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相关的气管食管瘘讲解
《气管食管瘘》PPT课件

病例二:治疗过程与效果评估
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采用覆膜支架封堵瘘口, 并进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
治疗效果评估
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注意事项
术后需定期复查,观察覆膜支架位置及瘘口愈合情况,同时注意饮 食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病例三:预防措施的成功应用
特点
该病通常表现为进食或饮水时出 现呛咳、气喘等症状,严重时可 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气管食管瘘的病因较为多样,包括先 天性发育异常、创伤、炎症、肿瘤等 。
发病机制
当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正常解剖结构受 到破坏时,两者之间的屏障消失,形 成异常通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呛咳、气喘、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胸痛等症状 。
预防措施
针对气管食管瘘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如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技巧等。
预防效果
通过预防措施的应用,降低气管食管瘘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经验总结
预防措施的成功应用需要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和 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05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气管食管瘘的总结
气管食管瘘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发 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 放射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 者病情制定。
诊断气管食管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
气管食管瘘的预后与患者病情和治疗 方案密切相关,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患者恢复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气管插管后气管食管瘘1例

就诊 收入院。近 1 月来 , 患者体重进行性 下降约 1 0 K G 。入院 查体 : 消瘦貌 , 声音嘶 哑 , 口唇紫绀 , 双 肺可 闻及 大量痰 鸣 音 ,
较小 的瘘 口。有文 献报道联 合应用 , 如纤维 支气 管镜结 合食 管腔 内注入亚甲蓝可提高诊 断率 。而从 临床工作 中, 绝大
一
本例 患者保守 治疗 , 效果还待 回访 。
参 考 文 献
[ 1 ] 董飞林. 机械通气相关的气 管食 管瘘 5例分析 [ D] . 浙江 : 浙江
旦 发生是危重病人救治过 程中的难题 。
机 械通气相关气管食管瘘 主要因在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
2 3 1 9
气 管 插管 后 气 管食 管 瘘 1例
陈林 桂 姚 国 忠 张 波
气管食 管瘘 可 以是抢 救重 症病人 进行气 管插 管 、 呼 吸机
迟 维 维
炎症反应 ; ⑦其他一些全 身性 因素 , 例如长期应用激素或存在 多种慢性 基础 疾 病 、 营 养 不 良、 年老 、 低 氧血 症 、 贫血 等 。 本例患者有 多种 危险 因素 , 且 曾多 次插管 抢救 , 此 次气 管插 管、 机 械通 气治疗拔管当 日即 出现进食呛咳 , 提示在机械通气 期 间即可能 已出现气管食管瘘 。有文献报道在 呼吸机辅 助通 气过程 中出现 的气管食 管瘘 , 在发生的早期或瘘 口较小时 , 可
气管食管瘘科普宣传PPT

什么是气管食管瘘?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呛咳、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反复的肺炎或喉咙感染。
什么是气管食管瘘? 发病机制
常见原因包括创伤、感染、肿瘤、或先天性畸形 等。
了解发病机制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长期吸烟者、以及有食管疾病史的 患者更易发生气管食管瘘。
气管食管瘘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气管食管瘘?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 5. 为什么关注气管食管瘘?
什么是气管食管瘘?
什么是气管食管瘘?
定义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与食管之间异常的通道,通常 导致空气和食物不正常地互相渗透。
此病症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和消化问题,需及时 诊断与治疗。
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患者也可能面 临更高风险。
谁会受到影响? 并发症
气管食管瘘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吸入性 肺炎和营养不良。
及时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谁会受到影响? 诊断人群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尤其是持续性咳嗽和吞 咽困难,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科学研究的进展将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谢谢观看
警示症状
如出现持续性咳嗽、呛咳、呼吸急促等,需立即 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是气管食管瘘的警示信号。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有相关病史或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专业 检查。
早期发现可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就医?
专业评估
就医时,应选择专业的耳鼻喉科或消化内科进行 全面评估。
气管食管瘘患者气道管理及麻醉

感染:结核病、 脓胸等感染性疾 病导致的组织破 坏
消化道疾病:食 管炎、食管溃疡 等消化道疾病导 致的组织破坏
其他:先天性发 育异常、血管瘤 等罕见病因导致 的组织破坏
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由于 气管和食管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瘘口导致气体 进入食管,引起 呼吸困难
01
咳嗽、咳痰:瘘 口导致食物和分 泌物进入气管, 引起咳嗽、咳痰
术后护理的内容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气管插管等
02
营养支持: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03
预防感染:抗生素治疗、保持伤口清洁
04
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等
05
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0 6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咳嗽排痰等
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鼓励患者咳嗽,促进痰液排出 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渗漏和出血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气道吸引:使用吸引器清除气道分 0 5 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气道监测:使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 0 6 气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气道管理的注意事项
01 保持气道通畅,
防止误吸
02 避免气管插管对
食管瘘的刺激
03 密切监测气道压
力和氧饱和度
04 及时调整气管插
管深度和位置
05 预防感染,保持
气道清洁
06 加强术后护理,
4
气管食管瘘患者的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预防感染: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 01 伤口感染,降低并发症风险。
促进康复: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 02 尽快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气管食管瘘(讲课用)

气管食管瘘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fistula,TEF)为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主要因气管与食管间交通引起,气道中的气体进入食道中,食道中的一系列分泌物及食物进入肺部,属于较严重的疾病,治疗往往较为棘手。
病因及发病机制:1.非特异性成人气管食管瘘: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主要以呼吸道症状就诊,但肺部感染并不严重,可有轻度支气管扩张,这类患者除肺化脓症,如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为其原因外,纵隔淋巴结炎症、肉牙肿破溃腐蚀支气管壁和食管壁也可能为其原因。
2.医源性气管食管瘘:长期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气管食管瘘。
主要原因为气囊压力过大,气管黏膜、软骨长期受压发生压迫性坏死,开始为溃疡,以后软骨断裂、感染、穿过气管膜部和食管壁形成瘘。
此外,气管插管在气道内摩擦、使用激素、未定期放松气囊等也可促使瘘的形成;包括营养不良、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贫血、肺部感染等亦可能导致瘘的形成。
3.癌性气管食管瘘:主要是由甲状腺、纵隔淋巴、肺及食管的恶性肿瘤引起;另外,食管术后狭窄、放射治疗后组织坏死、食管支架压力过大、胃食管反流造成吻合口溃疡、食管憩室炎等原因造成食管穿孔也是食管气管瘘形成的常见原因。
4.创伤性气管食管瘘:食管锐器伤,如刀、子弹、贯通伤可致气管食管瘘;胸部钝器伤,如车祸、挤压伤或打击伤容易发生气管食管瘘,由于气管、食管损伤多为复合伤,多伴有肋骨骨折、血气胸。
5.食管憩室引起的食管气管痿:食管憩室由于其壁薄弱,如发生食物、异物储留、感染、炎症易于形成食管穿孔甚至形成食管气管瘘。
临床表现:表现为饮水或进食时剧烈呛咳、咳嗽,可伴有咳痰多或发热,提示存在感染;可有胸骨后疼痛或肩部牵涉性疼痛;后期常因长期禁食、营养不良出现消瘦。
机械通气患者如果气管套囊位于瘘口上方,机械通气经瘘口、食管进入胃可导致胃严重扩张,严重者常因吸入性肺炎及呼吸窘迫而迅速死亡。
另外机械通气患者有一些特异性临床表现:气道、胃部异常声响,呼吸机提示有效通气量不足(潮气量下降)、持续漏气、血氧下降,经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吸气时间、增加呼气末正压等常规处理均无效,腹部膨隆、胀气,吸痰管置入受阻、气道吸出胃内容物等。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引言:重症医学是研究危重病发生开展的规律,对危重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学科。
器官功能支持是重症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机械通气从仅作为肺脏通气功能的支持治疗开始,经过多年来医学理论的开展及呼吸机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涉及气体交换、呼吸做功、肺损伤、胸腔内器官压力及容积环境、循环功能等,可产生多方面影响的重要干预措施,并主要通过提高氧输送、肺脏保护、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成为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
机械通气不仅可以根据是否建立人工气道分为"有创"或"无创",因为呼吸机具有的不同呼吸模式而使通气有众多的选择,不同的疾病对机械通气提出了具有特异性的要求,医学理论的开展及循证医学数据的增加使对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更加趋于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标准性。
在这种条件下,不难看出,对危重病人的机械通气制定标准有明确的必要性。
同时,多年临床工作的积累和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据为机械通气指南的制定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条件。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为根底,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复认真讨论,达成关于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方面的共识,以期对危重病人的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进行标准。
重症医学分会今后还将根据医学证据的开展及新的共识对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进行更新。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IF提出的Delphi分级标准(表1)。
指南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Delphi分级分为A~E级,其中A级为最高。
表1Delphi分级标准推荐级别A至少有2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B仅有1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C仅有II级研究结果支持D至少有1项III级研究结果支持E仅有IV级或V研究结果支持研究课题分级I大样本,随机研究,结果清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错误很低II小样本,随机研究,结果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的错误较高III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IV非随机,历史对照和专家意见V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选择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是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
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

t n J H n -a , H N L-ig W N u,a i1 , i Dp r etfR si tr Dsae,h nh i 5 i I ogf n C E i n , A G H iY oQ u u uU X . eat n o e r o i s S a g a 8 o i p m pa y e s
腼床肺 科 杂志
21 0 0年 5月 第 1 5卷第 5期
65 6
机械 通 气 时气 管 套 管致 气 管 食 管瘘 的原 因分 析 和 预 防措 施 探讨
季 洪健 陈丽萍
【 摘要 】 目的
王辉
姚秋 菊 柳 溪
结合 5 气管切开套 管导 例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 管切开套管 引起气 管食管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t c e lwa lb e t a o i e,n t b ea tvt so n o r c e lt b , a g ft c e lsr c u e a d s a i t . i r v n ie me s r s r h a l y v n i trp p i sa l ci i e fe d t h a u e d ma e o a h a tu t r n t b l y Ma n p e e tv a u e a l i a r i
we e d s r e . s ls Tr c e e o h g a su a mi h e c u e y h g e u r s u e,o g tme o u p r s in, p r s in o r e c i d Re u t b a h o s p a e lf t l g tb a s d b ih r c f p e s r l n i f c f o p e so o p e so n i
1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并发气管食管瘘的护理

7 B l n ea i CP,S h e d rMT,Se sRG,e a . eu i b i o i e re e ti‘ t 1 C t xma n c mb . n t n wi a b p ai n o ea e rp t n swi t s t ai t c r o l t a d d e tx lf ai t t mea t i o h n o e h ac o d a c d — sa e n n mM1 c l l n a c r a mu t e tr ra v n e tg o s el u g c n e : l c ne i
院 呼 吸科
于气囊 长时间压 迫气管黏 膜引起 局部 缺血 、 水肿 , 长时 间使 或 用 同一气管 切开套管导致 气囊老 化 、 失去 弹性 ,气囊 的充 气量
及压力不 断增加 , 气管黏膜局部损伤 、 溃破致 T F的发 生。 E
2 2 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 .
本例患者 胸廓畸形 , 鸡胸 , 驼背导
气管、 支气管 食 管瘘 分为 两类 :先 天性 及获 得性 ’ 。获 得性气 管 、 支气管食管瘘 中医源性为 主要 因素 ,气管 内插 管 、 气 管 切开 ,国外文献报 道较 多 。获得性 气管食 管瘘 (rce— t ho a eohya f tl, E )是 由于导管 的压迫 、 sp aeliua T F s 摩擦 , 气管壁 发 使 生 坏死 , 向后壁穿透气 管壁 , 并 形成气 管后壁 与食管 前壁 间的
当代护士 2 1 年 1 中旬 刊( 0 1 0月 学术版 )
・1 19・
1例气 管切 开 行机 械 通气 并发 气 管食 管瘘 的 护理
冉 亚 萍
关键词 : 气管切 开;机械 通气 ;气管食 管瘘 ; 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 35-9.
• 理可想有的效气 封囊 闭压 气力 道应,在又2不5-高3于0c气mH管2O(粘18膜~2毛2m细mH血g)管,灌既 注压,可有效预防气道钻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食 管瘘的发生。
ventilation. Thorax. 1972. 27(3): 338-52.
2.影响因素
2.1气囊压力过疡,最终可导致疮口形成。 • Seegobin RD等研究表明当气囊压力超过30cmH2O
(22mmHg)时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灌注明显减少, 当供气完囊全压 阻力 断达。到一般50认cm为H2O 当(3压7m力m超H过g)时30气m管mH粘g膜时血就 会导致毛细血管血流量显著减少,长时间压迫会 导致气管壁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性坏死。
• 其病理改变往往伴有溃疡形成过程且瘘口在气管面要大于 食管面等特点。这类患者大多病情严重,并存在多种慢性 基础性疾病或严重的颅脑损伤,可伴有低蛋白血症、贫血、 营养不良等,气管粘膜菲薄易损,易受感染、破坏,粘膜 受损后也不易修复。
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中,气管后壁的损伤坏死较 为普遍: • ManishD等通过动物模型证实气管内插管超过24 小时后即可出现明显的管壁组织损伤; • Estene:E等对473例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后 的内镜检查中,在平均插管时间为9士5天后,发 现气管壁损伤,包括水肿、非溃疡性的气管粘膜 或构状软骨损伤等,有417例(88%)。重度损伤, 包括喉和气管狭窄、声门下或气管坏死或溃疡等, 有220例(46%)。
Seegobin RD, van HGL. Endotracheal cuff pressure and tracheal mucosal blood flow: endoscopic study of effects
of four large volume cuffs. Br Med J (Clin Res Ed). 1984. 288(6422): 965-8.
Stauffer JL, Olson DE, Petty TL. Co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tracheotom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50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Am J Med. 1981. 70(1): 65-76. Harley HR. Ulcerative tracheo-oesophageal fistula during treatment by tracheostomy and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机械通气相关的气管食管瘘
• 气管食管瘘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其中后者的病 因包括恶性肿瘤、食管或气管手术、食管异物、 腔内支架和气囊压迫等引起的气管和食管壁损伤。
• 临床上较常见的气管食管瘘多为气管内插管或气 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较长 时间后并发的管壁损伤和穿孔。据统计其发病率 为0.5-1%。
• Harris R报道一例在紧急气管插管后因气囊压力 过的大病例(4。0 cmH2O)而致插管后3天内即发生气管破裂
• 在临床上,如在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对气囊压力 往往不做监测,一项对手术室气囊压力的研究显 示其平均气囊压力可达46mmHg。
• Vyas D和Samir J等发现,手术室和ICU中过度充 气(大于22mmHg)是普遍的(40-80%)。
Shah MD, Nguyen LH, Campisi P, James A, Taylor GP, Forte V. Piloting a novel porcine model for endolaryngeal injury following prolonged intubation.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07. 71(9): 1399-406. Esteller-More E, Ibanez J, Matino E, Adema JM, Nolla M, Quer IM. Prognostic factors in laryngotracheal injury following intubation and/or tracheotomy in ICU patient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5. 262(11): 880-3.
• Stauffer JL通过对150例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的 重症病人中的死亡病例的尸检发现95%(39/41)的 气管插管病人和91%(20/22)的气管切开病人存在 喉和气管壁的损伤,其中插管病人中发生溃疡的 有51%。
• Harley HR发现这类气管食管瘘的瘘口位置与套 囊位置一致的有90%,也说明这类气管食管疹主 要因气囊长期压迫导致。 可见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中往往存在不同程 度管壁组织损伤和坏死,随着气囊压迫时间的延 长,溃疡坏死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气管食管瘘的发 生。
• 这种与机械通气相关的气管食管瘘在临床上诊断 较困难,处理也较为棘手,是危重病人救治过程 中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
1.发生机制
• 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确保呼吸道通畅和挽救危重 患者生命不可替代的重要措施,而气管食管瘘是严重的并 发症之一。这类气管食管瘘主要因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长时间的气囊压迫 导致气管后壁组织发生缺血坏死进而形成溃疡,溃疡又可 导致感染、炎症加重和坏死,气管膜部的不断破坏、坏死 进一步发展穿透食管,就会导致气管食管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