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研究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研究产力、产道、胎儿是影响孕妇正常分娩的常见因素,但是分娩前刺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分娩过程。
如何安定产妇的情绪,给予产妇必要的心理支持使产妇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分娩,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标签:产妇;心理护理;分娩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孕妇分娩前大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课程,对于正常分娩及婴儿的发育有重要影响[1]。
医护人员应当以积极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重视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与工作人员配合,减轻痛苦,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长期以来,我科对产妇实施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减轻了产妇思想压力,提高临床顺产率,受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取2006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分娩产子的产妇182例,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5.8岁,均足月妊娠。
2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职业构成、孕次、妊娠周数、估计胎儿体重及骨盆测量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
2 产前分析综合分析,分娩前的产妇多具有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
多因为分娩知识贫乏、心理素质较差、不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宫缩阵痛、阴道流水等,使其精神变得非常敏感,稍有变化,便不能耐受,大喊大叫。
有些产妇未临产前出现精神紧张,影响饮食和睡眠,导致精神和体力均不能耐受而影响产程的进展,造成难产机会增多。
或有习惯性流产、死产、死胎、多年不孕史或高龄初产妇。
或对婴儿性别、婴儿是否健康、能否顺产考虑较多。
害怕侧切、产钳及剖宫产等手术,害怕婴儿及自己出现意外,尤其是临产前有异常情况的产妇。
这种紧张、恐惧、忧伤心理,往往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2]。
3 护理措施3.1 营造舒适温馨的产前环境产房应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柔和、环境安静、产床整洁、使产妇产感到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有利于激发产妇主观的积极作用,消除低沉焦虑情绪,增加力量来源,为产程服务。
浅谈临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700

浅谈临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700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产科护理也不例外。
产妇临产前的心情有一定紧张、恐惧、焦虑等不同心理状态,她们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的改变,对能否度过分娩难关以及娩出的新生儿是否健康和母婴是否安全等问题的考虑,常使她们处于一种应激状态,降低产妇分娩前的恐惧心理,缩短产程,以防止产生其他并发症造成的严重后果。
因此,临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 不良心理环境对产程的影响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1)、紧张孤独心理状态;(2)、恐惧忧虑心理状态;(3)、兴奋和忧伤心理状态。
而这些状态因素又是互为因果的。
2 产程与产妇心理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仍有部分产妇抱有恐惧和紧张的心情入院,这种心情极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一些有碍于产程进展的不利因素。
而助产人员的某种言谈举止往往影响到产妇的情绪,这就要求助产人员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言行谨慎,尤其注意语言艺术,以免对产妇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3 产妇心理观察与护理措施3.1 提高助产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这就要求助产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护德,精湛的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仪表端庄,语言亲切诚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入院产妇,解除其紧张的心理。
3.2 加强宣教工作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或个别讲解(如办壁报、墙报宣传栏,有条件可放录像),使产妇了解产程中几个阶段正常和异常情况,以及产程中遇到的问题,饮食和休息,妊高症产妇要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头晕、眼花,要及时报告。
讲解宫缩与分娩的关系,以及分娩时如何配合等。
使他们知道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进展,消除产妇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增强信心。
3.3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细心观察产程的进展情况既要有医护人员守护,又要有先进的仪器监测胎儿情况,在产程的观察中,耐心听取产妇提出的问题,运用科学的头脑实事求是并适当讲究策略地给予回答,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并将进展情况告知产妇,让她感到被重视,增加信心和安全感;在产程的观察中,教授减轻宫缩所致下腹痛的方法,指导产妇取左侧卧位,保证胎儿血液供应和减轻宫缩时带来的痛苦,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技术为产妇服务。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摘要:分娩是一个自然的、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近年来精神因素在分娩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因此,通过医护人员对孕妇的心理护理,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与医务人员很好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
分娩是妇女特殊的正常生理过程。
分娩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生理刺激,可引起紧张、恐惧、焦虑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对初产妇。
这些不良情绪对产程进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产妇心理障碍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科服务模式从陈旧的技术服务模式转变为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母婴健康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临产妇女的心理状态在分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充分重视,特别是初产妇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产妇克服分娩前的心理障碍,降低产科并发症,有利于产后康复,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孕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完成分娩,是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关键[2]。
现将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心理状态分析1.1 待产期:(1)陌生、紧张心理:临产妇进入待产室,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医务人员,特别是个别工作人员表情冷漠、说话态度生硬等,都会引起临产孕妇的陌生紧张的心理障碍。
(2)焦虑、不安心理:产妇入院待产后都希望尽快结束分娩,但由于胎位、胎儿大小等个体差异不同,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此类孕妇常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3)幻想:孕妇幻想较多且离奇,在妊娠初期,多想象胎儿的形状及胎儿所处的环境,到了妊娠末期幻想的东西较前期更为真实,多伴随着担心、害怕、焦虑,如幻想分娩遭遇危险和伤害以及害怕胎儿因分娩而导致的不安全。
1.2 临产期:(1)焦虑与恐惧心理:焦虑恐惧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不良情绪。
尤其是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
临产时担心疼痛、难产、胎儿畸形等,甚至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3]。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临产,是妇女身体、精神上产生的一项重大转变。
在这一时刻,妇女比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困惑,需要特别的心理护理。
作为一位新手母亲,本人在自己临产前后,也收获了一定的心理护理体会。
首先,本人认为临产前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因为,在这一段时期,妇女的心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准备意志,担心分娩的痛苦,心理变化,今后的职业担心等。
这时,新手母亲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放下心理负担,不要过度担心。
另外,还要与产科医生和护士进行好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信,更好地解释自己的症状,让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妊娠更有效地护理。
其次,在临产过程中要加强自我支持,以克服分娩期间的心理压力。
临产期间,妊娠期妈妈会出现各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会有怕生、紧张、焦虑和孤独感等情绪,这都是正常的。
因此,新手母亲要做好心理支持和抗压,应注意积极和乐观,保持平静和放松。
建议母亲向家人、朋友等寻求支持,通过对话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释放负面的情绪,以促进更好的分娩。
最后,在产后阶段要及时调节情绪。
产后,新手母亲们会经历一段令人疲倦的调整期,出现乳房刺痛和疼痛,睡眠不足,情绪不稳定,身体和精神压力大等。
因此,新手母亲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和布置,增强自信,保持乐观态度,不要唠叨不满,这样会让自己更容易过调节期。
并且,可以请家人和朋友提供帮助,多和亲近的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渐恢复平静的状态。
总的来说,临产对新手母亲来说,是一段不容易的心理调节。
本人在临产前、过程中,和产后,都经历了一段心理护理体会。
比如说,要做好心理准备,加强自我支持,及时调节情绪等。
希望,能够帮助到有相同经历的母亲们,带来心理的支持和帮助,一起度过这段不易的体会。
试述临产妇的心理护理

试述临产妇的心理护理摘要】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的质量高低决定着病人护理质量高低,分娩过程中,护士通过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临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临产妇减轻消极情绪顺利的分娩,促进母婴平安。
【关键词】分娩临产妇情绪心理护理1 临产妇常见的心理现象1.1焦虑、恐惧临产妇产程开始时每次宫缩就是一次疼痛。
临产妇因为精神因素,健康状况,个人的认知情况,不同的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也有所差异。
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夸大了分娩的疼痛,使临产妇潜意识里对分娩产生恐惧:加上待产室里听到、看到其她临产妇的痛苦的呻吟,加重了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临产妇独自在待产室内,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所接触的人和物都是陌生的,易产生分离焦虑。
这些负面的情绪,让临产妇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在宫缩时加重了紧张感,使疼痛加剧。
1.2孤独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务人员,待产室内与外界隔离,家属和丈夫也不在身边照顾,加之医护人员忙于手头工作而与其交谈机会减少,临产妇一时无法适应感情上空白,表现出悲观失望,孤僻寡言,表情冷漠,这些情绪不利于临产妇配合助产师,导致影响产程的进展。
1.3依赖临产妇自怀孕以来受到家人的十分呵护,而进入待产室及产房内,离开了家人的百依百顺的照顾,对家属的依赖性心理更强,对于义务人员的要求及配合的事宜无从适应,甚至因自身疼痛而产生抵触的情绪,从而影响产程的进程。
2 心理护理措施2.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助产师用微笑及和蔼可亲的语言消除临产妇对环境的陌生感,主动的了解临产妇疼痛的感受,了解心理要求。
由于临产妇的文化水平不同,对分娩过程的不够了解。
助产人员应安慰产妇,耐心讲解分娩时正常的生理过程,增强产妇对分娩信心,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产程中发生相关信息,帮助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产程期间,助产师应陪伴在旁,及时提供产程进程信息,给予安慰,支持和鼓励,缓解其紧张和恐惧,同时协助饮水、擦汗并及时纠正生产姿势。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临产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母亲关于产后的心理健康要求也非常高。
这种要求可能是一个女性从一个普通的人变成母亲,从一个事业女性变成一个妇女,还可能是面临着孩子出生后的改变,正在适应结果。
可以说,在临产期间,母亲的心理状态是脆弱而敏感的,所以在这里心理护理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方面,临产前,孕妇应该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改变是突然的,很多女性可能会感到害怕,不知所措,这就需要进行心理缓解。
医护人员应给予孕妇充分的解释,以增强她的胆量和信心,让她明白分娩的过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她明白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可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
另一方面,在分娩过程中,应尽量使孕妇感到舒服和放松。
一定要给孕妇适当的尊重和耐心,支持她的决定,尊重她的感受,消除孕妇的心理压力,尽量削减孕妇体力消耗的情况。
助产人员应该尊重孕妇的意见,允许她参加诊断过程,帮助她理解病情和手术方法,建立起信任。
第二,在子宫切除术后,孕妇应尽量保持放松和宁静的心态,最好不要太早回家。
可以让孕妇在更安全放松的环境中休息和恢复,帮助她摆脱痛苦,恢复体能,同时与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咨询,支持她在生活中有积极的心态,改变思想,承担新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在母乳喂养中,让孕妇充分了解和获取实用知识,对正确持续的母乳喂养非常重要。
除了让孕妇参加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的培训班外,还应尽量在家中给宝宝母乳喂养,这样可以降低母亲的紧张和焦虑,让孕妇感受到孩子的温暖和亲密,同时在婴儿和母亲之间建立联系,提高亲子关系的感情。
总之,临产期间,心理护理有赖于产前准备,产中调节,产后缓解,应有一个完善的护理体系,以帮助孕妇在生活中得到最佳心理健康状态,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浅谈临产至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2 4 分娩结束后 向产 妇讲 明在产 房观察 2h的 目的和意义 , . 同
时解释按摩子宫是预防和治疗产 后出血 的一 种简单而有 效的方
法, 以取得产妇的配合。每 1 i 5r n测血压 1 , a 次 观察 子宫收缩及
阴道 出血情况 , 2h后母婴无异常可送 回病房 。
1 1—1 9. 0 0
仅低声 呻吟, 而有 的却 大喊大 叫。不 少产妇常 询问是 否会难产 ,
渴望见到亲人 , 希望医护人员守候在床边 。因此护理人员要 向产 妇讲解疼痛 的原 因与分娩 的关系 , 痛 出现 的时间及持 续时 间 , 疼 让产妇有充分 的思想准 备 , 护士应 和蔼可亲 , 多巡视 、 多安慰 , 不要对她们表现 出厌烦感 , 不说伤 害产妇 的话 , 尽可 能 留在产 妇 身边 , 喂水 喂饭 , 帮助擦 净羊水及 分泌物 , 握住 产妇 的手 , 产妇 使 感觉到医护人员对她 的关心 、 照顾 , 在心理上增 强 了其 对疼痛 的
浅谈 临产 至分 娩 过 程 中产 妇 的心 理 护理
周 虹
会泽县人 民 医院妇产科( 云南 会 泽 6 40 ) 5 20
【 摘要 】 十 月怀胎 , 临近分娩 , 产妇不仅有一种喜悦 心理 , 而且有一种 恐惧、 焦虑 、 紧张, 怕疼痛 , 心胎儿危险等一 系列情绪。这 担
就 要 求 产 科 护 士 不仅 要 具备 完善 的 医学 知 识 和 精 湛 的操 作 技 能 , 必 须 加 强 心 理 护 理 。做 好 心 理 护 理 是 保 证 产 妇 顺 利 分 娩 的 关键 。 还 通 过 护 士 的语 言 、 态度 、 为 来调 节 产妇 的 心理 , 士 良好 的语 言 信 息 可 以 改善 孕 产 妇 内脏 的 调 节 功 能 , 高 孕 产 妇 疼 痛 闽值 , 除 紧 行 护 提 消 张 、 惧 、 安 的 心 理 , 定 情 绪 , 轻 痛 苦 , 保 产 妇 顺 利 分娩 和 母 婴 安 康 。 恐 不 稳 减 确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母婴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在妊娠初期,健康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对于妇女生育的行为和感受影响极大。
临产时期,对妇女来说,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更加明显,因此,临产前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临产前的心理护理,首先要注意妇女的身体,准备充足的耐力和体力,以“先把身体准备好”的心态,给身体充足的营养,做好丰富的运动,让身体更强壮,以此来备战生产。
,要对生产过程有正确的认识:对正常生产过程要了解足够清楚,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产程,让妇女更加愉快地坐过这一关。
此外,要有良好的心态,在月子期间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尊重自我,尊重他人,保持心理平衡,注意休息,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个轻松的环境,让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抗压能力会更强。
此外,临产前还要多向医护人员、亲友咨询,向他们介绍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们会给妇女提供无偿心理护理和关心,帮助妇女做好准备,让妇女更好地坐过这一关。
在此还要提醒妇女要有正确的营养观,即在怀孕期间要保持均衡的营养,少量的零食可以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但也要注意控制。
最后,在临产前的心理护理中,要多了解自身的情况,掌握医护人员的指导意见,早日掌握心理护理的知识,让自己处于一种心理充实和舒适的状态,以此来坐过临产。
总之,临产前的心理护理对于母亲保护自身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妇女可以通过强身健体以及积极调节心态和正确营养,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案,以此来更好地预防和缓解临产的压力,让临产更加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方
法抽取200例妊娠37-42周准备顺产的初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专人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进行基本知识的宣教,不过多
干预,顺其自然。
结果给予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中,81例顺利经阴道分娩,
未进行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只有56例顺利经阴道分娩。
结论心理护理贯穿
于整个分娩过程,大大增强了产妇顺产分娩的信心,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
了阴道分娩率。
【关键词】产妇心理护理分娩
产妇分娩虽说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分娩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
胎儿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我科长期以来,根据产妇不同
的心理状态,给予适时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减轻了产妇的思想压力,提高了顺产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产科2010年1月至12月分娩的200例初产妇,年龄
20~34岁,孕周37~42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已进入临产,经产科专科检查,骨盆测量辅助B超检查羊水,胎儿双顶经,估处胎儿体重,可经阴道分娩者,随即将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专人实施
心理护理,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进行简单基本常识宣教,不过多干预,顺其自然。
1.2方法产妇临产后进入产房至分娩结束,由经验丰富并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富有爱心的助产士负责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指导,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
安全的环境,充分尊重产妇的人格和隐私权,通过深入的交谈,了解产妇对分娩
的认识程度,随时分析产妇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地给予心
理疏导,耐心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解答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产妇建立安全感,树立信心顺利分娩。
2 心理护理
2.1第一产程心理护理第一产程约需11~12小时,历时较长,产妇痛苦,且
体力消耗大,产妇容易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宫产,因此第一产程的心理因素对整
个产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助产人员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对
吵闹不安者要更加热情、细心、耐心的照顾与安慰,教会产妇必要的呼吸技术和
躯体放松技术。
帮助产妇按摩腰腹部,以减轻疼痛转移注意力,使其情绪稳定。
开展家庭式产房,临盆后允许丈夫、家人一同随产妇进入产房陪伴分娩,使产妇
感到安全,积极配合,为顺利进入第二产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第二产程心理护理第二产程约需1-2小时,历时短,但宫缩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频繁的宫缩给产妇带来了疼痛和不适,此时,助产人员应严密观察
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情况,要更加体贴,关心产妇,忙而不乱,让产妇有安全的
感觉。
宫缩时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间歇时,嘱产妇全身放松,安静休息,保
存体力,帮助产妇擦汗,喂水,更换产垫,使产妇感到温暖,或使用胎心监护仪,让产妇听到胎心音的跳动声,以分散注意力,增强分娩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助
产士,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2.3第三产程心理护理第三产程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胎儿娩
出后,护理人员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建立母子
感情,通过吸吮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多,当
知道自己所生孩子无论理想与否,均可引起情绪激动,表现为沮丧或兴奋,这两
种情况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节而导致宫缩乏力大出血,
此时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安慰,嘱其不要过分激动,并给予表扬和赞扬母亲的伟大,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产后出血。
如新生儿有异常情况,应避开产妇处理,以免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
做好解释工作,讲解产妇分娩后在
产房观察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理解和支持,使产妇安全度过分娩期。
3 结果
观察组顺产81例,剖宫产19例,均由胎儿宫内窘迫、持续性枕横位、中骨
盆狭窄等原因行剖宫产术,观察组81例顺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产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8%。
对照组顺产56例,剖宫产44例,16例因产科因素行剖宫产术,28例均由心理过度紧张、恐惧、焦虑,对疼痛耐受性差,哭闹,最终导致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而行剖宫产术。
对照组其中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2例,产后
随访患者满意度为80%。
4 讨论
妊娠及分娩是妇女生产中的重要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
产前的疼痛,过度的恐惧和害怕可导致一些生理病理的变化。
护理人员在分娩过
程中,对产妇不同阶段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的疼痛,加速产程的进展,缩
短总产程的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减少了产后出血,使产
妇精神状态良好,顺利度过分娩期,减少围生期母儿病率等,从而保障了母婴的
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9-72.
[2]岳亚飞.妇产科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