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合集下载

宗教与艺术是什么关系

宗教与艺术是什么关系

宗教与艺术是什么关系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宗教和艺术看成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意识形态,否定它们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

如果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

宗教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即是它们联姻的产物。

探讨宗教和艺术的关系,不仅可以正确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探讨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个人认为,宗教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起源上看,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艺术与宗教,在起源中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活动或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

原始人对巫术和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洞穴壁画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艺术,其内容大多为动物形象。

这些壁画,或者画在悬崖峭壁的凹处,或者画在岩石的缝隙中。

在人的足迹难以达到的地方作画,显然不是为了审美目的,而是原始人巫术观念所致。

其创作的心理动机,如鲁迅先生所说:原始人“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也就是说,原始人作画,带有一定的实用或功利目的,他们描绘动物,是用某种巫术“禁咒”野兽,以求狩猎成功的实践活动。

原始绘画和造型艺术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殖崇拜观念直接相联。

生殖崇拜是原始绘画和造型艺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源头。

恩格斯提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由于人类自身的生殖生产,是制约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殖崇拜则成为原始艺术的母题。

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重要动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内容摘要:宗教、艺术、哲学溯其起源都是相同门类,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

三者都属于思想领域,即黑格尔所说“心灵”。

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内,心灵都解脱了他们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而实现它自在自为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键字:宗教艺术哲学统一正文: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艺术,宗教,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

“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他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

”①一、艺术与宗教宗教和艺术携手数千年,早在原始社会,艺术就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品,为宗教服务,而宗教也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

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

宗教的宣传对象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宗教的教义往往晦涩难懂,这使得宗教的传播受到阻碍。

艺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

绘画可以将宗教故事直观的展现给人们;建筑使人们间接地感受着宗教的各种教义;雕塑使得神灵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音乐将宗教的神秘氛围宣扬的淋漓尽致。

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技艺精湛,美轮美奂,它就是典型的为佛教而产生的伟大艺术品。

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取材自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形象,神的生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的良好愿望,安抚人们心灵。

然而现如今,敦煌石窟艺术已不仅仅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光辉乐章。

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室内高旷统一,让人有飞升的感觉,这正是应了天主教对于“天堂”的教义的最好诠释。

而现如今的“哥特”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经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了,它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以外的绘画、音乐、文学、服饰、电影上,已经向成了一种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风格。

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

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

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宗教和艺术看成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意识形态,否定它们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

如果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

宗教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即是它们联姻的产物。

探讨宗教和艺术的关系,不仅可以正确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探讨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文认为,宗教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起源上看,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艺术与宗教,在起源中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活动或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

原始人对巫术和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洞穴壁画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艺术,其内容大多为动物形象。

这些壁画,或者画在悬崖峭壁的凹处,或者画在岩石的缝隙中。

在人的足迹难以达到的地方作画,显然不是为了审美目的,而是原始人巫术观念所致。

其创作的心理动机,如鲁迅先生所说:原始人“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也就是说,原始人作画,带有一定的实用或功利目的,他们描绘动物,是用某种巫术“禁咒”野兽,以求狩猎成功的实践活动。

原始舞蹈的产生,也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联系,它是原始人的宗教信仰和表达宗教情感的重要形式。

恩格斯曾指出:原始舞蹈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揭示了原始歌舞与原始宗教之间的关系。

原始宗教活动,特别是敬神、娱神的图腾崇拜活动,因伴有歌唱和舞蹈,对歌舞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考古学家从甲骨卜辞里巫与舞同字同形的分析中,也得出歌舞起源于巫术的结论。

浅谈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浅谈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受社会大环境如政治、经济 等的制约,不同的政治要求会不同程度地调节艺术与宗教 的关系。如同当宗教被统治阶级利用时艺术必然被宗教所 掌控,而当社会政治的发展需要去打压宗教时,艺术必然 会抛弃宗教的外衣全神贯注地为社会的其它领域而服 务。
浅谈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从发生学上讲宗教与艺术有着历史 和内在的深刻渊源,从宗教的外在形态 看,宗教中都充斥着艺术与美,宗教音 乐﹑宗教建筑﹑宗教器物和宗教舞蹈等 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与宗教有着携手前行、欲言又止的 微妙关系。
一、历史途中的携手前行
• 宗白华说过:“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数千年, 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第一 流的文学作品也是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神曲》 代表着中古的基督教“浮士德”代表着近代人生 的信仰”,艺术与宗教作为文化中最亲密的伙伴 从历史上和发生学上都紧密相连。艺术用具象的 表现方式使抽象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得以表达, 宗教用其丰富的而又多样的题材为艺术提供素材。 艺术情感最终表达了人的自由和生命的思考,带 着作家美好的愿望表现作品的内在号召力,宗教 情感由于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常带有约束性,但 是无论是艺术还是宗教,它们的情感都带有相互 交织性。

伴随着文明的成熟,艺术与宗教相互影响, 并都在文化的影响下带给人类无限的精神价值和 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尼采曾说:“宗教消退之 外,艺术就抬头,它吸收了宗教所生的大量情感 和情绪,置于自己的心头,使自己变得深邃,更 有灵气,从而能够传达升华和感悟,……无论何 处,只要在人类的奋斗中觉察一种高级的阴郁色 彩,便可推之,这里滞留着灵魂的不安,焚香的 烟雾和教堂的阴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一 个艺术社会学的问题,如同艺术与经济、政治一 样是在联系中共存,个性中发展的,艺术世界的 健康生存是需要多方面的营养供给的,宗教是艺 术营养的一部分,艺术带给宗教的只是特定时期 特定条件下的不同显现。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摘要:自然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必需品。

另一方面,自然世界又是有约束性和缺陷性的,人类在生活的世界中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便诉诸于精神的手段来弥补现实或者更好的理解享受现实。

而在精神世界中人类的心灵是最真实且自由的,它能从感性现实和有限世界中解脱出来,使纯然外在的、感性的、可消逝的东西与纯粹思想归于调和,也就是说,使自然和有限现实与理解事物的思想所具有的无限自由归于调和。

其中,艺术、宗教和哲学便是人类心灵最得意的产物。

关键词:艺术与宗教哲学关系1 艺术与宗教、哲学的统一性艺术、宗教和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

这三者作为心灵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共同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

艺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出来;宗教离开艺术的客体性相转而把内在的主体性呈现于观念;哲学则用自由思考去掌握和理解原来在宗教里只是主体情感和观念的内容。

也可以说,通感是艺术的创作源泉,神秘感是宗教形成的始点和宗教传达的发端,崇高感是哲学世界的一个属性。

宗教与哲学作为梳理过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体系,与感性的艺术似乎是相抵触的,事实却是,三者之间虽然有相互制约的成分,但也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尤其是充满活性和不确定性的艺术更是游离于宗教和哲学之间。

2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从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即艺术与宗教均处于萌芽状态时,二者即发生着联系。

大部分的艺术形式诸如音乐、舞蹈、雕塑、绘画、陶器等都会用来表现某种神秘的神性控制,并用于原始宗教的仪式当中。

据我国著名的东方美学大师、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考证,舞与巫原同一字,可见原始歌舞和巫术仪式紧密相关,这在今天一些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中也有反映。

而诸如尼日利亚头雕、拉斯科洞穴岩画、青海陶盆、广西花山岩壁画等等这些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作品也大多是出于巫术目的或带有宗教色彩而创作的。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有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宗教歌曲和宗教音乐,如道教的斋醮乐,佛教的唱经乐等。

古代世界的宗教与艺术关系

古代世界的宗教与艺术关系

古代世界的宗教与艺术关系在古代世界,宗教与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影响。

宗教被视为人类对神圣的崇敬和追求的表达,而艺术则是宗教信仰的具体呈现。

本文将探讨古代世界的宗教与艺术关系,从不同文明和时期的角度展开阐述。

一、埃及文明的宗教与艺术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其宗教与艺术关系紧密而深入。

埃及人崇拜多神制度,他们相信神灵的存在和统治。

艺术在埃及宗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宗教信仰,埃及人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和寺庙,以供奉神灵,并用壁画和雕塑来描绘神的形象。

同时,艺术也被用于埃及法老的墓葬装饰,表达对死者灵魂的尊重和祝福。

二、古希腊文明的宗教与艺术古希腊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巅峰之一,其宗教与艺术也发展得极为精妙。

古希腊人崇拜众多的神祇,相信神灵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保护。

艺术在古希腊宗教中起到了重要的表达和传达作用。

希腊雕塑家以栩栩如生的雕塑形象表现了众神和半神的形象,并将这些雕塑放置在寺庙和公共场所,以向神灵示好。

此外,古希腊的建筑和绘画也与宗教密切相关,为了纪念神灵和英雄,建筑师和画家们创作了许多壮丽的文化遗产。

三、古代中国的宗教与艺术古代中国的宗教与艺术关系也有其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人民崇拜多神,并且在宗教信仰中注重与自然的和谐。

在古代中国,宗教艺术主要表现为寺庙、佛塔、道观等宗教建筑,以及壁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

佛教、道教和儒教在中国的宗教艺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也承载了文化和道德的信息。

四、古罗马文明的宗教与艺术古罗马文明继承了古希腊文明的宗教和艺术传统,发展出独特的罗马艺术风格。

罗马人尊崇多神教,并创造了大量的神庙和雕塑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

同时,罗马人还将自己的皇帝崇奉为神灵,在宗教艺术中塑造其形象,展示皇帝的权威和神性。

罗马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也在宗教场所和皇宫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综上所述,古代世界各文明的宗教与艺术关系密不可分。

宗教为艺术提供了灵感和主题,而艺术则通过雕塑、绘画、建筑和音乐等形式将宗教信仰具体呈现出来。

中国古代艺术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中国古代艺术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中国古代艺术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宗教信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中国,宗教信仰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通过艺术形式,人们表达了对宗教中所描绘的超自然力量和神秘的追求。

这种关系使得古代中国的艺术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宗教的热情和崇拜。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包括儒教、道教、佛教等。

这些信仰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渗透到了古代艺术作品中。

例如,在壁画和佛教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的形象,以及对佛教中所描绘的理论和故事的再现。

这些作品代表了艺术家对宗教信仰的理解和追求。

在这里,艺术成为了信仰的一种载体,通过形象、色彩和构图,艺术家试图表达宗教思想和情感。

同时,艺术作品也被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

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宫廷舞蹈中,人们通过舞蹈的形式祭奠祖先和神灵,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崇拜。

这些舞蹈作品往往具有雄壮的气势和精美的动作,通过舞蹈的表达方式,人们与神灵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这种宗教舞蹈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仪式。

通过舞蹈的形式,人们能够进入宗教世界,与神灵亲近并得到祝福。

除了舞蹈,音乐也在古代中国的宗教仪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古代的乐舞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集音乐、舞蹈、诗歌和礼仪于一身,常被用于祭祀和庆典活动中。

乐舞的形式优美高雅,旋律悠扬,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人们与神灵进行了心灵的交流。

在宗教信仰中,音乐被认为是沟通人与神的桥梁,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信仰。

此外,建筑艺术也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古代的寺庙、宫殿和陵墓都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

这些建筑通常具有庄严宏伟的外观,以及精心雕刻的装饰。

建筑师和雕塑家通过大胆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将宗教信仰融入到建筑和雕塑中。

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宗教信仰的见证,也是对艺术品位和工艺水平的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宗教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

宗教信仰影响了古代艺术作品的主题、形式和内容,而艺术作品又成为表达和传播宗教思想的媒介。

宗教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关系

宗教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关系

宗教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关系
宗教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关系
宗教和文化艺术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宗教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观念、观点和行为。

这样,宗教可以成为文化艺术的源动力。

首先,宗教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宗教教义、历史传统和节日仪式激发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例如,宗教信仰是中国宋代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的重要动力,而犹太教义、历史传统和节日仪式是犹太派音乐的重要动力。

其次,宗教对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

宗教的理论和信仰,对艺术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形成以宗教理念为基础的文化艺术形式。

例如,宗教影响下出现的中国宋代园林艺术和波斯古代伊斯兰建筑风格就是很好的例子。

此外,宗教也可能影响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促进文化艺术的创新。

宗教传统和信仰被艺术家作为一种创作主题,从而促进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例如,宗教信仰的深入融入促使欧洲文学的发展,使英国中世纪宗教悬疑小说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宗教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它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促进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主持1班孙皓冉101502115
在论述两者关系之前,首先认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宗教。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现实世界在人们意识里的反映,是异常复杂的现象。

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希腊的神话,希腊的泛神论,广义说也是一种宗教,不过它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相比,较少钳制人民的意识。

艺术与宗教在原始艺术中就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歌舞、表演、雕刻、岩画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审美只是一种次要的功能。

艺术与宗教确有相通之处,这就是能激发人的内心的强烈情感。

现代西方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宗教和艺术都是人类深邃的情感启示。

”“在巫术和宗教两种仪式中,人们都必须诉诸最有效和最有力的方法,以造成强烈的情感经验。

艺术的创造,正是产生这种强烈的情感经验的文化活动。


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

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我国从魏晋开始佛教盛行一时,北魏和南梁先后正式定佛教为国教。

佛教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后产生出中国的禅宗而走向衰亡。

我国的宗教艺术也可以称之为石窟艺术,随着不同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它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的过程。

在我国著名的石窟有云冈、敦煌、麦积山、龙门等。

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
推北魏石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

其中,以割肉贸鸽,舍身饲虎,须达弩好善乐施和五百强盗剜目故事等最为普遍。

“舍身饲虎”是佛的一个本生故事,说的是摩诃国有三位王子同行出游,在一座山岩下看见七只初生的小虎,围绕在奄奄欲毙的母虎周围。

最小的王子发愿牺牲自己以救饿虎。

他把两位哥哥催回去后,就投身虎口。

但母虎竟没气力去吃他,他于是从自己身上刺出血来,又从高岩跳下,堕身虎旁。

饿虎肥食王子流出的血后,恢复了力气,便把小王子吃了,只剩下一堆骨头和毛发。

当两位哥哥回来找他时,只看到一堆残骸和血渍,于是悲哭告知国王父母,并在该处建立了一座宝塔。

宗教与艺术有密切关系,虽然它们相互作用,但绝不等于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宗教和艺术在本质上却是异质的。

宗教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现象”。

(马克思)从本质分析,艺术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确证;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它可以麻痹人们的精神,它用虚妥的幻想来代替对现实的真正改造;而艺术则是造就和谐发展的社会和个性的重要手段。

所以宗教在一定的情况下又限制了其他非宗教性艺术的发展,因此到了中世纪后期,许多思想家和有作为的人为摆脱宗教的枷锁顽强斗争。

十二世纪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财富的积累,宗教不再成为主题,艺术作品中出现了“人”的主题,后来演变成为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宗教关系是微妙的,宗教仍有很大势力,社会各阶层的人普遍信仰它,但是人文主义在本质上是反宗教的。

但在人文主义指导下的文艺创作,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个原则,不过,它仍然采用宗教的题材与故事,披着宗教的外衣,而在处理这些题材时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含意。

宗教虽钳制了艺术的发展,但不容否认它对艺术起过的重要推动作用,我们要正确对待它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宗教虽不是艺术发生的根源,但它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里引伸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在欣赏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时,不能只探求它们的技法构图,还应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家创作的动机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宗教)。

以上这些是我对对艺术与宗教两者关系的粗浅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