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章节答案2019

合集下载

走近中医(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南大学

走近中医(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南大学

走近中医(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南大学中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 1 中医防治原则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治宜等六大治疗总则。

()A:对 B:错答案:对2.中医治法主要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大治法。

()A:对 B:错答案:对3.1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寒因寒用答案:寒者热之4.%1 患者久咳,兼有便溏、乏力、医用六君子汤,治法属于:()A:益火消阴B:塞因塞用C:虚则补其母D:治病求本E:标本兼治答案:虚则补其母5.下列属于正治法的是:()A:寒者热之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通因通用E:热者寒之答案: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第二章测试1.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

()A:对 B:错答案:对2.能概括中药“酸味”的作用特性是()A:能收、能涩。

B:能下、能软。

C:能泄、能燥。

D:能散、能行。

答案:能收、能涩。

3.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是()A:相须 B:相恶。

C:相使 D:相畏答案:相使4.人参不能用于大补元气。

()A:对 B:错答案:错5.下列中药属于补阴药的是( )。

A:杜仲B:枸杞C:冬虫夏草D:麦冬答案:枸杞;麦冬第三章测试1.首次提出君臣佐使组方理论的医著是()A:《伤寒杂病论》B:《圣济总录》C:《黄帝内经》D:《伤寒明理论》E:《医学心悟》答案:《黄帝内经》2.大承气汤中,宜先煎的药物是()A:大黄、枳实B:大黄、芒硝C:大黄、厚朴D:枳实、芒硝E:枳实、厚朴答案:枳实、厚朴3.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A:怀牛膝B:生牡蛎C:生龟板D:生龙骨E:代赭石答案:怀牛膝4.越鞠丸的君药是()A:苍术B:香附C:栀子D:川芎E:神曲答案:香附5.犀角地黄汤的功用是()A:清心解毒,养阴生津B:清热解毒,透热养阴C:清热开窍,凉血解毒D:清热解毒,凉血散瘀E: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答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第四章测试1.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2020智慧树,知到《中医饮食营养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医饮食营养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医饮食营养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医饮食营养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医饮食养生又叫什么?A:食疗B:食补C:食节D:食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食补2、营养,系指什么的过程?A:食物或养料B: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C: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D:机体利用食物或养料正确答案: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3、中医饮食节制,是泛指什么?A:饮食的方式方法B:饮食的合理习俗C:饮食卫生制度D:全面膳食E:节制饮食正确答案:饮食的方式方法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A: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B:调理阴阳营养观C:食药一体营养观D:以脏补脏营养观E: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正确答案:以脏补脏营养观5、饺子是为了纪念谁的?A:伊尹B:张仲景C:扁鹊D:杜康正确答案:张仲景6、记载用鲤鱼粥治妊娠胎动,扁豆粥治小儿霍乱等食治方的是? A:《圣济总录》B:《本草经集注》C:《养老奉亲书》D:《外台秘要》E:《食医心鉴》正确答案:《养老奉亲书》7、火的应用使人类能吃熟食,下列哪项不是熟食的益处?A: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B:扩大了食物的来源C:改变了营养状况,促进了大脑的发育D:消毒灭虫E:促进骨骼发育正确答案:促进骨骼发育8、食药结合典籍《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它编辑成书约在?A:清代B:汉代C:周代D:先秦E:唐代正确答案:汉代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卫生观出自?A:内经B:论语C:饮膳政要D:随园食单E:史记正确答案:论语10、古时叫苦酒的调味品是?A:酱B:糖C:酒D:豆腐E:醋正确答案:醋第二章1、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哪种味的食物最多?A:酸味B:苦味C:甘味D:辛味E:咸味正确答案:甘味2、一般具有醒睥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的食物属于什么食物?A:淡味B:芳香性C:辛味D:苦味E:咸味正确答案:芳香性3、淡味,中医将之归于什么范围?A:酸味B:苦味C:甘味D:辛味E:咸味正确答案:甘味4、具有补肾,养血分作用的食物是何味食物?A:酸味B:苦味C:甘味D:辛味E:咸味正确答案:咸味5、中医养生抗衰防老所确立的治则治法多以补益什么方面入手? A:肺脾肾B:心肝肾C:肝脾肾D:心脾肾E:心肺肾正确答案:肺脾肾6、薏苡粥中添加红枣,在食品配置上属于?A:升降并举B:散收同用C:寒热并调D:攻补兼施E:动静相调正确答案:攻补兼施7、下列属相杀配伍的是?A:扁豆中植物血凝素的不良作用能被蒜减轻或消除B:蒜能减轻扁豆中植物血凝素的不良作用C:某些鱼类的不良作用,如引起腹泻、皮疹等,能被生姜减轻或清除D:萝卜减弱补气类食物的功效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蒜能减轻扁豆中植物血凝素的不良作用8、葱豉汤中加食盐属于?A:升降并举B:散收同用C:寒热并调D:攻补兼施E:动静相调正确答案:升降并举9、炒苦瓜中加少量辣椒属于?A:升降并举B:散收同用C:寒热并调D:攻补兼施E:动静相调正确答案:寒热并调第三章1、苏叶都具有什么功效?A:发表散寒B:理气中和C:行气安胎D:解鱼蟹毒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发表散寒理气中和行气安胎解鱼蟹毒2、治疗风寒感冒,又能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可解鱼蟹中毒的食物是?A:生姜B:苏叶C:芫荽D:薄荷E:葱白正确答案:苏叶3、解表食物中,性味辛温的有?A:苏叶B:生姜C:薄荷D:菊花E:芫荽正确答案:苏叶生姜芫荽4、解表食物中,性味辛凉的有哪些? A:菊花B:芫荽C:薄荷D:苏叶E:淡豆豉正确答案:菊花薄荷5、生姜可用于()的食疗。

智慧树知到《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2019章节测试答案

问题:中医学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选项:C:阳阴气血答案:【阴】念①免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第一章测试问题:金元四大家属于脾胃派的是选项:A:李东垣B:刘完素c:张从正D:朱丹溪答案:【李东垣】问题: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选项:A:经络B:刘完素c:张从正D:朱丹溪答案:【经络】问题: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是选项:天人B:形神合c:动静统D:协调脏腑答案:【形神合一】问题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静以养,动以养选项a:血、气B:阴、阳c:津、液D:神、形不答案:【神、形】像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第二章测试问题: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苑围,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怒则伤选项A:肾肝c:食后散步9来6D:食后静坐答案:【食后散步】问题:哪个季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机,是吃坝asB:春夏秋冬DA答案:【冬】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第四章测试问题:中医养生将称为三宝选项:6A:气、血、精B:精、气、神c:气、津、液筋、骨、肉答案:【精、气、神】问题:运动养生强调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以_为基本锻炼形式。

选项:A:守意B:动形c:养神D:练气答案:【动形】问题:易筋经是一种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从而增进健康祛病延年的传统健身法。

其中的"易指选项:A:活动B:容易冰金c:简单D:变化答案:【活动】问题道家健身术其理论源于老子、庄子,主张以为主,以提高生命能力选项A:养神B:养精c:养心D:养气答案:【养气】问题: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的运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用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调动作,融武术、气功、导引于体,是内外合一"的内功拳。

选项A:精气环6B:思想c:意念D:精神答案:【意念】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第五章测试问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说明了人们的起卧休息与自然界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证于健康。

选项:机B:邪气c:阴阳D:止气答案:【阴阳】问题:人的体温总是时最低。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智慧树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智慧树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智慧树一、试题1.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 中医养生的目的是什么?3. 中医养生的原则有哪些?4. 什么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概念?5. 中医养生有哪些具体方法和技巧?6.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饮食调理方法。

7. 中医养生的运动调理方法有哪些?8. 中医养生的精神调理方法有哪些?9. 中医养生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10. 中医养生的养生处方是什么?二、答案1.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是“调整阴阳,平衡气血”。

中医强调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 中医养生的目的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3. 中医养生的原则包括调整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滋养脏腑、调理心态等。

4. 中医养生的核心概念是“养生养心、养生养气、养生养性”。

5. 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精神调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以及养生处方等。

6. 中医养生的饮食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五谷杂粮、药食同源、膳食宜忌等,通过合理饮食来调节阴阳平衡和滋补身体。

7. 中医养生的运动调理方法包括太极拳、气功、按摩、适度有氧运动等,通过运动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健康运作。

8. 中医养生的精神调理方法包括心理放松、情绪调节、养生心法等,通过调整心态和情绪来保持身心健康。

9. 中医养生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包括作息规律、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等,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达到养生目的。

10. 中医养生的养生处方是根据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综合调理,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以上是关于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的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和调理,可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中医养生知识的了解,结合个人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养生计划,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与健康生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中医与健康生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中医与健康生活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温州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有病不治,常得中医”重在阐述()。

参考答案:人体的自愈能力2.人与社会环境也存在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明了()。

参考答案:整体观念3.中医“四大经典”包括下列哪些著作。

()参考答案:《难经》;《黄帝内经》;均是;《神农本草经》4.心情不好可能导致()。

参考答案:疾病恢复受影响;身体疼痛;胃口不好;睡眠不好5.中医学提供了一种认识生命现象的角度。

()参考答案:对6.本课程主张:学医,尤其学习中医,不仅要把医术学好,而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学以致用,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

()参考答案:对7.“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出自《史记》。

()参考答案:错8.杏林家称谓一个中医,是一种美誉。

()参考答案:对9.中医的历史称谓包括青囊家。

()参考答案:对10.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本课程主要从哪个角度阐释睡眠()。

参考答案:时间2.“不时不食”出自()。

参考答案:《论语》3.属于顺应自然规律的做法的是()。

参考答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4.下列哪些会影响睡眠()。

参考答案:睡前吃了太多不好消化的食物;心情激动;心情烦躁5.吃主食和肥胖没有绝对的联系。

()参考答案:对6.正常人体内的水是活动的。

()参考答案:对7.一般认为整夜难以入睡主要和心有关。

()参考答案:对8.中医说的心下,有时就是指胃。

()参考答案:对9.用手指把整条经络按一遍,一般特别酸、胀或疼的地方,就是我们要找的穴位。

()参考答案:对10.不时不食。

出自《论语·乡党》。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五行配五脏,属于木的是()参考答案:肝2.指出下面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乌梅味咸3.西洋参适用于以下哪些症状()参考答案:短气喘促;疲劳无力;手心发热4.令肚子温暖的小方子,所用材料包括()。

参考答案:艾绒;花椒;桂圆肉5.中医学中认为,甘味入脾。

智慧树知到《品掌故话中医》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品掌故话中医》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品掌故话中医》2019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判断题】 (1分)古人认为,天为阳,特性是火热,出阳光雨露,叫阳化气;地为阴,特性是寒凉,有水有土,能生长万物,叫地阴成形。

(对)2、【单选题】 (1分)品掌故,话中医,在当今社会中,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以上选项均正确)3、【判断题】 (1分)通过《品掌故,话中医》这门课,可以让大家轻松地了解中医的起源,了解儒与医同根而异。

(对)4、【判断题】 (1分)《品掌故话中医》课程意在通过介绍中医掌故、名言、警句,加强大家对于中医常识的认知与深入理解,培养大家对于中医文化的兴趣。

(对)5、【判断题】 (1分)通过学习这样的一门中医文化课程,还会知道学会多角度、辨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提升自(对)身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能让自己有良好的生命道德观与和谐人生的健康观。

第一章1、【判断题】 (1分)殷商时期的巫和今天的巫婆差不多,只会装神弄鬼。

(错)2、【判断题】 (1分)“儒医不分”的提法,最早见于明代医家徐春甫编纂的《古今医统大全》.(对)3、【判断题】 (1分)中医的理论和技术,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最后以经典著作的形式沉淀并代代相传,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对)4、【判断题】 (1分)中医治病是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不是像西医那样,去找到针对的药物杀死细菌或者病毒。

(对)5、【判断题】 (1分)神圣工巧又代指中医的望、闻、问、切。

(对)第二章1、【判断题】 (1分)《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著作,记载了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无毒的是上品,为君;毒性小的是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是下品,为佐使。

(对)2、【判断题】 (1分)“病入膏肓”、“膏肓之疾”、“竖子居肓”等来形容病情危重,不可救药.(对)3、【判断题】 (1分)酸梅汤最早出现于清代。

(错)4、【判断题】 (1分)《汉书· 艺文志》对图书的分类沿袭刘歆的《七略》。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东南大学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东南大学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东南大学1.寒气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

()答案:对2.雅趣养生,要求认真的态度、坚韧的毅力,争取在娱乐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取胜几率。

()答案:错3.食物没有药用价值。

()答案:错4.中医养生强调恬淡虚无和与世无争,不主张立志和奋斗。

()答案:错5.针刺保健,只能选用单穴,不能同时选用几个穴位进行针刺。

()答案:错6.汉语里的“文化”是个多义词。

()答案:对7.总体而言,养生的目的是()答案:健康地活着###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尽享天年8.“寒证”往往提示人体机能处在()的状态。

答案:减退###沉迷###低下9.幽默养生的三重境界是()答案:欣赏幽默###传播欢乐###创造幽默10.关于睡眠养生,《论语•乡党》指出()答案:曲肱而枕之###寝不尸,居不容###食不语,寝不言11.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表现为()答案:调理体质,可以预防疾病。

###调理体质,可辅助治疗疾病;###不同体质的人易患不同的病证;###患病会对体质造成影响;12.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特点有()答案:年纪轻,有朝气###常熬夜,有闲暇###动脑多,运动少13.中医治病八法中,“和”法的涵义有()答案:补泻合剂###表里双解###寒热并用14.以下属于生活方式病的有()答案:胃溃疡###糖尿病###高血压15.气郁体质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答案:失眠###胸闷###头痛16.大米粥是营养价值高且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但对于下列哪一类病人不适合()答案:糖尿病17.适合血虚质服用的中成药是()答案:归脾丸18.关于养生,道家看重的人生三宝不包括哪一项()答案:血19.“动形达郁”是哪家养生的主要主张()答案:杂家20.适合阴虚质服用的中成药是()答案:六味地黄丸2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 ( )答案:儒家文化22.小腿的皮肤干燥,尤其在冬天皮肤干燥裂纹,象蛇皮样,多见于()答案:瘀血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健康睡眠的内容()答案:上床就打鼾,不易惊醒24.春捂秋冻的原则主要适应于()答案:初春和初秋25.八段锦中,能够调理脾胃的动作是()答案:单举26.总是感觉咽喉部位象有东西堵在那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中医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

中医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

中医学(山东联盟)2019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2019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大全第1章单元测试1、金元四大家中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术思想的医家是()答案:李东垣2、被称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的书籍是()答案:《伤寒杂病论》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答案:神农本草经4、以下哪部著作奠定了中医药理论的基础?答案:黄帝内经5、金元四大家中,主张“六气皆从火化”的是?答案:刘完素第2章单元测试1、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属于()答案:阳中求阴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答案:相互转化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答案:相互依存4、“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答案:普遍性5、以下治法符合相生原则的是?答案:益火补土、不吐生金6、阴阳的征兆是指()答案:水火7、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答案:日光向背8、阴虚证病人的典型面色是答案:两颧潮红9、阴阳交感是指答案:感应而交合第3章单元测试1、藏象学说以 ( ) 为中心答案:五脏2、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答案: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3、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主要依赖于:答案:肺主宣发和肃降4、《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答案:三焦5、“主运化”的脏腑是()答案:脾6、肺的肃降作用可体现于答案:吸入清气、向下布散精微、使血液会聚于肺7、与津液代谢最为密切的脏腑是答案:肺,脾,肾8、情志抑郁主要是答案:肝失疏泄9、肾其华在答案:发10、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答案:胆第4章单元测试1、具有发病迅速,传变也较快的病邪是()答案:风邪2、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病邪是答案:湿邪3、燥邪致病特点有()答案:伤肺耗津4、火邪致病易()答案:生风动血5、寒邪引起肢体屈伸不利的病机是()答案:寒主收引,筋脉收缩挛急7、六淫中易伤津液的病邪有()答案:风、暑、热、燥8、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答案:燥邪第5章单元测试1、浮脉主病,常见?答案:表证、虚证2、滑脉主病,常见?答案:痰饮、食积、实热3、恶寒发热常见于?答案:表证4、望诊,最重要的是望?答案:眼神5、舌中代表哪个脏腑答案:脾胃6、手足心热是下列哪种证型的临床特点答案:阴虚证7、恶寒发热见于答案:表证8、主痛证的脉象是答案:弦脉9、一息五至以上的脉象是答案:数脉第6章单元测试1、红舌苔黄厚,多属()答案:实热证2、阴虚火旺可致()答案:盗汗3、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的特点是()答案:胀痛4、胃阴虚证,常见症状不包括?答案:口燥咽干5、肾气不固证,常见症状不包括?答案:口干口渴6、阴虚证病人的典型面色是答案:两颧潮红第7章单元测试1、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答案:调理阴阳2、正治法主要包括?答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3、反治法包括以下?答案:寒因寒用4、补阴阳偏衰的治法不包括?答案:寒者热之6、以下治疗原则未体现因人制宜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章节答案2019
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中医学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_____




答案:阴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金元四大家属于脾胃派的是_____ 。

李东垣
朱丹溪
张从正
刘完素
答案:李东垣
2.【单选题】_____ 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
张从正
朱丹溪
刘完素
答案:经络
3.【单选题】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是 _____ 。

动静统一
形神合一
天人合一
协调脏腑
答案:形神合一
4.【单选题】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静以养______ ,动以养_______ 。

神、形
阴、阳
津、液
血、气
答案:神、形
剩余题库请扫二维码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