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设计的历史
设计概论00688第一章_第二节 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

第一章
设计的历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掌握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 了解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认识中国当代设计文化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
(一)设计的发生 (二)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 (三)西方艺术设计的历史 (四)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五)中国当代设计文化的状况
第二节 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
其他还有夔(kuí )纹、鸟纹、象纹、鱼纹等,
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即 以兽面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逐次 效果。图案组织多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 显出威严工整的艺术氛围。
青铜立人像
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 商器时代晚期已开始使用天然铜制
造小件工具和装饰品。从夏代开始铸造青铜 器,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的设计 铸造达到了顶峰。
拓展知识点3
青铜器设计,是我们的祖先继彩陶和黑陶以
后,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又一伟大创造。
拓展知识点4
奴隶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残酷的阶级统治
是青铜器设计的基本特征。
青铜器的设计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
⑤农业在青铜时代开始对人们的实际生
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铁器的出现为农 业耕作提供了新的生产力。 ⑥商周历法的完善将时间概念引入人类 设计的意识。 ⑦商周车辆和道路的使用,使交通具有 设计意义。 ⑧货币作为一种流通的符号,有着显著 作用。 ⑨《考工记》的出现是先秦最重要的设 计著作。
商代有了“十干”:
甲﹑乙﹑丙﹑丁﹑戊(wù )﹑己﹑庚﹑辛﹑壬
(rén) ﹑癸(guǐ)
十二支:
子、丑、寅、卯、辰、巳(sì )、 午、未、申、酉(yǒu 戌(xū
)、
东方艺术设计史—中国篇分解

3.尖状器:这类石器的制作较前两类要复杂和精致。制作时,一般是把石英或
燧石质的石板加工出尖和刃来,其中两刃一尖最为多见。在我国最典型的是三棱 器
4. 铸造方法:熔铸法:使人们可以随意制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铜器,并体现出青 铜材料的特点。熔铸法制作青铜器首先要制范,有了范,人们便可以铸造出形式 和尺寸完全一样的规范化产品
失蜡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工艺的一项伟大发明,并至今仍为 精密铸造法的一种方式。失蜡法是用蜡制成器形,然后用泥填充和加固,待干后 再倒入铜液,蜡受热后熔成液体流出,原来有蜡处即形成铸造物。用失蜡法铸造 的青铜器花纹精细,表面光滑,精度很高。
新石器时代
中国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 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 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 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 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 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
彩陶时代时间 4。特点:造型质朴优美,具有独特鲜明强烈的艺术风格。器物上的图案线条流畅, 结构分布紧密,适合器物的形态。
5.材料与制作方法:彩陶的材质多以细泥质的陶土为主。但陶瓷还未干时,用某种 工具,例如:木片,卵石等把陶柸的表里打磨平滑,并且用赤铁矿和氧化锰作为黑 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器皿上描绘图案或画面。有的彩绘前加一层陶衣,已 增加色彩变化。陶器在窑中烧成后变成土红色色,花纹成黑色,深红色或紫黑色的 美丽图案,这也正是原始彩陶的色彩风格。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整理版]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2814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a.png)
第一章原始社会艺术设计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之一,距今(9000)年前,已制作出质地较为疏松的灰陶。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的淘气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陶器遗存。
2.就具体器型而言,不同功能的器物在造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别,(最为典型的炊煮器就是鼎)。
3.原始社会建筑形式主要有:穴居建筑穴居建筑大致呈现出从地穴——半穴居——地面建筑——下建台基的地面建筑的发展历程。
干阑建筑新石器时代的橄榄建筑遗址及相关文物多发现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结语:新石器时代艺术设计所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
2.因材施教。
3.功能至上。
4.以人为本。
5.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艺术设1.自(夏代)起青铜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物质材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2.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艺术面貌的形成与其所采用的(陶范法)(或泥摸法)的铸造工艺不可分割。
3.西周时期的统治者重视礼制,大约在周穆王时期,一系列的祭祀,军事,飨宴、相见等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以维护其统治,并对不同身份等级者所拥有的物品材质、形状、尺度、数量以及色彩等均加以限定起到明贵贱、别尊卑的目的,成为后世多遵循追慕的“周礼”。
4.因为青铜器在西周礼仪中具有严格的标示作用,周人也由此形成(“藏礼于器”)的制度,组合有序的青铜容器又称之为(“礼器”)。
青铜器的占有状况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5.除陶文外,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汉子为(甲骨文)。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1.商人重酒,(商代)的酒器十分发达。
(周代)禁酒,酒器的制作开始衰落。
2.(龙凤题材)是这一时期璧、璜最为常见的装饰题材。
3.(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礼记》)提出了(“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将主要殿堂建在中轴线上接近中心点的最重要的位置,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建筑群的中轴对称布局对于(烘托尊贵)的作用。
4.此外,最终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不仅全面的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经过整理归纳,力图探索规律,并加以科学的总结。
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历史

中国艺术设计史一、石器时代的设计●一般认为人类的历史始于公元前180万年之前。
从距今180万年到1万年之间的漫长时期,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与艺术设计的萌芽,也大致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
●距今180到20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早期。
人类石器的制作初步具有了对称、均衡、饱满等形式美感的萌芽。
●距今20到5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石器中所包含的形式美感和装饰意向也更加显著。
●距今5到1.5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在小型的骨制用具上,雕刻有非常写实、优美的动物形装饰。
二、陶器的出现●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新时期时代。
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是磨制石器的出现。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从采集、渔猎活动为基础的迁徙生活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向文明状态转变的开始●原始陶器的分布极为广泛,除了澳洲、太平洋岛屿、北极地区、非洲的少数部族外,绝大多数民族都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了陶器的制作。
●原始陶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虽然有先有后,造型样式与装饰风格也存在不尽相同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其次,原始陶器的装饰多采用抽象几何形式。
●最后,原始陶器的设计体现了多样的形式美感因素。
从陶器的造型、肌理到纹饰、色彩,它总隐含了对变化、对比、统一、和谐、反复、渐变、疏密、粗细、节奏、韵律等方面的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三、玉器的设计●玉石也称美石,为天然隐晶质的材料,一般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种,硬玉便称翡翠。
由于玉质材料有着质感光洁,色泽鲜艳,温润清亮的特点,往往被人们作为一种象征的器具,来实现和满足财富、权利、神性的需要。
四、彩陶●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是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一种特殊的陶器样式。
马家窑文化中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又呈现出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陶盆内壁上有三组相同的五人集体舞蹈的图像。
浅谈中国艺术设计史

浅谈中国艺术设计史
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也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
的发展历程。
中国艺术设计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艺术设计主要以器物为主,
器物的形式和工艺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象征和社会地位的表现。
而到了汉代,盛行的是通行
人书、书法、印章、绘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的创作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
理解和巧妙的运用。
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国艺术设计也渐渐开始融入宗教、国家政治、文学、建筑等领域。
在唐朝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而宋代时期,景泰蓝、瓷器、紫砂壶等器物的
制作技艺成为世界级的宝藏,吸引着海内外的观众。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艺术设计更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优美的书法、舞蹈、戏曲、绘画、雕刻、陶瓷等艺术形式一一呈现。
同时,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充分
的发展,白蜡画、剪纸、雕花、扎染等民间艺术形式开始流行起来,给中国艺术设计注入
了新的活力。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艺术设计也迎来了大发展。
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
的艺术设计开始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艺术文化,如油画、雕塑、建筑等领域的艺术形式。
同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发展的中国也为艺术设计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机会与资源。
所以说,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个历经千年,并且不断演化和创新的历史。
中国艺术设
计是以自我认同、自我反省、自我创新为基础的,并且能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现代文化注入
新的活力与时代感。
总之,中国艺术设计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
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浅谈中国艺术设计史

浅谈中国艺术设计史中国艺术设计史可以说是中国悠久文明的一部分,涵盖了从古代至今的艺术设计传承和发展。
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上,有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家和作品,这些都为中国的艺术设计传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石器、陶器等工艺品来装饰生活,中国的艺术设计起源于这个时期。
而到了夏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制作达到了巅峰,这些青铜器既是实用工具,也是极富装饰性的艺术品,展现出了中国古代人的美学追求和审美观念。
在此时期,典型的艺术设计符号如龙、凤、鸟兽纹等开始在青铜器上出现,成为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代表符号。
随后,汉代、唐代等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和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的唐三彩,这种彩绘陶器釉色鲜艳,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瑰宝。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的艺术设计也经历了起伏。
唐宋两代,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开始备受推崇,而著名的瓷器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也开始逐渐发展,元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
明朝时期的青花瓷,被誉为中国瓷器史上的一大奇迹,其纹饰优美,色彩鲜艳,带有浓重的中国风格。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更是成为中国瓷器艺术的代表,深受世人喜爱。
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著名的文人画家如唐伯虎、文征明等都是当时的艺术设计大师,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现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发展。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艺术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中国的艺术设计开始走向现代化。
著名的国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都成为了当时的艺术设计领军人物,他们开创了新的艺术设计风格,对中国的艺术设计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工艺美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著名的景泰蓝、金漆工艺、刺绣等传统工艺更是在这一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了当时的艺术设计亮点。
而到了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更是蓬勃发展。
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中国设计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特点:
1.古代设计:中国古代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方面。
例如,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唐代的丝绸和瓷器等都是中国古代设计的杰出代表。
此外,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也非常独特,如故宫、天坛、长城等。
2.近代设计:20 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开始受到现代
主义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设计师开始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设计中。
3.现代设计: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设
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设计师开始注重创新和个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
总的来说,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特点。
在现代,中国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全球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艺术设计历史中国ppt课件

陶瓷艺术设计
原始社会
双耳尖底瓶
陶瓷艺术设计
原始社会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半坡彩陶 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 的一个类型。
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 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 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陶瓷艺术设计
隋唐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1.1 青瓷:是唐代陶瓷中的主要品种。主要产地在越窑(浙江地区在唐代称为越州)、瓯窑 、 婺州窑 、岳州窑 、长沙窑。
• 1.2 白瓷:邢窑、曲阳窑 瓷器图例 • 1.3 绞胎瓷 • 1.4 唐三彩 • 是唐代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100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在冷却后,用含有铜、锰、
北齐 青釉六系刻花罐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晋 青釉六系彩莲罐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晋 德清窑四系罐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一).陶瓷艺术设计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陶瓷 造物。陶瓷包括陶与瓷两种 品类,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 土,烧造温度在1200度以下, 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 瓷器的材料是高岭土,烧造 温度在1200度以上,表面有 釉。在陶与瓷之间还有一种 所谓的“炻”器,如紫砂器 等。
艺术设计的历史是一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历史, 也是一部文化史。人类从事手工劳作是从制造工具开始 的,最早的工具也许是较易加工的木、石、骨器,可以 说人类的文化最早是写在木、石、骨上的。
设计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原始社会以 来至 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产品和设计;二是工业革命以 来所设计的产品和设计品类。无论是手工业时代的产品 还是大工业时代的产品,它们都是设计的产物。
与古希腊陶器媲美的是古罗马的银器工艺,采用錾刻 方式装饰着复杂的画面。
中世纪欧洲的的 工艺造物和设计以金 属、玻璃等工艺最为 突出,家具设计水平 极高,装饰豪华。文 艺复兴时期,工艺设 计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更加紧密。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设计艺术进入了以浪漫风格为 特征的新的发展时期,史称“巴洛克”、“罗可可”时期。 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紧跟“巴洛克”设计风格 之后的风格称为“罗可可”,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 华丽的繁饰,风格浮华虚饰。
景德镇自元代起作为中国的瓷都而闻名中外,最著 名的产品是釉下彩的青花瓷和釉里红瓷。
明代青花 装饰上承宋、 元之风而又具 清秀典雅之象, 造型渐趋小型 化、日用化。 民间青花装饰 率意自然,具 有大写意的风 格。
瓷器真正的百花 齐放是在明清时期, 斗彩、珐琅彩、粉彩、 五彩等彩瓷百彩流芳。
(二).青铜器设计
汉代以后,尤其是唐宋时代,使用金银等贵重材料 制作碗、杯、盘、瓶等一类的容器成为贵族阶和文明进程中, 不仅设计和创造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玉器,成为中国造物 文化的一部分,并形成和培育出了一种举世无双的崇尚玉 器品德的观念和意识。
中国古代家具以竹木为主。宋代以前的家具以低矮型 为主,自宋代起,开始流行高坐家具。明代是中国家具史 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明式家具”被誉为中外家具设计 的典范。
二.西方的艺术设计
(一).西方的古代设计
中国古代的设计与造 物可作为东方设计的一个 代表。在西方,古代的造 物和设计同样精彩。早在 旧石器时代晚期,西方的 狩猎民族已经制作出带动 物型的投枪器一类的工具。 新石器时代,欧洲出现了 陶器,新石器时代中期, 出项了彩陶,同时,金属 工艺亦发达起来。
陶器以古希腊的黑绘、红绘和白底彩绘最负盛名。
谢 谢!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 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世纪,其特点是大量使用青 铜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这种时代文化和文明的物化 形态,代表了三代社会物质文化的最高水平。
(三).漆、木、玉等器物的设计
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木器如在木碗上涂上采自 漆树上的漆,从此写下了中国7000年的漆工艺设计史。
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工艺十分发达,秦汉统一后,漆 器种类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髹涂、描绘 为主的漆器及工艺,如大型的木器家具、车具、建筑彩饰 等;二是以木、卷木、皮、竹、藤、铜、夹纻等材料为胎 骨的容器类漆器,此类漆器工艺设计和加工复杂,漆艺的 品质极高。
唐宋开始,器皿类的漆器开始退出使用的领域,而 向陈设方面发展,形成了以雕漆为主的工艺设计新模式。 元代是雕漆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浙江嘉兴出现了张成 和杨茂两位巨匠。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如 仰韶文化中的半坡、马厂、马山等彩陶。
中国的瓷器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品类丰富,一般 可分为青瓷、白瓷、彩瓷三大类。
中国隋唐时代的陶瓷生产 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最辉煌的时代,前所未有 的庞大瓷业系统形成了众多的名窑名品,最著名的是 “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磁州窑是北方最大 的最杰出的民窑体系,除生产白瓷以外,还兼烧黑、花、 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