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制备

合集下载

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氨气有实验室制氨和工业制氨
一、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2NH3↑+2H2O+CaCl2(加热条件)
二、氨气工业制备流程
1、哈伯法制氨:
N2+3H2⇌2NH3(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2、天然气制氨: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
回路,制得产品氨。

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3、重质油制氨: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汽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
重质油气化,氮用于氨合成原料。

4、煤(焦炭)制氨:煤直接气化(见煤气化)有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加压氧-蒸汽连续气化等多种方法。

例如早期的哈伯-博施法合成氨流程,以空气和蒸汽为气化剂,在常压、
高温下与焦炭作用,制得含(CO+H2)/N2摩尔比为3.1~3.2的煤气,称为半水煤气。

半水
煤气经洗涤除尘后,去气柜,经过一氧化碳变换,并压缩到一定压力后,用加压水洗涤除
去二氧化碳,再进一步用压缩机压缩后用铜氨液进行洗涤,以除去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然后送去合成氨。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一、氨气的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无色透明气体。

它极易溶于水,在水中能够形成氨水,这种氨水有着碱性的特性。

氨气有着较强的还原性,能够和氧气或氯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氨气也是一种较为活泼的非金属活性气体,能够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

二、氨气的制备1. 直接合成法N2(g) + 3H2(g) → 2NH3(g)氮气和氢气通过铁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制备氨气。

这是工业上常用的氨气制备方法。

2. 间接合成法C + 2NH3 → HCN + 3H2HCN + 3H2 → NH3通过一系列的反应,从一些化合物中得到氨气的方法。

三、氨气的用途1. 化肥制造氨气是化肥的原料,被用来制造硝酸铵、尿素、硝酸钙等肥料。

2. 合成其他化学品氨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用于合成硝酸、硫酸等化学品。

3. 清洁剂氨气可用来制备清洁剂,常用于清洁玻璃等表面。

四、氨气的化学性质1. 与酸反应NH3(g) + HCl(g) → NH4Cl(s)氨气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

氨气的碱性使其与酸反应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与氧气反应4NH3(g) + 5O2(g) → 4NO(g) + 6H2O(g)氨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3. 与硫酸铜反应CuSO4(aq) + 4NH3(g) → [Cu(NH3)4]SO4(aq)氨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配合物。

五、氨气的危害1. 毒性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吸入过量氨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 腐蚀性浓度较高的氨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3. 爆炸性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和空气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六、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氨气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

2. 水污染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作用。

七、氨气的使用和安全1. 使用氨气时需注意通风良好,避免其浓度过高造成危害。

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备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常用于教学和研究领域。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制备氨气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铵盐和碱的反应生成氨气。

一种常用的制备氨气的方法是通过铵盐和碱的反应。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NH4Cl + NaOH → NH3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铵盐NH4Cl和碱NaOH反应生成氨气NH3、氯化钠NaCl和水H2O。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铵盐中的氨根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漏斗、试管、热水浴等。

2. 将一定量的铵盐NH4Cl称入烧杯中。

3. 将一定量的碱NaOH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NaOH溶液。

4. 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铵盐的烧杯中,同时用漏斗收集生成的氨气。

5. 在收集氨气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NaCl溶液,以吸附残留的氨气。

6. 经过一段时间,收集到足够的氨气后,将试管封闭。

这个实验过程中,铵盐NH4Cl和碱NaOH在水的存在下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3、氯化钠NaCl和水H2O。

其中,氨气是无色气体,可以通过漏斗收集,而氯化钠溶液用于吸附残留的氨气,以避免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这种方法制备氨气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制备氨气的效率不高,生成的氨气纯度较低。

总结来说,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 + NaOH → NH3 + NaCl + H2O。

这个反应通过铵盐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氨气,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氨气的方法。

该实验步骤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制备氨气的纯度较低,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氨气的性质1. 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具有碱性。

2. 氨气可以与一些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产生较大的热量,甚至可以引起爆炸。

3. 氨气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氨气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二、氨气的制备方法1. 氨合成法氨合成法是目前主要的工业氨气生产方法,其原理是将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合成反应生成氨气。

催化剂通常为铁、铁合金和铑钛催化剂。

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 + 3H2 → 2NH32. 氨水分解法氨水分解法是通过加热氨水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的方法。

氨水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H2O → 2NH3 + 2H2O3. 氨盐分解法氨盐分解法是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钠作为原料,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氨盐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4Cl + NaOH → NH3 + H2O + NaCl三、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实验室中常用的氨气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氨水分解法和氨盐分解法。

1. 氨水分解法氨水分解法是实验室中制备氨气的简便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氨水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操作步骤如下:(1) 实验装置:取一烧杯或烧瓶,加入适量氨水。

(2) 加热分解:用加热装置将烧杯或烧瓶中的氨水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3) 收集氨气:用倒吸法或气体收集瓶将生成的氨气收集起来。

2. 氨盐分解法氨盐分解法是实验室中另一种制备氨气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操作步骤如下:(1) 实验装置:取一烧瓶或烧杯,加入适量氯化铵和氢氧化钠。

(2) 加热分解:用加热装置将烧瓶或烧杯中的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3) 收集氨气:用倒吸法或气体收集瓶将生成的氨气收集起来。

四、氨气的应用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肥生产:氨气是合成氨肥料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氨气的工业制法流程

氨气的工业制法流程

氨气的工业制法流程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业肥料、化肥、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工业中。

工业生产氨气的方法主要有哈伯-博希过程和氨合成催化剂法(氨合成反应)两种,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工业制法流程:1.哈伯-博希过程:哈伯-博希过程是一种通过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催化反应制备氨气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1.1氮气的制备:氮气通常从空气中分离获得。

首先,通过压缩空气,然后通过气相分离技术(如分子筛吸附、液化分馏等)将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稀有气体等分离开来,得到纯净的氮气。

1.2氢气的制备:氢气通常是通过蒸汽重整反应或水电解等方法制备。

其中,蒸汽重整反应是将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LPG)与水蒸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

另外,水电解是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

1.3氨气的合成:氮气和氢气按照一定的比例(通常为1:3)混合后,通过催化剂(通常为铁-铝催化剂)的作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氨合成反应。

反应温度通常在350-550摄氏度,压力在150-300大气压。

氨气通过冷却和减压后被收集。

2.氨合成催化剂法:氨合成催化剂法是一种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通过适当的催化剂促进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气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2.1氮气和氢气的制备:与哈伯-博希过程类似,氮气和氢气也是通过空气分离、蒸汽重整反应或水电解等方法制备。

2.2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氨合成催化剂通常采用铁、钴、镍等金属为活性组分,辅以铝、铬、钛等作为载体,并加入少量的钙、镁等助剂,制备成颗粒状或块状的固体催化剂。

2.3氨气的合成:氮气和氢气按照一定的比例(通常为1:3)混合后,进入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进行氨合成反应。

反应温度通常在200-450摄氏度,压力在20-100大气压。

氨气通过冷却和减压后被收集。

氨气的应用:工业制造的氨气广泛应用于农业肥料、化学工业、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方面,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化工原料之一。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操作。

通常,这种化合物用
于制作化肥等化学品。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备氨气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铁和氨盐的反应。

反应公式
如下:
Fe + 2NH4Cl → FeCl2 + 2NH3 + H2
这个实验中使用的铁粉和氨盐混合物经过反应会产生氨气和氯化亚铁。

另一种制备氨气的方法是通过氨水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反应。

这种
反应需要在强碱条件下进行,具体公式如下:
Ca(OH)2 + 2NH4Cl → 2NH3 + CaCl2 + 2H2O
这种方法是靠氨水和氢氧化钙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来制备氨气的。

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安全。

氨气是一种容易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有毒气体,
需要防护警告标识、手套和呼吸防护设备等。

同时,注意化学试剂的
使用量,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次,温度和压力也需要控制,以确保反应的稳定和产量的高效。

例如,在Ca(OH)2 + 2NH4Cl反应中,温度和氢氧化钙的浓度会对氨气的生成产生影响。

最后,对于反应结果的检验也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试纸或其他化学测试方法检测氨气的生成和纯度。

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氨气是一种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是铁和氨盐反应以及氨水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反应。

制取氨气需要注意安全、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以及反应结果的检验。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确保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氨气的制备实验

氨气的制备实验

氨气的制备实验一、实验原理氨气啊,它的化学式是NH_3。

咱制备氨气的方法有好几种呢,最常见的就是用氯化铵(NH_4Cl)和氢氧化钙[Ca(OH)₂]混合加热。

为啥这俩放一块儿加热就能出氨气呢?因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NH_4Cl + Ca(OH)_2 {}{===} CaCl_2 + 2H_2O+ 2NH_3↑。

就像两个人互相交换舞伴似的,原子们重新组合,然后氨气就像个调皮的小鬼,从反应体系里跑出来啦。

二、实验装置1. 发生装置- 咱得用个固体和固体加热反应的装置。

就像搭积木一样,首先是一个大试管,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

为啥呢?这就像是给试管戴了个小帽子,还得歪着点儿。

因为如果有水生成,要是试管口朝上,水就会倒流回试管底部,那试管可就像个被水淹了的小房子,“哗啦”一下就炸了,这可不行。

- 在试管底部放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这就是产生氨气的“原料库”。

2. 收集装置- 氨气比空气轻,就像氢气比空气轻一样,所以咱得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氨气。

拿个集气瓶,瓶口朝下,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这样氨气就像一个个小气球似的,慢慢把集气瓶里的空气都挤出去了。

- 还有个小细节,在集气瓶口得放一团棉花。

这棉花就像个小门卫,它的作用可不小呢。

一方面可以防止氨气和空气形成对流,要是没这棉花,氨气刚进去,空气又呼呼地跑进去了,那收集的氨气就不纯了;另一方面,棉花还能防止氨气四处乱跑,氨气那味儿可不好闻,就像臭脚丫子味儿,有棉花挡着,味儿就不会到处飘啦。

三、实验步骤1. 得把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均匀。

就像做饭的时候把调料搅拌均匀一样,这样它们反应起来才痛快。

一般来说,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质量比大概是2:1左右就行。

2. 把混合好的药品装进大试管里,装的时候要小心,别把药品撒到外面了。

就像给小瓶子装糖果,得稳稳当当的。

3. 按照前面说的那样,把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这时候要检查一下装置的气密性。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化学式为NH3。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化肥、合成塑料和制造炸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原理。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2 + 3H2 → 2NH3。

其中,N2表示氮气,H2表示氢气。

这个方程式表示,当氮气和氢气在适当条件下反应时,会生成氨气。

制备氨气的原理是利用哈伯-博什过程。

哈伯-博什过程是一种工业化学反应,用于生产氨气。

这个过程是在高压和高温下进行的,通常需要使用铁催化剂。

哈伯-博什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N2 + 3H2 → 2NH3,与制备氨气的反应方程式相同。

在制备氨气的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来进行反应。

这个混合气体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备得到。

首先,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然后将氢气和氮气混合,加热后进行反应。

反应后,可以通过冷却和压缩将氨气收集起来。

制备氨气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

通常需要高压和高温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同时还需要使用催化剂。

在哈伯-博什过程中,反应需要在200-300 atm的高压和400-500 ℃的高温下进行。

这个反应条件对于制备氨气来说是十分苛刻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来保证反应的进行。

除了哈伯-博什过程,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制备氨气。

例如,可以使用氨合成剂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这个催化剂通常是由铝、钙、钾、硅等元素组成的,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促进反应的进行。

此外,也可以使用氨合成装置来进行制备,这个装置通常是由压缩机、反应器、冷却器和分离器等组成,可以实现高效的氨气制备。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2 + 3H2 → 2NH3,其原理是利用哈伯-博什过程进行反应。

在制备氨气的实验中,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设备来保证反应的进行。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化肥、合成塑料和制造炸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气的制备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2课时 氨气的制备
制化肥 制硝酸 用作制冷剂 有机合成原料

氨气是如 何制备的 呢?
氨气的制备方法

一、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氨气的工业制法
一、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所用试剂: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的装置相类似

尾气处理:
不同的尾气处理方式不同,如CO尾气常采用燃烧法,而 像Cl2等多数尾气常采用溶液反应吸收法。
实验室常用水或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对于极 易溶于水的气体,要采用防倒吸装置。如图所示。
思考

我们能不能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代替消石灰呢? 实验室一般不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代替消石灰,因为 其碱性较强,对大使管有一定的腐蚀性,另外,氢氧化 钠易潮解而结块,影响实验效果。 我们能不能用NH4HCO3或NH4NO3代替NH4Cl呢? 它们在受热时易分解产生其它气体,所以实验室一般不 用其来制备氨气NH3。


氨气的快速制法
加热浓氨水
反应原理:

浓氨水滴加到固态碱性催化剂物质上 (如NaOH固体,CaO固体或碱石灰)
二、氨气的工业制法

【互动体验】
【典例1】
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氨气涉 及下列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AC
【典例2】
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溶液。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装 置的是()

实验仪器: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导管、橡皮塞等。
干燥:碱石灰
思考
酸性干燥剂:如浓H2SO4和P2O5,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 中性干燥剂:如CaCl2,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CaCl2+8NH3=CaCl2· 8NH3 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 CaO 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生石灰(CaO),氢氧化钠等,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
答案:C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了解氨气的主要用途 和工业制法。 掌握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 结合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复习巩固并强化 对氨气的).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够溶解 约700体积氨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氨气。氨气比 空气轻,所以实验室制备氨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
如用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 气体,则气体须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 如用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 气体,则气体须从短导管进长导管出。

验满方法:
方法一: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 试纸变蓝,则证明NH3收集满。
因为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呈弱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
方法二: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 有白烟产生,则证明NH3收集满。
浓盐酸挥发出来的HCl遇NH3有白烟生成。
NH3 + HCl== NH4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