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胃癌中文版指南2019V2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
在我国,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14年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新发病例约78.1万,死亡病例约62.6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存在区域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和西部[2]。
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致晚期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不高。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对规范防治措施、提高我国肺癌诊治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给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新进展,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及诊治的可及性。
结合国际指南和我国的国情,本专家委员会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根据循证医学级别进行了分类推荐,分4个级别:(1)1类推荐证据级别最高,为专家组一致推荐;(2)2A类推荐证据级别稍低,专家组一致推荐;(3)2B类推荐证据级别低,部分专家推荐;(4)3类推荐证据为专家分歧较大。
本指南旨在针对专业的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循证、指导性意见。
内容覆盖肺癌的筛查、诊断、病理、治疗、随访等。
一、肺癌的筛查1.高危人群的选择:年龄55~74岁,吸烟量30包/年(如已戒烟,戒烟时间<15年)的个体推荐参加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肺癌筛查,或年龄45~70岁且有一项肺癌高危因素也可作为筛查的条件,包括吸烟史、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如石棉、电离辐射、二氧化硅等)、个人肿瘤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或肺纤维化)、有长期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等(图1)。
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1版更新解读

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1版更新解读目录2019年3月14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更新了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南解读》创始人黄志锋医生率先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与大家分享。
新版指南对于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鼓励积极治疗;建议晚期患者行免疫治疗预后相关指标检测;新增了NGS在胃癌患者中使用的说明;对一些放化疗方案的推荐顺序和证据等级作了调整;新增了用于肿瘤无法切除的患者的放化疗方案;新增Lonsurf作为三线治疗和后续治疗的首选推荐方案。
从2018.2版到2019.1版,具体更新内容如下:指南更新概要1.整体改变●文中所有提及“PET/CT”的地方全部改为“FDG-PET/CT”。
2.限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无远处转移肿瘤的治疗(GAST-2)●对于肿瘤限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Locoregional disease,cM0),全身状况可以耐受手术但是肿瘤无法切除的患者,删除了原来的“姑息处理”治疗选项,鼓励积极治疗(放化疗或系统治疗)。
●对于肿瘤限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Locoregional disease,cM0),全身状况无法耐受大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非手术候选者),删除了原来的“根治性放化疗”治疗选项,建议姑息处理。
3.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的疗效评估和进一步处理(GAST-3)●对于接受围手术期化疗或接受术前放化疗(新辅助治疗)的“cT2或cT2以上,任何N,M0”期患者,根据疗效,旧版指南将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分为“无残留肿瘤证据、局部肿瘤持续存在、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三类,新版指南将其分为“可切除、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两类”,对于可切除的患者,首选推荐手术治疗,删除了“新辅助治疗后无残留肿瘤证据,如果患者拒绝手术,进行随访监测”这一选项,主张积极手术治疗。
4.接受过术前治疗患者的手术结果与术后处理(GAST-5)●对于R1切除的患者,删除了“如果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后进行化疗”的治疗选项,保留“放化疗(氟尿嘧啶为基础),仅用于术前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和“考虑再次切除”两个治疗选项,鼓励积极治疗。
NCCN乳腺癌中文版指南2019V2

乳腺癌
2019 V2—2019.07.02
NCCN 指南——乳腺癌 2019.V2
2019.v2 版乳腺癌较 2019.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BINV-18 1.新增检查:如果 HR 阳性/HER2 阴性,且考虑使用 alpelisib 治疗,则进行肿瘤或体液活检评估 PIK3CA 突变。 2.新增脚注 bbb:可以对肿瘤组织或外周血中的检为阴性,则建议进行肿瘤组织检测。 二、BINV-P 3.绝经后 HER2 阴性病人的首选方案新增:对于有 PIK3CA 突变的肿瘤,氟维司群+alpelisib(1 类) 4.新增脚注:alpelisib 在Ⅰ型糖尿病和未控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还未验证。
2019.v1 版乳腺癌较 2018.v4 版的更新要点 一、移除 LCIS-1(小叶原位癌)的页面,具体见 NCCN 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指南 二、DCIS-1 1.修改栏目:遗传性乳腺癌高风险患者应接受遗传学咨询。(BINV-3,-11,-18 同样修改) 2.新增肿块切除,不进行淋巴结清扫+乳腺局部加速照射(APBI) 3.脚注 j 修改:导管原位癌保乳手术后行全乳放疗可降低约 50%的同侧复发风险。复发中约一半为浸润性乳腺癌、一半为导管原位癌。许多因素决定局 部 复发风险:肿块可触及、体积大、分级高、切缘近或阳性、年龄小于 50 岁。对部分患者,如认为复发风险低,可仅接受手术治疗。三种局部治疗方 案患 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别。对于部分低风险的 DCIS 的患者,如果满足 RTOG 9804 临床试验中所有低风险 DCIS 的定义,可以考虑对患者使用 APBI。 RTOG 9804 对低风险 DCIS 的定义包括:筛查出的 DCIS,细胞核等级低到中级,肿瘤大小≤2.5cm 以及手术阴性切缘>3mm。 三、BINV-1 1.重新组织临床分期和检查 2.新增栏目:查体评估腋窝淋巴结,必要时使用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技术,对可疑淋巴结进行经皮活检。 3.修改脚注 a:对老年患者的评估和管理见 NCCN 老年患者肿瘤指南 四、BINV-2 1.腋窝淋巴结阴性修改:全乳放疗±瘤床增量照射 。中央/中心肿瘤或高危患者肿瘤>2cm 时,考虑腋窝清扫部位以外的区域淋巴结放疗。 五、BINV-3 1.新增脚注:见男性乳腺癌的注意事项(BINV-J)(BINV-5 到-10 以及 BINV-22 同样修改) 六、BINV-4
NCCN肝癌中文版指南2019V2

NCCN 指南——肝癌 2019.V2
(>5 次)”。(GALL-C 同样修改) 第七个子栏目修改:“SBRT(1-5 分次)治疗常适用于 1-3 个肿块患者,当患者有足够的肝储备和肝放疗耐受量允许时,可考虑应用于更大或更晚期的
◊第五个栏目修改:进行肝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十二、EXTRA-1 1.脚注 e 新增:不能切除的肝门部或肝门部胆管癌,直径为≤3 cm,无肝内或肝外转移,无结节病变,可考虑在移植中心进行肝移植,该移植中心有 UNOS 批准的胆管癌移植方案。 十三、EXTRA-2 1.脚注 p 修改:删除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新增吉西他滨/顺铂;删除吉西他滨。
2018.v2 版 NCCN 肝癌指南较 2018.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MS-1 1.讨论部分更新反应治疗流程的改变
2018.v1 版较 2017.v4 版的更新要点 一、HCC-1 1.有肝癌风险的病人
第五条子栏目更改:四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增加参考文献脚注 f 2.关于 AFP 的脚注 j 更改:监测筛查时考虑 AFP。见 HCC-A 3. AFP+或者结节≥10mm 移除“腹部多相 CT 或 MRI” 移除脚注“多相 CT: 强化前建议,晚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需要。”(HCC-2 同样修改)
七、GALL-5 1.R1 切除,区域淋巴结阳性。修改。(INTRA-2 和 EXTRA-2 同样修改) 2.R2 切除现在链接到不可切除治疗。(INTRA-2 和 EXTRA-2 同样修改) 3.修改脚注 t:暂没有数据支持某种特定的随访计划或监测计划。医生应当与患者讨论合适的随访计划。 八、GALL-C 1.放疗原则改动 九、INTRA-1 1.脚注 g 修改:报道了以下联合用药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卡培他滨/顺铂、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氟 尿 嘧啶/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顺铂。 十、INTRA-2 1.脚注 n 修改:删除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新增吉西他滨/顺铂 十一、INTRA-A 1.手术原则
NCCN成人癌痛指南-2019更新

后续剂量
剂量增加 50%-100%
重复相 同剂量 最初24小时按 照 当前有效剂 量按需给药
疼痛未缓 解或加重
疼痛缓解但 未充分控制
疼痛改善并 充分控制
剂量增加 50%-100%
重复相 同剂量 最初24小时按 照 当前有效剂 量按需给药
Adult Cancer Pain.Version 2.2019.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特定情况,中、重度疼痛管理还需要辅助镇痛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治疗目标
每次就诊时再次评 估患者对舒适度、 功能、安全性需求 的期望目标
达到 未达到
• 继续常规随访 • 重新评估阿片类药物需求
剂量,并酌情降低 新增
•见一般筛查和评估(PAIN-2) •考虑专业疼痛管理咨询 •考虑介入策略(PAIN-M)或 其他治疗 •考虑姑息治疗咨询(见NCCN 姑息治疗指南)
每次后续随访时重新筛查
预期会出现 疼痛的事件 或操作
见临床操作相关的疼 痛与焦虑(PAIN-B)
与肿瘤急症 无关的疼痛
阿片类初 始使用者
阿片类药物 耐受的患者
见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患 者的疼痛处理(PAIN3)
见阿片类药物耐受患者的疼 痛处理
与肿瘤急症相关的疼 痛: • 骨折或沉重骨骨折
先兆 • 与感染相关的疼痛 • 伴神经损伤的神经
类药物的安全使用 让患者参与制定治疗计划,并设定现实的期望和可衡量的目标(新增)
※ 考虑“病痛”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强调人文关怀
Adult Cancer Pain.Version 2.2019.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2019胃癌指南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2019胃癌指南解读2019 年年 V1 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2019-05-11 作者:徐泽宽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 年 5 月第 35 卷第 5 期【摘要】胃癌诊治领域近年来进展迅速,《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南》)也不断推出新的版本,以跟进最新的前沿进展。
2019 年 V1 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修订: (1)更新了胃癌不可根治性切除的标准;(2)修改了胃癌的风险分析,新增了肿瘤风险评估和遗传学咨询;(3)修改了局部进展期、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部分化疗方案;(4)修改了胃癌放疗的部分内容。
新版《指南》对胃癌的治疗理念更规范化、科学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系由 25 个世界知名的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每年发布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和遵循。
1/ 32019 年 1 月,NCCN 发布了 2019 年 V1 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更新内容主要通过Pubmed 数据库检索 2019 年 6 月 27 日至 2019 年 6 月 27 日收录的关于人类胃癌的英文文献,从检索结果中选择Ⅱ期、Ⅲ期、Ⅳ期临床试验和治疗指南、随机对照试验、Meta 分析、系统综述及效度研究等文献。
引进了新的临床证据和标准,对《指南》进行修订。
2019 年版《指南》在内容上基本与前几版保持一致,但新版《指南》重点突出了个体化治疗和系统化治疗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旧版《指南》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medically unfit)更名为不适合外科手术的病人(non-surgical candidate),包含了不能耐受手术病人和能耐受手术但不愿手术病人。
NCCN肝癌中文版指南2019V2

NCCN 指南——肝癌 2019.V2
肝癌
2019 V2——2019.03.06
NCCN 指南——肝癌 2019.V2
2019.v2 版 NCCN 肝癌指南较 2019.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HCC-F 1.系统治疗原则
◊疾病进展下的二线治疗,第六个栏目:派姆单抗从 2A 类推荐改为 2B 类推荐
NCCN 指南——肝癌 2019.V2
移除脚注“多相 MRI:强化前建议,晚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需要”。(HCC-2 同样修改) 二、HCC-2 1. 额外检查
2018.v2 版 NCCN 肝癌指南较 2018.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MS-1 1.讨论部分更新反应治疗流程的改变
2018.v1 版较 2017.v4 版的更新要点 一、HCC-1 1.有肝癌风险的病人
第五条子栏目更改:四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 增加参考文献脚注 f 2.关于 AFP 的脚注 j 更改:监测筛查时考虑 AFP。见 HCC-A 3. AFP+或者结节≥10mm 移除“腹部多相 CT 或 MRI” 移除脚注“多相 CT: 强化前建议,晚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需要。”(HCC-2 同样修改)
指南与共识胃癌肝转移诊断与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指南与共识|胃癌肝转移诊断与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肝脏是胃癌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靶器官[1]。
胃癌肝转移的总体发生率约9.9%~18.7%[2-3],其中同时性胃癌肝转移的比例约73.3%,异时性胃癌肝转移的比例约26.7%[4]。
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脏转移的中位间隔时间约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约11个月,5年存活率<20%[5]。
经原发灶、转移灶根治性切除的胃癌肝转移病人5年存活率可提高至23.8%[6]。
胃癌异质性强、病情进展快,胃癌肝转移预后差,临床诊疗具有挑战性。
现代治疗技术和诊疗理念的进展,为胃癌肝转移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并逐渐形成以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ple 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为核心的治疗模式,但具体方案尚存诸多争议。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胃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制定本专家共识。
本文推荐度评定:高,≥90%;中,75%~<90%;低,50%~<75%。
1 胃癌肝转移病理学特征与诊断胃癌肝转移灶病理学类型常与胃原发癌灶相同,以腺癌为主,其他少见类型还包括腺鳞癌、髓样癌、肝样腺癌、鳞状细胞癌以及未分化癌。
Lauren分型进一步将腺癌分为弥漫型、肠型和混合型[7]。
影响胃癌肝转移预后的因素除胃癌原发灶特征外,肝转移灶的数量和大小也同样重要[8]。
根据肝转移灶出现时间的不同,可将胃癌肝转移分成两类:同时性胃癌肝转移(包括胃癌手术后6个月内出现肝转移灶)和异时性胃癌肝转移(胃癌手术后6个月以上出现肝转移灶)[9]。
1.1 影像学检查腹部增强MRI和超声造影是明确肝脏转移瘤的必要手段,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在发现肝脏微小转移灶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度[10-14]。
MRI可明确转移灶大小、数目、位置及周围毗邻关系,而术中肝脏超声或超声造影[15]检查,还可发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的转移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
2019 V2——2019.06.03
NCCN 指南——胃癌 2019.V2
2019.v2 版胃癌较 2019.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GAST-B 病理检查及生物标记检测原则 1.MSI 或 MMR 检测修改:检测是在福尔马林固定 FFPE(石蜡包埋)的组织上进行的,结果应根据结直肠癌标本指南解读为 CAPDNA 错配修复标记报告指南解读为 MSIhigh 或错配蛋白修复缺陷。 二、GAST-F 3 of 12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疾病 1.一线治疗;首选方案修改
2019.v1 版胃癌较 2018.v2 版的更新要点: 一、普遍修改 1.将 PET-CT 改为 FDG-PET/CT 二、GAST-1 1.局限型胃癌(cM0):修改:体格适宜,手术不能切除。(GAST-2 同样修改) 三、GAST-2 1.局限性胃癌的初始治疗: ◆ “体格适宜。手术不可切除”移除“姑息治疗”的选项。
2018 V2 版 胃癌 较 2018 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GAST-F 全身治疗原则 1.将 NCCN 的优先级分类应用至所有推荐治疗方案中 2.化疗方案以及剂量页面也按照上述要求更新 二、MS-1 1.讨论板块体现算法更新
2018 V1 版 胃癌 较 2017 V5 版的更新要点 一、GAST-1 1. 检 查
些患者推荐手术。
手术不可切除者,增加全身治疗的选项。 三、GAST-4 1. 术前未接受化疗或放化疗者的术后 治疗 R0 切除;pT3,pT4,任何 N 或任何 pT,N+:
修改:“5-FU±甲酰四氢叶酸或卡培他滨后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放化疗后 5-FU±甲酰四氢叶酸或卡培他滨,若手术小于 D2 切除(1 类)或 D2 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化 疗。
将“D2 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化疗”更改为 1 类推荐。 四、GAST-7 1. 随访/监测
第二和第三个表格的最后一条更改:“对于手术切除患者(尤其是全胃切除者)和治疗提示时检测营养素缺乏情况(B12 和铁) P II/III 期 或 yp I-III 期(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第四条修改:“胸/腹/盆腔 CT 口服或静脉造影,每 6 月 1 次,共 2 年;后每年 1 次,共 5 年和/或有临床指证可考虑 PET/CT” 五、GAST-9 1. 姑息治疗 Karnofsky 评分≥60%或 ECOG 评分≤2:“放化疗(只有在局部不可切除且之前没有接受过放化疗),全身治疗,最佳支持治疗。 两个分支均修改:“姑息治疗/最佳支持治疗” 六、GAST-B 1. 标题修改:“病理检查及 HER2 生物标记标记检测原则” 2.这个部分新增了包括 MSI(微卫星不稳定性)或 MMR(错配修复)检测以及 PD-L1 检测的内容。 七、GAST-D 遗传风险评估原则
◊氟尿嘧啶+紫杉醇 ◊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紫杉醇 2.术后放化疗 ◆ 增加描述:“适用于接受小于 D2 淋巴结切除的患者” 3.新增“不可切除疾病的放化疗”部分
NCCN 指南——胃癌 2019.V2
· 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 · 氟尿嘧啶和顺铂 · 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和紫杉醇(2B 类) 4.修改脚注 c:Leucovorin 用于某些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根据可用性的不同,这些方案可以与叶酸一起使用,也可以不与之一起使用。有关亚叶酸钙短缺的重要信 息,请参阅 discussion 十二、GAST-F 4 of 12 不可手术的局部转移性、复发或晚期肿瘤的化疗 1.二线或后续治疗 新增曲氟尿苷复方片(对于三线或后续治疗) 十三、GAST-F 5 of12 方案与剂量用法 1.更新反应 GAST-F 2 of 12 以及 GASF-F 4 of 12 的改动 十四、GAST-F 6 of 12 方案与剂量用法 1.修改脚注 十五、GAST-F 11 of 12 1.参考文献改动
NCCN 指南——胃癌 2019.V2
四、GAST-3 1.此页面广泛的修改。“无疾病证据”的路线被删除。 2.名称修改:“持续的局部病变 可切除疾病” 3.移除脚注:病人拒绝手术时监 测 五、GAST-5 1.R1 切除后的手术治疗:移除“化疗,如术前使用过者” 六、GAST-7 1.“P II/III 期 或 yp I-III 期(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的随访和检测:第四个栏目修改:“胸/腹/盆腔 CT 口服或静脉造影(首选)” 七、GAST-9 1.姑息治疗 ◆ 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局部复发或者转移性疾病:对于体能状态较好的患者,“当怀疑或证实远处转移的腺癌时,进行 HER-2,PD-L1,MSI/MMR 检测” ◆ 新增脚注 d:见病理学评估和标记检测 GAST-B 八、GAST-A 2 of 3 内镜分期和治疗原则 ◆治疗:最后一个栏目修改:于谨慎筛选、肿瘤未累及胃远端的病例,可通过内镜或放射线引导下行胃造口灌食(PEG),或空肠造口(PEJ)灌食来改善厌食、吞咽困 难或营养不良等长期症状。
第四个子栏目修改:“若无 M1 证据 b,且有临床指证,则进行 PET-CT 检查(从颅底至大腿中部)。” 第六个子栏目修改:“如果怀疑早期肿瘤或者确定为早期或局部晚期,首选 EUS(内镜下超声)”。 二、GAST-2
NCCN 指南——胃癌 2019.V2
1. 初始治疗 身体状态良好,肿瘤潜在可切除,cT2 或以上,任何 N:“围手术期化疗(1 类)”列为首选。在围术期化疗以及术前放化疗后,增加新表格“反应评估”。之前对这
九、GAST-B 4 of 5 病理检查及生物标记检测原则 1.新增下一代测序的内容。 十、GAST-D 4 of 7 胃癌遗传风险评估原则 1.“监测”一词被改为“筛查”。 十一、GAST-F 2 of 12 系统治疗原则 1.术前放化疗 ◆ 紫杉醇+卡铂 移动至其他推荐方案。1 类改为 2B 类推荐 ◆ 将下列的方案从其他推荐方案移动到首选方案中
◆ 氟尿嘧啶类[5-FU 或卡培他滨啶类(5-FU 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移动到首位
三、GAST-F 4 of 12 1.二线或后续治疗;其他推荐方案修改 ◆ 派姆单抗推荐改动
◊用于 PD-L1 表达水平 CPS≥1 胃腺癌的三线或后续治疗 2.修改脚注 四、GAST-F 7 of 12 方案和剂量 1.术后放化疗(对于接受小于 D2 的淋巴结切除的患者) ·放化疗前 1 周期,放化疗后 2 周期卡培他滨 750-1000 mg/m2 口服,1 天 2 次,1-14 天 2821 天为 1 周期 五、GAST-F 10 of 12 方案和剂量 1.哌姆单抗用于 PD-L1 表达水平 CPS≥1 胃腺癌的三线或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