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之一胎死宫内
影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双胎之一宫内死亡(sIUFD)母儿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56例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sIUFD发生率为11.57%(56/484),其中单卵双胎24例,双卵双胎32例。
存活新生儿体重为1150~2870 g,平均体重(2290±366)g,其中48例未发生新生儿窒息,6例轻度窒息,2例重度窒息。
死胎原因包括胎盘早剥14例、脐带扭转10例,胎儿畸形8例,染色体异常2例,双胎输血综合症6例,原因不明16例。
母儿结局:流产11例,早产21例,足月产24例。
围生儿6例死亡,小于胎龄儿2例。
结论sIUFD的处理办法和终止妊娠的时间仍无统一定论,发生sIUFD时应当加强监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改善母婴结局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双胎妊娠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因素分析;预后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双胎妊娠率逐年上升,相应的双胎妊娠胎之一宫内死亡(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1]。
研究显示sIUFD的胎儿丢失率在0.5%~29.0%[2],其发生率和sIUFD 发生的时机有关,而sIUFD会显著影响另一胎儿的存活率和母儿预后,特别是对存活胎儿的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后遗症等。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本院住院分娩的484例双胎妊娠孕产妇中发生sIUFD 56例,发生率为11.57%,对该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孕妇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6±4.5)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6例,自然受孕34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孕22例。
56例中双绒毛膜双胎38例,单绒毛膜双胎18例,双胎之一胎儿死亡时间按首次B超发现胎儿死亡的孕周,胎儿死亡时间为8+2~37+1周,分娩孕周为30~39+4周。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临床分析

属 了解病情后坚决要求剖 宫产 。6例 经 阴道 分娩 , 新生 儿评分 l~ 9分 , 平均 6分 , 2例胎儿 死亡 , 中 1例臀 助产 , 其 成活 胎 J L 凶严重窄息死亡 , 例头位新 生儿 冈极低体 重合并 颅 内Ⅲm死 I 亡, 2例轻度缺 m缺 氧脑 病 , 2例预 后 良好 成 活新 生 儿 共 2 4 例 , 中 产 儿 1 其 6例 , 紫窄息 儿 8例。孕产妇发 生产后 出血
妇 产后 出血 3例 , 弥散 性血 管 内凝 血 ( I ) 生 , 产妇 死 亡。结 论 无 DC 发 无孕 IF U D除合 并严 重 并发 症不 宜继 续妊 娠 外 , 在 可 严 密监 测 的基 础 上 , 予期 待疗 法 , 给 延长存 活 胎 儿孕周 , 时终止 妊娠 , 适 使母 几达到 最佳 预后 。
例 2 2 “剧 ,3例 2 4~ 7 2 8~3 6周 , 平均孕 3 2周 。1 8例至 少有一
种 明 确 并 发 , t 8例 水 过 多 , 其 2例 水 过 少 , 5例 贫 血 , 3 例 妊 娠 期 高 I 。 ( 『 L 12 诊 断 方 法及 监测 :9例 孕 妇任 产 前 愉 查 时仪 闻技 一 个 胎 心 . l
例 。单 卵双胎 2 2冽 , 双卵双胎 5例 , 不叫 2例 。
3 讨 论
3 1 发生 率 : 期舣 胎 之一 l亡 后 , 囊 叮以完 令 吸 收 , 活 胎 . 孕早 多 匕 胎 成
儿继续生长 , 町误认为单胎妊娠。孕 1 周 以后 , F 2 I D的发生率国 U
内报道 为 36 ~ .% , 文 为 42 。I F .% 89 本 .% U D在 单 卵舣 胎 中 常 见 ,
双胎妊娠晚期1胎胎死宫内的治疗与护理

流产率 、早产率 、新生儿窒息率 、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 产儿死亡率均 明显升高。双胎妊娠晚期 l 胎死亡是一种
少 见 的 妊 娠 并 发 症 ,对 母 体 和 存 活 的胎 儿 带 来 很 大 危
害。因此双 胎妊娠 晚期 l 胎死亡 的护理有 很多 的特殊 性 。近年来研究表 明,在适当严密监护下多数存活胎儿 能继续妊娠至足月或接近足月 ,降低了多胎妊娠围生儿
绪 。此时 我 们应 做好 心理 护 理 ,向孕 妇 夫妇 提 供相 关信
1 基础护理 孕妇应避免体力 劳动 ,注意卧床休 . 4 息 ,采取左侧卧位 ,有利于纠正子宫右旋状态 ,减轻子
宫 对 腹 主动 脉 、髂 动脉 及右 肾血 管 的压 迫 ,改 善胎 盘 的
息,包括医疗措施的 目的、操作过程 、预期结果 ,将真实
医学信息 2 1 年 1 第 2 卷 第 1 00 月 3 期
Me i l fr t n a . 0 0 V 1 3 N . dc omai n 2 1 . o. . o1 aI n o J 2
双胎妊娠晚期1 胎胎 死宫 内的治疗 与护理
王 颖
( 解放 军第2 2 5 医院产科 , 河北 保 定 0 10 7 0 0)
随着促 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及辅助生育技术 的开
展 ,双胎 妊 娠 的发生 率 越来 越 高 ,与单 胎妊 娠 比较 ,其
突然摔倒;应用利尿剂时应 注意患者有无倦怠 、腹胀 、
心音 低钝 等 低血 钾 表现 及有 无 脉搏 增快 等 血液 浓缩 、血 容量 不足 的表 现 。准确及 时 的采 取各 种检验 标本 。 1 - 儿 监测 严 密 观察 胎 心 的变 化 ,每 3 , 听胎 3胎 4时 b1 ,每 天做 胎 心监 护 1 ,指导 孕妇 每 天早 、中 、晚 次 次 自数 胎动 1 , ,做 好 记 录 。患者 常规 吸 氧每 E 次 ,每 41 t 2 t 2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10例临床分析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10例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08资料与方法1998年~2009年5月收治双胎妊娠75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20726例的3.61%,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宫内死亡(iufd)的10例,发生率为1.3%;孕妇年龄为24~35岁,平均29岁;孕龄为29~39周,平均35周。
诊断方法:1例孕3个月时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正常,孕母定期查凝血功能正常,孕37周时自然分娩。
3例孕妇妊娠5个月b超检查时发现为双胎,一胎儿已死亡,一胎儿存活,其中2例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正常,至孕36周缩宫素诱导分娩;1例自愿要求人工引产。
1例孕早期b超发现为双胎,孕7个月时孕母患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肝酶较高,胎心音监护闻及1个胎心,b超诊断为一胎死亡,保肝治疗后,人工引产,存活儿早产死亡。
4例孕35周时孕妇感胎动减少,b超诊断为一胎存活,一胎死亡;期待至36周时,其中1例因羊水过少,2例高龄初产妇,另1例瘢痕子宫而行剖宫产术。
1例从未产检,孕35周分娩时发现。
监测及结果:10例中有7例于妊娠期或临产后对健存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了b超监测及胎心音监护。
对孕妇常规行凝血功能、血常规监测。
1例孕28周时孕母患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肝酶较高,保肝治疗;1例孕5个月要求人工引产,1例自然分娩。
2例孕36周时宫颈评分8分缩宫素诱导分娩。
5例孕36周,其中1例羊水过少、1例瘢痕子宫、另3例高龄初产妇均行剖宫产。
1例入院时即临产,无dic发生。
期待疗法:对孕龄小无明显产兆者,严密监测母体凝血功能及活胎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采取期待疗法,包括吸氧,口服维生素e、钙片,静滴葡萄糖、氨基酸及维生素c等。
分娩方式:10例中3例顺产,5例剖宫产,2例人工引产;检查胎盘发现7例为单卵双胎,3例为双卵双胎。
结果胎儿宫内死亡原因:3例为脐带原因(2例脐带扭转,1例脐带真节);1例无脑儿,1例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3例羊水过少;1例早期不明原因流产;1例不明原因。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健康宣教

4
遵医嘱进行分娩: 根据医生建议,选 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确保母婴安全
保持与医生的沟通
定期产检: 及时了解胎 儿发育情况, 及时发现问
题
及时咨询: 遇到任何问 题,及时向
医生咨询
遵医嘱:按 照医生的建 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
保持联系: 与医生保持 联系,以便 随时了解胎
儿情况
谢谢
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01
染色体异常:如三体综
合征、唐氏综合征等
环境因素
母体因素:如高龄、 肥胖、高血压、糖尿
病等
感染因素:如病毒、 细菌、寄生虫等感染
胎儿因素:如染色体 异常、发育不良、先
天性畸形等
药物因素:如使用某 些药物可能导致胎儿
死亡
胎盘因素:如胎盘早 剥、胎盘功能不全、
胎盘血管病变等
其他因素:如环境污 染、辐射等
01
加强与家人和 朋友的沟通, 寻求支持和帮 助
03
定期进行产检, 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05
02
04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
参加孕妇学校 或相关课程, 了解孕期知识 和注意事项
06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保证 充足的睡眠
双胎妊娠一胎宫 内死亡的应对策 略
及时就医
发现异常症
产检频率:根据 医生建议,定期
进行产检
02
03
产检项目:包括 但不限于B超、胎
心监护、血压、 血糖等
合理饮食
01
均衡营养:保证 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
摄入
02
适量摄入叶酸: 有助于预防胎儿
பைடு நூலகம்神经管缺陷
孕期双胞胎发生宫内死亡怎么办

孕期双胞胎发生宫内死亡怎么办导读:生双胞胎是很多父母的愿望。
但如果双胎之一很不幸地在宫内死亡,这时父母们可能就要忍痛割爱了。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都要进行处理,具体取决于确诊时间。
孕期双胞胎发生宫内死亡怎么办生双胞胎是很多父母的愿望。
但如果双胎之一很不幸地在宫内死亡,这时父母们可能就要忍痛割爱了。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都要进行处理,具体取决于确诊时间。
在当前广泛应用B超检查进行围产监护的情况下,结合临床表现,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诊断并不困难。
至于是否需要处理,则取决于确诊时间。
如果胎儿之一在妊娠早期死亡,死胎可全部被吸收,不需采取措施。
孕3个月以后死亡的胎儿,由于躯干尚未完全骨化,组织器官中的水分和羊水逐渐被吸收,可木乃伊化而残留在胎膜上;亦可被活胎压缩变平而成纸样胎儿,因此不需要采取措施。
对于双胎之一在孕中期以后死亡的处理要点在于监护活存胎儿的继续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胎盘功能,以及监测母体凝血功能,主要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量,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尤需注意。
纤维蛋白原在肝脏内生成,肝脏正常时,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下降反映消耗程度。
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因消耗与生成达到动态平衡而纤维蛋白原下降不明显。
倘若另一胎儿继续生长发育良好,孕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稳定,可以继续观察。
在这过程中,一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至2.0g/L(200mg/dl)或估计胎儿出生后可存活,应适时引产,终止妊娠。
临产后应备鲜血、纤维蛋白原以防产后出血。
如果胎龄<34周,为提高胎儿成活率,可考虑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
肝素可对抗凝血活酶,防碍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可对抗凝血酶的作用;并能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由于分子较大,肝素不能通过胎盘,故应用于孕妇不会影响活胎的凝血功能。
一般剂量100mg/24h,静脉滴注,用药期间以试管凝血时间指标监护,维持在20分钟左右。
中期妊娠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期待疗法一例

中期妊娠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期待疗法一例李志凌;林虹;肖婉芬;王玉莲【期刊名称】《生殖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12)001【摘要】@@ 患者39岁,因婚后12年不育,人工授精(3周期)治疗失败,于2001年10月在我院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移植术后受孕.患者末次月经为10月1日,分别于停经2及3个月时,因双胎妊娠、先兆流产两次住院行保胎治疗.因阴道持续流血,于孕19周B超发现双胎妊娠之一死亡(胎盘前置).按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和前置胎盘行期待治疗,除卧床休息、间断吸氧、预防感染、纠正贫血、改善体质等常规处理外,因患者时有子宫收缩应用子宫松弛剂盐酸羟苄羟麻黄碱(安宝)10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滴注,视子宫张力和母体心率调节剂量,宫缩消失后改用口服安宝10~20 mg,每日3~4次维持至孕晚期.孕29周B超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给予氨基酸、10%葡萄糖等能量合剂,7~10 d为1疗程,间断使用3个疗程.孕31周起开始促胎肺成熟,予地塞米松10 mg肌注,每日1次,连续3~5 d,每间隔7~10 d重复1次.母体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查,每2周1次B超观察胎儿宫内发育,计数胎动、胎心,孕晚期每3~5 d进行1次胎心监护无激惹试验(NST)均显示正常.孕35周因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胎膜早破、珍贵胎儿行急诊剖宫产术,手术顺利.存活女婴发育正常,体重2 550 g、身长50 cm,Apgar评分10分;死亡胎儿为男婴,体重80 g,身长15 cm,胎膜紧裹胎儿并与胎盘紧贴,胎盘病检胎盘炎性变并钙化,未提示胎盘血管吻合.术后次日产妇体温39℃~40℃,持续4 d,血液分析无异常,常规抗生素无效,加用激素1 d,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住院7 d,母女健康出院.【总页数】2页(P42-43)【作者】李志凌;林虹;肖婉芬;王玉莲【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23【相关文献】1.13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母儿预后分析 [J], 黄莺莺;张燕菲;张园;王志坚2.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51例临床分析 [J], 张奕;王洁;王晨虹3.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70例分析 [J], 王岐榕;陈水仙;郑巧玲;陈小梅;李云;卓秀云4.晚期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期待疗法1例 [J], 于映杰5.孕晚期单羊膜囊双胎一胎宫内死亡行期待疗法1例 [J], 高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胎妊娠中1胎胎死宫内9例临床分析

116 桡骨小头骺损伤 桡骨小头骺3~5岁出现,16~18岁闭合。
损伤多发于8~12岁,常见为S—HⅡ型,由肘外翻应力造成,小头骺向前外方倾斜。
手法整复时,将肘伸直牵引并内翻直接按压小头,一般容易复位。
117 桡骨远端骺离骨折 桡骨远端骺核1~2岁出现,18~20岁闭合,占桡骨长度生长能力75%。
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很常见,通常发生在10岁后的少年儿童。
损伤与成人桡骨下端骨折相同,以伸直型为多数,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法整复并不困难。
固定2周即可开始锻炼活动。
2 手法治疗按照《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的要求,手法做到稳健、准确、轻巧,争取一次手法复位成功。
常采用拔伸牵引法(拔伸时可由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患肢的远段和近段,用力作对抗牵引。
开始时,应按患肢伤后的体位先顺势牵引,然后再沿肢体的纵轴牵引,借牵引力量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和肢体所出现的短缩畸形。
拔伸用力时应由轻到重,稳健持续。
常需持续1~2min,在施行手法复位时仍需维持一定的牵引力,直至夹板扎缚固定完毕后方可停止),端提捺正法、分骨挤压法、旋转回旋法、摇摆纵压法、加垫、夹板固定等方法治疗,以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好,尽快恢复其功能活动。
3 中药熏洗疗法配合艾叶30g、红花20g、苏木30g、木瓜30g、细辛1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乳香20g、桑枝20g,水煎先熏后洗,每日4次,每次30~40min,一剂可熏洗3d。
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收稿日期] 2006-08-30双胎妊娠中1胎胎死宫内9例临床分析陈玉宝(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湖州313000)[关键词] 双胎妊娠;胎死宫内[中图分类号] R71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363-02 在各种促排卵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双胎妊娠较常见,对于双胎中1胎胎死宫内并不常见,故带来一系列临床处理上的棘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先兆临产症状 • B超:可确诊
处理
• 早期妊娠的一胎死亡,可出现少量阴道流 血等先兆流产的症状,在妊娠早期B超发现 双胎之一胚囊消失, 表明双胎之一已死亡, 称为胚囊消失综合征,对母体和另一胎儿影 响不大,通常预后良好,可继续妊娠。
对存活胎儿的影响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是否会给生存儿带来危 险,主要取决于胎盘上是否有吻合血管, 双卵双胎的胎盘之间不存在吻合血管,所以 不必立即处理,而单绒毛膜双胎中有可能存 在吻合血管,必须在严密监测下继续妊娠。 可在妊娠34周终止。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早期妊娠的一胎死亡,可出现少量阴道流 血等先兆流产的症状
• 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
对存活胎儿的影响
• 与胎儿死亡的胎龄、是否为单绒毛膜双胎 有关。
• 单绒毛膜双胎死亡一胎后,由于其心跳停 止、没有血压、血液从存活儿体内流向死 亡儿,造成存活儿血容量一过性减少、重 要脏器缺血坏死、同时因为再灌注的损伤 ,造成存活儿的损害
对存活胎儿的影响
• 双胎之一死后分解产物或血栓可通过胎盘 吻合血管进入活胎体内,导致各重要脏器 多发性栓塞,甚至脑损害、脑瘫。
• 血容量过少、贫血、羊水过少、生长发育 受限、胎儿宫内窘迫、严重者死亡、新生 儿窒息。
• Benirschke报道单卵双胎中一胎死亡,死胎 中富于凝血激酶的血液通过胎盘吻合血管 到达生存儿,使生存儿出现肌强直,甚至肾皮 质坏死、脾脏梗死、坏死等。1994年吕理 政报道单卵双胎中一胎死腹中后并发存活 胎儿DIC现象
期待疗法孕妇与胎儿的监测
• 对双胎之一胎死宫内超过24小时的孕妇,孕妇监 护中除了常规定期产前检查内容之外,应着重凝血 功能的监测,包括每周1次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以 及每2周1次凝血酶原时间、3P试验、纤维蛋白原 测定。
• 每2周左右进行连续B超监测存活胎儿的生长发育 情况和羊水量,有条件行生物物理评分及多普勒脐 带血流测定。B超筛查存活胎儿有无畸形:发现 有异常即应终止妊娠。注意胎儿及胎盘有否水肿 等异常情况。胎心监护:每周一次了解胎儿宫内 安危
分娩方式
• 如保胎期间母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或DIC时 ,必须终止妊娠
• 如母体情况稳定,对孕34周以后的胎儿应考 虑终止妊娠。若为双卵双胎,可观察至37 周终止妊娠。
• 为防止宫缩时更多的死胎分解物进入母体, 应适当采取剖宫产娩出胎儿。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治疗进展
西班牙学者DeJong报道1例双胎合并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于孕21周时 娩出其中一胎儿,即予子宫松弛剂,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成功地将妊 娠延长73天,使另一胎儿于孕31+周时娩出,体重1890g,存活,同样支持 上述观点。
胎儿死亡原因分析
➢ 脐带因素 ➢ 双胎输血综合征 ➢ 胎儿畸形:常为多发性畸形 ➢ 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重度) ➢ 宫内感染 ➢ 因胎儿死亡后自溶,组织结构难以辨认,胎盘也发生
继发性改变,故很难判断胎儿死亡的确切原因。
对孕妇的影响
• 死胎滞留,可释放凝血活酶,致母体凝血 功能障碍或发生DIC。 20世纪50年代 Weiner首次报道一胎儿宫内死亡导致母体 凝血障碍。
期待疗法
• 当双胎之一胎死宫内之孕周尚不足34周时, 因胎龄小,胎肺不成熟,胎儿娩出存活率低,主 张延长孕龄,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 期待疗法对母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死胎滞 留后是否会释放凝血活酶,引起母体凝血功 能障碍。临床实践表明:双胎之一宫内死 亡后几乎不影响孕妇的凝血功能。宫内尚 有存活的胎儿,胎盘与母体之间存在血液 交换,死胎中富于凝血激酶的血液可通过 胎盘和母体及时代谢、清除。
双胎中一胎死亡的 原因分析与处理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张宏秀
内容
• 概述 • 死亡原因分析 • 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处理
概述
妊娠12周以后的双胎中一胎死亡发生率: 国外0.5%~6.8%, 国内0.6%~8.9% 单卵双胎是双卵双胎的3倍。 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宫内死亡是一种少见的妊娠 并发症,临床处理时既要防止死胎对活胎及母体凝 血功能的影响,又要兼顾活胎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 分娩时机及方式பைடு நூலகம்以获得最佳的妊娠结局。
德国学者Honigl报道了1例41岁双胎,于孕23+周发生胎膜早破,脐带及 左足脱垂, 采用头低仰卧位及抗生素,激素等治疗,1周后第一胎儿臀位 经阴道分娩,出生后10h因脑室出血死亡,第二胎儿于孕25+周时又发生 胎膜早破,胎手脱出行剖宫产存活,无神经系统后遗症,支持延长妊娠 可改善另一胎儿的转归。
意大利Princi报道1例双胎妊娠于孕19周一胎死亡,经保守治疗另一胎 儿于孕39周时剖宫取胎,5天 后母儿健康出院。
荷兰鹿特丹大学附属医院报道:1973~1993年29例双胎中一胎死于宫 内,结论支持双胎妊娠中发生单胎死亡后采取等待治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