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养结合医院项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政策背景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提出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

《贵阳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 年)》提出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围绕城乡建设主线,建立“三层两线一补充”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推动社会资本兴办养(托)老服务和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机构以及建设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充分发挥公共投入引导和调控作用,探索财政资金对非公立基本公共服务机构的扶持。围绕居家、社区、机构等单元大力发展养老产业,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有条件的养老机构

设置医疗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不断丰富提升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到2020 年,建成社会资本举办规模化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和高档养老服务机构4-5 个。

而在认识到我国严峻的老龄化形式下,我国从2010 年开始制定具体行业的发展标准,养老问题逐步提上日程。养老政策接连释放,医养结合带来行业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仍在初级阶段,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的养老政策逐渐引导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在摸索和学习中发展,而政策发布导向也越来越明确。养老服务开始从鼓励非盈利性转向运营主体多样化发展,2015 年,民政部、发改委发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社会力量在养老产业的中坚力量,意为未来养老产业的完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16 年将出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1》的政策力度将对养老产业和资本市场影响巨大,进一步落实养老主题的发展与未来规划。同时,地方政府也频频出台养老服务的实施细则,养老政策和实施细则的频频出台侧面反应我国养老形式的严峻,由此,养老产业将在未来可预计的时期内实现高速发展。

表国家对养老事业相关政策支持

2.1.2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现状分析

国家“十三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目标:到2020 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间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 岁。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病有所医”的新任务。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把卫生事业制度建设提到了突出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