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 课程设计 图书馆照明
某图书馆的照明系统设计.doc

某图书馆的照明系统设计.某图书馆的照明系统设计目录一绪论11.1 本设计工程概况2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3二照明设计42.1照明方式和种类8一照明方式8二照明种类82.2照明质量9一照度9二亮度10三频闪与眩光10四光源的显色性能112.3 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布置12一光源类型12二光源类型132.4 本工程照明设计15一本工程灯具的选择15二应急照明设计16三本工程照明设计的照度计算与灯具布置18三系统设计3.1统计负荷量的方法233.2 电线电缆的选择24一导线的分类、型号与使用24二导线的选择原则263.3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283.4 本工程部分负荷统计及配电箱系统的设计29一各类配电箱系统图设计29二配电干线的设计31第四章结论334.1 总结334.2 本次设计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33致谢35参考文献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照明的舒适性、美观性、节能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设计主要是为大庆商务学院图书馆提供舒适、实用的照明环境。
本次设计采用先平面后系统的设计思路。
在平面设计中,主要完成的是照度计算、灯具选择与布置、应急照明与普通照明的配合等任务,最后绘制完整的照明平面图。
由于任务分配,本设计的平面图中不画插座回路,插座回路在系统图中体现。
在系统设计中,主要任务是统计负荷量、导线与空开的选择以及相互配合等任务,最终绘制完整的照明系统图。
完成平面图和系统图绘制后,经过计算检验,本次设计在照度和节能方面满足国家相关要求。
导线与空开的选择也满足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要求。
关键词:图书馆;照明设计;统计负荷量word 资料.一绪论 1.1 本设计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大庆商务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2826 。
地上四层,一~三层层高4.5m,四层层高4.8m。
建筑高度为18.75m。
本次任务主要是对图书馆的照明系统进行设计。
本次设计的主要依据为:《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本次设计主要是为大庆商务学院图书馆提供舒适、实用的照明环境。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教学楼教室照明设计

目录一、引言 (1)1、研究原因 (1)2、研究目的 (1)3、研究背景 (1)二、五教照明设施的结构 (1)1、教室结构图 (1)2、光源 (3)3、蝙蝠翼式直接照明 (3)4、热释式传感器 (4)三、五教照明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1、热释远红外技术只能检测到人体的动感温度 (4)解决方案: (5)2、灯的放置方向不合理,容易产生眩光 (5)解决方案: (5)3、五教光源数量不足,会产生阴影 (6)解决方案 (6)4、光源不固定,当风扇开动时,光源会产生不稳定性 (6)5、黑板灯光设置的不合理 (7)解决方案: (7)四、照明设计的重要性 (8)2、良好地照明设计有利于减缓视觉疲劳 (8)五、照明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9)1、光通量 (9)2、发光强度 (9)3、亮度 (9)4、照度 (9)六、学习心得 (10)【摘要】基于人因工程学原理与方法对我们学校的第五教学楼的照明设施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调查访谈法,就五教照明设备存在的问题对周边的同学进行了调查访谈,加之我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找出五教照明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人因工程,热释红外控制器,照明灯具,解决方案一、引言1、研究原因第五教学楼是我们学院进行教学主要地点,包括平时的上课以及上自习,因此作为学校的主要功能性教室,照明灯具的质量、安放位置便十分重要,我们知道,照明条件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照明不利的情况下,人的视觉会很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且效果差,因此,第五教学楼的照明设施,不仅要考虑到环保节能,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高效、健康等因素。
2、研究目的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目标,使处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生活的一门学科,因此应用人因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去解决五教的灯光问题,使其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力是我的主要研究目的。
人因课设

影响
1、在暗的环境下看相对亮的屏幕,会加速眼睛的酸痛和疲 、在暗的环境下看相对亮的屏幕, 劳。 2、在不良照明条件下,同学长时间在屏幕与课本上转换注 、在不良照明条件下, 意力,会使明视觉下降,引起眼睛疲劳,甚至全身性的疲劳, 意力,会使明视觉下降,引起眼睛疲劳,甚至全身性的疲劳, 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会引起视力会下降。 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会引起视力会下降。 3、照度过高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照度谷底会影响视力,记 、照度过高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照度谷底会影响视力, 忆力下降,思考能力降低等。 忆力下降,思考能力降低等。 4、多媒体教室照明设施数量和质量上选择不合理,会浪费 、多媒体教室照明设施数量和质量上选择不合理, 不必要的财力物力。 不必要的财力物力。 5、不良的照明环境会影响人的情绪,影响人的一般兴奋性 、不良的照明环境会影响人的情绪, 和积极性 详见课本68页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页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详见课本 页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教室照明的基本任务
目前学校教室中除传统的教学区的黑板和学生区之外, 目前学校教室中除传统的教学区的黑板和学生区之外,教学 区中大多采用投影等多种形式,学校以白天教学为主, 区中大多采用投影等多种形式,学校以白天教学为主,有效利 用自然采光以利节能,因此,教室照明中最基本的任务是: 用自然采光以利节能,因此,教室照明中最基本的任务是: (1)满足学生看书 写字、绘画等要求, 满足学生看书、 (1)满足学生看书、写字、绘画等要求,保证视觉目标水平和垂 直照度要求。 直照度要求。 (2)满足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满足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2)满足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3)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或演示区域 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或演示区域。 (3)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或演示区域。 (4)照明控制适应不同的演示和教学情景 并考虑自然光的影响。 照明控制适应不同的演示和教学情景, (4)照明控制适应不同的演示和教学情景,并考虑自然光的影响。 (5)满足显色性 控制眩光,保护视力。 满足显色性, (5)满足显色性,控制眩光,保护视力。 除此之外,教室照明还应做到安全、可靠,方便维护与检修, 除此之外,教室照明还应做到安全、可靠,方便维护与检修, 并与环境协调。 并与环境协调。
基于人因工程的教室照明设计

基于人因工程的教室照明设计小组成员:余琳张舒悦陈钧剑翟瑞胡旺指导老师:石欣学院:自动化专业班级:09物流工程01班基于人因工程的教室照明设计1、问题研究的背景科学合理的光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眼睛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学生近视处于居高不下的现状,教室照明存在的问题也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关注,于是我们通过对人因工程的学习,对中国计量学院教室日光灯照明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意在挖掘教室照明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2、需求分析现今社会,我们大部分人都要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近二十年的校园生活阶段,而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
因此,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
不合理的光照设计,不仅对学生的视力有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能会给学生及教师造成不必要心理上的负担。
研究表明,视觉功效是用来反应人借助视觉器官完成视觉工作的能力和效率的,它以完成视觉作业的速度和精确度来评价视觉能力,照明环境的好坏与人的视觉功效息息相关,而视觉功效是伴随人的心理、生理等生物效应指标来反应的。
学生在教室的课业学习主要是视知觉活动和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
这期间,不论阅读或是参看教师展示的板书等内容,都受到光照环境的影响。
研究教室的光照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使学生有良好的视觉感受,保护学生视力在不合理的光照条件下,人眼会受到伤害,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给眼睛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保证必要、适宜的照明质量,给学生提供舒适、准确的视觉条件,可以减少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在学生近视率不断攀升的今天,研究光照条件对人眼视力的影响,其重要度不言自明。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照明环境不当,视知觉活动时人体的瞳孔和血压脉搏心率等生理指数就会发生不性变化,产生视觉疲劳,并引起脑力工作能力下降,导致视觉作业绩效的降低( 如作业错误率增加、完成速度减慢、质量降低等)。
人因工程学第4章照明环境课件

示:
I d
d
I
光源不均匀
光源均匀
意义:描述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
4.1.2 光的度量
立体角的大小为: s / r 2
Ω为立体角的大小; S为球面上的面积; r为球体的半径;
11/59
4.1.2 光的度量
(3)亮度(B) 指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发射或反射的光强
,用B表示,单位为尼特(nt—坎[德拉]每平方 米(cd/m2)。
意义:描述发光表面发光能力的强弱。
公式: L I S
12/59
4.1.2 光的度量
(4)照度(E) 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单位为勒克司(lx)。
E
S 意义:描述受照物体被照明的程度。
例:用一只发光为1750流明的灯泡照明一个 3×3=9平方米的 房间,其平均照度为 1750 / 9=194.4勒克斯
4.2 照明的影响
照明与视觉疲劳
不同照度下,看书后眼睛疲劳程度可以通过眨眼次数的变化来说明
照度/lx
最初及最后5min阅读眨眼次 数
最后5min眨眼增多百分数
10 35~60
71.5
100 35~46
31.4
1000 36~39
8.3
4.2 照明的影响
生产率、视疲劳与照度的关系
图中为一精密加工车间, 随着照度值由370lx逐渐增加, 劳动生产率随之增长,视觉 疲劳逐渐下降,这种趋势在 1200lx以下很明显。
们长期在自然光下生活,人眼对自然光适应性强,视觉效 果好。
4.3.2 光源的选择
(4)灯光为无频闪光。 频闪光是发光时出现一定频率的亮暗交替变化。普通
日光灯的供电频率为50赫兹,发光时每秒亮暗100次,属 于低频率的频闪光,会使人眼的调节器官,如睫状肌、瞳 孔括约肌等处于紧张的调节状态,导致视觉疲劳,从而加 速青少年近视。如果发光时的供电频率提高到数百赫兹以 上,或成直流供电,人眼即不会有频闪感觉,也不会造成 视力伤害,这种光称为无频闪光。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图书馆照明环境的分析与改善--课程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图书馆照明环境的分析与改善专业:人因工程班级_ 112040802 _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时间: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课程设计的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图书馆照明环境的分析与改善一、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郭伏,钱省三.《人因工程学》.(2)颜声远,王敏伟等.《人因工程与设计》.(3)鲍家声.《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4)张晓冬,王福林,周康渠.《系统工程》.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1)对图书馆自然采光的分析与改善(2)对图书馆灯具选择的分析与改善(3)对图书馆灯具布置的分析与改善四、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1)应用软件:auto CAD2007 WPS Visio美图秀秀五、任务发出日期: 2015.6.16 完成日期: 2015.6.21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1选题背景 (1)2现状调研 (1)2.1调查问卷 (2)2.2现状分析与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人因工程学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光的物理性 (4)3.2光的度量 (4)3.3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6)4图书馆现状分析及改善.................................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自然采光不足 (7)4.2灯具选择不合理 (9)4.3灯具布置不合理 (12)5图书馆照明环境改进设计价 (15)5.1模糊综合评判法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单因素评判法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因工程第4章 照明环境

双眼静视野
(a) 垂直面内视野
(b) 水平面内视野
人因工程 第四章 照明环境
12/59
双眼静视野
正常人双眼的综合视野在垂直方向约为130°(视水平 线上方60°,下方70°), 在水平方向约为180°(两眼内侧视野重合约60°,外 侧各90°),
在垂直方向6°和水平方向8°范围内的物体,映像将 落在视网膜的最敏感部分—黄斑上,而在垂直和水平方 向均为1.5°范围内的物体,映像将落在黄斑中央— 中央凹部分,映像落在黄斑上的物体,看得最为清晰, 因此,该区域称为最优视野。
从中心向上方(垂 直方向)
50
40
25
15
人因工程 第四章 照明环境
15/59
4.2.5 视 度
(1)适当的亮度 (2)物体的尺寸 (3)物体和背景的亮度对比
人因工程 第四章 照明环境
16/59
4.3 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4.3.1 照明与疲劳
看书疲劳和照度 :不同照 度下,看书后眼睛疲劳程 度可以通过眨眼次数的变 化来说明
500
300 750 500 200 100 200 300 500
80
80 80 80 60 20 60 80 80
可另加局部照明
可另加局部照明 可另加局部照明 可另加局部照明
检验
计量室、测量室 变、配 电站 配电装置室 变压器室
电源设备室,发电机室 控制室 一般控制室 主控制室
人因工程 第四章 照明环境
0.75m水平面 0.75m水平面 0.75m水平面 0.75m水平面 0.75m水平面 0.75m水平面
200
300 500 200 300 500 750
图书馆学习环境下的多功能照明产品设计研究

图书馆学习环境下的多功能照明产品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图书馆成为人们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
传统图书馆照明设施存在照明效果不佳、能源消耗高、光线辐射过强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学习环境的需求。
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环境的多功能照明产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学者对图书馆照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多功能照明产品的研究和设计还相对缺乏。
有必要开展本研究,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环境的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设计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学习需求、提升学习体验的多功能照明产品。
本研究将探讨多功能照明产品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点、应用场景以及关键技术和材料选择,旨在为图书馆照明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改善图书馆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字数:259】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环境下的多功能照明产品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探索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提升学习效果的可能性。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现有图书馆学习环境存在的照明问题,包括光照不足、眩光过强等,进而设计出更科学、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多功能照明产品;通过照明产品的设计研究,提高图书馆学习环境的舒适度和效率,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学习和阅读;通过对多功能照明产品的设计研究,探索未来照明产品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等学习空间的照明设计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将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学习环境的品质,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用户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1.3 研究意义图书馆作为学习和阅读的场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照明作为图书馆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图书馆学习环境下的多功能照明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功能照明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图书馆用户的各种需求。
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光照条件,通过设计多功能照明产品,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光照模式,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光照条件,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设计人: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1月13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一、课程设计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2)(3)三、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1)(2)(3)四、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图纸、软件等):(1)(2)五、任务发出日期:课程设计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摘要 (1)十四号楼简介 (2)照明设计的重要性 (5)应用的基本原理 (7)教室的照明环境设计 (19)图书馆的照明环境设计 (23)电子阅览室照明环境设计 (30)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32)摘要根据人因工程理论的研究表明工作现场的照明对于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照明环境可以显著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室的照明环境的研究也就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根据人因工程中人---机---环境三者构成的系统,从光的物理特性,人的视觉特性,十四号楼照明环境和照明标准等方面分析入手,以人为本,对十四号教学楼的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三个场所进行照明环境设计,寻求最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照明条件。
关键字: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照明环境设计1.十四号楼简介十四号楼是学生上课学习的主要场所,分为东西两个主楼。
其中,东楼主要是学生上课的主要场所,分为6层,里面有能容纳100人的小教室和容纳200人的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投影仪和电脑。
西楼主要是普通的自习室,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
图书馆有藏书20万多册,阅览座位880多个。
实行藏、借、阅一体的开放式服务。
电子阅览室每年可供利用的全文外文电子期刊约10000余种,全文中文电子期刊8千多种,图书馆分为一层和二层一层的布局结构为:北部为社会科学借阅区,社科阅览区收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等大类的图书。
南部为自然科学借阅区,收藏工业技术(包含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武器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原子能技术、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等)、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类的图书。
西部为旧书阅览区。
中部为计算机技术、外文原版借阅区;二层的布局结构为:北部是报刊阅览室。
南部是图书样本、教材、工具书、过刊阅览室,工具书收藏了各类中外文参考工具书及检索工具书,包括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大全、手册、年鉴、图谱,以及专利、国家标准等等。
西部是电子阅览室,供读者查阅各种网络资源,获取教学和科研所需的相关信息,检索网络版全文期刊数据库及各类视频、音频学习资源。
图1:十四号教学楼外观2.照明设计的重要性照明对学习工作的影响,尤其表现在照明不好的情况下,人会很快的疲劳,工作效率低、效果差。
照明条件不好,由于反复努力辨认,造成视觉疲劳。
眼睛疲劳会引起视力下降、眼胀、头疼以及其他疾病,影响健康。
不同照度下,看书后眼睛疲劳可以通过眨眼次数的变化来说明,如表1:表1改善照明不仅可以减少视觉疲劳,而且也会提高学习效率。
因为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观视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准确度,下图表示了生产率、视疲劳与照度的关系:图2根据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表明,照明会影响人的情绪,影响人的一般兴奋性和积极性,从而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昼夜光线条件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24内的生物周期。
一般认为,明亮的房间令人愉快,如果让被试者在不同照度的房间中选择工作场所的话,一般都选择比较明亮的地方。
在做无序很大视觉努力的工作时,改善照明也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眩目的光线使人感到不愉快,被试者都尽量避免眩光和反射光许多人还喜欢光从左侧投射。
总之,改善工作环境的照明,可以改善视觉条件,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保护视力,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有助于提高工作学习的兴趣,改进工作环境。
3.应用的基本原理3.1.光的物理性质关于光的波动性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辐射被。
电磁波的波谱范同极其广泛,其中人眼所能感受到的电磁波长为380一780nm,这个范围的光叫可见光。
在可见九个,不向波长的光所呈现的色彩依次是:红、侵、黄、绿、青、蓝、紫。
只含单一波长成分的光称为单色光,包含两种以上成分的光标为复合光。
复合光给人眼的刺激呈混合色,所有可见波长混合起来则产生白色。
发光物体,由其所辐射的光谱成分,引起眼睛的色彩视觉,不发光物体,在一定光谱成分的光源照射下,因反射某些成分的光谱并吸收其余部分的光谱.同样引起眼睛的色彩感觉。
自然界中的不同景物,在日光照射下,由于反射了可见光谱中的不同成分而吸收其余部分,从而引起眼睛的不同色彩感觉。
可见,色彩感觉取决于眼睛对可见光谱午的不同成分有不向视觉效果的功能,又取决于光源所含的光谱成分。
总之,眼睛的色彩感觉是在主观(眼睛的视觉功能)和客观(物体属性与照明条件的综合效果)相结合的系统中所发生的生理物理过程。
3.2光的度量3.2.1光通量光通量是最基本的光度量,它可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是用国际照明组织规定的标准人眼视觉特性(光谱光效率函数)来评价的辐射通量,单位为流明(1m)。
利用光电管可测量光通量。
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辐射能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某一波段的辐射能量和该波段的相对视见率的乘积。
由于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相对视见率不同,所以不同波长光的辐射功率相等时,其光通量并不相等。
例如,当波长为555×10-7米的绿光与波长为65×10-6米的红光辐射功率相等时,前者的光通量为后者的10倍。
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
光通量通常用Φ来表示,在理论上其功率可用瓦特来度量,但因视觉对此尚与光色有关。
所以度量单位采用依标准光源及正常视力另定之“流明”来度量光通量。
3.2.2发光强度发光强度简称光强,是指光源发出并包含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常用来描述点光源的发光特性。
光强与光通量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式小I——光强,单位为坎德拉(cd)φ——光通量(1m);Ω——立体角(球面度,Sr)。
3.2.3亮度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B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亮度的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亮度的定义式为:在垂直于所取方向越大.而在该方向看到的发光面积越小,则看到的明亮程度越高,即亮度越大:这里的发光而可以是直接辐射的点光源,也可以是被光照射的反射面而或透射面。
亮度可用亮度计直接测量。
3.2.4照度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司(1x)。
照度的定义式为:E——照度(1x);Q——光通景(1m);S——受照物体表面面积(m2)。
一点光源照射到某一物体表面时式中E——照度(1x);θ——受照物体表面法线与点光源照明方向的夹角;d——受照面与点光源之间的BP离(m);I——点光源发光强度(cd)o上式表明:受点光源照明的物体垂直面卜的照度与光源和受照面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c由此可知,增加或减少点光源的光强度、改变受照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调整光源与受照体之间的夹角,均是改善受照物体表面照度的有效途径。
测定上作场所的照度,可以使用光电池照度计。
工作场所内部空间的照度受人工照明、自然采光以及设备布置、反射系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该考虑选择什么地方作为测定位置。
一般站立工作的场所取地面上方85cm,坐位工作时取40cm高。
为了了解照度的分布情况,应求等照皮曲线,即表示照度相等处连线。
测定方法有两种;一是连续移动照度计,测定出某一照度值的等照度点,然后将其连线;二是任意选择许多点测定,由其照度求出等照度曲线。
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考虑测定时刻和测定时天气的状况。
3.3视觉特性3.3.1 明暗视觉与色彩视觉人的眼睛具有明暗视觉和色彩视觉;色彩视觉是明视觉过程,它产生于锥状细胞的红敏细胞、绿敏细胞和蓝敏细胞,大脑根据三种光敏细胞的光通量的比例决定人眼的色彩视觉。
3.3.2 明适应与暗适应适应是视觉适应周围环境光线条件的能力。
当外界光线亮度发生变化时,人眼的感受性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感受性对刺激发生顺应性的变化叫做适应。
适应分暗适应和明适应。
人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于黑暗环境的过程叫暗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人眼的感受性是随时间慢慢增高的。
在黑暗中停留近10min,适应能力能达到一个稳定水平,停留25min后,能达到完全适应的80%;完全适应大约需要经过35—50min。
当完全适应时,人的视觉敏锐度有极大的增强。
人从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于明亮环境的过程叫明适应。
明适应发生在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的时候。
刚开始时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种过程叫做明适应。
明适应的过程是人眼感受性随时间慢慢降低的过程。
开始几秒钟内感受性迅速降低,大约30s以后降低变得缓慢,完全适应大约需经过60s以后。
急剧和频繁的适应会增加眼睛的疲劳,使视力迅速下降,故室内照明要求均匀而稳定。
最常见的照度不均匀现象是工厂的机床工作面和它的周围环境。
由于机床上附设的小灯在工作面上形成高照度,而在其他地方仅由车间上空的照明灯作一般照明,或者在照度上相差悬殊,工作时操作者不仅要注视加工零件,也需转视他处,这就出现了适应现象。
工作面和它周围环境的照度差愈大,影响视力愈厉害,愈易造成视疲劳,并影响到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改善照明时必须夸虑这一视觉特性。
此外,出入口的照明和道路的照明管理,也必须注意到视觉的适应性。
3.3.3调节调节是视觉适应观察距离的能力。
眼睛不动时,对准的物体在眼前1—2m的地方.由这个位置射入的光束大体处于视网膜的中央部位。
当观察距离更近的物体时,要求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有更大曲率。
在对准很远的某一点时,调节是借助于晶状体曲率的缩小来达到的。
从远处向近处瞄准目标时,需0.5s一1.5s。
对频繁改变观察距离,不断变换瞄准目标的作业,改善照明条件有助于扩大调节范围,提高调节的准确性,增加照明能够提高不向距离上的辨认速度,并且能使作业者减少疲劳。
对视觉紧张作业,常从近处向远处瞄准,也会减轻视疲劳。
由于晶状体曲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在看得清楚的目标不断向近处移动时,开始感到不清楚的位置称为调节近点。
注视目标愈接近这一点,愈易引起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