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讲义.doc

实验讲义.doc
实验讲义.doc

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固定化及酒精发酵

酵母菌(yeast)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卵圆形、圆柱形,其菌落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酵母菌多数为腐生,专性或兼性好氧,广泛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例如水果、蔬菜、蜜饯的内部和表面以及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下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馒头、面包等食品发酵;在工业上,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将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单糖吸入细胞内,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体内酶的作用,把单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此作用即酒精发酵。

C6H12O6(葡萄糖)→2 C2H5OH(酒精)+2 CO2↑

在酿酒酵母酒精发酵的生产和应用中,由于细胞破碎和酶纯化等操作往往导致酶活性和稳定性都受影响,从而降低产酒精效率。而利用细胞固定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方法主要有三种: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其中固定包埋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包埋法就是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多孔的水不溶性的紧密结构中,细胞中的酶处于活化状态,因而活性高,活力耐久。目前,利用聚乙烯醇(PV A)—海藻酸盐是包埋法中比较高效的一种,这种方法以PV A-海藻酸钠作为混合溶胶,将酵母细胞固定起来进行酒精发酵,不仅可以使细胞浓度增加,而且可以多次使用,减少了酵母培养增殖所消耗的糖分;操作简单、过程迅速、颗粒不粘连、颗粒强度大大提高,且增加了颗粒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因此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酒精生产效率。

【实验一】

一、酵母菌的分离与培养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酵母菌。

二、【实验原理】

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值为4.5~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

酵母菌生长迅速,在液体培养基中比霉菌生长得快。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纯化出酵母菌。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实验材料:成熟葡萄

试剂:0.1%吕氏(Loeffier)美蓝染液

配制方法:A 液:美蓝(methylene blue, 又名甲烯蓝)0.3 g, 95%乙醇30 ml;

B 液:0.0l% KOH l00ml。

混合A 液和B 液即成,根据需要可配制成稀释美蓝液。

2、培养基:

(1)乳酸豆芽葡萄糖培养液(300 ml):豆芽(60 g)、葡萄糖(6 g), pH 值4.5。

配制方法:

1)先将豆芽称60 g加蒸馏水300 ml,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量至250 ml左右,制成20%的豆芽汁;

2)加入葡萄糖,用乳酸调pH值至4.5左右,然后加蒸馏水定容至300 ml;

3)分装9 ml于小试管中,高压蒸汽灭菌于,115 ℃,20 min。

(2)YPG培养基(500 ml):酵母膏(5 g)、蛋白胨(1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pH值6.5~6.8。

配制方法:

1)称取酵母膏5 g,蛋白胨10 g,葡萄糖10 g,放入500 ml烧杯中,然后加入400 ml蒸馏水;

2)使用HCl及NaOH调整pH值6.5~6.8,加蒸馏水定容至500 ml,再放入琼脂10 g;

3)装入三角瓶,塞上棉塞,用报纸包扎瓶口。高压蒸汽灭菌,于115 ℃,20 min,冷却至50-55℃左右时倒入无菌平皿。

3、器材

烧杯、玻璃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吸管、移液枪、漏斗、纱布、瓷缸、接种环、刮铲、载玻片、显微镜、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锅、载玻片、盖玻片

四、【实验步骤】

1、富集培养(第1天):取葡萄皮于90 ml无菌水,放置于摇床150 rpm,摇晃5 min,取出后稍

静置。用无菌枪头吸取上清液1 ml接入9 ml的乳酸豆芽葡萄糖培养液中,同时做一个不接菌

液的空白对照管一起培养。置28~30℃培养箱中培养20-24小时(第2,3天)。

2、观察: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菌液置于载玻片中央的0.l%美蓝染色液中,混匀后加盖玻片制成

水浸片,先用低倍镜后换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情况。活酵母菌可使美蓝还原,

从而使菌体不着色,用此方法可判断酵母菌的死活。(第2天)

水一碘液浸片的观察:在载玻片中央加一小滴革兰氏染色用碘液,然后在其上加3小滴水,

取少许酵母菌液放在水一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

3、镜检:取少许富集的菌液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第2天)

4、菌液稀释:用无菌枪头吸取0.5 ml富集菌液,加入装有4.5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几次,

让菌液混合均匀,稀释成10-1稀释液。再用1 ml无菌枪头,吸取10-1稀释液0.5 ml,移入装

有4.5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混匀,即成10-2稀释液。同样做法再一次,做成10-3稀释液。

5、倒平板培养(第2天):倒YPG培养基平板,凝固待用。用无菌枪头分别吸取10-2、10-3浓度

的稀释液0.1 ml于YPG平板上,用涂布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平放桌面30 min,使菌

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置28~30 ℃再培养24 h或稍长(过长则霉菌长出)(第

3,4天)。

6、纯化:从长有单菌落的平板中选取典型的酵母菌菌落,用接种环挑取一环的酵母菌,在YPG

平板中采用划线分离法分离酵母菌。并同时制片做纯度检查。若不纯,应进一步挑取该菌落

采用划线分离,直至获得纯培养体为止。涂片镜检,菌落观察。(第4,5天)

7、菌种保藏:将分离的酵母菌转接于YPG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待长好后置于冰箱内4 ℃下保存。

(第4,5天)

五、【注意事项】

1、美兰染色浓度和时间严格掌握;

2、平板培养时间不宜过长,过长则霉菌长出。

六、【思考题】

1、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2、说明观察到的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死活细胞数的影响。

【实验二】

二、发酵菌株的筛选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显色剂及杜氏小管判断各分离酵母菌的发酵能力。

二、【实验原理】

TTC(2,3,5一氯化苯基四氮哇)是一种显色剂,它对酵母的代谢产物发生呈色反应,通过它可以判断酵母中呼吸酶活力的大小,即酵母产酒精能力的高低。在一定培养基上培养的酵母菌落上覆盖一层TTC显色剂后会显不同颜色,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落成深红色,次之为粉红色。

酵母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会产生CO2,根据杜氏小管中产气多少可以间接判断酵母发酵能力的强弱。

三、【实验材料】

A、培养基

TTC上层培养基:TTC 0.05 g、葡萄糖0.5 g、琼脂1.5 g、水l00 ml:

TTC下层培养基:YPG琼脂。

乳酸豆芽葡萄糖培养液(300 ml):豆芽(60 g)、葡萄糖(6 g),乳酸调pH值至4.5。

B、器材

平皿、试管、杜氏小管、接种针

四、【实验步骤】

(l)酵母菌一级筛——TTC法:

将分离得到的各菌株依次接入TTC下层培养基的平皿中,每个平板接8~10株(第4天),培养24 h(第5天),长出菌落然后倒入TTC上层培养基,30 ℃下保温(阴暗处)2~3 h。比较各菌株间的颜色深浅,颜色深的菌株呼吸酶活力强,有较强的产酒精能力。选取原始平板中对应的颜色较深的10~20株菌,作为二级筛的出发菌株。

(2)酵母菌二级筛——杜氏小管观察法

选取上述显色较深的酵母菌落(同时接种一颜色较浅的菌落作为对照),挑取一接种环接入乳酸豆芽葡萄糖培养液中,同时试管内倒置一杜氏小管(第5天),培养24 h后(第6天),观察杜氏管中产气

情况。打开棉塞,嗅闻是否有酒精气味。记录产气及酒精气味情况,并于显色情况进行比较。

根据杜氏小管中产气多少分为5个等级:

(1)“++++”表示杜氏小管中充满气体;

(2)“+++”表示杜氏小管中充满3/4气体;

(3)“++”表示杜氏小管中充满1/2气体;

(4)“+’’表示杜氏小管中充满l/4气体;

(5)“一”表示杜氏小管中没有气体。

五、【注意事项】

1、TTC法筛选要注意避光;

2、放置杜氏小管时,注意把杜氏小管中的气体排干净,不要残留气体。

六、【思考题】

1、列表并对比分析酵母菌落显色深浅与杜氏小管中产气多少之间的关系。

2、使用显色指示剂进行酵母初筛有哪些好处?

【实验三】

三、发酵菌株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酵母菌的鉴定方法,熟悉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微生物鉴定。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鉴定是科研及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通过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A、DNA提取需要配置的试剂

高盐的TE buffer

终浓度配制50 ml

10 mM Tris.Cl, pH 8.0 0.5 ml(1M 母液)

0.1 mM EDTA, pH 8.0 0.01 ml(0.5M 母液)

1 M NaCl 1.8 g

室温可保存几年

CTAB提取液

终浓度配制200 ml

2%(W/V) CTAB 4 g

100 mM Tris.Cl, pH8.0 20 ml(1 M 母液)

20 mM EDTA, pH8.0 8 ml(0.5M 母液)

1.4 M NaCl 10.22 g

室温可保存几年

10×CTAB/NaCl溶液(10%CTAB/0.7 M NaCl)

在80 ml H2O中溶解4.1 g NaCl,缓慢加入10 g CTAB,同时加热并搅拌。如果需要,可加热至65℃溶解。定容至100 ml。

其它化学试剂:异丙醇、乙醇、液氮、Taq酶、dNTPs、引物。

B、仪器

移液枪(10、100、1000μl),0.2 ml PCR管,枪头,2 ml eppendorf管,饭盒。

四、【实验步骤】

1.形态学鉴定:(第7天)

A.菌落形态观察

按普通微生物实验指导书观察所分离的真菌菌落特征。

B. 细胞形态学观察

按普通微生物实验指导书简单制片法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并绘制细胞形态图。

2.分子生物学鉴定:

(1)酵母DNA的提取(CTAB法提取真菌基因组DNA)(第7,8天)

1)取少量酵母菌落连同部分培养基一起放入研钵中,加入液氮粉碎,然后加入800 μl 2% 65℃保

温的2×CTAB抽提液,混匀,65℃保温30~60 min。

2)加入800 μl的氯仿/异戊醇(24:1),轻缓颠倒混匀,10000 r/min,离心5 min。

3)取上清(约600 μl),加入1/10体积(约60 μl)的65℃的CTAB/NaCl溶液,颠倒混匀。

4)用等体积(约600 μl)的氯仿/异戊醇(24:1)抽提,10000 r/min,离心5 min。

5)取上清(约450 μl),加入0.8 V的异丙醇沉淀核酸,颠倒混匀,(如沉淀可见,继续做下步,否

则,-20℃保温10~20 min)。

6)4℃,12000 r/min,离心10 min。

7)去上清,用高盐的TE buffer重悬(约100μl)。(可65℃保温30 min,至大部分溶解)。

8)加入0.8体积的异丙醇沉淀核酸,充分混匀(如没有沉淀,-20℃保温10~20 min),4℃,12000

r/min,离心15 min。

9)去上清,70%乙醇洗涤沉淀,干燥,用尽可能少的TE buffer重悬(30~60μl)。

(2)DNA质量检测(第7,8天)

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大小及提取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DNA纯度(将DNA 稀释50倍后分别测OD260和OD280,并计算OD260/OD280的比值)。

DNA浓度计算:

(3)PCR扩增(第9天)

核糖体DNA 普遍存在于生物中,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RNA 中包括26S、18S、 5.8S 和5S 4 种不同沉降系数的核糖体RNA 片段, 它们分别对应的基因片段既具有遗传上的相对稳定性, 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具有一定的突变, 使它们作为一种良好的生物分类鉴定材料得到广泛的重视。早期一般选取大小适中的18S 序列作为鉴定的标准, 随后26S 的D1/D2 区序列和ITS 序列也被用于应用于鉴定工作中(图1)。本实验使用ITS 序列进行鉴定,包括ITS1和ITS2 两个转录间隔区。PCR反应引物使用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 )和ITS4 (5'-TCCTCCGCTTATTGATATGC-3' )。

图1 真核生物钟编码核糖体的序列(5'- 3')

取一PCR管,按下述PCR体系加入PCR扩增所需的试剂:

ddH2O

10×PCR buffer(without MgCl2)MgCl2 (25 mM)

dNTP(10 mM)

5’primer(10 mM)

3’primer(10 mM)

Template(50 -500 ng/μl)

Taq DNA po lymerase(5U/μl)34.6 μl 5 μl 4 μl

1 μl

2 μl 2 μl 1 μl 0.4 μl

Total 50 μl

将上述加样后的PCR管放到小离心机低速甩一下,放入PCR扩增仪进行扩增。扩增反应程序按如下设定:

94℃预变性 5 min

94℃变性30 sec

52℃退火30 sec 40个循环

72℃延伸60 sec

72℃延伸 5 min

4℃保温(到达此温度时停止PCR扩增,将PCR管取出)

(4)PCR扩增检测

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是否有所想要的大小的目标条带,大概浓度如何。

(5)测序

将符合要求的样品(选5-6个),按公司测序订单要求填写。(测序一般可以分为将PCR扩展目标DNA连接到T载体上和直接利用PCR产物测序两种方法,本方法采用直接利用PCR产物测序,需要自己提供测序引物)

(6)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演示(第10天)

使用软件Bioedit 除去测序不可靠部分及无用的部分,然后登陆NCBI网站,进行在线比对分析。

五、【注意事项】

1.PCR扩增时PCR反应缓冲液,特定公司的特种型号的Taq酶会自带自己所需的PCR反应缓冲液,

不同的公司的产品(Taq酶与PCR反应缓冲液)之间一般不可以混用;

2.观察PCR反应缓冲液是否包含Mg2+,如果包含,则不需要另加入;如果不包含,则必须加入。

六、【思考题】

进行微生物物种鉴定时为什么使用不同的鉴定方法综合进行鉴定?

【实验四】

四、酿酒酵母细胞PV A-海藻酸钠固定化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固定化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和掌握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微生物胞内酶的生产和应用中,由于要进行细胞破碎和酶的分离纯化等操作,提取的酶往往活性和稳定性都大受影响。如果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化后,既免除了复杂的细胞破碎、酶提取和醇化过程,而且酶活性和稳定性也得到较大提高,更可以作为固体催化剂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应用并进行连续操作。

微生物细胞固定方法主要有三种: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PV A-海藻酸盐是包埋法中常用的一种,即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多孔的水不溶性载体的紧密结构中,细胞中的酶处于活化状态,因而活性高,活力耐久。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培养基:

(1)酵母膏0.15 g,葡萄糖20 g,(NH4)2SO4 0.2 g,K2HPO4?3H2O 1 g,MgSO4?7H2O 0.25 g,pH 值

7.0,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 ml,115 ℃灭菌15 min。

(2)葡萄糖培养液:酵母膏0.15 g,(NH4)2SO4 0.2 g,无水葡萄糖20 g,K2HPO4?3H2O 1 g,MgSO4?7H2O

0.25 g,pH值为6.5~6.8,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115 ℃灭菌20 min。

2、试剂:

1)2 % CaCl2溶液,121℃灭菌15 min。

2)聚乙烯醇PV A-海藻酸钠混合胶(第2天):称量PV A 8 g、海藻酸钠2g放入100 ml去离子水中,沸水浴加热溶解,并室温下密封存放24 h后使用。

3、器材:250 ml烧杯,平皿,试管,无菌的250 ml、500 ml三角瓶,注射器

四、【实验步骤】

1、菌种活化:挑取酵母菌斜面菌种一环,接1环斜面菌苔于装有20mL培养基的150mL三角瓶中

活化,置于恒温摇床内,150r/min培养24 h,25 ℃培养30 h。然后按10%接种量进行扩大培

养,将扩大培养后的菌液10000r/min,离心15min,倾去上清液,用0.85%生理盐水离心洗涤

3次,再将其用0.85%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酵母数控制在108个/ml。(第3天)

2、固定化:聚乙烯醇PV A-海藻酸钠混合胶于无菌烧杯中加热融化,冷却至45 ℃左右。酵母菌

液(预热至35 ℃左右)与聚乙烯醇PV A-海藻酸钠按1: 4比例(v/v)混合均匀后,制备固定

化细胞。用注射头直径为2 ml注射器以恒定速度滴到250 ml三角中,瓶中预先盛有50 ml的

含2 % CaCl2溶液使形成凝胶珠。(第5天)

3、待凝胶珠在溶液中浸泡0.5-6 h;置于温度4℃,过夜平衡。然后取100粒凝胶珠加入150 ml

无菌葡萄糖培养液中,置25 ℃下发酵7-9 d。发酵结束后品尝其口味,测定其酒精含量(第

13-15天)。

4、固定化颗粒强度测试:挑选50 个颗粒均匀的固定化小球,放于500 ml的烧杯中,加水100 ml。

以500~3000 r/min 的速率搅拌5 min,观察小球的直径变化和破损情况,以此来描述小球的

强度。(第7天)

5、颗粒膨胀性测定:取数粒大小均匀的固定化小球在4 ℃的去离子水中浸泡24 h,用游标卡尺

测量浸泡前后的颗粒平均直径的变化,计算颗粒的膨胀性。(第8天)

五、【注意事项】

1、聚乙烯醇PV A-海藻酸钠混合胶先室温下密封存放24 h 后,再与微生物混合,颗粒成形后再冷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改善颗粒的性能、抑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

2、聚乙烯醇PV A-海藻酸钠混合胶要水浴或者微火加热溶解,待温度降低后再与酵母菌液混合,防止烫死细胞。

六、【思考题】

实验中海藻酸钠和CaCl2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五】

五、酿酒酵母的酒精发酵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发酵的主要类型及其控制条件

(2)掌握酒精发酵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己糖分解为乙醇并放出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酒精发酵作用。酒精发酵的类型分为三种:即通过EMP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通过HMP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通过ED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酵母菌通过EMP途径分解己糖(如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在厌氧条件下和微酸性条件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为乙醇。因此,如果酵母菌要进行酒精发酵,就必须控制发酵液处于微酸性条件。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菌种材料:酿酒酵母

2、酒精发酵培养液:红糖100 g,(NH4)2SO4 2.0 g,KH2PO4 1.0 g,pH自然,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 ml,。150 ml小三角瓶装上述培养基50 ml,250 ml三角瓶装100 ml,大试管中装10 ml,包扎,115 ℃灭菌30 min。

3、溶液或试剂:

10% H2SO4 ,1% K2Cr2O7 ,10% NaOH

4、器材:酒精计、试管(内装一倒置的杜氏小管)、移液枪、滴管、载玻片、显微镜、三角瓶、培养

箱、烧杯

四、【实验方法】

1、液体种子的制备和发酵液的接种培养:

1)取活化培养的酵母斜面菌种一满环,接入150 ml小三角瓶的种子液中(第10天),28~30 ℃培养箱中保温培养24 h(第11天),此即三角瓶液体种子。

2)将上述液体种子以5 %接入250 ml三角瓶中的待发酵液中。

3)放入28~30 ℃培养箱中培养24~36 h后观察结果。(第12,13天)

2、二氧化碳生成的检验:(第12,13天)

1)先观察三角瓶中的发酵液有无泡沫或气泡逸出,再察看发酵试管里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体聚集。

2)取10 % NaOH溶液1 ml注入发酵试管中,轻轻搓动发酵管,观察液面是否上升,如气体逐渐消失,则证明其中气体为发酵过程中生成的CO2,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O2 + NaOH →

NaHCO3。

3、酒精生成的检验:(第12,13天)

1)打开大三角瓶棉塞,嗅闻有无酒精气味。

2)从大三角瓶中取出发酵液5 ml,注入空试管中,再加入10 % H2SO4溶液2 ml。

3)向试管中滴加1 % K2Cr2O7溶液10~20滴,如管中由橙黄色变成黄绿色,则证明有酒精生成,反应式如下:2K2Cr2O7+8H2SO4+3CH3CH2OH→3CH3COOH+2K2SO4+2Cr(SO4)3+11H2O

4、酒精度测定:利用酒精计测定酒精含量。

五、【注意事项】

在CO2检测过程中。大试管中杜氏小管内有气体聚集,说明发酵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的生成,在加入加NaOH后,轻轻搓动发酵管,发现液面上升,因为在此过程中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液面上升,并且杜氏小管内部气体全部消失,充满液体后降到试管底部,这些现象证明了发酵过程中CO2生成。

在检验酒精生成的过程中,打开三角瓶瓶塞,可闻到明显的酒香味,在加入H2SO4溶液及K2CrO7溶液,溶液由橙黄色变为了黄绿色,在静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加深,这些现象证明了发酵过程中乙醇的产生。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巴斯德效应,如何利用其指导酒精发酵?

附页2 实验进程安排

第1天8:00 实验说明

9:00 全班准备试验:对所需玻璃器皿(平皿,三角瓶,试管)用去污粉洗涤至玻璃壁不挂水珠,晾干。(湿热灭菌法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使用115℃,其余使用121℃灭菌)

配豆芽培养液400ml,分装9ml x 30支试管;其余分装5ml x 20支试管(加杜氏小

管)

配YPG培养基3000ml,倒斜面20支;其余分装120ml x 10个三角瓶

葡萄糖培养液100ml:10ml x 10支试管

4.5ml蒸馏水试管60支

90ml无菌水:10瓶

平皿:200套(干热灭菌)

100μl,1000μl枪头各9盒;10μl枪头4盒

10ml注射器:20个(报纸包扎)

取葡萄皮放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20min

富集:1ml样品+9ml豆芽培养液,28℃富集24h

酵母菌种活化:挑取酿酒酵母在斜面上划线,28℃培养24h

第2天镜检,观察酵母菌形态及死活情况

倒YPG平板,酵母富集液梯度稀释,取10-2、10-3各0.1ml涂平板,28℃,24h以上

挑取已活化的酵母斜面菌种满一环,接种于10ml葡萄糖培养液中,28℃,30h。

配制1% Ca(NO3)2500ml,分装50ml x 10瓶,灭菌

配制PV A-海藻酸钠溶液200ml,室温封存24h

准备下次实验其它所需的试剂及器材

第3天观察所分离的酵母生长情况

制片显微镜下检测纯度,如果不纯,继续划线分离

菌种保藏:将分离的部分酵母菌纯种转接于YPG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待长好后置于

冰箱内4 ℃下保存。

挑取酵母菌斜面菌种一环,接种于含10 ml葡萄糖培养液的试管中,25 ℃培养30 h

配制含有YPG琼脂的平皿若干

第4天制片显微镜下检测纯度

菌种保藏:将分离的剩余酵母菌纯种转接于YPG斜面培养基上,28℃培养24h以上

酵母菌一级筛——TTC法:将分离得到的各菌株分别接入TTC下层培养基的平皿中,

28℃培养24h以上;

配制红糖发酵培养液2500ml,分装,灭菌。

种子液:50ml x 10个小三角瓶;

发酵液:100ml x 18个大三角瓶;

发酵管:10ml x 10支试管(含杜氏小管)

准备其它下次的实验试剂及器材

第5天TTC法:配制TTC上层培养基,TTC下层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倒入TTC上层培养基,

30 ℃ (阴暗处)2~3 h。

杜氏小管观察法:选取显色较深的酵母菌落,挑取一环酵母菌接种于5ml豆芽培养

液(含杜氏小管),28℃培养24h;

固定化:PV A-海藻酸钠融化45℃,加4ml酵母菌液→滴加至50ml 1% Ca(NO3)2中第6天观察杜氏管中产气情况

配制DNA提取试剂

接种需要进行鉴定的各酵母菌株到新的含有YPG琼脂的平皿中,28℃培养24h以上

无菌水洗涤凝胶珠3次,-20℃冷冻12h、4℃解冻风干、室温备用。

取100粒凝胶珠加入150 ml无菌葡萄糖培养液中,置25 ℃下发酵7-9 d。

第7天形态学鉴定:

固定化颗粒强度测定

颗粒膨胀性测定准备,测定凝胶珠膨胀前的直径(mm)。

第8天酵母DNA的提取、质量检测

DNA浓度计算

颗粒膨胀性测定:游标卡尺测量凝胶珠膨胀前后直径变化(mm),计算膨胀性。

第9天PCR扩增

PCR扩增检测

测序订单填写

准备其它下次实验所缺的试剂及器材

第10天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演示

液体种子的制备:取保存的酵母斜面菌种一满环,接入150 ml小三角瓶的种子液中,

28~30 ℃培养箱中保温培养24 h

第11天将上述液体种子以5 %接入250 ml三角瓶中的待发酵液中,放入28~30 ℃培养24~

36 h后观察结果

准备其它下次实验所缺的试剂及器材

第13天250 ml三角瓶发酵液中二氧化碳生成及酒精生成的检验

二氧化碳生成的检验: 杜氏小管中有无气体。

发酵管中加入1%NaOH 1ml,轻轻搓动发酵管,观察液面是否上升。

酒精生成的检验:大发酵瓶有无酒味。

取发酵液5ml→空试管→ 加10%H2SO4溶液2ml→1% K2Cr2O7溶液10~20滴,看颜

色变化情况。

第14天固定化酵母酒精生成的检验

打开固定化细胞发酵的三角瓶,嗅闻有无酒香气,查看上层溶液有无浑浊,凝胶珠形

状是否完好

注:具体时间根据学生课程情况临时灵活调整。

2010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资料

谈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 引子 一、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钱学森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二、教什么

三、怎么教 1、教是为了不教 2、把知识得以产生的"问题"还给予学生问题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发展前进的,我们必须把知识得以产生的"问题"还给予学生。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素养包括多种能力和素质,科学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能力、记录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等。本次讲座主要就怎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记录能力进行学习。 第一个问题: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 达尔文曾经对自己作了这样一个评价:“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鲁迅曾经教导青年文学爱好者“如果要创作,第一必须观察。” 观察对于小学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又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观察能力,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提高观察兴趣 1、为了提高观察兴趣,可以了解中外科学家以及学生身边有关观察的一些故事。 2、提出观察的要求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易到难。 二、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1、细心 即观察时要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细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精微,就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就不能概括出事物的规律。所以,观察不仅要亲眼看,还要深入看,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细致,

实验室研究简介

1. Ping Wang, Chunsheng Wu, Ning Hu, K. Jimmy Hsia, 《Micro/Nano Cell and Molecular Sensors》, Springer, Singapore, 2016 2. Ping Wang, Qingjun Liu, Chunsheng Wu, K. Jimmy Hsia, 《Bioinspired Smell and Taste Sensors》, Springer, Germany, 2015. 3. 胡宁,王君,王平译著,《智能传感器:医疗、健康和环境的关 键应用(Michael J. McGrath, Sensor Thenologied: Healthcare, Wellness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 陈星,刘清君,王平译著,《生物医学传感技术(Iniewski. K, Biological and Medical Sensor Technologies)》,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 Ping Wang, Qingjun Liu, Chunsheng Wu, C. C. Liu, 《Biomedical Sensors and Measurement》, Springer, Germany, 2011,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12. 6. 王平,刘清君,《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 Ping Wang, Qingjun Liu, 《Cell-based Biosensor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Artech House Press Inc., USA, 2010. 8. 王平,《细胞传感器》,科学出版社,2007. 9. 王平,叶学松,《现代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2005. 10. 王平,《人工嗅觉与人工味觉》,科学出版社,2000.

国外著名实验室介绍打印版

[国外著名实验室] 卡文迪什实验室 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H.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命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相当于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物理系。 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历史悠久,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遥相对应。卡文迪什实验室创建于1871年,1874年建成,由当时剑桥大学校长W.卡文迪什(William Cavendish)私人捐款兴建的(他是H.卡文迪什的近亲),这个实验室就取名为卡文迪什实验室。当时用捐款建了一座实验室楼,并配备了一些仪器设备。 英国是19世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物理实验室从科学家私人住宅中扩展为研究单位,适应了19世纪后半叶工业技术对科学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化和专业化是必然趋势。剑桥大学校长的这一做法是有远见的。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负责筹建这所实验室。1874年实验室建成后他担任第一任实验室主任,直到他1879年因病去世。 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开展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初具规模。按照麦克斯韦的主张,物理教学在系统讲授的同时,还辅以表演实验,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表演实验要求结构简单,学生易于掌握。麦克斯韦说过:“这些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他们却会比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学生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易产生依赖而不敢拆成零件。”从那时起,使用自制仪器就形成了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传统。实验室附有工作间,可以制作很精密的仪器。麦克斯韦很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很注意前人的经验。他在整理一百年前H.卡文迪什留下的有关电学的论著之后,亲自重复并改进卡文迪什做过的一些实验。同时,卡文迪什实验室还进行了多种实验研究,例如:地磁、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学常数的精密测量、欧姆定律、光谱、双轴晶体等等,这些工作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7年麦克斯韦去世后,瑞利(James William Rayleigh, 1842-1919)继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他因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而获1904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瑞利在声学和电学方面很有造诣。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系统地开设了学生实验。1884年,瑞利因被选为皇家学院教授而辞职。 28岁的J. J. 汤姆逊(J. J. Thomson, 1856-1940)继瑞利之后任该实验室第三任主任。他因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获190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汤姆逊对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建设有卓越贡献。在他的建议下,从1895年开始,卡文迪什实验室实行吸收外校及国外的大学毕业生当研究生的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制,树立了良好的学风。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学者陆续来到这里,在汤姆逊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了著名科学家,例如卢瑟福、朗之万、W. L. 布拉格、C. T. R. 威尔逊、里查森、巴克拉等人,其中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对科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有的成了各重要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 汤姆逊和卢瑟福最早证实了空气被X射线游离。从游离现象推导出游离辐射(放射线),也就是由原子释出能量范围广大的电磁波和粒子辐射。汤姆逊最负盛名的贡献是探讨阴极射线的性质,也就是电子的性质。他借着电场以偏转阴极射线;在过去是用磁场使它子偏转。他终于证实电子为带负电的粒子。接着他又测定电子的质量,约为氢原子核的二千分之一。在当时它子是被视为最小的粒子。 电子是属于次原子级的粒子,汤姆逊是证明次原子级粒子存在的第一位,从此打开了次原子级的门户。后来汤姆逊证实电子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会产生X射线,而X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却会产生电子。 第一个原子模型也要归功于汤姆逊,也就是闻名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他绘出原子为一球形,充满了正电荷,同时也有相同数目的负电荷(电子)。汤姆逊因在电子和气体导电两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190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汤姆逊领导的35年中间,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进行了气体导电的研究,从而导致了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研究,导致了α、β射线的发现;进行了正射线的研究,发明了质谱仪,从而导致了同位素的研究;膨胀云室的发明,为核物理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准备了条件;电磁波和热电子的研究导致了真空管的发明和改善,促进了无线电电子学的发展和应用。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使卡文迪什实验室成了物理学的圣地,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纷纷来访,把这里的经验带回去,对各地实验室的建设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最新小学科学实验培训文字稿汇总(最新)

三年级抽测实验操作内容 观察鸟羽毛特点实验 实验材料: 鸟类羽毛、剪刀、托盘、烧杯、水、滴管、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把一片鸟类羽毛放在手中,用手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2.观察羽轴,用剪刀将羽轴纵向剪开,发现了什么? 3.将羽毛放在托盘上方,用滴管往羽毛上滴几滴水,又有什么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羽毛的排列顺序,观察到了什么? 实验现象: 1.羽毛掂起来很轻; 2.发现羽轴中间是空的; 3.往羽毛上滴水时水滑落到托盘上; 4.放大镜下的羽毛排列紧密有序。 实验结论: 鸟的羽毛质量很轻;羽轴是中空结构的;羽毛具有很强的防水性;羽毛排列紧密有序。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它的飞行。 注意事项:使用小刀或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放到有纸巾的手中,用手指捻一捻,捏一捏,谈感受。 2.用放大镜继续观察。 3.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4.将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5.把土壤放到铁盘里,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1.感觉土壤有点湿,看到纸巾上有水渍。

2.在放大镜的帮助下,发现土壤颗粒大小不同,并掺杂树叶等杂质。 3.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一段时间后,沉到水底的土壤出现了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5.冒烟,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土壤颜色变浅了。 实验结论 土壤里含有水、空气;由不同物质组成;有颗粒较大的砂和很细的黏土;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注意事项 1.注意土壤的选择 2.注意酒精灯的使用 3.提醒学生,刚开始加热土壤时冒出的“白烟”是土壤中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又遇冷凝结而成的。 认识岩石 实验器材 多种多样的岩石、放大镜、锤子、小刀、铁砧等。 实验步骤 1、观察每块岩石的颜色。 2、拿出准备好的岩石,摸摸每块岩石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们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手指甲刻划每块岩石的表面,辨析是硬的还是软的。 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锤子敲开岩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 实验现象及结论 花岗岩:颜色:花斑(灰白色、肉红色);结构:块状;硬度:很硬。 砂岩:颜色:黑色、深灰色、褐红色、灰绿色,光泽较暗。结构:颗粒状;硬度:很硬。 大理岩:颜色:白色或有花纹;结构:颗粒状;硬度:较软。 注意事项 在使用锤子、小刀时,注意安全,特别是再砸岩石时不要伤到手、眼等。 探究磁铁的秘密 实验材料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东门小学邓爱群 通过一年级新教材的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科学和其他学科不同,更注重于动手实验。为此,培训方更是贴心的给我们安排了常见的实验展示,然后让我们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互相交流,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明确实验中容易发生的一些误区,如何预防,如何做好这些常规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上好科学课不是件容易之事儿,教师应有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每一位科学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儿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进取,感到成功。学生面对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现在的孩子见得多,听得多,接触的也多。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提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尖锐。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也是凡人,但碍于情面却不愿承认自己的不懂不会。其实这是一种对学生极其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的不信任。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并真诚坦白平等地与孩子们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

小学科学学习培训资料.

小学科学学科《课标目标与教材解析》教师培训材料 【一】、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十二·五”建设规划 系、部、室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编制日期:2010年3月

一、“十一·五”期间学院实验室建设概况 1、实验室设臵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本学科点基本具备课程实验教学条件,初步建立了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材料加工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等三大类11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总面积360m2,各实验室功能及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专业实验室设臵情况 2、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除学院公用大型仪器设备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现有设备见附表2。总价值

为2137929元。其中2006-2009年投入占70%左右,约150万元。 3、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内涵及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规划和建立了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材料加工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等三大类教学实验室,重点建设了材料制备实验室,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材料显微结构实验室。 材料制备实验室主要购臵了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烧成的高温电阻电炉、微波烧结炉、气氛炉,热压烧结炉等,用于金属材料熔制的真空熔炼炉、电阻炉,以及用于金属热处理改性的真空热处理炉、渗碳炉等,基本能满足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需要。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主要购臵了液压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蠕变试验机、疲劳试验机、各类硬度仪等设备,基本满足结构材料教学需要。 材料显微结构实验室主要购臵了金相显微镜及金相制备相关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一个自然班的教学实验,是十一五期间建设较好的一个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共承担结晶学与矿物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设计与制备、金属学、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合金熔炼原理、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课程设计、现代金相实验技术、材料显微组织与结构实验、特色与创新实验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课程,同时承担每年约150名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教学任务、每年50名左右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十一五期间,依托金刚石薄膜实验室、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及现有专业实验室,承担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和四川省等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被3大检索收录40余篇。 总之,较好地完成了上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的各项实验室建设任务。 4、教学队伍 专业实验室设有管理人员3名(初级2名、中级1名),专职实验教师1名(热分析实验室),所有实验课程教学完全由专业教师执行。 5、存在的问题 尽管通过多年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随着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本科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实验室很难满足新的培养方案对于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龙门中小乔丽平 2014年10月26日、27日,县教育局组织了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在东关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按培训要求,每个教师要聆听专家培训,听优秀教师示范课,还要观摩东关小学仪器室。根据参会人数,分两组同时进行,专家评委现场点评,参会教师参与研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每个学区选出1人进行发言。这次培训,我认真倾听并记录了专家教师的讲课内容。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 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师培训材料

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冯小平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小康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美好未来的创造者的根本保证。 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有所提高,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当今社会重经济、重效益、追求物质生活,提倡超前消费的潮流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意识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没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师德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人在曹营心在汉”。 有资料表明,不少师范院校在校生选择师范专业是迫于无奈,毕业后不愿从教的比例较高,即使从教也只是作为过渡一下;不少青年教师只是

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应付应付,并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执着地追求,更没有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以致于全身心的投入。少数教师受到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缺乏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精神,急功近利;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平时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教师弃教“下海”经商;当前,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和人才流动逐步市场化,不少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城市中小学,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些情况已对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2.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现实中,少数青年教师由于工作的动机不很明确,有的是为了生活的无奈而从教,有的是为了有个工作、有事可做而从教,工作中不注重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还有少数老教师只注重凭借自己的经验教学,不关心、研究未来,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忽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思想的接纳,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使一些教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起来缺乏干劲和积极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是空谈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对这句话有些人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 3.缺乏热情与爱心——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 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但也有不少教

科学实验室汇报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室汇报材料 在本学期,自然实验室的工作仍旧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标准学校来严格要求。本学期,实验室能做好各项工作:能按标准小学的要求规范存放各类仪器,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保养和维修;按要求来配备自然仪器,每学期都会增添必要的实验用品;及时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资料备查等等。一学期下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这一些问题以及要改进的设想,为将工作做的更好,特分如下四个方面来总结。 一、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1、本学期,各年级都能按照实验计划执行,上好开足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均能记好实验记录。同时,在实验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的学习、实验态度。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师生的实验水平都有所提高。据统计,本学期开足学生分组实验课和教师演示实验课,完成了计划任务。 2、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自然实验教学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室活动 1、在期初,实验室即制订了全年级的实验计划、周日程安排表,组织成立了自然备课组,在每个星期组织开展活动,对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了详尽的研讨,使每个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获得了提高。 2、实验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以举办科学知识和小实验等竞赛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成绩方面 1、本学期,自然教师科研兴教意识较强,能通过平时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和空余时间认真学习科研理论方法,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本学 2、本学期,实验教师认真辅导学生参加了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学生们在比赛中努力为学校争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3、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收集了大量塑料瓶杯等其它可代用品用于教学,小的维修则自己动手,为学校节约开支。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目前,实验教师队伍还不壮大,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2、要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以便更好地提高我校实验教学质量,搞好实验室工作。 3、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观念还不够开放,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培养还没有抓到实处,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开放思想。

小学科学培训学习心得

小学科学培训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 东二小学梁炳辉 上周,我参加了桂城街道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学科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科学科老师的培训,改变了以往自己对科学教学的一些偏见,让我对科学学科又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受益非浅,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认真上好科学课,不断充实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我,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本次培训学习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勉。 讲座中,东二小学吴青老师作了《科学课外小制作的组织与辅导》的专题讲座培训,讲座中,吴老师具体讲述了科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课外小制作的有关问题。特别是课外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的让我感受最深,听了讲座后,我明白了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而作为科学的实验必须要让学生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在有规范的玩中学习科学,感觉科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科学课的重点

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除了堂上的科学实验,还应延伸到课外的小制作,科学老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上好科学课不是件容易之事儿,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更应有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以往我对科学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后不会进行反思和经验积累,所以从教科学多年,在科学的教学中都没有很大的进步,更忽略了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辅导。但听了中心小学彭老师作的《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的讲座后,让我懂得了一个学科的发展,必须要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线。科学老师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小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一个跃进。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 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方案标准范本

方案编号:LX-FS-A67116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方案标准范本 The Objectives, Policies, T ask Allocation, Steps T o Be T aken And Other Factors Needed T 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Action Guideline A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方案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生活中把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全部按计划制定成文本,并付诸实施。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施新课程以后,小学科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虽对以前的自然学科有所延承,但整合了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其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有着深刻的变革,使任课教师很难适应。而且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差异大,校长往往把精兵强将安排在语数外学科上,而让一些老教师顶替勉强为之,这些老教师是在文革期间接受基础教育,所学基本不能胜任教学。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把该课程分散排在各年级,没有相对专职,以至于有的教师将该课程挪作他用,未能实现国家规定教学计划。这种状况,并非我学区如此,凡农村小学大多这样,但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

小学科学学习培训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科学学习培训资料 小学科学学科《课标目标与教材解析》教师培训材料【一】、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一、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 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 1 / 3

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 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小学科学教师和实验教师培训资料文稿

小学科学教师及实验室实验员培训提纲 不做实验的科学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说明:本提纲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具体讲课顺序将根据需要做具体调整什么是科学? 达尔文说:“科学就是积累事实,以便从中发现规律。 狄德罗说:“我们(科学家)有三种方法一观察、思考和实验,通过观察搜集事实,通过思考把事实组合起来,通过实验把组合的结果进行验证。”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观察、实验和制作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位置:(请牢记框架图) 覆卷.实乐、制作 具体内容标准: ①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活动建议:对动物、植物、水、空气、岩石等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 ②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活动建议:对花的构造、细胞等进行观察,并能画图和用文字说明) ③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活动建议:测量物体长度、重量、温度等, 并用计量单位记录) ④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活动建议:杠杆平衡实验、斜面省力实验、种子萌芽条件对比实验等)

⑤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活动建议: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⑥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活动建议:制作岩石标本,昆虫模型,火山、地层模型等) 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活动建议: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 课程标准中关于观察和实验的界定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是指不对观察对象施加任何影响的观 察,它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甚至发现一些规律,如观察蚂蚁的行为、月相的变化、叶脉的形状等。 观察时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观察,还应注意与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记录与测量工具的运用相结合。对观察的目的性和观察程序也应给予具体的指导。 实验实验的基本特征是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变量 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如验证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系)、模拟实验(如模拟火山喷发)和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了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教学概述 一、关于观察 (一)认识活动的特点 科学观察的概念是指: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的事物,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对自然事物的感性认识。 以上表述,结合科学课的实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观察的主体必须动员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不是单指用眼睛看。 2.观察的客体是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 3.“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是观察方法有别于实验方法的重要特点。 4.“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是指观察有别一般的感知,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发射式的感觉。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性 认识活动才是观察。

小学科学实验室制度.培训资料

小学科学实验室制度 1.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操作的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整洁。进入实验室后应按指定位置就坐。不得大声喧哗及自行摆弄仪器装置。 2.学生在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前应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器材进行认真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各组仪器未经教师许可,不得随意移动。公用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4.实验时,必须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操作,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实验记录,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按要求写好实验报告。 5.严格遵循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和实验材料。学生在实验中出现意外事故或损坏仪器应及时向教师报告。凡因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而造成仪器损坏和药品浪费,均应照价赔偿。 6.增强环保意识,废液、废纸、火柴梗及玻璃片等杂物不得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抛,应分别倒入指定的废液缸或垃圾箱中,保持实验场所的清洁卫生。 7、实验完毕,应整理仪器装置,清洗器皿,搞好卫生,关闭电源、水源,玻璃器皿清洗后放回原位。填写好《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并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仪器交接制度 1.仪器管理人员调动或更换时,应由校主管领导、财务人员监督,一次性办清交接手续。 2.对短缺的仪器物品,及帐帐、帐物不符情况,原管理人员应负责追回和解释,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3.移交范围包括帐册、规章制度、仪器实物、钥匙。 4.交接清册必须由主管领导、财务人员、交接人员签字生效。 科学实验室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二) 仪器借用制度 1.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借用的仪器应先填好借用单,注明借用和归还日期。 2.仪器借用应按时归还。借前和收回时,对仪器质量状况要进行检查和交待清楚。对借用中损坏仪器应填报损单,主管领导视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意见进行处理。 3.仪器应妥善保管,账物相符。绝不允许流失或移作他用。出借校外的须经主管校长、教导及财产保管员商讨同意,对未经同意,擅自流出校外的仪器,一经发现,必须及时追回,对管理人员给予批语教育,并追究其相应责任。 4.主管人员及仪器管理员应定期对校内仪器进行核对清查。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让科学课堂充满生机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让科学课 堂充满生机 7月26、27日我和华远芳老师、万运梅老师在龙泉北校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优秀教师说课和专题报告,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

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的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付的措施,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开交流——拓展创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动的引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的结论要能促进儿童原有认知向科学方向发展。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科学猜想太过随意、科学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实验室标书资料(中文)

目录 DR5000TM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 DR2800TM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2) DRB200数字式消解器 (3) 化学耗氧量(CODcr)测试系统 (4) BODTrak TM生化需氧量测定仪 (5) LDO TM荧光法便携式溶氧仪(HQ10) (6) sensION1便携式pH/ORP分析仪 (7) sensION3台式pH/ORP分析仪 (8) sensION2便携式pH/ORP/离子浓度计 (9) sensION4 台式pH/ORP/离子浓度计 (10) 2100P便携式浊度仪 (11) 2100N型台式浊度仪 (12) IL550总有机碳(TOC)分析仪 (12) IL500总氮自动分析仪 (14) IL500总磷自动分析仪 (15) 微生物实验室(MEL) (16) DR5000TM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用途: 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自动选择测试方法及触摸屏显示等功能,采用USB通用型数据接口,储存有200多种水质分析方法。可用于市政污水、工业污水、饮用水、环境监测、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水质分析。 2. 工作条件: 2.1 电源:220V,50/60Hz 2.2 温度:0-40 C 2.3 湿度:最大相对湿度80%(非冷凝) 3. 技术性能指标:

3.1 波长:190-1100nm 3.2 波长准确度:±1nm 3.3 波长精度:0.1nm 3.4 带宽:2nm 3.5 波长校准模式:自动 3.6 波长选择:基于测试方法的自动选择波长 3.7 扫描速度:每分钟一个完整的扫描 3.8 吸光度测量范围:± 3.0 Abs (波长200~900 nm 范围内) 3.9 吸光度测量准确度:5 mAbs (0.0~0.5 Abs) 1% (0.50~2.0 Abs) 3.10 吸光度测量准确度:< 0.5% (等于2 Abs);< = 1% (大于2 Abs) 3.11 光源:钨灯(可见光)和氘灯(紫外光) 3.12 杂散光:> 3.3 Abs / < 0.05% (采用碘化钾溶液于220nm波长处测定)3.13 接口:1个连接电脑的USB接口,2个可连接打印机、USB读数 装置和键盘的USB接口 3.13 显示:触摸屏显示 4. 配置要求 4.1 水质分析方法: 多达240种哈希测试方法,用户可自建多达50种测试方法。 4.2 比色池及适配器: 1cm x 1cm方形比色池、1cm x 2cm光程长方形比色池、1cm x 5cm光程长方形比色池、直径13mm 圆形比色池、1英寸圆形比色池、流通池比色池。多功能比色池适配器。 4.3 仪器配件: 电源线。 DR2800TM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1.用途: 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自动选择测试方法及触摸屏显示等功能,采用USB通用型数据接口,储存有200多种水质分析方法。可用于市政污水、工业污水、饮用水、环境监测、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水质分析。 2. 工作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