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第五课 玲玲的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以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教案1 学习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第5课,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玲玲的画》课文原文与朗读

《玲玲的画》课文原文与朗读《《玲玲的画》课文原文与朗读》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玲玲的画》课文原文与朗读[qq-video vids=f0781s86ubq]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以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2、《玲玲的画》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A案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
2.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第一课时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
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
(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5课《玲玲的画》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5课《玲玲的画》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画huà(年画、画画、图画)幅fú(一幅画、幅面、两幅)评píng(评论、评语、评价)奖jiǎng(奖状、奖励、评奖)候hòu(气候、时候、候车)报bào(报喜、报纸、报告)另lìng(另外、另类、另一个)及jí(及时、及格、来不及)拿ná(拿到、拿起、拿主意)并bìng(并列、并且、并不是)二、我会认玲líng(小巧玲珑、八面玲珑)详xiáng(详细、端详、安详)催cuī(催促、催办、催人)啪pā(啪啦、啪的一声)脏zāng(弄脏、很脏、脏了)懒lǎn(懒惰、偷懒、懒人)糟zāo(糟糕、糟了、糟蹋)肯kěn(肯定、不肯、肯去)三、多音字兴xīng (兴奋)xíng (高兴)参cān(参加)shēn(人参)得dé(得到)de(好得很)děi(得亏)四、近义词满意——满足收拾——整理仔细——认真五、反义词高兴——难过仔细——马虎六、理解词语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端详:仔细地看。
收拾:整理;停顿。
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样子。
脑筋:指思考、记忆等能力。
七、句子解析1.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仔细”说明爸爸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2.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说明玲玲在动脑筋思考。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不能把一些没做好的事看成坏事,因为坏事也能转化成好事;另外,遇到做不好或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弥补。
八、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玲玲的画写了一件什么事?玲玲明天要去参加评奖的画,一不小心弄脏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玲玲的画》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以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教案1学习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第5课,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
及教案
课文原文
玲玲的画
玲玲喜欢画画,她画的小猫、小狗、小鸟像真的一样,大家都夸她画得好。
玲玲的妈妈生了一场大病,家里陷入了困境。
姥姥知道后,赶快搬来和玲玲一起住。
姥姥看到玲玲的画,说:“这孩子天赋异禀,将来一定有一番作为。
”
玲玲开心极了,要给姥姥画一幅画,姥姥说:“我最喜欢看花,画一幅花给我吧。
”
玲玲画了一株牵牛花,仙人掌、仙鹤、小熊、蘑菇这些都围着它来看,看得出神入化,钦佩不已。
教案
课前导入
1.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一些小朋友喜欢的画家或画作,引入今天的主题。
2.向学生介绍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中教学
1.读懂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掌握课文的意思。
2.分析课文情节:引导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事件,分析情节的主次。
3.建构课文背景:介绍课文背景、课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4.学习课文语言: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学习新的表达方式与成语。
课后延伸
1.通过试卷、口语、写作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2.提供更多的绘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扩展知识面。
3.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总结
本课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一个小女孩的喜爱和才华。
深刻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了孩子们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将才华变成实际行动,实现未来的理想。
二年级《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二年级《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语文教学是培养思维的过程,而不是传授知识,不要心急,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你喜欢。
《玲玲的画》课文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玲玲的画》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玲玲”。
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
(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眼睛相关,因此是目字旁。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玲玲的画》课件

3.【新题型】你有过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吗?照样子,
写一写。 裤子划破了。
在划破的地方缝上小熊, 裤子更好看了。
下雨了,不能 去春游。
和好朋友们开读书会,交流最近看过 的书,大家了解到的知识更多了。
【点拨】 本题考查创意运用的能力。作答时联系生活中
的经历,写出坏事变成好事的例子即可。
示例1:有一次,我画画报。一不小心我把水彩笔 弄掉了,脏了一大片,我差点就哭了。突然,我 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点子,于是,我在脏的地 方画了一朵红花。我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想这 幅画又美了。
示例2:有一次,我穿着新衣服来上学。上体育课 玩耍的时候把衣服划破了,我非常难过,回家跟 妈妈哭起来。妈妈会魔法,在衣服上贴了一个英 雄贴,衣服更酷了。
读1自然段,看看最开始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端详”:仔细地看。
“得意、端详、评奖”看出玲玲的画画得非常好。
得意
读2-4自然段,思考玲玲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 催她了。平舌音,催促的意思。
得意
伤心
学写字
画幅评奖
重难字书写指导
上宽下窄。 最宽的一笔。
起笔高于右侧。 左窄右宽。
要穿插到左 边讠的中间。
上下结构, 上下两部分 要写得稍扁。
课堂演练
一、轻松找朋友。
píng jiǎnɡ bào zhǐ ná qǐ
报纸 拿起 评奖
二、辨字组词。 评( 评价 ) 坪( 草坪 ) 奖( 奖状 ) 浆( 泥浆 )
【点拨】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玲玲刚画好画 时很得意,所以第二幅图填“得意”;画被弄脏了后, 玲玲伤心地哭了,所以第一幅图填“伤心”;在爸爸 的指导下,玲玲在弄脏的画上画了一只懒洋洋的小狗, 画更好看了,此时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第三幅图 填“满意”。据此排列顺序即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
故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而引出本文的观点——“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意在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采用多种方法教生字,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
注意生字中的后鼻韵母。
2、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3、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及爸爸最后说的话蕴涵的道理。
学习准备:自制课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那我们就来看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2、谈话激趣:(1)指答: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处理的?师: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画画时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识字1、自读,提醒学生注意看准字、读准音,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请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第五课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等10个生字,会写“评奖、时间”等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出任务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2、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补充知识:玲是玉器敲击发出的生硬)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课文里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
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预设答案: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朗读比赛,男女换读,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二、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