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战争

合集下载

和《战争与数学》相关的书籍

和《战争与数学》相关的书籍

和《战争与数学》相关的书籍《战争与数学》是一本富有深度和启发性的著作,它探索了战争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战争中的策略、战术和决策,揭示了数学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本与《战争与数学》相关的书籍,并探讨它们在战争和数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数学与战争》是一本深入探讨了数学如何应用于战争的书籍。

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解释了数学在军事战略中的作用。

他从数学模型、决策分析和优化理论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问题。

这本书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数学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还让读者了解了数学对于战争决策的影响。

《战争数学:从战略到战术》是一本关于战争和数学之间关系的研究著作。

作者通过分析历史上的战争案例,探讨了数学在军事决策中的应用。

他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介绍了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运筹学方法在战争中的运用。

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战争的角度,还展示了数学在解决战争问题中的重要性。

《数学与军事策略》是一本关于数学在军事决策中的应用的书籍。

作者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理论,研究了战争中的各种战略问题。

他讨论了军事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如何利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本书不仅为军事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也为数学爱好者展示了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与军事战略》是一本以数学为基础探讨军事战略的书籍。

作者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和博弈论等方法,分析了战争中的决策问题。

他深入研究了军事战略中的信息不对称、战略互动和决策制定等方面,以数学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战略的视角,还为军事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工具。

《战争与数学:军事模型的数学分析》是一本研究战争与数学关系的著作。

作者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分析了战争中的各种决策问题。

他探讨了军事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数学工具解决战争中的实际问题。

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战争的新角度,还为军事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工具。

战争中的数学故事

战争中的数学故事

战争中的数学故事1. 你知道吗,在战争中,士兵们的子弹数量可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呀!就像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盟军为了确保火力优势,那对弹药的规划简直比我们做数学题还认真呢!要是规划不好,那可就危险啦!2. 嘿,想象一下,战场上的战略布局是不是像在下一盘超级大的棋呀!每一步都得考虑好多因素呢,这不就是战争中的数学嘛!比如二战时的一些战役,将领们得计算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地形优势啥的,这可真是复杂得很呐!3. 哎呀呀,在战争中,物资的分配也离不开数学呢!就跟咱分糖果似的,得公平合理呀。

像在抗美援朝时期,物资的运输和分配都得精确计算,要是出个差错,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4. 有没有想过,战争中的时间计算也超级重要呀!好比说飞机轰炸的时间点,那都得精确到秒呢!在一些著名的空战中,飞行员们必须掐准时间,这不就是在和时间这个“大怪兽”做数学斗争嘛!5. 说起来呀,战争中对敌军兵力的估算也像做数学题呢!得通过各种情报和线索来推断,可不是随便猜猜哟!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们经常要靠观察敌军的营帐数量啥的来估算,这得多难呀!6. 你们晓得不,战争中的密码破译简直就是一场数学的大挑战!就跟解超级难的谜题一样。

在二战中,那些密码专家们日夜奋战,用数学的智慧来破解敌人的密码,这是多么了不起呀!7. 哇哦,战争中的行军路程计算也很关键哟!要考虑地形、天气各种因素,这可不像我们平常走路那么简单呢!古代的军队出征时,将领们就得好好算算怎么走最省力最安全,这就是数学的厉害之处呀!8. 其实呀,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舞台!从兵力部署到物资供应,从战略决策到战术执行,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撑。

想想那些在战争中运用数学智慧的人们,他们是多么勇敢和聪明呀!战争中的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比重要呢!观点结论:战争中的数学故事丰富多彩,它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运用智慧的能力,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数学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数学与战争

数学与战争

数学与战争一、海湾战争是数学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时,有一个问题放在美军计划人员面前,如果伊拉克把科威特的油井全部烧掉,那么冲天的黑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还不只是污染,满天烟尘,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就会引起气温下降,如果失去控制,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与经济后果。

五角大楼因此委托一家公司研究这个问题,这个公司利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以及热量传递的方程建立数学模型,经过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认为点燃所有的油井后果是严重的,但只会波及到海湾地区以至伊朗南部、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不至于产生全球性的后果。

这对美国军方计划海湾战争起了相当的作用,所以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争(炸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物理学战争(为原子弹),而海湾战争是数学战争。

”二、巴顿抓住了“可怕的机会”军事边缘参数是军事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统计学和模拟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地形、天侯、波浪、水文等自然情况和作战双方兵力兵器的测试计算,在一般人都认为无法克服、甚至容易处于劣势的险恶环境中,发现实际上可以通过计算运筹,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基本战术参数的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如通过计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风暴等来驾驭战争险象,提供战争胜利的一种科学依据。

1942 年10月,巴顿将军率领4万多美军,乘100艘战舰,直奔距离美国4000公里的摩洛哥,在11月8日凌时晨登陆。

11月4日,海面上突然刮起西北大风,惊涛骇浪使舰艇倾斜达42°。

直到11月6日天气仍无好转。

华盛顿总部担心舰队会因大风而全军覆没,电令巴顿的舰队改在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其他港口登陆。

巴顿回电:不管天气如何,我将按原计划行动。

11月7日午夜,海面突然息浪静,巴顿军团按计划登陆成功。

事后人们说这是侥幸取胜,这位"血胆将军"拿将士的生命作赌注。

其实,巴顿将军在出发前就和气象学家详细研究了摩洛哥海域风浪变化的规律和相关参数,知道11月4日至7日该海域虽然有大风,但根据该海域往常最大浪高波长和舰艇的比例关系,恰恰达不到翻船的程序,不会对整个舰队造成危险。

数学与战争的关系

数学与战争的关系

机械化作战时的运算分析
• 随着科技和兵器的进步,作战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科技和兵器的进步,作战规模不断扩大, 地域更加开阔和复杂, 地域更加开阔和复杂,单纯的思维活动已难以全面 展开对兵力编成、 展开对兵力编成、装备器材分配以及作战决策等一 系列复杂指挥活动进行计算和推演。 系列复杂指挥活动进行计算和推演。单纯运用 对军事问题进行“模糊”分析已不适用, 算”对军事问题进行“模糊”分析已不适用, 之以运用数学方法量化分析军事问题的“ 之以运用数学方法量化分析军事问题的“运算分析 则成为指挥员的一种新的数学素质。 则成为指挥员的一种新的数学素质。
“庙算在先,谋智于上” 庙算在先,谋智于上”
• “庙算”是我国古代最早提出的以计 庙算” 算取得军事胜利的概念。 算取得军事胜利的概念。孙子特别强 根据掌握的敌我双方的情况, 调,根据掌握的敌我双方的情况,立 足于对已有的物质条件和战争潜力各 方面进行比较,在打与不打,如何打、 方面进行比较,在打与不打,如何打、 打到什么程度, 打到什么程度,怎样结束战争等关键 问题上进行综合“庙算”考虑。 问题上进行综合“庙算”考虑。
战争中密码学与数学的关系
• 1941年5月21日,英国情报机关终于 年 月 日 截获并破译了希特勒给海军上将雷德 尔的一份密电。 尔的一份密电。 • 中途岛海战
数学素质与军事指挥的关系
• 各个战争时期,有不同的数学素质。 各个战争时期,有不同的数学素质。 • “庙算在先,谋智于上” 庙算在先,谋智于上” • 机械化作战时的运算分析 •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仿真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仿真
• 计算机仿真是集计算机技术、军事运 计算机仿真是集计算机技术、 筹理论、军事学、多媒体技术、 筹理论、军事学、多媒体技术、通信 技术、控制技术于一身的现代高科技。 技术、控制技术于一身的现代高科技。

(完整word版)数学与战争

(完整word版)数学与战争

战争与数学的关系从人类早期的战争开始,数学就无所不在关键词:军事数学应用战争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军事科学也不例外。

从人类早期的战争开始,数学就无所不在,不论是发射弩箭还是挖掘地道,数学就像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一样在起作用。

虽然战争是个令人讨厌的话题,但战争却是人类不可避免的。

一数学推进武器进步的步伐数学用之于军事,古已有之,如阿基米德设计各种弩炮、军用器械,利用抛物镜面聚太阳光线焚毁敌人船舰,后来数学用于军事也不过是侧重于航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数学发展的转折点之一。

大战初期盟军大败,英国退居英伦三岛,遭致德国的严重空袭,情势相当危急。

英国空军虽然训练有素,然而数量太少,无济于事。

所幸的是英国已经有了不错的雷达系统帮助。

怎样发挥雷达的作用,以弥补空军的不足?英国政府召集了一批科技人才(包括数学人才),收集相关数据,用科学方法分析,最后建立起了一套新的运作系统使得英国的空防力量提高了一倍。

直到20世纪,科学发展促使武器进步,数学才真的可能与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许多数学家投身于武器与战略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工作与空气动力学、流动动力学、弹道学、雷达及声呐、原子弹、密码与情报、空照守图、气象学、计算器等有关。

另一方面,欧洲大陆许多第一流的数学家,为了逃避纳粹迫害而转往美国,使美国在战后一跃而成为第一流的数学强国。

而冷战开始后,苏联在人造卫星方面先拔头筹,使美国政府大为吃惊,赶忙投下大量经费,扩充大学基础科学,吸引世界各地的数学家来美国。

数学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军事武器的前进步伐。

二破译密码的解剖刀——数学1941年5月21日,英国情报机关终于截获并破译了希特勒给海军上将雷德尔的一份密电。

从而使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一艘巨型战列舰,希特勒的“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在首次出航中即葬身鱼腹。

1943年4月,日本海军最高司令部发出的绝密电波越过太平洋,到达驻南太平洋和日本占领的中国海港的各日本舰队,各舰队司令接到命令: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将于4月18日上午9时45分,由6架零式战斗机保护,乘两架轰炸机飞抵卡西里湾,山本的全部属员与他同行。

数学与军事

数学与军事

数学与军事
高新科技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

现代战争总是借助现代数学的运算进行事先模拟,在战争爆发之前就运算着战争的结局,以达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目的。

数学与军事科学的交叉学科——军事运筹学。

军事科学中可以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概率模型,因而可在实战前对作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政治、经济、地理、气象等因素进行模拟,以选择出对自己一方既有利又最稳妥的作战方案.
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可能知道“黑洞”现象。

其实,数学也有类似的神秘数字现象,比如“六一七四”问题。

美国数学家马丁曾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任何不同的四位数字通过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排列,得到差后再重复上述运算,至多七次,得到的答案都是“六一七四”,国际数学界将之称为“马丁猜想——六一七四问题”。

此后,全世界有不少人研究这一问题,但均未获得圆满的解决。

“六一七四问题”在打赢未来战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战争爆发,一方得到敌方的某行动密码,要破译它就需要“六一七四”的理论。

“六一七四”问题的成功解决,不但有重大的军事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民用价值。

比如用在密码通讯、数据通讯等领域,它可以给加密和保密传输带来很大的方便,还可以运用于电子产品、其它工业产品或工业设备并能解决电压的稳定性问题。

1950年,纳什进入兰德研究所工作,这是中央情报局设在圣莫尼卡的一个战略研究机构,雇佣数学家推行冷战时代的对策理论。

浅谈数学在战争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在战争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在战争中的应用一、陆军作战中数学的应用领域(一)数学在战术层面上的应用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样,在军事领域中数学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陆军作战中,战术层面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领域。

一方面,数学原理在陆军作战武器的开发和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战争的冷兵器时代,数学理论就被用于投石机等作战武器的制造和使用中,士兵可以根据一些初等数学理论知识,如平面几何学来预测投石机的抛射轨迹,从而在武器的使用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巨石的落点更加精准,从而更好地发挥投石机的杀伤力,达到攻城或者杀伤敌人的目的。

而到了热兵器时代,数学理论在武器的开发和使用中的应用就更加深入了。

无论是轻武器如各类枪械,还是火炮、导弹的设计都需要数学知识,弹道的计算就是数学应用的突出例证。

而在武器使用上,狙击手在射击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战场情况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射击的精准度,达到一击必杀的震慑效果。

另一方面,在大规模军事战争中,为了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战术就需要对大量的战场数据进行分析,数学在其中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军事统计学就是数学和战争结合的产物。

通过数学中的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相关知识,结合陆军作战的实际情况就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为预测战争的走势提供科学的依据,拟定出合理的战术,提前做出应对,在陆军作战中抢占先机。

(二)数学在战略层面上的应用数学在陆军作战中的应用还可以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上,使得战略层面的作战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具有预见性。

尤其在信息化的作战环境下,陆军作战中可以依托于现代计算机超强的运算能力将复杂的数学模型用于战略决策当中。

通过数学模型就可以对陆军作战中的军事问题展开定量分析,来预测战争的走势,来指导作战决策,做出最优的战略抉择。

其中军事运筹学和军事边缘参数就是数学在战略层面应用的代表。

军事运筹学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工具定量分析军事问题,为陆军作战的战略决策进行数量依据支撑的科学方法,是一种现代的军事科学。

战争中的数学故事

战争中的数学故事

战争中的数学故事
《战争中的数学故事》
嘿,你们知道吗?在那充满硝烟和战火的战争年代啊,居然也有着和数学紧密相关的有趣事儿呢!
就说在二战的时候吧,有一次盟军要轰炸一个敌军的重要基地。

这可不得了,要是炸错了地方那可就糟糕啦。

于是呢,一群聪明的数学家就被召集起来啦。

他们要计算出最佳的轰炸角度和投放炸弹的时机。

这里面有个数学家叫汤姆,他呀,那可是绞尽脑汁,整天对着那些地图和数据研究个不停。

他拿着笔在纸上不停地写写画画,嘴里还嘟囔着各种公式和数字,那认真的模样,就像是在解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

为了能更精确地计算,他甚至都顾不上吃饭睡觉。

他就那样一遍又一遍地演算着,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又突然眼睛一亮。

经过好几天没日没夜的努力,终于,汤姆算出了完美的方案。

到了轰炸的那天,盟军的飞机按照汤姆计算出来的路线和时机行动。

嘿,你猜怎么着?那炸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敌军基地上,把敌人炸得是七荤八素。

这场战争因为有了数学的助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呢。

你看,数学这东西,在战争中可真是发挥了大作用呀!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小英雄,默默地为胜利贡献着力量。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数学,说不定啥时候它就能在关键时刻帮上大忙呢!这就是战争中的数学故事啦,是不是挺有意思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认识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概念的解释,给出了信息化战争的定义和其成为未来战争重要形式的结论,并给出了对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基本特征的认识。

最后,通过分析数学在精确指挥这一战争重要环节中的作用,得出了数学是信息化战争精确指挥之魂的结论。

关键词信息化未来战争数学精确指挥一、对信息化战争概念的认识信息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大量存在,并且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它与物质、能量一样,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信息化这一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而出现的一个富含技术色彩的词语。

信息化这一概念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与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军事领域,出现了社会信息化、家电信息化、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战争等概念。

信息化战争这一概念是1995年由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的。

他明确指出:“在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战争形式将是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有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战争是军事、政治、外交、科技、经济等因素的一体战,军事领域的交战是主体,其总的形式是信息中心战,同时要以政治、科技、外交、的斗争相配合;信息中心战是贯穿信息化战争全过程的战场作战形式。

”有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技术条件对胜负发生关键性作用的战争。

”还有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战争,是指以信息化为主导,以高质量的机械化装备为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信息化理论课战法进行的战争。

”我认为,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

这种形态与社会形态有关,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可以给信息化战争这样定义:信息化战争,是指一种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全维战场进行的一体化战争。

这种战争对机械化战争来讲,是一次质的飞跃,是一种全面的革命。

二、对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基本特征的认识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全面发挥信息化武器装备作用的战争,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推动下的新军事革命的结果。

它不同于机械化战争,更不同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等传统战争。

它主要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争的主体性力量可以说,这是信息化战争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信息技术主要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扩展了人的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只有信息技术特别是高新信息技术大量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作用于战场并对作战的胜负有决定性的影响时,战争才会进入到新的时代,在机械化战争中,尽管也有电话,电报等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手段,但是由于这些技术在数量及先进程度方面远远不够,难以对战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时的战争还不能称为信息化战争。

换句话说,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要成为战争的主体性力量。

2、战场空间全维一体、范围广阔,作战兵力密度小机械化战争中,战场空间基本局限于陆海空三维范围。

在“天”“电”这两个层次,基本上是开展志愿性的活动。

随着军用卫星、信息战武器的运用以及远战兵器的增多,战场空间不断扩大,有传统的陆、海、空三维向陆、海、空、天、电磁、网络这全部的有形、无形空间发展,并实现了全维一体。

全维一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各战场空间分别作为整个战场空间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一体化的战场空间;另一方面,各战场空间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3、信息流通结构网络化,作战诸单元行动一体化我国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就必须提高军队的信息化程度。

首先,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网络化的。

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树状;二是网状。

在机械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基本上是树状。

信息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传递,横向流通困难。

而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呈现出网状,信息可以从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流出,并自动寻找最佳途径向一个或多个目标传递。

不仅传递速度快,而且可同时传递的对象多,特别是信息横向流通非常容易,很容易实现信息共享。

4、夺取“制天权”、“制信息权”成为赢得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地位大大提升,“制信息权”的作用异常突出。

信息制约着物质和能量,在战争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作战的进程和结局有重大的影响。

在战争中,对抗的双方哪一方在信息领域占有优势,哪一方就能更容易拥有作战的主动权,更能取得作战的胜利。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运用了各种先进的电子战手段,牢牢掌握海湾战场上的主动权,不仅使伊军成了“瞎子”、“聋子”,还使夜晚对自己“单向透明”。

脑袋控制拳头。

被剥夺了信息的军队,就好像是被挖去了眼睛,耳朵,被摄走了灵魂的躯壳。

5、作战高精度、高强度、远距离、快节奏、非线式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是一种精确作战。

作战部队将能够对敌目标实施精确的侦察与定位,对作战决策实施精确的运筹,对兵力投送实施精确的计划,对作战行动实施精确的准备,对己方部队实施精确的保障,对打击效果实施精确的评估。

作战精度的提高将能大大提高作战效果。

美国的统计表明,摧毁一个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需要9000枚炸弹,在越南战争中,需要300枚炸弹,而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则只需要2枚。

到了伊拉克战争,美军的精确作战达到了更高的水平,1枚精确制导炸弹基本上就能解决问题。

此外,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是一种快节奏的作战。

机械化战争及更传统的战争,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年或数月。

据资料显示,超过5年以上的战争,在17世纪约占40%,18世纪约占34%,19世纪约占25%,20世纪约占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局部战争的持续时间急剧缩短。

信息的获取快、传递快、处理快,指挥人员指挥快,部队机动快、支援快、协同快、再加上精确,大威力武器弹药的运用,使得作战节奏大大加快。

三、信息化战争精准指挥之魂——数学信息化战争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精确作战,它要求指挥员必须实施精准的指挥,而数学能为这一指挥的实践提供有效途径。

指挥员依据作战目的和特点,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技巧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作战反复进行量和形的描述、演算和推导,可揭示和抓住作战内在规律,对和选定最佳行动方案,最终实施精准高效的作战指挥。

1、数学能为精准指挥提供简明精确的语言简洁是中外将领一直追求的指挥艺术与技能。

兴登堡曾说,在战争中“只有简约才能获得成功。

”美军把“简明”作为联合作战基本原则。

而数学恰恰具有这种简约性。

数学语言不仅形式上简洁精炼,而且表达内容精确深刻,最大限度地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这与指挥员追求的精准指挥有着天然的默契。

未来战争涉及军兵种多,装备复杂,作战准备、决策等信息量大,战争节奏快。

这就要求指挥员充分运用数学语言的特性,从纷繁庞杂的作战程序中,抓住关键环节,将各军兵种的作战计划、决心建议删繁就简,变滥为约,加以统合,形成简洁明了、精确严谨的上级首长决心,以实现精确指挥、精确行动。

相反,如果指挥员缺乏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就可能面对繁杂冗长的战场信息理不出头绪,可能一叶障目造成决策上的迟缓甚至顾此失彼,可能大而化之地概略决策和模糊指挥,使下级难以执行和操作。

2、数学能为精准指挥提供数量化计算手段《孙子兵法》强调作战须“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现代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更离不开数学分析和计算,而且日趋复杂和周密。

另外,信息化战争战场信息浩如烟海,只有借助数学方法,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进而获取军事行动所需要的各种准确、可靠的数据,使决策指挥更加快速和准确。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初期,舰船屡遭日机攻击损失率很高,于是急调大批数学运筹专家对477个战例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当敌机来袭时舰船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术能减少损失”的结论,从而使舰船损失率由62%下降到27%。

3、数学能为精准指挥提供数量化计算手段《孙子兵法》强调作战须“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现代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更离不开数学分析和计算,而且日趋复杂和周密。

另外,信息化战争战场信息浩如烟海,只有借助数学方法,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进而获取军事行动所需要的各种准确、可靠的数据,使决策指挥更加快速和准确。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初期,舰船屡遭日机攻击损失率很高,于是急调大批数学运筹专家对477个战例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当敌机来袭时舰船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术能减少损失”的结论,从而使舰船损失率由62%下降到27%。

4、数学能为精准指挥提供逻辑推理工具数学中的命题公式都是严格地从逻辑上加以证明才成立的,数学的推理必然遵循逻辑的法则,能保证从某一前提导出的结论在逻辑上准确无误,也就是说运用数学方法思考处理问题,在逻辑上具有可靠性和必要性。

战争现象与世界万物一样,本质中都表现为一定的量,没有量也没有质,数学则能为军事指挥员提供逻辑推理工具。

只有对战争现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才能对其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掌握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美军《作战纲要》中对“坦克不应在2000米以外距离上同反坦克导弹交战”这一原则的推理论证,是因为从统计分析中得到,相距2000米以上的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命中率为61%,而坦克命中反坦克导弹的概率只有20%。

5、数学能为精准指挥提供便捷的认知和实践途径军事专家们指出:“和平时期主要是从仿真实战中学习战争。

”数学方法提供的理论、方法和数学语言,不但可以把军事活动中诸多的、交叉的关系用数学关系式表达出来,简化和加速思维过程,如射击散布率、毁伤规律、兰切斯特定律、指数法以及各种军事数学模型等等,都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射击效果、战斗经过和军事活动规律的,而且可以借助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进行各种军事行动的模拟试验。

通过数学模拟和试验,从而使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工具、数学方法解答现实问题。

同时,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还可将历史经验的归纳和对未来的预测融为一体,把定性与定量分析、解析、计算和过程仿真有机融合,把计算机的自动推理与专家学者的经验指导有效结合,并在合成动态的人工模拟战场下,使部队得到近似实战的锻炼,全面检验战术和技术,从而为指挥员决策指挥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和方法。

参考文献[1] 王保存著:《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2] 伍仁和著:《信息化战争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胡光正主编:《当代军事体制变革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4] 刘伟著:《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