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运动功能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你们知道吗,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但其实它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受伤了腿脚的人们恢复正常生活而设计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们要明白什么是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评估和治疗运动员损伤的方法。
它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恢复目标和方法。
这个方法是由德国医生Arnold P. Brunnstro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所以也被称为Brunnstrom方法。
现在,让我们来一步步了解这个方法的各个阶段吧!1. 第一阶段:保护期。
在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保护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比如,如果有人膝盖受伤了,我们会让他们休息、冰敷、包扎等,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2. 第二阶段:炎症期。
在保护期结束后,受伤部位开始出现炎症反应。
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物理治疗来消除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按摩、热敷、电疗等。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3. 第三阶段:修复期。
在炎症期过后,受伤部位开始修复。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运动来刺激肌肉和韧带的生长和恢复。
这些运动通常比较轻微,但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4. 第四阶段:重建期。
在修复期之后,受伤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功能。
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更高强度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等。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个月到半年不等。
5. 第五阶段:适应期。
在重建期之后,我们已经可以进行一些正常的运动了。
但是,为了让身体更好地适应这些运动,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渐进式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再次受伤。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医学PPT课件

.
手
Ⅰ期:无随意运动
I-3常用的指导语为:“请将手握起来”
Ⅱ期:稍出现手指的联合屈曲 Ⅲ期:手指能充分联合屈曲,但不能联合伸展 Ⅳ期:1.全部手指稍能伸,总的伸展达不到全关节活动范围 2.拇指能侧方捏握 Ⅴ期:1.总的伸展可达全范围,能抓圆柱状物体、球形物、 完成第3指对指 2.指伸展位外展 3.手指抓握 Ⅵ期:指屈曲位外展,能投球、系纽扣,稍欠灵巧,大体正 常
14
.
上肢分离运动阶段
肩关节外展肘关节 伸展
15
.
上肢分离运动阶段
肘关节伸展肩关节 前屈1节前屈肘关节 伸展前臂能旋前 和旋后
17
.
上肢 Ⅵ期:正常动作或稍欠灵巧,快速动作不灵活 完全打破协同运动模式,各关节能独立活动, 并有较好的动作协调性。
18
7
.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
如同手抓同侧腋窝前 的动作
8
.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
如同坐位时手 伸向两膝之间 的动作
9
.
上肢Brunnstrom分级
Ⅳ期 出现打破共同运动的主动性动作,痉挛减弱(肌张 力↓)此时观察病人能否做到三个动作(能完成一个即可): 1.手可后伸到背后手背触及腰部
肩关节后伸,肘关节屈曲,表示已打破屈肌运动模式
脚打节拍)
Ⅵ期:1立位,髋能外展并能超过骨盆上提范围 2立位,小腿能内旋、外旋,伴有足内翻及外翻
20
.
病历 男,38岁,左侧肢体瘫痪2天。 查体:神清,语言清楚,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 角膜反应存在,两眼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浅,伸 舌不配合,左侧上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低下,左 侧腱反射消失,左巴氏征(+),左侧上下肢针刺 无反应,手指只能轻微地屈曲,右侧正常。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
布伦斯特朗运动功能评定法(Brunnstrom Movement Therapy)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方法。
该评定法以瑞典物理治疗师桑德拉·布伦斯特朗(Sandra Brunnstrom)的名字命名,她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了这一评定方法。
布伦斯特朗运动功能评定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模式和肌肉活动来评估患者的运动恢复情况。
它主要关注中风患者的上肢和下肢的运动能力,包括肌肉协调性、力量、肌张力和动作控制等方面。
评定法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将其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完全瘫痪,患者无法主动控制肌肉活动;第二阶段是出现部分运动,患者能够产生些许肌肉收缩;第三阶段是出现更多的主动运动,患者能够主动控制肌肉活动,但运动范围有限;第四阶段是进一步的运动增加,患者能够完成更广泛的动作;第五阶段是近乎正常的运动恢复,患者能够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第六阶段是完全的运动恢复,患者能够恢复到中风前的运动水平。
评定法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医生培训后才能进行。
他们会观察患者的动作、肌张力和协调性等指标,并根据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运动功能。
总之,布伦斯特朗运动功能评定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模式和肌肉活动来判断患者的运动恢复阶段,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它为康复医疗团队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评估工具,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
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深度解析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1. 引言在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领域中,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
它被用来评估偏瘫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并帮助医生和治疗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本文将对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2.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概述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是由瑞典康复医学专家Signe Brunnstrom开发的。
它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模式和肢体反应,将偏瘫患者的康复进程分为6个阶段,从无法自主运动到恢复到正常运动。
这一评定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偏瘫患者在肌肉张力、协调性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恢复情况。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当的康复技术和治疗方法。
3.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恢复运动功能是他们康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而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则成为了医生和治疗师们评估患者康复进程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患者进行brunnstrom评定,医生可以更有效地了解患者的运动恢复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brunnstrom评定标准也为患者提供了可量化的康复目标,增强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和动力。
4.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个人角度来看,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不可小觑。
它不仅为医生和治疗师提供了评估和监测患者康复进程的科学依据,也为患者提供了更有希望的康复前景。
在实际康复治疗中,我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偏瘫患者通过brunnstrom评定标准的指导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康复成果。
我深信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对于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总结总体来说,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作为一种系统的康复评定工具,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内外旋下肢,能完成合并足内外翻
Ⅵ
Ⅲ
4(共同运动期)
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肩0肘屈90下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肩可屈90;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坐位屈膝小于90º,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使踝背屈
Ⅳ
5(分离运动初期)
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有分离运动、精细活动
出现相对独立的共同运动活动:肘伸直肩外展90;肘伸直肩前屈30~90时前臂旋前和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膝下作踝背屈(重心落在健腿上)
ⅤHale Waihona Puke 6(协调运动期)精细、协调、控制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累侧慢(<5s)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分期
特点
上肢
手
下肢
分级
1(软瘫期)
无随意活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Ⅰ
2(联合反应期)
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仅出现共同运动模式
仅有极细微屈伸
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Ⅱ
3(共同运动初期)
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可随意发起共同运动
钩状抓握,不能伸指
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共同性屈曲
Brunnstrom偏瘫运动评价+功能独立性评定(FIM)+Barthel指数记分法

2.坐位和立位时,髋、膝、踝可屈曲。
4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部。
2.上肢前屈90°(肘伸展)
3.屈肘90°,前臂能旋前、旋后。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开,手指能半随着的、小范围的伸展。
开始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
1.坐痊,足跟触地,踝能背屈。
总表1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功能
上肢
手
下肢
1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2级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份不一定引起关切运动
无主动手指屈曲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共成份。
3级
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并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向引起伸展。
评分标准
入院
出院
Ⅰ处理活动
1.进食
2.梳洗修饰
3.洗澡
4.穿上衣
5.穿下衣
6.上厕所
Ⅱ括约肌控制
7.膀胱控制
8.直肠控制
Ⅲ转移
9.床椅-轮椅
10.入厕
11.上浴室(盆浴或淋浴)
Ⅳ行走
12.步行/轮椅
13.上下楼梯
运动类活动总分
Ⅴ交流
14.理解
15.表达
Ⅵ社会认识
16.社会交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分明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秒)
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在站立位可以使髋外展到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表里旋下肢,合并足表里翻
3
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可有钩状抓握,但不克不及伸指
在坐和站立位上,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4
共同运动形式打破,开端出现分离运动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肩0度,肘屈90度的条件下,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情况下,肩可前屈90度;手臂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和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之袁州冬雪创作
Brunnstrom将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根据肌张力的变更和运动功能情况分为六阶段来评定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
分期
运动特点
上肢
手
下肢
1
无随意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2
引出结合反应、共同运动
仅出现协同运动形式
唯一极细微的屈曲
唯一极少的随意运动
在坐位上,可屈膝90度以上,足可向后滑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踝可背屈
5
肌张力逐渐恢复,有分离精密运动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肩前屈30-90度时,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时肩可外展90度;肘伸直,前臂中立位,上肢可举过头
可做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克不及单独伸展
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髋;伸膝下,踝可背屈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在康复医学领域,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分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评估方法,用于描述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不同阶段。
这一分期系统对于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测患者的康复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的 1 级被称为弛缓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患侧肢体处于软瘫状态,肌肉张力低下,没有任何自主运动。
此时,肌肉完全失去控制,肢体无法主动活动,甚至对被动运动也几乎没有抵抗。
这是偏瘫患者在发病后的最初阶段常见的表现。
对于处于 1 级的患者,康复治疗的重点通常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通过被动活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
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患者进入 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的 2 级,即联合反应期。
在这一阶段,患者的肌肉张力开始逐渐增加,但仍然较弱。
联合反应开始出现,当健侧肢体进行主动运动时,患侧肢体也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动作,但这种动作往往是不自主的,且动作比较粗糙。
例如,当健侧手臂进行屈肘动作时,患侧手臂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屈肘反应。
此时,康复治疗可以在继续进行被动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引入一些简单的主动运动训练,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
3 级被称为共同运动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肌肉张力进一步增加,出现了明显的共同运动模式。
共同运动是指患肢的运动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不能单独进行某个关节的活动。
例如,当患者试图进行屈肘动作时,会同时出现肩关节的内收、外旋等动作。
这一阶段的康复治疗重点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掌握共同运动的规律,并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当患者达到 Brunnstrom 运动功能恢复的 4 级时,意味着进入了部分分离运动期。
此时,患者的肌肉张力开始逐渐接近正常水平,部分关节可以进行单独的运动,但范围仍然有限。
比如,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进行屈肘、伸腕等动作,但在进行这些动作时,可能仍然会伴有一些共同运动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倍
2、上肢外展90度10次,患侧时间健侧时间
(≤,≥)1.5倍
手
伸展位,主动屈曲,无屈指动作
伸展位,主动屈曲,稍有屈指动作
能钩状抓物,并抗一定阻力
能侧捏及拇指带动松开,手指伴随着的、小范围的伸展
1、能握圆柱状及球状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1.5倍
2、坐位,交替髋内外旋10次,患侧时间健侧时间
人员:日期:
1、进行各种抓握
2、全范围的伸指
3、可进行单个手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
下肢
联合反应无收缩
随意运动有收缩
随意运动产生关节活动
1、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屈曲大于90度
2、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5度以上
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2、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5度以上。
1、立位髋外展10次,患侧时间健侧时间
康复医院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
姓名:性别:年龄:床位号:住院号:
发病日期:临床诊断:
肢体
等级
动作
等级
上肢
联合反应无收缩
随意运动有收缩
随意运动产生关节活动
1、手置于腰后
2、上肢前区90度
3、肘屈曲90度,前臂旋前、旋后
1、上肢外展90度
2、上肢向前平举并上举过头
3、肩前屈90度、肘伸展、前臂能旋前、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