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观察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0 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给予严密观察,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则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总体疗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发热、咳嗽、肺部口罗音等临床表现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雾化吸入配合个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小儿肺炎可以较快地改善症状和体征,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是防治小儿肺炎最为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之一。
【关键词】小儿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19-01近年来,小儿肺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目前导致小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对该病更好地防治有着重大的意义[1]。
为了进一步探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及个性化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对象回顾性分析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0 例,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
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
入组患儿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龄2 个月- 61 个月,平均年龄(23.8±3.7)个月,发病时间1d-3d,平均发病时间(2.23±0.35)d,农村患儿22 例,城市患儿48 例。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l 5.
讨
论
新生儿 由于呼吸 中枢 、 呼吸器官发 育
2 张建平 , 李玉柱 . 吸科 药物手册 [ J 北 呼 M .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版 社 ,0 17 . 科 2 0 :7
咳嗽 、 呻吟 、 紫绀 、 部干湿性哕音等 临床 肺
表现 , 胸片均支持支气管肺炎的诊断 。均 符合新生儿感 染性 肺炎 诊断 标准 … 。将
~
两组 主要症状 、 体征 消失 时间及住 院
.
21 0 0年 6月 , 科 在 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上 我
时 间 比较 : 统 计 学 处 理 , 疗 组 比较 对 : 参 考 文 献 经 治 照组差异 有非 常 显 著性 ( P<0 0 ) . 1 。见 1 李 兴 华 , 荣 国. 科 疾 病 的 治 疗 标 准 王 儿
效 复苏抗休克 、 免应 用 肾毒性 药 物 、 避 适 时应用利 尿合剂 、 溶质 性利尿和襻利尿剂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0 12 9 20 :4 .
2 张 向清 . 从再 生医 学角度 探讨深 度烧伤 界 定与坏死组织层处理方 法[ ] 中国烧 伤创 J.
疡 杂 志 ,0 3,5 1 :0 2 0 1 ( )5 .
结 果
学处 理 , 组 疗 效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 两 P
00 ) . 5 。见 表 1 。
痉挛 , 善通气 、 轻症 状 、 改 减 缩短 疗程 , 值
: 得 临床推广使用 。
感 染 性 肺 炎 是 新 生 儿 的 常 见 病 , 引 是 起 新 生 儿 死 亡 的 重 要 原 因 。20 0 9年 1月
4 徐 荣祥. 织器 官 的原位再 生复制 研究报 组
小儿肺炎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验交流│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 100 - 小儿肺炎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万 毅(达川区渡市镇中心卫生院四川达州 635761)【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3岁以内肺炎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联合超声雾化吸入共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现察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 );从恢复和治疗的时间上看,治疗组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肺炎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可以使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加快康复速度,且毒副作用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儿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小儿肺炎是我国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尤其春天和冬天发生肺炎的患儿比较多。
随着近年来小儿肺炎的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目前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为咳嗽、痰多、发热、气促等,常规治疗为抗感染治疗,但住院时间比较长,费用比较高,因而有效率和患儿的好转率需进一步提高[2]。
本文选取2014年3月- 2015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3岁以内肺炎患儿66例,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6例3岁以内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2014年3月- 2015年2月收治的肺炎患者,6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肺部啰音、发热、剧烈咳嗽以及气喘等,并全部符合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
年龄在3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2.1± 0.9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探讨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探讨王颖;姜爽;刘红爽;华丰彦;李雅静;徐喜杰【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16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5.38±0.45)d,肺啰音消失时间为(7.32±0.25)d,憋喘缓解时间为(5.25±1.57)d,有效排痰时间为(6.15±1.32)d;对照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6.53±1.25)d,肺啰音消失时间为(8.43±0.86)d,憋喘缓解时间为(6.12±1.64)d,有效排痰时间为(7.12±1.58)d.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憋喘缓解时间、有效排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96.25%(7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5%(6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中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19【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护理对策【作者】王颖;姜爽;刘红爽;华丰彦;李雅静;徐喜杰【作者单位】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小儿肺炎是儿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其中以冬春季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1], 也有不发热而咳嗽重者。
盐酸氨溴索(开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痰液排除障碍的呼吸道管理

盐酸氨溴索(开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痰液排除障碍的呼吸道管理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开顺)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方法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盐酸氨溴索15mg雾化吸入,2次/日。
对36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早(7天内),晚(7天后)治疗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有显著差异。
早用药组和晚用药组显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
结论盐酸氨溴索和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示治疗婴幼儿肺炎有效辅助药物。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小和辅作用小等优点。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肺炎婴幼儿雾化吸入【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193-02盐酸氨溴索(ambroxol)在1976年由德国学者首先研制并注册,化学名:4[(2-氨基-3.5-溴索)-甲基]环乙烷醇,结构式见图1。
1981年开始临床应用。
盐酸氨溴索在我国的应用从1991年开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临床证实[1]。
盐酸氨溴索具有提高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改善,促进痰液排除使患者的咳痰变得容易。
[2-3]现将我科近二年来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儿我们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360例子,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我科住院婴幼儿肺炎患儿360例,年龄1个月—2岁左右,男性239例,女性121例,其中支气管炎140,婴幼儿肺炎220例,有69例合并心力衰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31例,治疗组129例,两组年龄性别的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年龄性别的比较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采用静脉滴注利君同舒,注射用头孢米诺,炎琥宁等抗感染治疗,对于心力衰竭患儿给予静推西地兰0.02mg-0.03mg/kg,呋塞米(速尿)1mg/kg,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2次/日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

氧 气驱 动 雾化吸 入 氨 溴索及 布地 奈德 治疗 ,对 比 两组 临床 治疗疗 效 及并 发 症的 发 生率 。结 果 ①对 照 组治 疗 的总 有效率 为 7 6 . 0 % ( 3 8 / 5 0 ) , 明显低 于 观 察组 ( 9 6 . 0 %, 4 8 / 5 0 ) ,二 组差异 具有 统 计 学意 义 <0 . 0 5 ) ; ②对 照 组 出现 呛 咳不 适 、喉 管炎 、胃部不 适 及鼻部 炎症等 并 发症 , 并 发症 发生率 为 3 2 . O % ( 1 6 / 5 0 ) ,明显 高 于观 察组 ( 8 . O %,4 / 5 0 ) ,J L . z -组差 - 异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结 论 雾化 吸入 氨溴 索及布 地
奈德 对新 生 儿感染 性肺 炎辅 助 治疗 的疗 效尤佳 ,且 并 发症 的 发生率较 低 ,应 在 临床上 加 以推 广 并应 用。 【 关 键词 】超 声 雾化 吸入 ;新 生 儿 ;感染性 肺 炎 ;辅 助 治疗 ;并 发症
中图分 类号 :R 7 2 5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3 - 0 0 8 5 - 0 2
儿童社 区获得性肺炎 定义为原本健 康的儿 童在 医院之 外所获得 的
外而 内,将 背部轻拍 或者选择 叩击器 以及软 呼吸面罩拍 背以促使肺 泡 以及呼吸道 的分泌物借 助震动作用 非常利于痰 液的排 出。③吸痰 。引 流、拍背 以及雾化后 ,一般 可以按照患者 的病情 予以吸痰处理 。 1 . 3 临床疗效评判 本组 全部 患者在 治疗 1 周后对 临床疗 效进 行评 定。 ①痊愈 :治疗 5 - 7 d ,症状 与体征均完全 消失 以及肺 部哕音完全 消失 ;②显效 :治疗 5 ~ 7 d ,症状 与体征 出现 明显改善 ,肺 部湿性哕音 以及哮鸣音基 本消失 或者 明显减 少 ;③无效 :治疗5 - 7 d ,症状与体征无 明显改善。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肺炎患儿,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3例患儿。
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
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
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性肺炎患儿,在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使患儿的体温尽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尽快消失,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护理效果急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幼儿疾病,以急性支气管炎为主,且近些年急性肺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儿童的自身机能与免疫功能均处于较为薄弱阶段,在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下,肺炎的恶化程度较高,且如若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合并毒血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
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将对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肺炎患儿,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3例患儿。
其中观察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3岁-10岁,平均年龄(6.2±3.4)岁,对照组男36例,女30例,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5.9±3.7)岁。
两组患儿在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确诊为肺炎;②患儿家长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②合并重要脏器疾病。
1.2方法两组患儿均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采用0.9%浓度生理盐水25ml,α糜蛋白酶5mg,4万U庆大霉素与0.1g病毒唑的混合机,通过医用雾化吸入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15-20min/次,2次/d。
肝素、沐舒坦超声雾化吸人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9 % ,t a i e t n8 % . hc ot l ru P< .5 . o c so s Tet gf oa lnet u nu o i wt 5 jw shg rh 0 h a w i i cn o gop( 0 0 ) C n l in ra n ent fc osp em n i hn r u i l ai i a h
i b g o p we ete t d w t l a o i tmiig i h lt n o e a n a d a r x l h s n c nr l r u c e t o n Ne r u r r ae i u t s n c ao zn n aa i fh p f n mb o ;t o e i o t o p a c p mmo t h r o i o og c o; la n o in hli ;n n; nu oi K y rs w eanA bo l Uts ia mz gi a tn iat P em n i x r o c t i n ao f a
我科应用肝素 、 沐舒 坦超声雾化吸入佐 治新生 儿感 染性 肺 腹胀 、 呕吐 , 末梢循环 、 出血倾 向, 神志 、 抽搐 、 肌张力等 。 13 疗效判 断 . 显效 : 治疗 2—3d 体温 正常 , , 紫绀消 失 , 呼吸 困难 明显好转 , 痰量明显减 少、 由稠转稀 , 肺部 罗音消 失或 明显 减少 , 血气恢 复正常 , 受损 脏器功能 明显恢 复 , x线示 炎症 吸收
o zn n aain B t ru s na t rc ie i lrc mbn d tea y Reul T e efcie rt n N b go p wa miigih lt . oh go p ifns eevd a smi o ie h rp . o a s t s h f t ae i e ru s e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n,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音乐支持系统,观察两组不同年龄段患儿对雾化治疗的耐受时间及患儿家属对两种雾化方式的满意率。结
疗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超声雾化吸入;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9676. 2012. 18. 014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是围产期 新生儿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一,在 NICU 中 其 发 生 率 超 过 10%[1]。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呻吟、口唇发绀、呼 吸暂停、体温不升等,重症患儿可于生后数天或数小时因气体 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出现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超声 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对湿化气道、 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有着很好的疗效。我院新生儿科对 49 例 近 2 年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 助以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 年 1 月 ~ 2011 年 12 月我院收治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 96 例,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新生 儿感染性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 59 例,女 37 例。随机分成两 组: 治疗组 49 例,其中足月儿 40 例,早产儿 6 例,过期产 3 例; 对照组 47 例,其中足月儿 39 例,早产儿 4 例,过期产 4 例。两组患儿围生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抗感染、吸氧、吸痰、纠正酸 碱平衡及支持对症治疗,出现并发症的重症患儿均给予相应 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 5 ml、盐酸氨溴素注射液 7. 5 mg 超声雾化器中吸入,每次 10 min,每日 2 次,疗程 5 ~ 7 d,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 予翻身、拍背及舒适体位引流等护理干预措施[2]: ( 1) 翻身及 体位引流。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进 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较多时, 可 2 ~ 4 h 翻身 1 次。若分泌物主要集中在左侧则以右侧卧位 为主进行排痰,若在右侧则采取左侧卧位。( 2) 拍背。痰多稀 薄者给予拍背,拍背时以手腕力量轻扣背部,五指并拢、掌指 关节略屈,由下而上、由外而内,轻拍背部或选用叩击器、软呼 吸面罩拍背以促使肺泡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借震动作用易于排 出。( 3) 吸痰。每次体位引流、拍背、雾化后根据病情给予吸 痰。 2护理 2. 1 病情观察与一般护理 ( 1) 雾化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18 期( 下半月版)
·23·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罗丹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09 年 1 月 ~ 2011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患儿 96 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9 例,对照组 47 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
作者单位: 43003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普爱医院 罗丹: 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色、呼吸的变化并检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如患儿出现面 色紫绀,血氧饱和度﹤ 90% ,心率﹤ 100 次 / min,应立即停止 雾化吸入给予相应处理。( 2) 雾化时应有专人守护并备好吸 痰器。( 3) 患儿因进食而影响呼吸时,应改变喂养方式以保证 营养和液体的供给; 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水分较 多时,应少量多次喂温开水,既可以湿润呼吸道黏膜也能有效 地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4) 注意保暖,维持室温或 箱温,室内定时通风,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2.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状况 ( 1) 雾化同时给予氧 气吸入。( 2) 雾化过程中或雾化后应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吸痰, 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因雾化使分泌物增多而造成呼吸 道梗阻,加重缺氧症状。( 3) 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刺激,避 免患儿因烦躁、哭闹而增加氧的消耗。( 4) 根据病情合理给 氧。发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点头呼吸等情况立即给氧或根
据病情调节氧浓度,若出现呼吸衰竭,则使用人工呼吸器。 3 结 果(表 1)
表 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d,x ± s)
组别 治疗组. 61 ± 1. 51 7. 40 ± 1. 34
2. 7071 0. 0081
住院时间 11 ± 2 14 ± 3 5. 704041) < 0. 05
·24·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18 期( 下半月版)
音乐雾化支持臂在小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
尹艳萍 周玉秋
摘 要 目的: 探讨带有音乐的超声雾化器吸入管道的支持系统对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自制音乐超声雾化吸入支持系统,将住
院及一日病房需行雾化治疗患儿 72 例按均衡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两组均用生理盐水 30 ml + 糜蛋白酶 4000 U 行雾化治疗 15
注: 1) 为 t'值
4讨论
4. 1 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作用 新 生儿感染性肺炎是围生期新生儿的常见病。新生儿由于机体
防御功能低下以及呼吸道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咳嗽反
射不健全、咳嗽无力、有痰不易咳出,且症状不明显,而使病情 加重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3]。雾化吸入是小儿肺炎治 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4]。超声 雾化是应用超声波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 的方法。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药液可随吸气到达终末支气 管和肺泡,可有效地湿化气道,防止分泌物干燥黏稠堵塞分泌 腺从而达到保护气管黏膜纤毛功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 变得稀薄易于排出,有利于控制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 黏膜水肿,有效缓解气道梗阻。同时,由于氨溴索可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