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细菌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2细菌教学(2024版新教材)

教材习题
3.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 答案:细菌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分裂生殖有关;二是与
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在环境干燥、温度较低时,细 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 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四处飘散,当芽孢落 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为细菌,细菌不但繁殖快,而且不少 细菌又能适应不良环境,因此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
第二节 细菌
学习目标
1. 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 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认同细菌的发现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 术的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 布》,哪里有细菌呀?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 细菌分布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适应地球上 的任何环境,所以在空气中、地底下、水中、 动植物体内都有细菌的踪迹。这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细菌。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 B.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细菌的结构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解析:荚膜与细菌生殖没有直接的关系,A叙述错误;需要用显微镜才可以观 察到细菌的结构,B叙述错误;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在环境适宜的时候, 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生殖速度很快,C叙述正确;细菌适应性很 强,但是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殖方式都是分裂生殖,D叙述错误。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此实验的结论是( D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精品教案

细菌一、教材分析“细菌”一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后,进一步学习作为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细菌,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和生殖三个方面介绍细菌。
首先通过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带领学生慢慢揭开细菌的“面纱”。
而后介绍了细菌的形态。
通过“观察与思考”,学生在认识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的结构,再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最后介绍细菌的生殖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理解巴斯德鹅颈瓶实验2.描述细菌形态结构和生殖的主要特征3.尝试进行驳斥“自然发生说”的实验设计,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4.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鹅颈瓶试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5.认同细菌繁殖速度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菌的结构。
(2)细菌的生殖。
2.教学难点:(1)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2)原核生物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细菌的发现看不到?利用数据说明细菌的微小,指出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所以肉眼是看不到的。
人类是怎么发现这类生物的?总结学生的讨论、回答,介绍列文虎克的贡献。
引导讨论:细菌哪里来的?教师介绍有关细菌来源的两种观点。
由于观察到肉汤里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等自然现象,19世纪前的人们广泛相信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
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细菌是从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中产生的,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落入繁殖而导致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以肉汤作为原材料设计实验驳斥“自然发生说”。
总结“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的鹅颈烧瓶人类借助放大仪器发现了细菌。
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且举出例子证明。
尝试驳斥“自然发生说”。
数据加深学生的理解加深对微观生物的认识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分析推测能力,严谨的态度细菌的形态实验及“巴氏消毒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2细菌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细2.提问学生:“你们对细菌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细菌”,激发学生对细菌学习的热忱。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2.引导学生探讨细菌的形态特点、生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思考和解答。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总结细菌的形态特点、生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2.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细菌,认识到细菌既有益也有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2细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细菌”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细菌的基本结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5.4.2节中,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生殖方式以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其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本节内容从细菌的基本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等结构特点。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使学生了解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类型。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即分裂生殖。
4.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显微镜下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细菌的微小和奇特。
2.通过播放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细菌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3.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菌样本,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4.2细菌 课件(共31张PPT)

15
Hale Waihona Puke 甜蜜就属于你!3实验仪器的使用协调可行,能否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能否使抽象变直观、获得
感知、感受和体验,形成观念,理解知识,目的明确。
15
评委记录
实验方法、步骤是否合理。
4
祝你成功! 15
5
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结论是否正确。
25
6
实验报告设计是否合理,目的明确,步骤合理,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20
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一个细菌分裂为两 个细菌。
能力提升
• 计算以下,你手上现在有一个细菌,每20 分钟繁殖一代,4小时后,有多少个细菌, 48小时(两天)后呢?
结果:4小时后212 =4096个
48小时后 2144 =2.23×10 43个
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1、芽孢和孢子一样吗? 2、细菌能靠孢子繁殖吗? 3、芽孢是细菌的细胞结构吗?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说出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3、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技术的进
步起到的作用。
4、激情投入,全力以赴,高效课堂。
探究实验的步骤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
列文·虎克使用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
细菌的发现: 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
煮沸
完好 变质
变质
巴斯德实验说明了什么?
• 人类在登上月球之前,1976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 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带了一台电视摄像 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 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 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 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 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的链 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推出 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 登上月球以前,它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 境中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
5.4.2 细菌((30张PPT)教学设计导学案)

【预习案】1.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
2.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3.细菌的形态有状,状和状。
4.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5.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生活,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6.是细菌的休眠体,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一:比较细菌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完成表格:小结:(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都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却没有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生物。
(2)细菌和植物细胞一样有_______________,细胞质中没有__________,细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自养或异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
(3)不同形态的细菌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的结构,位于细胞壁外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有助于运动的是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思考讨论阅读P74文字材料并观察图5-45,回答下列问题:1.细菌是怎样生殖的?2.细菌是如何抵抗不良环境的?3.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我的知识网络图】【训练案】一、选择题1.细菌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较,不可能含有的结构是()。
A.遗传物质B.成形的细胞核C.细胞质D. 细胞壁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单细胞生物B.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大多数营养方式是异养D.都有叶绿体3.下列结构不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荚膜4.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什么为标准?()A 球菌B 杆菌C 螺旋菌D 芽孢5.细菌的发现者是()A.荷兰人列文虎克 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 D.沃森二、问答题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
5.4.2《细菌》课件17张PPT

三、细菌的生殖
分裂 生殖
20~30分钟分裂一次
探究细菌的繁殖速度---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 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 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养成搞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要经常洗 手、洗澡、换洗衣服,减少自身携带的细 菌数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最值得欣赏的风景,就是自己奋斗的足迹。 12、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13、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克服偶发事件,并且替自己寻找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获得成功。 14、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15、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1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领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7、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就是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19、进步和成长的过程总是有许多的困难与坎坷的。有时我们是由于志向不明,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碌碌无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 20、任何人都不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它来自完全的自我约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别放弃自己,哪怕所有人都放弃了你。
5.4.2 细菌(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5.4.2 细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它可以作为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细菌的基本知识,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观察细菌的形态,能进行正确分类。
(2)掌握细菌的结构,通过细菌的细胞结构推测其营养类型;(3)了解芽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将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进行推测的科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史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难点1.细菌的形态特点和细菌的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的营养方式。
(重点)2.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热情以破伤风杆菌为背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究细菌的结构和生殖。
(二)细菌的发现——明确教学目标1.列文虎克(教师简介)通过资料展示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微小的生物。
一次,他把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吃惊的发现了许多小生物。
这些小生物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
他把小生物绘制成图,寄给英国的皇家学会,发表在学会的会刊上,从此人们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2.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引导学生对鹅颈瓶实验进行分析)学生讨论分析: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1.让学生描述自己对细菌的认识,引起大家的共鸣。
细菌的个体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5.4.2细菌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二、细菌的形态
分析:通过下面的描述,说明细菌的个体有什么特点?
描述1: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1颗小米粒大→个体微小(单细胞)描述2: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观察与归纳:结合教材与下图细菌的形态,归纳细菌的大致可以分为哪些?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都是_,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是每个细菌都是。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
三、细菌的结构
观察与辨认:
结合教材与下图,辨认细菌的结构,并说说这些结构的作用。
补充:部分细菌有鞭毛和荚膜
观察与思考,分组讨论:结合细菌的结构,思考以下问题。
1.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细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细菌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为什么?
不能制造有机物。
因为细菌没有叶绿体,它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营养方式:大多数是异养)
四、细菌的生殖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下面细菌的生殖过程图,思考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分裂生殖
算一算:假如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进行小组讨论)
知识延伸:不良环境中细菌的特殊现象
观察与思考:结合教材和下图,观察细菌的特殊现象并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真阅读课本P71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题
1、17世纪后叶以前,人们并不知道有细菌这样一类生物。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制作了能放大倍的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微小的生物。
2、法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造成的。后人称他为“”。
3、细菌的形态十分微小,大约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和。
C、细胞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营养方式是否异养
2.墨西哥泄露的原油目前已基本清理干净。在清理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几种神奇的“吃油”的细菌,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这些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观察细菌的形态常借助于( )
四、我会构建知识网:
列文虎克
、发现者
巴斯德
细菌形态、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附属结构:鞭毛、荚膜)
营养方式:一般异养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
五、达标测试
1.某同学在给微生物分类时、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细胞内有无叶绿体B、细胞有无细胞壁
A、放大镜B、低倍显微镜C、高倍显微镜D、肉眼
4.按照细菌的形态分类,可将细菌分为( )
A、杆菌和球菌B、球菌和荚膜菌
C、有荚.下列不属于细菌的是( )
A、根瘤菌B、乳酸菌C、霉菌D、链球菌
6.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是( )
A、含叶绿体,自养B、不含叶绿体,异养
C、含叶绿体,异养D、不含叶绿体,自养
教学目标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尝试通过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通过了解发现细菌的过程,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观点,认同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观点。
【重、难点】
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
难点:细菌的发现史。
【学习过程】(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细菌具有、、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集中的区域,却没有。这样的生物称为。此外,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有些细菌有。
二、分组合作
任务一: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
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能够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拓展创新
为什么细菌分布广泛?
细菌的个体非常,极易为各种媒体携带;细菌的生殖方式为,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可以随风到处飘散,落在的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六、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训练P39---40选择、填空、识图题
选做:同步训练P40---41分析说明、阅读作答题
【备注】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带岭一中“高效课堂”教学流程导学案设计
任教年级
初二
任教学科
生物
设计教师
肖树林
授课教师
班级
学生姓名
小组名称
学生使用时间
课题名称
5.4.2细菌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类型
新授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2.认真阅读教材中本课内容,完成快乐预习交流。
3.分组合作,展开讨论,完成任务一、任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