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

第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1.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堕落( )点缀( )苦熬( )贪婪( )姊妹( )冉冉( )牙龈( )雏形( )丰硕( )稀疏( )累累( )沉甸甸( )玲珑剔透(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
②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
③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
④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
⑤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
⑥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 )
三、填空简答。
3.《行道树》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 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述,书写
了 的襟怀,赞美了 。
4.《第一次真好》详写了第一次看见结果的柚子树和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感受,告诉我们 。
四、课文理解
5.《行道树》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6.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7.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五、拓展阅读
(1)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庄稼收割了,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伏着。
(2)"啊,天到尽头了!"
(3)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4)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5)"老爷子,你是从天边过来的吗?"
(6)"天边?"
(7)"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8)"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9)"地平线是什么?"
(10)"是个谜吧。"
(11)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12)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开它,跑了这么一程

。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同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13)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8.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2分)
答:
9.文中说地平线是个"谜",原因是什么?说地平线"很亮"有什么含义?(4分)
答:
10.加点词语"我一天天长大起来"有双重意思,具体指:
。(4分)
11.画线句"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意思是:
,如果用《在山的那一边》中的诗句来回答,答案是:
(4分)
12.文中写"矮矮的屋"和"树丛在那伏着"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3.你认为"地平线"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4分)
答:

答案:1.略2.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坚持不懈,体现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留恋。不知满足,尽情。整个形体都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丰满硕大。3.无私奉献者 奉献者无私奉献 奉献者崇高的精神。4.看见母鸡孵小鸡 要多感受多体验多经历,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5.忧愁的是城市空气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献出浓荫。6.行道树眼看着人们在充满烟尘的环境中生活而人们却似乎毫无知觉,对此,行道树又无法从根本上去改变他们,所以只能借自身的奉献为城市做悲凉的点缀。7.奇妙,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8.地平线 9.看它时很接近,追逐到它却不容易 它醒目而又有吸引力。 10.年龄变大 思想成熟(阅历丰富) 11.实现理想不容易,但完全是可能的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人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一个全新的世界。 12.反衬理想的伟大 反衬地平线的亮 13.

人生的目标、理想 (意思对即给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