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培训答案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S试验和BENESTENT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m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
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2.75mm的病变。
临床上倾向于将≤2.5mm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
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 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
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1)和支架;无IVUS时仍当多个阶段病变间距小于5mm时,视为单个病变。
1998年ACC/AHA 冠状动脉形态学分类标准:靶病变长度大于10mm为长病变,长度大于20mm为弥漫性病变,弥漫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定义为至少1/3的血管长度存在3处或3处以上大于50%的狭窄。
属“C”型病变,特点如下:①多见于老年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小血管病变;②因伴有血管成角、扭曲、钙化,手术操作难度大,易发生并发症,血小板粘附性增加,易致术后血栓形成;③斑块负荷重,常易导致撕裂、夹层,术后再狭窄率增加;④血管直径逐渐变细,选择球囊和支架比较困难。
冠心病介入考试题及答案

冠心病介入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A. 缓解心绞痛B. 完全治愈冠心病C. 预防心肌梗死D. 以上都是2.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A. 唯一方法B. 首选方法C. 可选方法D. 不推荐方法3. 以下哪项不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A. 稳定型心绞痛B. 急性心肌梗死C. 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D.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4.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需要:A. 立即停药B. 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C. 定期更换支架D. 无需特殊护理5.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支架类型是:A. 裸金属支架B. 药物洗脱支架C. 自膨式支架D. 可降解支架6.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应:A. 立即恢复正常活动B. 避免剧烈运动C. 立即进行高强度锻炼D. 长期卧床休息7. 以下哪项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A. 心律失常B. 支架内再狭窄C. 心肌梗死D. 以上都是8.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A. 心电图检查B. 冠状动脉造影C. 心脏超声检查D. 以上都是9. 以下哪项不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禁忌症:A. 严重心力衰竭B. 严重肾功能不全C. 严重贫血D. 以上都不是10.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通常在:A. 50%以下B. 50%-70%C. 70%-90%D. 90%以上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包括:A. 出血B. 血管损伤C. 支架内再狭窄D. 感染12.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A. 调整饮食B. 控制体重C. 戒烟限酒D. 定期复查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增加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风险:A. 年龄B. 糖尿病C. 肾功能不全D. 心脏病史14.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包括:A. 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B. 急性心肌梗死C. 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D.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15.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包括:A.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B. 预防感染C.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D. 心理支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一般步骤。
冠脉介入基本技能培训题库

冠脉介入基本技能培训题库一、选择题1. 冠脉介入术是用于治疗哪种疾病的常见方法?- A. 心绞痛- B. 高血压- C. 糖尿病- D. 肺炎- Answer: A2. 冠脉介入术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段- B. 治疗心律失常- C. 预防高血压- D. 改善肺功能- Answer: A3. 冠脉介入术中常用的导管是什么类型?- A. 支架导管- B. 引流导管- C. 气管导管- D. 静脉导管- Answer: A4. 冠脉介入术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哪些?- A. 出血- B. 血栓形成- C. 心律失常- D. 恶心和呕吐- Answer: A, B, C5.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 监测心电图- B.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C. 督促患者多饮水- D. 提供止痛药物- Answer: A, B, D二、填空题1. 冠脉介入术是一种____________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
- Answer: 介入性2. 冠脉介入术中,常用的扩张球囊可通过____________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段。
- Answer: 加压3. 冠脉介入术中,植入的支架可以____________冠状动脉,保持血流通畅。
- Answer: 支撑4. 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____________以评估血流情况。
- Answer: 冠状动脉造影5. 冠脉介入术的成功与否与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 Answer: 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操作技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冠脉介入术的步骤。
- Answer: 冠脉介入术的步骤主要包括导管插入、造影、扩张和支架植入等。
首先,通过穿刺血管插入导管,将导管引入冠状动脉,以造影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狭窄部位。
然后,使用扩张球囊扩张狭窄段,以增加血管通畅度。
最后,植入支架来保持冠状动脉的血流通畅。
2. 冠脉介入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Answer: 冠脉介入术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形成和心律失常等。
中国医师协会冠脉介入培训第9月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培训第九月答案1、简述支架内血栓的定义和分期?学员回答:PCI术后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支架植入处形成血栓,导致冠脉管腔完全性或不完全阻塞,表现为心脏型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或者不稳定心绞痛等一系列并发症;1)急性:发生于PCI术后24小时内;(2)亚急性:发生于PCI 术后24小时~30天;30天以内又称早期支架血栓形成。
(3)晚期:发生于PCI术后30天1年;(4)极晚期:发生于PCI术后1年以上。
2、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哪些?学员回答:支架血栓形成可能与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操作等因素有关。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亢进及血小板活性增高患者,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高。
弥漫性、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严重坏死或富含脂质斑块靶病变,是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PCI时,支架扩张不充分、支架贴壁不良或明显残余狭窄,导致血流对支架及血管壁造成的剪切力可能是造成支架血栓形成的原因。
PCl后持续夹层及药物洗脱支架长期抑制内膜修复,使晚期和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高。
3、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支架内血栓?学员回答:支架血栓形成的预防包括控制临床情况例如控制血糖,纠正肾功能和心功能不全、充分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除阿司匹林和肝素外,对高危患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复杂病变尤其是左主干病变PCI 术前,术中或术后应用血小板||沙||匕受体拮抗剂例如替罗非班。
某些血栓负荷增高病变PCI后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
PCI时选择合适的支架,覆盖全部病变节段,避免和处理好夹层撕裂。
同时,应用支架充分扩张、贴壁良好;在避免夹层撕裂的情况下,减低残余狭窄。
必要时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长期和有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晚期和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一旦发生支架血栓形成,应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对血栓负荷大者,可用血栓抽吸导管做负压抽吸。
冠心病介入考试题及答案

冠心病介入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A.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B.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C.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D. 药物治疗答案:C2.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适应症不包括:A. 稳定型心绞痛B. 不稳定性心绞痛C. 急性心肌梗死D. 高血压答案:D3.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术前准备:A. 心电图检查B. 血常规检查C. 冠状动脉造影D. 胸部X光片答案:C4.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不包括:A. 抗血小板药物B. 降脂药物C. 抗高血压药物D. 抗生素答案:D5.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下列哪项是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A. 心律失常B. 心肌梗死C. 血管破裂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适应症包括:A. 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B. 不稳定性心绞痛C. 急性心肌梗死D. 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答案:ABCD2.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A. 心电图B. 血常规C. 凝血功能检查D. 肝肾功能检查答案:ABCD3.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的项目包括:A. 心电图B. 血压监测C. 血脂水平D. 冠状动脉造影答案:ABC三、判断题1.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对)2.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不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错)3. 冠心病介入治疗可以完全替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错)4. 冠心病介入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
(错)5.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对)四、简答题1. 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答: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送至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处,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2.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优点有哪些?答: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优点包括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培训试题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培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B. 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 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D. 减少住院时间2. 下列哪项不是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A. 康复护理B. 康复心理治疗C. 康复运动治疗D. 药物治疗3.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A. 术后24小时内B. 术后48小时内C. 术后7天内D. 术后1个月内4.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A.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 严重心律失常患者D. 心力衰竭患者5.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中,康复运动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些?A. 有氧运动B. 无氧运动C. 力量训练D. 平衡训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_________的恢复。
2.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是术后_________内。
3.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中,康复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_________训练。
4. 进行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病情稳定,无严重心律失常,无_________。
5.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中,康复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病情观察、_________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要说明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目标。
2. 请简述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3. 请简要介绍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中康复运动的具体方案。
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患者,男性,60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脉介入治疗。
术后第3天,患者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
现拟进行康复治疗。
请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一份初步的康复治疗计划。
要求:包括康复治疗的目标、原则、具体方案及注意事项。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培训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C5. A二、填空题1. 生理功能2. 7天3. 平衡4. 严重心律失常5. 基础三、简答题1. 冠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的目标包括: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心血管适应能力。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辅助题目答案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辅助题目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1、行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是什么手术台上、台下人员如何配备如何分工冠脉造影治疗报告如何正确、完整的书写答: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主要有:1、参加手术人员参与术前讨论,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等术前准备文书工作;2、护士了解术前方案,准备术前用药、相关器械准备,做好患者情绪疏导和必要的局部皮肤准备;3、放射技术人员做好检查机器准备,保证各设备系统工作正常;4、手术护士引导患者进入导管室,并指导患者平卧于检查床,心电监护技术员连接好心电监护,观察示波并记录术前心电图,手术护士完成患者静脉通道的建立,做好患者手术部位的消毒,并完成铺巾;5、助手穿洗手衣,刷手,穿铅衣,在手术护士的帮助下穿好手术衣并带好无菌手套,然后在心电监护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连接好测压系统,在护士的帮助下连接造影剂通道,连接好各穿刺器械的准备,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6、助手完成动脉穿刺,在护士帮助下备好造影导管及导丝,检查各连接系统是否备好;6、术者在助手的配合下在超滑导丝的指引下置入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助手依据术者要求,摇床及控制适当的投照体位,在术者的指导下配合推注造影剂,完成冠脉造影检查;7、手术中,护士在术者的要求下提供器械并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技术员随时管床心电图及压力曲线的变化,并及时向术者反应,放射技术人员配合术者操作X线摄像和透视,并根据需要随时回放影像;8、术后助手拔出动脉鞘管,并予以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包扎,并转移患者回病房及向病房医生和护士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员撤出心电监护导线,放射技术员做好资料保存及检查设备维护,护士做好手术器械使用记录,术后器械清洗,整理,消毒等工作,术者或助手完成冠脉造影结果记录及术后记录。
整个手术过程,台上有术者、助手及手术护士,台下有心电监护员和放射技术员。
冠脉j介入培训4月答案

冠脉j介入培训4月答案1、1)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1.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冠脉狭窄病变显著的患者。
2.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管腔再狭窄的患者。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或发病12~24小时以内,并且有严重心力衰竭和或〉血流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和或〉有持续严重心肌缺血证据者可行急诊PCl。
4.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5.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发心绞痛的患者。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终生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d;口服氯吡格雷75mg/d,植入裸支架者服用1个月,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者应坚持服用1年以上。
2、2)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哪些?(1)知情同意:PCI前介入医生需和主管医生讨论手术的指证和风险,与患者及家属讨论介入治疗、CABG及药物治疗的优劣,并阐明受益与风险,包括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征得患者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对于术前应用氯吡格雷不足3天的,提前6小时服用300mg氯吡格雷,如果术前准备不足6小时,应用600mg负荷剂量,如已连续应用(75mg/天)3天以上,可以不再加用负荷剂量,未应用阿司匹林的,需在术前1天晚上予阿司匹林300mg顿服。
(3)午夜后应禁饮食,糖尿病患者如安排在上午手术,则手术当日晨停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如安排下午手术,可以让患者进食少量食物。
(4)正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患者,手术当日上午停用一次。
(5)肾功能不全或对比剂肾病高危患者,术前充分水化,并停用可能导致对比剂肾病的药物,建议患者使用对肾功能影响相对小的对比剂。
(6)过敏体质或既往曾对对比剂过敏者,建议术前3天开始服用泼尼松30mg/天,或术前给予地塞米松5mg。
(7)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拟行桡动脉穿刺者双上肢备皮。
(8)通过触诊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必要时需要应用血管超声,评价手术入路动脉血管情况。
3、3)请描述现代冠脉介入治疗病例操作的完整步骤?冠脉介入治疗的完整步骤:①采用经皮穿刺法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②插入动脉鞘管;③逆行送入已准备好的导引导管至冠状动脉口,行靶血管造影,选择最佳角度显露狭窄部位;④将准备好的导丝沿导引导管送入靶血管中,直到通过狭窄病变至病变血管远端;⑤将球囊沿导引导管送至狭窄处,注入少量造影剂通过球囊标志证实球囊位置是否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S试验和BENESTENT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m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
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2.75mm的病变。
临床上倾向于将≤2.5mm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
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 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
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1)和支架;无IVUS时仍应根据QCA选择B/A=1:1球囊,盲目选择较大球囊会增加撕裂及其所致的急性闭塞率,真小血管根据QCA测的直径选择球囊(B/A=1:1),根据扩张结果可增加球囊直径;其它对较硬的病变采用去斑术或切割球囊会减少撕裂及急性闭塞的发生率;高压球囊不能扩张的病变如果无严重夹层可换用旋磨,但是对长的小血管病变旋磨后“无血流”并发症发生率高。
支架不同支架对小血管病变结果会不同,以下特性与之有关,柔顺性、小的截面积、支架两端与球囊交界处移行光滑、在高压球囊上(>16atm)捆绑牢固、支架之外的球囊不宜过长以减小对非支架覆盖血管的损伤;QCA支架/血管直径比1:1;长病变和小血管病变往往伴随,曾经提倡支架长度应尽量短,以能覆盖列余狭窄>30%的血管段为标准,即“点支架”(spot stenting)技术;支架通过病变用力适中,避免长时和过度用力操作,如果支架不易通过病变可采用deep sitting技术,但deep sitting后能过分操作指引导管;球囊扩张13atm以上或对远端变细的血管用相对较大的短球囊在支架近端扩张有助于获得最佳支架结果;扩张之前多体位透视支架位置准确;对小血管病变支架后不能有扩张不充分和支架远端残余狭窄及撕裂,如果支架以远有狭窄,应选用与血管直径1 :1的球囊和低压力时间扩张。
3.长病变的定义?答:冠状动脉长病变是指单个冠脉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20mm;弥漫性病变是长病变的一种,是指单个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40mm;当多个阶段病变间距小于5mm时,视为单个病变。
1998年ACC/AHA冠状动脉形态学分类标准:靶病变长度大于10mm为长病变,长度大于20mm为弥漫性病变,弥漫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定义为至少1/3的血管长度存在3处或3处以上大于50%的狭窄。
属“C”型病变,特点如下:①多见于老年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小血管病变;②因伴有血管成角、扭曲、钙化,手术操作难度大,易发生并发症,血小板粘附性增加,易致术后血栓形成;③斑块负荷重,常易导致撕裂、夹层,术后再狭窄率增加;④血管直径逐渐变细,选择球囊和支架比较困难。
⑤远端管径较细,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较好的适应证。
4. 长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答:根据Poisseuilles血流动力学定律,冠脉血流量与狭窄直径成正比,与狭窄长度成反比,静态时50%的局限狭窄不引起心肌缺血,但病变长度15mm以上时则与90%的局限狭窄缺血程度相同。
对弥漫及长病变的处理不能简单依据狭窄程度,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必要时行IVUS及FFR评估。
导管①所选择的导管应提供较好的支持力和同轴性,以保证长球囊或长支架顺利通过长弥漫病变;②7F导管因其导管硬度适中,可提供较稳定的被动支持;③6F导管可通过深插导管尖端,以获得主动支持;④当深插导管送入长球囊或支架后,应立即回撤导管,以防止主干长时间血流受阻。
导丝①所选择的导丝应为长球囊、支架的植入提供良好的支持力,因此推送杆的支持力较好;②导丝尖端不宜过硬,操纵性差并容易损伤长病变的血管内膜;③因长病变多合并钙化病变,因此导丝表面有亲水涂层更易通过长病变;④推荐导丝系列:stablizer supersoft、stablizer supersoft plus、extrasupport、ATW、BMW。
球囊①过去的长球囊优点:在无支架时,长球囊扩张充分,减少撕裂和血管闭塞,提倡在长病变,适用长球囊;减少标准球囊的操作时间;缺点:不易通过长病变,不易高压扩张,易破裂,钙化病变不易充分扩张,需更换标准球囊,增加医疗费用;②标准球囊扩张方法:定位准确,避免损伤正常内膜组织,缓慢中等压力扩张,避免造成内膜撕裂;③建议适用球囊:半顺应性、外径小、跟随性好、推送杆同轴性支持力好的球囊;④因支架球囊表面没有亲水涂层,对正常组织内膜损伤大,因此建议尽量不要使用长支架的球囊二次预扩张新病变。
支架由于长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率较高,因此应提倡“合理化支架植入术”,即根据病人的解剖特征和球囊扩张结果是否决定植入支架,建议①对于小血管、弥漫长病变,如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小于30%且远端血流好,一般不放置支架;②对于血管管径大于3.0mm,残余狭窄大于30%或内膜长撕裂,植入完全覆盖病变的长支架;③弥漫性长病变应放置药物支架,应减少长病变放置裸支架的机会,且需要完全覆盖病变至正常参照血管,如果需要植入多个支架时,两支架间至少有1-2mm重叠,并且必要时两支架间进行后扩张;④如果长病变近、远段血管直径相差1mm以上,如经济条件许可,尽量放置2个支架,应先植入远端病变,然后再植入近端支架;⑤当选用一个长支架,可用10-12atm先释放支架,将支架球囊回撤至支架内,大于14atm扩张后,使近端支架直径与血管直径相匹配,避免近端支架与血管之间形成缝隙、造成“涡流”;⑥选择外径小、连接桥较少的柔软性能好的管状支架。
5.扭曲成角病变的定义?答:扭曲病变的定义冠脉近段扭曲病变:靶病变近端有2个或2个以上≥75°的弯曲,至少一个近端弯曲≥90 °;靶病变近端血管大于45°的弯曲数目分级:无或轻度扭曲:近段血管存在0~1个弯曲中度扭曲:近段存在2个弯曲重度扭曲:近段血管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弯曲成角病变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成角≥45°者定义为成角病变轻度成角:<30°中度成角:45 °~60 °中、重度成角:> 60 °严重成角:> 90 °6.扭曲成角病变介入器械选择的要点是什么?答:导管①提供最大的支持力及最好的同轴性,如XB、VODA、EBU 系列或AL系列,推荐使用可提供较好支持力的7F指引导管,如使用6F导管需采用深插技术;②术中可使用深插导管以获得主动支撑力,如将JR导管经深插右冠成型为AL型;③在左冠脉扭曲或成角病变处理中,推荐使用JL短头或XB导管,可便于使用深插技术并减少损伤主干的风险,同时减少导管近段与血管开口的成角而有利于支架的传送;④操作技巧:当深插导管以利于球囊或支架到达病变远端后,应迅速回撤导管深插部分,避免造成长时间血管缺血,而增加手术风险。
导丝分成两种类型①柔软导丝:易通过扭曲血管到达远端,但在推送支架时有难度,如Choice PT Floopy、Stablizer supersoft、Luge、Hitoque FloopyII,此时可利用导管的主动支持将支架顺利送至远段病变;②超支持力导丝:可提供较强的支持力,可使扭曲的近段血管拉直,便于支架的传送,但导丝不易送至血管远端,并可能出现因血管拉直而造成狭窄假象,需植入支架后将导丝撤至近段造影帮助判断狭窄假象,此类导丝如Extrasupport、BHW、ATW;③带亲水涂层的超滑导丝易于到达扭曲病变远端;④导丝远段中心轴锥形变细的导丝较易平滑通过扭曲病变,如Stablizer系列;⑤操作技巧:应增加导丝的旋转性以克服扭曲血管对导丝的阻力。
球囊①容易通过扭曲病变球囊:尖端柔软、循迹性好、球囊与中心杆的同轴性好、推送杆支持力好,如Maverick、Crossail、U-pass、Sprinter。
快速交换球囊不如整支交换球囊的整体推送力;②不易通过扭曲成角病变的球囊:球囊尖端过长过硬、低顺应性高压球囊,尖端由化学粘接或热焊接的球囊不如激光焊接的球囊易通过扭曲成角病变;③当导丝不能通过多个连续扭曲成角时,可应用球囊跟随支持;④对于成角病变,为防止球囊移位,不应使用短球囊:球囊与导管相对固定,且球囊中部至成角部位,扩张压力不宜过大;支架①支架长度的选择应尽量跨越扭曲段,以完全覆盖病变减少扭曲成角病变两端的血管撕裂;②对于扭曲病变:应用环状支架或桥连接较少的开环管状支架,易于通过扭曲血管;③对于成角病变:应用缠绕支架或环状支架将会造成斑块从支架间隙中脱垂,因此术后血管亚急性血栓、再狭窄率均会增加;④使用有桥连接的正弦曲线型的管状支架可防止斑块的脱落现象,但其通过成角病变的能力较差,且把成角病变拉直:如使用“S”型桥连接支架,不仅通过成角病变能力强,而且可防止斑块脱落;⑤操作技巧:当支架推送有阻力时,可令患者咳嗽、深吸气,拉直近端扭曲血管、增加腔内振动,易于支架推送;当推送球囊或支架受阻时,可再送一根导丝,增加对近端扭曲血管的支撑力,以易于支架平滑通过;当长支架不能通过时,应换用短支架;对于扭曲成角病变不推荐直接支架;部分扭曲病变由于导丝的牵拉作用使血管没有血流,此时支架定位较为困难,可以应用放置导丝前冠脉造影图像上的部分标记进行定位,如病变与某血管的位置关系或病变与某骨性标志的位置等。
7.简述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答:适应症①桡动脉搏动、走行良好;②Allen试验阳性;③既往无动脉变异史;④髂股腹动脉病变如狭窄、扭曲、夹层、瘤样病变等;⑤肥胖并股动脉搏动弱;⑥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⑦不能长时间平卧(腰部疾病、心功能不全);⑧远距离搬运,下肢不易固定。
绝对禁忌症①无桡动脉搏动;②Alien试验阴性;③桡动静脉短路;④桡动脉严重迂曲、变异;相对禁忌症①桡动脉搏动差或细;②桡动脉、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迂曲;③主动脉严重扩张;④桥血管造影;⑤不能用右桡动脉行右位心冠状动脉造影或左内乳动脉的介入治疗,也不能用左桡动脉行右内乳动脉的介入治疗;⑥身材矮小、肥胖老年妇女;⑦主动脉严重扩张;⑧用6F或7F鞘管不能完成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