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 仪器设备2.1 标准养护室。

2.2 水槽:深度应大于试件高度50mm。

2.3 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也可用路面强度试验仪和测力计):压力机应符合现行《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 372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中的要求,其测量精度为±1%,同时应具有加载速率指示装置或加载速率控制装置。

上下压板平整并有足够刚度,可以均匀地连续加载卸载,可以保持固定荷载。

开机停机均灵活自如,能够满足试件吨位要求,且压力机加载速率可以有效控制在1mm/min。

2.4 电子天平:量程15kg,感量0.1g;量程4OOOg,感量0.01g。

量筒、拌和工具、大小铝盒、烘箱等。

2.52.6 球形支座。

2.7 机油:若干。

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细粒土,试模的直径×高=50mm×50mm;中粒土, 试模的直径×高=l00mm×l00mm;粗粒土,试模的直径×高?=150mm ×150mm。

?3.2 按照本规程T 0843—2009方法成型径高比为1:1的圆柱形试件。

3.3 按照本规程T 0845—2009的标准养生方法进行7d的标准养生。

3.4 将试件两顶面用刮刀刮平,必要时可用快凝水泥砂浆抹平试件顶面。

3.5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每组试件的数目要求为:小试件不少于6个;中试件不少于9个;大试件不少于13个。

4 试验步骤根据试验材料的类型和一般的工程经验,选择合适4.1量程的测力计和压力机,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测力量程的20%且小于测力量程的80%。

球形支座和上下顶板涂上机油,使球形支座能够灵活转动。

4.2 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的水分,并称试件的质量m。

水泥稳定碎石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测量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测量方法

水泥稳定土击实实验一、目的适用范围目的测定水泥稳定混合料料样最大密度及最优含水率)。

适用范围最大粒径≤37mm。

二、实验仪器及击实筒天平(称量为2kg,感量为1g)、台秤(称量为10kg,感量为5g)、推土器、喷水设备、碾土设备、拌土设备、修土刀、小量筒、盛土盘、测含水率设备、平直尺及保湿设备等。

( 1 )轻型击实:锤底直径50mm,击锤质量为2.5kg ,落距为300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8.2kJ /m3(图I-25 ),分 3 层击实。

(2)重型击实:锤底直径50mm,击实筒内径为击锤质量为 4.5kg ,落距为450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7和2677.2kJ /m3击实方法及击实筒规格粒径25mm颗粒<20%和含黏土多用甲、乙法;碎石土和粒径25mm颗粒>20%用丙法(本次实验选用丙法)三、试样制备1、按高速公路基层标准级配(标准级配已发到每个实验小组)用图解法对A、B、C、D 四种矿料(干集料)进行掺配。

2、每个实验小组分别按四分法至少准备 5 个试样(试样不重复使用),每个样重 5.5kg(集料总量 5.5kg ×5 个)。

3、按预估最佳含水率为4%,每个实验小组的 5 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以4%为中心按1%含水率级差递增减)。

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方法:每个试样取 5.5kg ,试样加水量计算方法m w=5.5kg ×混合料预达含水率%,例:样1:m w1=5.5kg×2%;样2m w2=5.5kg×3%;样3m w3=5.5kg×4%;样4m w4=5.5kg× 5%;样5m w5=5.5kg×6%。

在调土盘上,每个样分别用喷水设备加预定水量,均匀搅拌后,装入保湿器或塑料袋内,浸润(闷土)备用。

浸润时间:拌匀后闷料碎石土2-4 小时备用(高塑性土不少于24h,低塑性土不少于12h)。

四、击实实验1、击实前加入水泥拌匀(按规范推荐水泥剂量值3%、4%、5%、6%、7%加水泥):水泥用量=水泥剂量×每个试样干集料质量。

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原始记录

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原始记录

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原始记录摘要:一、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概念与意义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步骤与方法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正文: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是评估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无侧限抗压强度指的是试块在实验中不对试块的侧边加以限制,是一种理论试验值。

这种试验值可以用于预测土壤在工程应用中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等特性。

一、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概念与意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是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垂直压力施加,测定土壤样品在无侧向压力的情况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这个强度值反映了土壤的内部抵抗力,是评估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在土地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步骤与方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土壤样品:根据试验要求,选取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样品应尽量保持原状,避免扰动。

2.安装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压力机、路强仪、电子秤、脱模器等。

3.施加压力:将土壤样品放置在试验设备上,逐渐施加垂直压力,直至土壤样品破裂。

4.记录数据:记录施加的压力值和土壤样品破裂时的压力值,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

5.重复试验:为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

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试验结果可以反映土壤的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越高,说明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越好。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土壤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合理选择基础形式、设计荷载分布,确保工程安全。

此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价土壤改良效果。

通过试验比较改良前后的土壤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评估土壤改良措施的有效性。

总之,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土壤力学性质研究方法,其结果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实用意义。

T 0805—1994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T  0805—1994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T 0805—1994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仪器设备2.1标准养护室。

2.2 水槽:深度应大于试件高度50mm。

2.3压力机或文能试验机(页可用路面强度试验仪和测力计):压力机应符合现行《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 372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中的要求,其测量精度为±1%,同时应具有加载速率指示装置或加载速率控制装置。

上下压板平整并有足够刚度,可以均匀地连续加载卸载,可以保持固定荷载。

开机停机均灵活自如,能够满足试件吨位要求,且压力机加载速率可以有效控制在1mm/min。

2.4电子天平:量程15kg,感量0.1g:量程4000g,感量0.01g。

2.5量筒、拌和工具、大小铝盒、烘箱等。

2.6球形支座。

2.7 机油:若干。

3试件制备和养护3.1细粒土,试模的直径×高=φ50mm×50mm:中粒土,试模的直径×高=φ100mm×100mm;粗粒土,试模的直径×高=φ150mm×150mm。

3.2按照本规程T 0843—2009方法成型径高比为1:1的圆柱形试件。

3.3按照本规程T 0845—2009的标准养生方法进行7d的标准养生。

3.4将试件两顶面用刮刀刮平,必要时可用快凝水泥砂浆抹平试件顶面。

3.5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每组试件的数目要求为:小试件不少于6个;中试件不少于9个;大试件不少于13个。

4试验步骤4.1根据试验材料的类型和一般的工程经验,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压力机,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测力量程的20%且小于测力量程的80%。

球形支座和上下顶板涂上机油,使球形支座能够灵活转动。

4.2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的水分,并称试件的质量m4。

无侧限抗压强度-13个

无侧限抗压强度-13个

6409 6408 6408 6409 6409 6407 6408 6407 6408 6409 6409 6409 6408 6408 6405 6407 6407 6406 6404 6406 6404 6406 6406 6407 6406 6405 6510 6503 6507 6509 6504 6507 6502 6502 6500 6506 6506 6508 6508 1 102 3 98 1 100 2 102 3 98 3 103 2 96 3 98 2 94 3 100 2 99 3 102 3 103
(Mpa)结论源自负 责 人:日期:
监理工程师:
日期: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0
0
0.07
0
0.07
0
0.07 0.09 0.09 0.09 0.07 0.09 0.07
44.175
0.7247769
15.2 15.4 15.3 15.4 15.5 15.3 15.3 15.3 15.2 15.2 15.3 15.5 15.4
60
60
55
60
55
60
55
65
65
65
55
65
55
3.42 3.42 3.14 3.42 3.14 3.42 3.14 3.71 3.71 3.71 3.14 3.71 3.14 3.40 0.25 7.2 3.0
武汉至孝感高速公路项目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该试验主要测定路面基层稳定材料(稳定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7 天无侧限抗压强
度 ,主要应用在路面基层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和现场检测两者在试料准备和结果处理上是不同的,前者根据设计
配合比称取试料并拌和,按要求制备试件,结果处理是按 RC0.95=RC-1.645S>Rd;后者则在 工地现场取拌和的混合料作试料,并按要求制备试件,结果处理是按 RC>Rd/(1-ZaCv)。 二、试验要求
通过试验,要求掌握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掌握无侧限抗压强度在路 面基层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和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 三、仪器设备
1、圆孔筛:孔径 40mm、25mm 及 5mm 的筛各一个。 2、试模:适用于下列不同土的试模尺寸为:
细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 10mm):试模的直径×高=50mm×50mm; 中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 25mm):试模的直径×高=100mm×l00mm; 粗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试模的直径×高=150mm×150mm。 3、反力框架、液压千斤顶(或压力机) 4、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或其他合适的压力机,但后者的规格应不大于 200kN。 5、养护箱、水槽、天平、台秤、量筒、拌和工具、脱模器、大小铝盒、烘箱等。 四、试验步骤 1、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将土过筛并进行分类。粗粒土,除去大于 40mm 的颗粒备用; 中粒土则除去大于 25mm 或 20mm 的;细粒土则除去大于 10mm 的。并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 100g;粒径小于 25mm 的中粒土,试样应不少于 1000g;粒径小于 40mm 的粗粒土,试样的质量应不少于 2000g。 2、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确定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和最大干密度。 3、配制混合料 (1)平行试验制件数量:稳定细粒土,至少制 6 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 分别制 9 个和 13 个试件。 (2)称料拌和:细粒土,一次称取 6 个试件的土;中粒土,一次称取 3 个试件的土; 对于粗粒土,一次只称取一个试件的土;将称好的试料加规定的水进行拌和均匀,将土和水 拌和均匀后放在密闭容器内浸润备用(浸润时间:粘性土 12~24h;粉性土 6~8h;砂性土、 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可以缩短到 4h 左右;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及砂可 以缩短到 2h)。 (3)若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可将石灰、土加水一起拌匀后进行浸润。在浸润过 的试料中,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并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应预留的 3%的水加入土中, 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拌和均匀的加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 1h 内按下述方法制 成试件,超过 1h 的混合料应该作废。 4、按预定的干密度制件 (1)制备一个预定干密度的试件,需要的稳定土混合料数量 m1(g) m1=ρ d V(1+Wopt)=ρ dmax KV(1+Wopt) 式中:V—试模的体积;Wopt—稳定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K—压实度标准

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05-94)(1)

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05-94)(1)
4.0.7 试件的质量损失指含水量的减少,不包括由于各种不同原因 从试件上掉下的混合料。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在施工 前和施工过程中对稳定土混合料进行材料组成设计,只用7d龄期的抗压 强度。如需要不同龄期混合料的强度,则按要求延长养生期。
4.0.10 允许的偏差系数Cv是与第4.0.5条规定的试验数量n相对应 的。n是用下式算得的:
4.0.6 40kN反力框架和液压千斤顶很适宜于制备 50mm×50mm和 100mm×100mm的试件。用它制备压实度高的 150mm×150mm的试件 时,有时压力不够,宜采用能量达1000kN的压力机或反力框架和千斤顶。 制作试件时,要特别注意两端的压柱是否均匀进入。如发现压柱的一侧 已进入试模筒内并已与筒顶齐平,而另一侧则尚未完全进入筒内,则应解 除压力后旋转试模筒,然后再继续加压,直到压柱完全进入试模筒内。如 加压过程中不注意,压力过大易将试模筒压坏(中间鼓出)。
量)(%); Qc———混合料中水泥或石灰的质量(g);其原始含水量为wc(%)(水泥
的wc通常很小,也可以忽略不计); w———要求达到的混合料的含水量(%)。 (4)在浸润过的试料中,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或石灰①并拌和均匀。 在拌和过程中,应将预留的3%的水(对于细粒土)加入土中,使混合料的含 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拌和均匀的加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1h内按下述方 法制成试件,超过1h的混合料应该作废。其它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虽不 受此限,但也应尽快制成试件。
内浸润备用。如为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可将石灰和土 一起拌匀后进行浸润。浸润时间:粘性土12~24h,粉性土6~8h,砂性土、 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可以缩短到4h左右;含土很少的未筛分 碎石、砂砾及砂可以缩短到2h。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54374213 天平:称量500 g ,分度值0.1 g 。

4 其他:切土盘、重塑筒、秒表、0.1 mm 精度卡尺、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19.0.4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按本规程第18.3节制备试样。

试样直径宜为35~50 mm ,高径比宜为2.0~2.5。

2 将已制备的试样置于下传压板上,开始转动转轮,使试样与上传压板刚好接触,并将轴向测力计和轴向位移计的读数均调整到零。

3 以每分钟1%~3%的应变速度(每分钟约5~15转)转动转轮,使整个试验在8~10 min 内完成。

4 轴向应变小于3%时,每增加0.5%记录测力计和位移计读数一次;轴向应变到达3%以后,每增加1%记录测力计和位移计读数一次。

5 测力计读数达到峰值或稳定值以后,应继续转动转轮,再继续进行3%~5%的应变值,即可停止试验。

当读数无稳定值时,则试验应进行到轴向应变达20%为止。

6 试验结束后,迅速反转转轮,取出试样,并描述破坏后试样的形状。

7 当需测定灵敏度时,应将已破坏后的试样刮掉表面上的凡士林,再加入少量切削下来的余土,包以塑料布,用手搓捏,以破坏其原来结构。

按本规程第3.2节制成与原状试样密度相等的重塑试样。

然后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19.0.5 试验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及制图: 1 轴向应变:10001⨯∆=h hε (19.0.5-1) 式中1ε——轴向应变(%);h ∆——轴向变形(mm); h 0——试样的初始高度(mm)。

2 校正后的试样面积:101.01ε-a A A =(19.0.5-2)式中 A a ——校正后试样面积(cm 2);A 0——试样初始面积(cm 2)。

3 试样所受的轴向应力:10a⨯⋅=A RC σ (19.0.5-3) 式中 σ——轴向应力(kPa);C ——测力计率定系数(N/0.01mm);5 灵敏度:uut q q S '=(19.0.5-4)式中S t——灵敏度;q u——原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q'——重塑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

压强度检验报告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粗集料2
13
试件编号 试件受压面积 检测的最大压力 (kN) 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强度最小值 (MPa) 强度平均值Rc (MPa) 偏差系数Cv (%) 检验依据 检验仪器 结 论
4
5
1
12
13
强度最大值 (MPa) 标准差S(MPa) 95%概率值 Rc0.95(MPa)
备 声
注 明 审核: 校核: 地址 检验:
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质控(市政)表C.0.103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委托人 施工单位 稳定层种类 结合料剂量 搅拌方法 检验性质 见证单位 见证人 见证编号 配合比编号 材料名称 用量 每立方米用量 (kg) 1 2 3 水泥 水 《福建省市政工程(2011)》示例工程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使用部位 设计强度 最大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最佳含水量 成型日期 饱水日期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细集料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粗集料1 粗集料2 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共 页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