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

合集下载

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个人在跨越文化差异的沟通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

在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我们要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生活、工作或娱乐,就需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首先,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同,这会显著影响到彼此之间的交流。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礼仪习惯和语言习惯。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学习外语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需要学习外语。

知道另一方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信任、促进沟通和理解彼此的文化习惯和传统。

能说一种语言的人,只能了解一种文化,但能说多个语言的人则可以了解多个文化,进而掌握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因此,学习外语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了解国际礼节跨文化交际并不仅仅是掌握外语,还需要良好的国际礼节。

礼节是交流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正确的礼仪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没有了解或不尊重其他文化的礼俗,很容易在交流中犯错。

例如在一些国家中,直接用手指指向别人就属于不礼貌的行为,十分有可能会引发误解。

因此,了解国际礼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人的文化。

四、尊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尊重文化差异。

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同,我们需要理解和接受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

尊重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增强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当我们能够尊重对方时,他们也会更愿意与我们合作。

例如,在一些国家中,商人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建立关系与信任,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可能比较容易就建立了业务关系。

因此,在商业活动中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适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

五、培养文化智商除了要了解不同文化之外,还要有高度的无意识思维和灵活性,理解和适应异质文化环境,这就需要有文化智商。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Michael 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 力的构成要素
• 1) 跨文化交际的态度:对文化问题要保持好奇和 开放的态度,不再对其他文化和自身文化持疑心 态度。
• 2) 知识 :知识是指社会群体的成就性“产品〞和 自身文化或其他文化的行为规那么,以及社会交 际和个体交际的具体过程。
• 3) 解释与讲述的技巧:解释来自其他文化 的文献或事件,从自身文化的角度来解释 或是讲述其他文化的文献或事件。
• 1、与我认为和我很不同的人交谈。 • 2、与外国人交谈。 • 3、与我对其文化知之甚少的人交谈。 • 4、与其他种族的人交谈。 • 5、与其他文化的人交谈。 • 6、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进行交谈。
〔注:“英语〞可改为“汉语〞如果被试 的母语是汉语。〕
• 得分:您的分数值域在0-600之间,300分 以下说明不愿意进行跨文化交际,350分以 上表示有一点愿意进行跨文化交际,400分 以上表示中度愿意,500分以上表示高度/ 非常愿意进行跨文化交际。
• 2、情感因素
• 跨文化交际中的情感因素指交际者对待来 自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和跨文化交际行为 的态度——接近或疏远,其重要特点是对 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的焦虑,即因正在进 行的或预期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恐 惧和焦虑心情。
跨文化交际意愿量表
• 假设您有绝对的自由选择的权力,在以下 六种情境中您可以选择交流或不交流。说 明每种情境中您选择愿意交流所占的比重, 记住您要指出的不是在这些情境中进行交 谈的可能性,而是在这些情境中您想要交 谈次数的比例。在左侧横线上写出想要交 流次数的比例。0=从不, 100=总是
情感因素 - 回避倾向 - 跨文化焦虑 - 跨文化交际意 愿
跨文化交际能 力
情境特征 - 环境语境 - 预先接触 - 地位差别 - 第三方的干扰

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浅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浅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浅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共存并相互影响的。

英语学习,除学习其语言特色、语法规则之外,掌握交际对象所在国家和地区背后的社会、文化等内容,是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教师应从英语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会话能力和应变能力四个方面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共存并相互影响的。

因此,英语学习不仅要学习英语语言的文化符号,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者素质。

由于英语“国际化”,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政策的英语使用者在英语使用过程中会承载自身文化内涵。

表现在英语语言形式上,原本复杂的语言标准日益简化。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如能在交际过程中了解双方的文化内涵,英语交际目的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

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除学习其语言特色、语法规则之外,掌握交际对象所在国家和地区背后的社会、文化等内容,是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贴切、深入地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以实现目的语知识的系统化和能力的综合化。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从教学角度出发,教师应从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会话能力和应变能力四个方面关注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注重语法规则讲解,培养英语语法能力。

从英语教学历史看,语法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语言知识的结构体系看,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又是语言的组织者和监控者;从语言的功能看,语法不仅与听、说、读、写、译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语法既是所学习的语言本身的知识内容,又是掌握语言的工具。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九、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tudy)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学专家一直在探索人际交际的奥秘,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因此成为研究的重点。

语言能力研究起初定位在对语言的语法、词汇、语音等构成要素的研究,但是学者发现交际者仅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运用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运用语言的能力涉及社会文化范畴的知识,因此语言能力研究逐步发展成交际能力研究。

第二外语教学进入语言能力研究成果,外语学习者应该掌握所学语言的交际能力。

外语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和使用有迁移作用,母语文化的语用规则影响交际者正确使用外语,外语学习者除掌握目的语外还应该掌握目的语文化的语用规则。

达到培养目标的外语学习者有两套语言和文化系统,他们应该具有根据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选择交际语言和行为的能力,这是一种可挽回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

Brian Spitzberg认为个体的交际能力体现于个体在特定场合中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双方共同点减少,差异增多,交际难度增加,影响有效交际的变量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世界观、价值观等。

Kim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出更为具体的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

Spitzberg的定义从宏观上把握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体现在交际行为的“得体性”和“有效性”上,跨文化交际体现在交际场景,即“特定场合”中。

Kim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更加强调“跨文化能力”,即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没有提到交际行为的过程(是否得体)和交际结果(是否有效)。

本文认为,Spitzberg对交际能力的界定可以涵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即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特定场景),交际者得体(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有效(实现交际目标)的交际行为。

浅析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浅析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浅析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践经验。

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必要性。

论述了跨文化交际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包括拓展视野、增进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然后,提出了如何将跨文化交际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方法,例如通过文化教育和交流项目。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包括组织文化活动和开展实地考察。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得出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意义、定义、重要性、影响、融入、实践经验。

1. 引言1.1 引言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涉及到语言学习,更关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跨文化交际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将跨文化交际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以及案例分析等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跨文化交际对教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进而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结合实际案例,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和谐与交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体现在学生需要了解中国文化及其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和传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汉语。

跨文化交际对学生的影响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跨文化交际心得(精品5篇)

跨文化交际心得(精品5篇)

跨文化交际心得(精品5篇)跨文化交际心得篇1跨文化交际心得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普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更好地沟通和合作。

*将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促进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1.促进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了解、学习和欣赏对方文化。

通过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

2.增进友谊与合作:跨文化交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通过交流,可以消除误解和偏见,建立互信和合作机制。

3.提升个人素养:跨文化交际可以提升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

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提高沟通效果。

二、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运用1.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文化差异是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对方文化的特点。

2.尊重对方文化:尊重对方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在交流中,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冲突。

3.调整交际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根据对方文化背景调整交际策略。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可能会被视为冒犯,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诚实和直接。

4.练习口语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口语表达是关键。

要积极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语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总之,跨文化交际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趋势。

要积极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促进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心得篇2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活动,需要参与者具备跨文化知识和交际技巧。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重要。

*将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过程和收获,并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不足。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通过跨文化交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然后才是 跨文化交际 。这意味着,在交际中首先要把对方当 作一个有个性的个体 ,交际者要对其个性保持高度 敏感 ,并正确解释其行为 。其次,把这种交际放到 同一主流文化内的人际交流平面,考虑其共性 。再 次 ,把这种交际当作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 。也就是 说 , 交际者不仅要掌握不同文化的方方面面 ,而且 要对不同文化成员的个性和社会情境等因素有敏锐 的洞察力。
6、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turns in discussion and initiating and termination of interactions based on a reasonably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needs and desires of others)。
王:好吧 ,你们打算怎么处理那个流氓。
校方:如果你女儿有意见 ,她可以找教育委员会。
四、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
我们这学期讨论了很多跟跨文化交际有关的知 识 ,毫无疑问,这些都将帮助我们在今后的跨文化 交际实践中做得更好 。如果我们所谈过的,交际能 力的获得是一个文化适应过程、心理适应过程 。一 个人即便对文化差异了解甚多 ,在跨文化交际中 , 当初到他乡异国时 , 未必能马上活学活用 ,取得立 竿见影的实际效果 。这是因为不同人对新环境、新 的交际对象 ,具有不同的心理适应阶段,对文化差 异的敏感性也有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
交际者必须尽量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目光语, 身势语,语调等) 向对方表示感兴趣 , 以建立有效 交际的基础。
2 、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态度(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other in a descriptive, nonevaluative and nonjudgemental way)。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和 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当代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技术 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能力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 遇。
未来趋势
预计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 为未来教育、商业、外交 等领域的核心能力之一。
0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 素
语言能力
总结词
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包括听、说、读、写和 翻译等方面的技能。
量表评价法
一般能力量表
使用一般能力量表,如智力测验、语言能 力测验等,评估跨文化交际所需的基本能 力,如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VS
特定领域量表
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任务,开发和应用专 门的量表,如跨文化敏感度量表、跨文化 适应问卷等,以更准确地评估跨文化交际 能力。这些量表通常包含与跨文化交际相 关的多个方面,如文化意识、沟通策略、 情感管理等。
增强跨文化意识
总结词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通过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
详细描述
增强跨文化意识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的历 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价值观等途 径实现。同时,注重培养文化敏感性和文化 适应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不轻易做出
评价和判断。
培养交际策略
要点一
总结词
交际策略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困难时,采取的应对 策略,如如何寒暄、如何提出请求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培养交际策略包括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技巧和应 对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 式进行实践训练,掌握不同情境下的交际技巧和策略。 同时,注重培养自信和勇气,勇于尝试和沟通。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 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导论课程论文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s trend,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r, and the shock or conflicts among countries is inevitable.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master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o that we can exchange and cooperate peopl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much better. This article may give a brief overview on what 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real function of getting the communicative skill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at capabilities we need to know,and how to improve abiliti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resent situation, methods of improv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浅析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逐渐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也不可避免,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与来自不同地域的留学生进行交往和合作,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本文将对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和目前大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现状,以及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能力和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作出简单的概述。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 现状,措施。

经过本学期对跨文化交际导论的学习,本人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当今开放的大时代环境里,跨文化交流已经无处不在,我希望通过了解更多的跨文化知识,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本文对跨文化相关方面知识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美国,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人。

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The Slient Langage《无声的语言》的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名称:intercu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tural comminication,二者含义相同,都是指旅居海外的美国人与当地人之间的交际。

后来,跨文化交际所指的围逐渐扩大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而通常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这个概念界定是明确的,它是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需要界定的,因而与一般的跨文化交际概念是有区别的,也正是本文所分析的概念。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文化能力又称“跨文化适应”,是指在一个文化环境中的行为经过修正后,使其与另一文化环境相适应的能力。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它的界定仍在不断讨论中。

著名学者布卢姆提出它应由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与技能(skill)三方面构成。

1.态度。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中所包含的“态度”,主要是指对交际对象不同于自我的观念、价值观与行为的看法和表现。

为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交际者需要对交际对象的社会文化持有好奇与开放的心态,有意识地发现其它文化的特征,并主动通过与交际对象的接触与社交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2.知识。

交际场合需要的社会文化知识包括两方面:一是本人与交际对象的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二是在交际过程中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已学的社会文化准则控制交际进程的知识。

3.技能。

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社会文化技能包括两方面:第一种技能是在接受信息以后,根据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以达到理解与说明的目的;第二种技能是在此基础上发现新信息,并将它们连同第一种技能处理的(即已理解的)信息一起提供交际使用。

这两种技能的结合便使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得以运用到交际的实际中去。

三、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一)必要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是人们生活中(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一种交流方式,如果不能掌握这种交际能力,便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二)重要性1.各国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和说话含义,(特别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很容易导致歧义和失败的交流与沟通。

2.留学生也需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吸收和接纳他们所在国当地的文化,避免产生文化冲突与矛盾,这对对推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教学方面:学习外语的学生如果能够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了解他们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语言更高层次的表达能力以及研究能力。

以下是对中外口头口语交际跨文化的案例分析表格来源于人民林大津与朝群合著的《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第217页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目前,各大高校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都被传统的四六级英语考试所束缚,绝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意识到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仅停留在简单的日常问候当中,并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有的学生还会逃避这种跨文化交流(例如从来不和外教交流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本身比较腼腆害羞,不擅长与人交流;二是很想进行跨文化交流,可是语言水平有限;三是对外国人持有偏见,不想与外国人进行任何交流;等等。

根据某些的信息发现,英语专业的学生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文化的差异,进行跨文化交流。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比较薄弱,亟待改善和提高。

五、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从低层到高层,循序渐进。

也就是说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意识,进而端正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态度,是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最后再训练他们处理差异的技巧和方法。

而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我们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一)从个人角度而言,学生可以试着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学会体会对方的感受,是指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从而达到某种情感上的共鸣的目的。

多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能让你更好的体会到他人的感受,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2.增加沟通,尽量分享彼此的信息。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仅要主动告知对方一些有助于加强双方沟通的信息外,还要学会主动提问,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

在进行交流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对方说完之后再进行询问,这样能让你消除盲区,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沟通。

3.学会包容,保持思想开放。

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文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所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另一个文化背景的的人可能就是无法容忍的。

反之,你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在另一个文化中的人就会觉得非常合理。

所以,在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一定怀有一颗博大而包容的心。

(二)作为学校而言,可以通过一下几点措施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1.在课程设置和教师安排方面。

将跨文化交际学列为必修课,引起学生的重视。

多聘请外教,因为外教本身就是跨文化的样板,是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和借鉴的对象。

中国教师应该熟悉西方国家的文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养。

对于一种陌生的文化,学生的认识首先源于教师的介绍,教师平时应多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注意阅读更多的文学知识、报刊杂志、收看英语电视新闻、原版电影等,多渠道了解外国文化。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不自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在校实践活动方面。

让学生多接触大众媒体。

现在电视、报纸、杂志、收音机、电影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众媒体不仅仅提供了娱乐,而且很多是文化的具体表现。

举行大型文化活动,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装扮成不同国家的人,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交往。

创造机会让大学生真正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如安排大学生与来学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一起住宿。

3.校外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考导游证,与旅行社联系,让学生利用假期做外国游客的导游;学校在得到大型会议的授权下,举办选拔大赛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跨文化交际志愿活动。

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暑期跨国夏令营项目,使学生能够和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流,让他们真正融入不同的国家的文化背景中,这样的文化冲击应该会是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由此可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交往还是学术研究,甚至是将来的职业规划,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必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刻认识,掌握以及运用,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谭自强《图解跨文化交流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3月第1版第120页[美]米尔顿.丁.贝特《跨文化交流的构建与实践》大学2012年7月第1版第57页戴晓东,顾力行《跨文化适应(一):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外语教育 2012年12月第1版第51页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4月第1版第21页林大津,朝著《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人民 2002年第1版第57页贺子夜,[J] 《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跨文化深层交际障碍解析》,外语论坛科技信息,2011年第11期,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baike.baidu./subview/1017237/11119522.htm?fr=aladd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