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合集下载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三)人力资本说
• 美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不仅具有较为 丰裕的资本要素,而且也具有较为丰裕的人 力资本。
• 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 要素密集型商品,而是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 的商品
(四)自然资源说
• 自然资源、资本与劳动的投入 • 自然资源的开采、提炼与加工均投入了大量
的资本
–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 对收入。
– 国际贸易对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
• 案例分析
三、雷布任斯基定理(数量调整)
• 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动,并且两种 商品均被生产的条件下,一种要素供给数量 增加而其他要素供给数量均保持不变,这会 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出增 加。同时,又使其他产品的产出下降
的变动 • 3.可变的单位要素投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形状
1、要素禀赋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线
• 在两种生产要素的条件 下,生产可能性线是由劳
动供给约束线和土地供 给约束线共同决定的
• 由劳动约束线AB 和土 地约束线A’B’ 共同决定 的生产可能性线是
A’CB
❖2.要素充裕度的差异与生产 可能性线的形状的变动
– 自由贸易 – 应用:SS定理被用来支持保护关税政策
自由贸易与生产要素价格变动
自由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的报酬, 降低稀缺要素的报酬
(二)琼斯扩大效应(Magnification
effect)
• 在2×2×2 的新古典世界里,最终产品价格 的变动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更大幅度的 变动,也就是说,如果衣服的相对价格增 加,必定会导致劳动报酬的更大幅度的提 高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 要素禀赋理论(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Chapter-3-HO模型

7
中国的封闭经济均衡
假定中国有1000单位的劳动力和100单位的资本, 均用于某一行业生产时,其产量分别为(562套服装 ,0箱饮料),(0套服装,178箱饮料)
饮 料 178
ACHN
N
89
UA
中国PPF
281
562
服装
8
美国的封闭经济均衡
饮 料 398 226
AUSA
UA
美国PPF 143 251 服装
9
中美封闭经济均衡比较
饮 料 美国PPF 101
AUSA
178
ACHN
UA
中国PPF 320 562 服装
10
封闭经济中的商品价格
服装与饮料的价格?
PX 相对价格:( ) CHN P CHN P Y PX ( ) CHN P CHN P USA P Y
中国生产服装的相对成本低于美国 美国生产饮料的相对成本低于中国
6
H-O Theorem
With two goods and two factors, each country will export the good that uses intensively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it has in abundance and will import the other good. 一国应出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 相对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应 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 生产要素。
11
自由贸易均衡
饮 料
EUSA
AUSA
F
中国PPF
ACHN
UF
ECHN
中国的封闭经济均衡
假定中国有1000单位的劳动力和100单位的资本, 均用于某一行业生产时,其产量分别为(562套服装 ,0箱饮料),(0套服装,178箱饮料)
饮 料 178
ACHN
N
89
UA
中国PPF
281
562
服装
8
美国的封闭经济均衡
饮 料 398 226
AUSA
UA
美国PPF 143 251 服装
9
中美封闭经济均衡比较
饮 料 美国PPF 101
AUSA
178
ACHN
UA
中国PPF 320 562 服装
10
封闭经济中的商品价格
服装与饮料的价格?
PX 相对价格:( ) CHN P CHN P Y PX ( ) CHN P CHN P USA P Y
中国生产服装的相对成本低于美国 美国生产饮料的相对成本低于中国
6
H-O Theorem
With two goods and two factors, each country will export the good that uses intensively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it has in abundance and will import the other good. 一国应出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 相对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应 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 生产要素。
11
自由贸易均衡
饮 料
EUSA
AUSA
F
中国PPF
ACHN
UF
ECHN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 之谜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统计错误。不过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解释; 要素密集转换。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 口国,但与同样出口粮食的泰国相比,美国的粮 食生产显然是属于资本密集型的,然而与美国生 产的机器制成品相比却又是劳动密集性的。这样, 虽然从世界看来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但从美国看来她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的商品。 需求方面的影响。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是由美国人 对资本要素密集产品的强烈偏好而产生的。
(2)要素丰饶(充裕)度----针对国家而言 要素丰饶(充裕) ----针对国家而言 针对国家 a.用物质单位表示 a.用物质单位表示
TK TK < TL A TL B
b.用价格表示 b.用价格表示
r r > w A w B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 之谜
贸易保护。认为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其缺 乏国际竞争力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产品。 人力资本密集。美国相对其它国家来说,它不仅 有较为充裕的资本要素,而且也具有较为充裕的 人力资本。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并不是一般意 义上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而是人力资本要 素密集型的商品。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俄-赫定理一开始所强调的要 素禀赋对于现代国际贸易来说其实并不很重要。 这一新解释开始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新的研究领 域。
Figure 4-5: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两要素经济模型
Increasing LF 生产粮食使用的劳动
OF
生产布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生产粮食使用的土地
3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3.2.3雷布钦斯基定理
雷布钦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某一要素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 要素的产品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密集使用另 一要素的产品部门的生产下降。如果假定密 集使用增长要素的产品是一项出口产品,则 其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如该产品是一项 进口产品,则其贸易条件将改善。
小结:
2.人力资本说P53
克拉维斯、基辛、凯能、和鲍德温等人用人力资本的 差异来解释“悖论”的产生。人力资本说认为,“劳动” 要素过于宽泛,实际上,劳动有很多种类,性质不同。一 般劳动可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其中熟练劳 动不是先天具备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后具有一 定的技能。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基 辛将劳动分为8类,第一类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人力 资本最高,第二类是技术人员,人力资本其次,最后一类 为没有技术的工人。基辛通过检验美国进出口商品发现, 在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第一类劳动的含量比例最高,在美 国的进口产品中第一类的劳动含量比例最低。因此,美国 可能是一个技术劳动禀赋丰裕的国家。列昂惕夫认为悖论 可能是把劳动看成是同质引起的,不同质量的劳动在生产 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简单的按人/年或单位劳动小时计算, 会引起误差。加入人力资本后,列昂惕夫悖论可以得到解 释。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揭示出了比较利益的源泉
3.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简介P28 理论的结论: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资 源禀赋差异导致供给能力差异,进而引起相 对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两国发生贸易的直 接原因。开展自由贸易后,一个国家会出口 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其 用要素稀缺的产品。这就是赫克歇尔—俄林 定理。
3.2 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
资源和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4-16
图 4-5: 资源的配置
增加 生产粮食所用的劳动 LF OF 生 产 粮 食 TF 所 用 的 土 地
生 产 棉 布 所T C 用 的 土 地 OC 生产棉布所用的劳动 增加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4-14
w=PC·MPLC=PF·MPLF r=PC·MPTC=PF·MPTF 以棉布和粮食价格衡量的实际工资: 以棉布和粮食价格衡量的实际工资: w/PC=MPLC, w/PF=MPLF 以棉布和粮食价格衡量的实际地租: 以棉布和粮食价格衡量的实际地租: r/PC=MPTC, r/PF=MPTF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 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 要素禀赋 的相对比例。 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K,劳动数量为L, 如果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 ,劳动数量为 , 则其相对要素禀赋为K/L。 则其相对要素禀赋为 。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和土地(T) ,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有限的。 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有限的。 和土地 • 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land-intensive)的, 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 的 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的。 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 的 • 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定理分析

可以推导出两国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 线及其国内市场均衡价格。
2020/3/2
24
二、局部均衡分析
1.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A)中国大米市场
(B)国际大米市场
(C)美国大米市场
P(千元)
P(千元)
P(千元)
S
Sx
1.0
出口 S 1.5
1.0
0.5 0.5
D
1.5
1.0
D
DM
进口
Q
Q
Q
图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2020/3/2
38
假设A国是劳动力丰裕 的国家,X产品是一个 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X 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力(工资率)的相对价 格较低
专门从事X商品的生产,减 少生产的Ÿ商品
假设B国是资本充足的国家,Y 是资本密集型商品,Y是具有 比较优势
资本的(利率)的相对价格 较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较 高
专业生产Ÿ商品,减少生产 的X商品
2020/3/2
37
一、要素均等化定理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 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的载 体),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 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也即是 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利 率相等。由于这一命题是H-O模型的引申,因此 又被称为H-O-S模型。
2020/3/2
5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 禀赋贸易模型
2020/3/2
6
一、H-O模型的前提假设
1、两个国家(A和B)、两种产品(X和Y)、 两种生产要素(K和L)。
2、生产技术相同。即假定两国生产同一种产品
2020/3/2
24
二、局部均衡分析
1.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A)中国大米市场
(B)国际大米市场
(C)美国大米市场
P(千元)
P(千元)
P(千元)
S
Sx
1.0
出口 S 1.5
1.0
0.5 0.5
D
1.5
1.0
D
DM
进口
Q
Q
Q
图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2020/3/2
38
假设A国是劳动力丰裕 的国家,X产品是一个 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X 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力(工资率)的相对价 格较低
专门从事X商品的生产,减 少生产的Ÿ商品
假设B国是资本充足的国家,Y 是资本密集型商品,Y是具有 比较优势
资本的(利率)的相对价格 较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较 高
专业生产Ÿ商品,减少生产 的X商品
2020/3/2
37
一、要素均等化定理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 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的载 体),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 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也即是 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利 率相等。由于这一命题是H-O模型的引申,因此 又被称为H-O-S模型。
2020/3/2
5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 禀赋贸易模型
2020/3/2
6
一、H-O模型的前提假设
1、两个国家(A和B)、两种产品(X和Y)、 两种生产要素(K和L)。
2、生产技术相同。即假定两国生产同一种产品
hjt国际经济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讲课教案

根据1947年及1951年数据,里昂惕夫得出结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 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的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的专业化 基础上。与H-O模型的预测相悖
1947、1951、1962 年美国进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使用资本($1000)
(1)
1947 100 万美元货物的出口
2550
➢ 贸易模式:一国应出口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 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的商品
要素禀赋即相对要素富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 和决定因素
8
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E1的(K,L)投入下,生产的B多,A少;在E2的(K,L)投入下,生产的A多, B少
O
B
O
B的过剩供给或需求
10
H-O理论的图示
需求条件和技术水平相同、要素禀赋不同的两国贸易 国际均衡价格PB高于I国B的价格,所以扩大B的生产并出口,II国扩大A的生产
并出口 II国获得福利大于I国,因为贸易条件接近I国价格水平, PB /PA完全相同,双
方具有相同的福利,接近II国价格水平时,I国获益大
配的影响》,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并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被萨缪尔森称 为“天才之作”,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其后 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加以发展
3
俄林
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瑞典 1917年进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师从赫克歇尔。1930年起任教斯德哥尔摩商学院。
1931年由德国移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 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
1947、1951、1962 年美国进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使用资本($1000)
(1)
1947 100 万美元货物的出口
2550
➢ 贸易模式:一国应出口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 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的商品
要素禀赋即相对要素富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 和决定因素
8
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E1的(K,L)投入下,生产的B多,A少;在E2的(K,L)投入下,生产的A多, B少
O
B
O
B的过剩供给或需求
10
H-O理论的图示
需求条件和技术水平相同、要素禀赋不同的两国贸易 国际均衡价格PB高于I国B的价格,所以扩大B的生产并出口,II国扩大A的生产
并出口 II国获得福利大于I国,因为贸易条件接近I国价格水平, PB /PA完全相同,双
方具有相同的福利,接近II国价格水平时,I国获益大
配的影响》,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并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被萨缪尔森称 为“天才之作”,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其后 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加以发展
3
俄林
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瑞典 1917年进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师从赫克歇尔。1930年起任教斯德哥尔摩商学院。
1931年由德国移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 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
第三章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图3-2的(b)描述了机会成本不变这一情形。 该PPF是一条直线。两种情况可以导致这种结果。 1、若X和Y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比例完全相同,那么 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资本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外一个 部门完全吸收,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 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即 -∆Y/∆X保持不变, 所以机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2、如果生产X、Y仅使用一种生产要素,也就是古典贸易 理论里面出现的情形。 在本书以下的内容里(“新贸易理论”部分除外),我 们将始终假设所考察的经济社会要么机会递增,要么机 会成本不变,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是上述两种形 状之一。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即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的);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即各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可 能性曲线不变 );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X、Y的生产技术不同,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 产品; 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 都是完全相同的。(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labor and capital)
图3-8 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PX/PY
PX/PY
B NS X
A NS X
2
B NDX
1
A NDX
O (a)A 国
X
O
(b)B 国
X
封闭经济中X商品的均衡产量与均衡消费量 图3-9 封闭经济中 商品的均衡产量与均衡消费量 1、NS与ND反映一国供给与需求的各种潜在可能。两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经济 中均衡产量、均衡消费量和均衡时的相对价格。 2、A国的X产品具有比较优势,B国的Y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 同理,由于两部门的劳动/资本比都下降,因此资本的边际 产出也都下降。由下式:
• r=PF*MPKF, r=PC*MPKC
• 可知利率相对任一产品价格都下降,因此资本要素拥有者 (资本家)受损。
38
小结2: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总结得到S-S定理: • 当要素可以在不同部门间流动时,一产品价格的上升会使 得该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获益,该产品不密集使用的要素 受损。
20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21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依据上图,我们可以画出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进口量的图。
22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开放条件下,对本国的分析和外国是一样的。国际衣服的相对价格高于封闭 环境下本国衣服的相对价格。国际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交点和与 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本国的生产点B与消费点C。此时,本国进口电脑 出口衣服。三角形为本国贸易三角,面积与外国贸易三角相等。
15
封闭环境下的H-O模型
16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相对价格和外国相对价格不一致 ,如下图,本国均衡在A点,即相对价格、本国PPF、无差 异曲线的切点。 • 现假设外国相对价格也是Pa,若两国偏好符合一次齐次,即 收入增加时,对两种产品的消费也会等比例上升,则收入的 扩展线为经过原点的直线。因为两国的偏好相同,若两国价 格相同,则外国的消费组合点应在收入扩展线上,则外国均 衡应在C’,但Pa与外国PPF的切点在B’而非C’ 。如此 ,生产消费不平衡,均衡不成立。
• 约束线L比约束线K更 水平,而纵轴为衣服 产量,说明衣服相对 来说是劳力密集型商 品。
• A点和S点分别为本国 与外国的所生产的产 品组合。
12
PPF与产品组合
• 生产可能性曲线只能决定一国可以生产什么,在知道产品价 格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会生产什么。不同的相对价格会得出 不同的生产产品组合。 • 一般说来,经济体会最大化产出价值:GDP = PCQC+ PFQF • 我们通过等产值线来分析这个问题。等产值线: • QC = GDP/PC–(PF /PC)QF,其中GDP表示最大化的总产出价 值。
34
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 当本国衣服相对价格上升时,衣服的产量会增加,电脑的 产量会减少,劳动力和资本都会流向衣服部门。 • 两部门的规模变动影响相对需求的权重,使得相对需求曲 线从RD2移动到RD1,均衡工资/利率上升,且两部门的出 清劳动/资本比下降了,即相对利用资本更多了。 • 由于电脑相对于衣服会更多地使用资本,当电脑的生产减 少时,在经济达到均衡时,需要增加对资本的需求才可以 吸收从电脑部门释放出的多余资本,这样,两部门都会出 现资本代替劳力的行为。
26
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要素水平
• 现在我们考虑,每国生产者可以根据要素价格选择不同的 要素水平来生产产品。
– 模型中,生产环境是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两种产品, 电脑和衣服。电脑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衣服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
• 生产者的选择取决于工资w,以及使用资本的(机会)成 本,利率r。 • 工资相对利率上升时,生产者会使用资本代替劳动。
– 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是否相等? – 如果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不相等,那么贸易怎么发生的?
• 如下图所示,贸易前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 线的交点的斜率恰为该国两产品的相对价格,本国相对 价格为(PF/PC)A ,外国为(P*F/P*C)A* 。 • 外国资本要素相对丰富,电脑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所以 在无贸易时,电脑的相对价格在外国比较低,衣服的相 对价格会在外国高,贸易开放后外国会更愿意用更多的 电脑交换衣服。而本国正好相反。
6
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所示
• 红色的线同时满足两个约束条件,为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衣服的机会成本不是恒定的
– 在衣服产量比较小、电脑产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生产衣服的机会成本 比较小;
– 在衣服产量比较大、电脑产量比较小的情况下,生产衣服的机会 成本比较大。
7
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者会选择不同的要素量来生产衣服和电脑,他们的选择 依赖于要素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和预算线的交点为经济选 择的产品组合,此时用衣服表示的生产电脑的机会成本等于 二者相对价格的比,即 – (PF /PC) 。
13
PPF与产品组合
14
封闭环境下的H-O模型
• 仍考虑两国、两种要素、两种产品的模型,我们的问题 是:
35
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36
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 由于两部门的劳动/资本比都下降,因此劳力的边际产量都增加。 – w=PF*MPLF, w=PC*MPLC – 可知工资相对任一产品回报都上升,因此劳力要素的拥有者受 益。 – 结论:一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使得该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 拥有者获益。
37
第三章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余淼杰
2014年3月
本章概述
• • • • • • • 模型假设和比较 生产可能性曲线 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和要素水平 价格、要素水平和产出水平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贸易与收入不平等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研究
2
模型特色
• 李嘉图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都解释 了贸易模式,两者都从供给面考虑,需求面是相同的。 • 区别在于,李嘉图模型说明了两国在贸易中都获利了,但 没有解决两国内部哪些人获利、哪些人受损的问题;赫克 歇尔-俄林模型则解释了贸易后两国内部获益和损失情况。
横轴:表示衣服的本国 的过度需求量与外国的 过度需求数量的和。 纵轴:表示衣服的相对 世界价格。
19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在开放环境下,外国面临国际相对价格,国际衣服的相对价 格应当低于外国衣服的相对价格,因此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陡 峭的相对价格线。 • 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B*为外国的生产点,外 国此时可以在此条相对价格线的任一点处消费,由消费者无 差异曲线的切点是使得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此点C*为外 国的消费点。 • 此时,外国出口电脑QF2 * -QF3 * ,进口衣服QC3 * -QC2 * 。即 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资源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 稀缺资源的产品。 • 图中的三角形为“贸易三角”,表示了外国的出口和进口关 系。因本国出口即为外国进口,外国出口即为本国进口,故 两国贸易三角的面积必定相等。
L / K L* / K *
K K*
这时我们说本国是劳力丰富型国家。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 且不变,即
alcC alf F L, akcC akf F K
alcC* alf F * L* , akcC* akf F * K *
我们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11
简单H-O模型下的PPF
•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指出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率 的不同,使得国与国间的贸易得以发生。
3
模型假设
• 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 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 两种产品:衣服和电脑 • 两国劳动力和资本数量不同但固定。 •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零利润,收益等于成本。竞争 使得要素价格等于产品价格乘以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可 以自由流动到要素价格高的产业。 • 同时假设两国技术一样、偏好相同。
29
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要素水平
• 基于完全竞争的假设,价格等于边际成本,零利润假设下也等于 平均成本。这样,产品相对价格(PF/PC)的变化就会影响到要素 相对价格(w/r)的变化。而这就是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所要研 究的内容。 • 如图,衣服(C)为劳力密集型产品,由于要素可在不同产业间自 由流动,故各产业面临相同的要素价格,即要素相对价格与衣服 的等价值线C1、电脑的等价值线F同时相切。 • 现假设衣服价格上升,投入较少的要素就能得到同样价值的衣服 ,从而衣服的等产值线由C1平移到C2。要素市场需要重新出清, 从而相对价格(斜率)旋转到新的水平上,劳力的回报-工资上升 了!
4
生产可能性曲线
• 当投入要素的种类大于1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再是一条 直线。 • 我们的模型扩展为: – aKC: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 – aLC :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劳动 – aKF :生产一单位电脑需要的资本 – aLF :生产一单位电脑需要的劳动 – K :可用于生产的总资本量 – L :可用于生产的总劳动量
•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 在两国-两要素-两产品的贸易中,每个国家都会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资源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资 源的产品。 • 此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李嘉图模型还是赫克歇尔-俄 林模型,都预测了价格的收敛。 • 不过H-O模型假设两个国家的技术和偏好都相同,这是区别 于李嘉图模型很重要的一点。
8
生产可能性曲线
• 当考虑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性时,PPF变成下面的样 子:
– 注意,这是在机会成本递增的假设下
9
生产可能性曲线
• 下图分别是在机会成本不变、递增、递减假设下生产可能 性曲线的形状。
10
简单H-O模型下的PPF
• 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 生产两种商品(衣服和电脑)。两国拥有一样的资本存量,但 本国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即
5
生产可能性曲线
• 赫克歇尔-俄林中PPF包括C ≤ K aLFQF + aLCQC ≤ L
• 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生产一单位的A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 本的比例大于生产一单位B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则我们说A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B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 在这里我们假设,衣服密集使用劳动力,电脑密集使用资本。 – 个体表示为:aLC /aKC > aLF/aKF,或 aLC /aLF > aKC /aKF – 总量表示为: LC /KC > LF /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