卡片正确贴于记录表上。

制作风车手工纸、剪刀、双面胶、吸管1、观察幼儿是否能根据图示的方法制作风车。

2、观察幼儿能否探索风车的多种折法。

幼儿观察提示板,按照提示板的步骤和方法制作各种风车。

多变的云红色卡纸、弹力棉、固体胶、笔、剪刀等。

1、幼儿能否对云朵形状有不同想象;2、幼儿是否能将想象内容表现出来。

幼儿画出想象图形的轮廓、用弹力棉进行装饰、然后按照轮廓剪下挂在教室中。

四季轮换四季拼图拼图底版、割好的四季景色图若干。

(正面是算式题、反面是春夏秋冬的景色图)1、观察幼儿是否能在算算拼拼中了解四季的明显特征,感受不同季节的美。

2、观察幼儿是否有组合物体能力的提高。

幼儿根据计算拼板上的算式,按得数对应拼图底版上相同答案的算术题进行拼图。

四季娃娃幼儿头像、不同材质的布料、不同服装款式底版、剪刀、白纸等。

观察幼儿对布料、服装款式和季节匹配度是否合适。

幼儿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厚薄不同的布料,按照富有季节特征的服装款式底版剪下布料,贴在有幼儿头像的娃娃身上,为自己制作与季节相匹配的时装娃娃。

四季剧场油彩、手模示意图、四季筛子(汉字表现)、小剧场表演背景、手套、卸妆油等1、幼儿能否将季节、动物等要素合理编进故事中。

2、幼儿是否能合作将故事完整演出。

根据筛子掷出的季节、动物等要素大胆创编故事。

尝试用油彩描绘出手形动物,并能合作较生动地表演自编故事。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通用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通用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春夏秋冬》,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特点,了解四季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观察、体验、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季节感知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掌握季节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探索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季节变化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四季变化的图片、视频,四季代表性物品(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风扇、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人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四季变化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变化的观察和体验,讨论四季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观察四季代表性物品,记录观察结果。

(2)小组合作,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学具创作四季变化的手工作品。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各小组展示手工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四季特点及变化规律2. 四季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3. 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四季”为主题,画一幅四季变化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春夏和秋冬》个别化学习

《春夏和秋冬》个别化学习

启英幼儿园大二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执教: 沈迟主题名称:《春夏和秋冬》内容与要求:《四季轮换》 1、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

2、感受季节的不断渐变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季的树和花》 1、了解四季中常见的树木花草和它们的变化。

2、乐于参加照顾树木花草的活动,体会爱护它们的意义。

《我们的城市》 1、有兴趣地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了解各种新鲜事物,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安排表主题内容材料玩法观察要点春夏和秋冬四季轮换(P221)立体四季树一棵、圆形大转盘、四季特征相关图片1、根据提供的字卡说出与该季节相关的词。

2、转动大转盘,取下相对应的卡片,说出与该季节相关的一句话。

3、掷骰子,选取相应数量的四季图片编成一个小故事。

观察幼儿是否能根据四季明显的不同特征,有序、连贯、清楚地进行表述。

四季数学(P223)蝴蝶、花朵、树叶、手套(贴有题卡)大树、雪娃娃、骰子1、根据树叶上的算式题找到相对应得数的篮子。

2、根据蝴蝶卡上的思维题找到相对应得数的花朵。

3、根据手套上的时钟左右手套匹配,找到相对应的时间。

观察幼儿是否根据题卡又快又对地按得数找到对应的图片。

四季翻翻乐20张四季图卡、底板一个、骰子掷骰子,翻卡片。

观察幼儿按规则与同伴进行游戏的情况。

种花画有方格的底板、各种花、带有箭头的图卡1、按照提示卡中箭头指示的方向,将花种入相应的格子中。

观察幼儿尝试创造新的排列方法的情况。

2、自编题卡,种花并记录。

花儿朵朵开花朵图形、针、彩线、彩条纸1、按图用彩条编织四季花朵。

2、用针线缝制四季花朵。

观察幼儿使用针线缝制的情况。

微笑的花朵(P237) 图示、蜡笔、彩条纸、皱纸、胶棒、黑色底板、剪刀、吸管、图画纸1、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花瓶中错落有致的花朵。

2、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各种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花朵。

观察幼儿是否能选择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花朵。

大班教研活动春夏秋冬记录(3篇)

大班教研活动春夏秋冬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季节的更迭,大自然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四季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我们大班开展了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察、体验、表达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四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知道每个季节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感受,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活动内容1. 春季(1)观察春天: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春天的景色,如花草树木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

(2)体验春天: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放风筝、采摘等活动,感受春天的气息。

(3)表达春天: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2. 夏季(1)观察夏天: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夏天的景色,如炎热的天气、丰富的植被、活跃的昆虫等。

(2)体验夏天:组织幼儿参与游泳、露营、采摘等活动,感受夏天的乐趣。

(3)表达夏天: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夏天的喜爱。

3. 秋季(1)观察秋天: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如金黄的落叶、硕果累累的果实、凉爽的气候等。

(2)体验秋天:组织幼儿参与秋游、采摘、制作月饼等活动,感受秋天的收获。

(3)表达秋天: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4. 冬季(1)观察冬天: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冬天的景色,如雪白的雪花、寒冷的气候、冬眠的动物等。

(2)体验冬天:组织幼儿参与滑雪、滑冰、堆雪人等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3)表达冬天: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冬天的喜爱。

四、活动实施1.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四季的特点,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 环境创设:在班级内布置四季主题墙饰,展示幼儿的作品,营造浓厚的氛围。

3. 教学活动:按照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参与观察、体验、表达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3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春夏秋冬主题)
核心经验:
情感与态度:
感受乐趣(探索自然现象的乐趣、照顾植物的乐趣、适应并参与四季活动的乐趣)、体验美丽(体验季节交替的美、不同季节自然风景的美、喜欢某季节的理由与情感)
认知与能力:
发现变化(四季的渐变与轮换、常见植物的生长与变化、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天气的变化)
了解关系(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季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季节轮换的顺序)
关注特征(四季的明显特征、风雨雷电的明显特征)
表达与表现:
欣赏作品、表现设计
一、会变的天气
内容一:天气预报员
材料提供:
卡片、彩笔、剪刀、固体胶等。

玩法(层次):
1、能用插卡片或绘画等方式,对当天的天气进行记录。

2、观察云的各种图像:思考什么样的云明天会是晴天或下雨。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能否完成天气预报的制作。

2、引导幼儿在记录纸上完整记录。

内容二:风车
材料提供:制作风车步骤图、手工纸、剪刀等
玩法(层次):
1、根据图示自主探索风车的其他制作方法。

2、在制作好的风车上进行装饰。

3、餐后散步等活动中,带着制作好的风车,和风儿做游戏。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是否能认真看清风车的制作步骤。

2、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协商共同分析制作方法,并且尝试制作。

内容三:下雨了
材料提供:各种乐器、节奏谱等
玩法(层次):
1、选择乐器配音,表现下雨的过程,并以合适的节奏来表现。

2、合作进行节奏的配合。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能否运用乐器正确地击打出节奏谱上的节奏。

2、关注幼儿合作演奏的能力。

内容四:云彩和风儿
材料提供:棉花,蜡笔,记号笔,纸等
玩法(层次):
1、将材料进行随意创作。

2、将云朵画下并剪出形状进行黏贴。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能否根据线条剪出图案,并用不同材料进行黏贴。

2、观察幼儿能否根据想象画出不同的云朵。

内容五:会变的温度计
材料提供:体温计、水温计若干;记录表、笔、热水、冷水各一杯;冰块若干。

玩法(层次):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2、学看温度计,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及测量、记录的简单技能。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是否能看懂温度计。

2、观察幼儿能否自主进行实验,并进行简单记录。

内容六:制作晴雨表
材料提供:操作材料包、剪刀、固体胶
玩法(层次):
1、将大、中、小圆纸片剪下,按大中小的顺序将三张纸片重叠,在中间戳一个小孔,用小纸片做成纸扣,穿在小孔里,边转动纸,边在空格中画上天气情况,上格表示晴阴雨,下格表示日期、风向或气温并进行装饰。

2、一人转动纸,一人在记录纸上记录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能否了解晴雨表的制作方法。

2、观察幼儿是否能关注天气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二、四季轮换
内容一:四季拼图
材料提供:四季底盘(上有数字)、切割好的拼板(上有算式题)
玩法(层次):
1、观察四季底板,说说四季的特征。

2、计算切割好的拼板背面的算式,根据算出的结果在拼板底盘上找到一样的数字一一对应,寻找合适位置将算式面朝下方放置。

观察要点:
观察幼儿是否能在计算出拼版上算式题后与答案进行匹配并能关注四季特征。

内容二:四季小路
材料提供:铅画纸、蜡笔、炫彩棒、颜料、毛笔等
玩法(层次):
1、选择某一个季节,运用蜡笔或炫彩棒或毛笔表现季节特征。

2、将纸一折四,用蜡笔或炫彩棒或毛笔画出分别表现四个季节的特征。

观察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