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饮料2(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GB 10789-2008 饮料标准解读解析

GB 10789-2008 饮料标准解读解析

碳酸饮料—种类
——撤销了低热量型。GB13432《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 则》中对低能量液体食品有明确的要求:低能量(不高 于80KJ/100ml),无能量(不高于17KJ/100ml) ——CO2含量:由“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 不低于2.0倍”,降低为“不低于1.5倍”。原因是:1、 包装形式的改变,2、季节变化、运输、贮存环境的影 响,3、不影响食品安全。

果汁和蔬菜汁—种类
果汁饮料浓浆和蔬菜汁饮料浓浆 ——果汁饮料或蔬菜汁饮料的浓缩产品 —— 技术要求:按标签标示的稀释倍数稀释后,原果汁 (蔬菜汁)含量应不小于10%(5%) 复合果蔬汁(浆)及饮料 ——(果汁+果汁)(蔬菜汁+蔬菜汁)(果汁+蔬菜汁) ——100% 原汁混合可称为“汁”,混合后加水称为“饮 料” ——复合果汁饮料原果汁含量不小于10% 复合蔬菜汁饮料原蔬菜汁含量不小于5% 复合果蔬汁饮料原汁含量不小于10%
GB10789-2008 《饮料通则》国家标准解读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概要
修订标准的必要性 指导思想和原则 主要修订的内容 标准的名称 标准的强制性 饮料的定义 类别、种类和技术要求

修订的必要性
使标准更具可操作性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 企业和监督机构难以操作 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Codex stan 227-2001《瓶装/包装饮用水通用标准》 Codex stan 247-2006《果汁类和果肉饮料类通用标准》 相关内容进一步靠拢 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条款 新的饮料种类全部纳入其他类,使消费者感到迷惑 准确分类描述,避免判断不清,造成理解差异 与国内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等国标发布以及一些新的产品标准的发布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带书签目录及增补.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带书签目录及增补.

GB 2760-XXXXGB 2760-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011-04-20发布2011-06-20实施目录前言................................................................................................I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1附录 A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3表 A.1 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4表A.2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95表 A.3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所例外的食品类别名单 (99附录 B 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 (100表B.1 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 (101表B.2 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名单 (102表B.3 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 (118附录 C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规定 (162表C.1 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许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162表C.2 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164表C.3 食品用酶制剂及其来源名单 (168附录 D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单 (175表D.1 胶基及其配料允许使用的物质名单 (175附录E 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 (177附录 F 食品分类系统 (178表F.1 食品分类系统 (178前言本标准代替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2760—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2007年至2010年第4号卫生部公告的食品添加剂规定;——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删除了表A.2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使用量;——调整了部分食品分类系统,并按照调整后的食品类别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调整了食品用香料的分类;——增加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调整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名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12695-2016)标准解读(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12695-2016)标准解读(一)

饮 料包 括 两种 基本 形态 :液 体 和 固体 。为保 障基 本 生 产 ,保证 产 品 的安全 性 ,分别 对 液体 饮料 和 固体 饮料 规 定 了必备 的场 所 。现 在 的饮料 工 厂化 设计 都是 采 用开 放 式 的 大厂 房 ,因此 采 用 “ 区域 ” 替 代原 “ 车间” 的描 述 , 避 免误 解所 有 的加 工工 序必 须 为单 独 的封 闭式 车间 ,如 企 业 的水处 理设 备可 以与灌 装设 备 、包 装设 备在 同一个
较低 ,即 “ 灌 装 工序 可设 在准 清 洁作业 区 ,杀菌 工 序可

2 0 1 7 , V o 1 . 2 0 , N o . j
饮 料 工 业
标准法规解析※
设 在一 般作 业 区” 。
间人 口处应 设 置更 衣室 ,洗 手 、干手 和 消毒 设施 ,换 鞋
( 穿戴 鞋套 ) 设 施 或工 作 鞋靴 消毒 设施 ,必 要 时应设 置 风 淋设 施 。
两 部 分 进 行 解 读 ,第 二 部 分 解 读 请 关 注 2 0 1 7年 第 2
期。
重 复规 定饮 料及 各个 分类 的定 义 。
四、选址及厂 区环境


标准起草原则及 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饮料 生 产企 业 的选 址 与厂 区环境 与其 他食 品生产 企 1 、起 草原 则
应 根据饮 料 特性 符合 相关 的规定 。
本标准在 G B 1 4 8 8 1 — 2 0 1 3《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生产 通 用 卫生 规 范 》的 基础 上 ,对 G B 1 2 6 9 5 — 2 0 0 3
根据 G B 1 2 6 9 5 — 2 0 0 3中 5 . 1 . 4 条 款 、G B 1 4 8 8 1 — 2 0 1 3 中4 . 1 - 3 条 款 的规定 ,结 合饮 料 行业 实 际情况 ,对 厂 房 、

14风味饮料

14风味饮料

Q/CHR 0001S-2014风味饮料发布Q/CHR 企业标准Q/CHR 0001S-2014 2014-03-10发布2014-03-20实施Q/CHR 0001S-2014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风味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味饮料的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柠檬酸、苹果酸、乳酸、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酸钾、日落黄、柠檬黄、食用香精,经调配、高剪切、均质、稳定、杀菌、灌装封口、灯检、包装等工艺而成的风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 1904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987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02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622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6782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 12488 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 1311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3736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3886 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 15044 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 22367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55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QB/T 1505 食用香精QB 2246 食品添加剂瓜尔胶QB 4578 食品添加剂糖精钠JJF 1070定母包装商品净含敁汁跫检验规则国家质从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缺包装商品计4监督管理办法》3 分类产品按使用添加剂不同分为:果味饮料、乳味饮料、茶味饮料、咖啡味饮料。

风味饮料标准

风味饮料标准

风味饮料标准风味饮料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饮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风味饮料的质量和标准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风味饮料的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风味饮料的原料选择至关重要。

在制作风味饮料时,应选择新鲜、优质的水果、蔬菜或其他食材作为主要原料。

这些原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没有过期或变质现象。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添加化学成分,避免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其次,风味饮料的生产工艺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冷却、灭菌等步骤,确保风味饮料的卫生安全。

同时,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避免对风味饮料质量造成影响。

另外,风味饮料的包装和储存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风味饮料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不会对风味饮料的口感和品质产生影响。

同时,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潮湿环境,确保风味饮料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此外,风味饮料的标签和说明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风味饮料的标签应清晰明了,标注产品的名称、原料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同时,产品说明中应明确指出风味饮料的适用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消费者能够正确使用风味饮料。

最后,风味饮料的质量检测和监管也是确保风味饮料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风味饮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市场上的风味饮料进行定期抽检,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综上所述,风味饮料的标准涉及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包装储存、标签说明、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才能确保风味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希望相关行业能够重视风味饮料的标准化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风味饮料产品。

固体饮料产品分类及检测标准 科标检测

固体饮料产品分类及检测标准 科标检测

固体饮料产品分类及检测标准一、产品分类1、风味固态饮料果味固体饮料、乳味固体饮料、茶味固体饮料、咖啡味固体饮料、发酵风味固体饮料等2、果蔬固体饮料水果(果汁)粉、蔬菜(蔬菜汁)粉、果汁固体饮料、蔬菜汁固体饮料、复合果蔬粉及其固体饮料、其他果蔬固体饮料3、蛋白固体饮料含乳蛋白固体饮料、植物蛋白固体饮料、复合蛋白固体饮料、其他蛋白固体饮料4、茶固体饮料速溶茶(速溶茶粉)、研磨茶粉、调味茶固体饮料(果汁茶固体饮料、奶茶固体饮料、其他调味茶固体饮料)5、咖啡固体饮料速溶咖啡、研磨咖啡(烘焙咖啡)、速溶/即溶咖啡饮料、其他咖啡固体饮料6、植物固体饮料谷物固体饮料、草本固体饮料、可可固体饮料、其他植物固体饮料(如食用菌固体饮料、藻类固体饮料)7、特殊用途固体饮料如运动固体饮料、营养素固体饮料、能量固体饮料、电解质固体饮料等8、其他固体饮料如植脂末、泡腾片、添加可用于食品的菌种的固体饮料等科标检测依据各国标准及企业标准,为您提供专业的固体饮料检测分析服务。

二、技术要求1、原辅材料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有关规定。

2、感官要求冲调或冲泡后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异味,无外来杂质。

3、水分要求应不高于%.注:对于含椰果、淀粉制品、糖渍豆等调味(辅料)包的组合包装产品,水分要求仅适用于可冲调成液体的固体部分。

4、基本技术要求按照标签标示的冲调或冲泡方法稀释后应符合以下表1的规定。

三、检验项目按照标签标示的冲调或冲泡方法制备样品后进行检验1、感官检验2、理化要求水分(按GB 规定的方法测定)蛋白质(按GB 规定的方法测定)茶多酚(按GB/T 8313 规定的方法测定)3、菌落总数4、大肠菌群四、检测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 7101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 10789 饮料通则GB 19642 可可粉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T 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1743 食品中诱惑红、酸性红、亮蓝、日落黄的含量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风味饮料4(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风味饮料4(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风味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味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饮用水为原料,辅以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木糖醇、冰乙酸、DL-苹果酸、柠檬酸、乳酸、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食用香精、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苋菜红、乙基麦芽酚、焦糖色(普通法)],经调配、过滤、杀菌、灌装等工序调配制成的风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 1886.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GB 1886.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GB 1886.2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GB 1886.2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1886.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47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 5009.2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测定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789 饮料通则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55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GB 222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GB 255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饮用水:应符合GB 19298的规定。

QLSD 0002S-2012 风味饮料

QLSD 0002S-2012 风味饮料

QLSD 0002S-2012 风味饮料辽宁沈大饮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SD 0002S -2012风味饮料2012-02-10公布2012-03-0 2实施辽宁沈大饮品有限公司公布Q/LSD 0002S-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沈大饮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属首次公布。

ⅠQ/LSD 0002S-2012风味饮料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风味饮料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风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7 白砂糖GB 1902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 1987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02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4480.1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4481.1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578 食品添加剂糖精钠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6227.1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 7655.1 食品添加剂亮蓝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2488 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 13736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3737 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GB 15358 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QB 2393 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AK糖)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治理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食品标识治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风味饮料:以有用香精(料)、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为调整风味要紧手段,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味饮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味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饮用水为原料,辅以白砂糖、果葡糖浆,添加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柠檬酸、乳酸、山梨酸钾、食用香精),经调配、过滤、杀菌、灌装等工序调配制成的风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17 白砂糖
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 5009.2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测定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789 饮料通则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GB/T 20882 果葡糖浆
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
饮用水:应符合GB 19298的规定。

3.1.2 辅料
3.1.2.1白砂糖:应符合GB/T 317的规定。

3.1.2.2 果葡糖浆:应符合GB/T 20882的规定。

3.1.2.3乙酰磺胺酸钾:应符合GB 25540的规定。

3.1.2.4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应符合GB 1886.37的规定。

3.1.2.5 柠檬酸:应符合GB 1886.235的规定。

3.1.2.6 乳酸:应符合GB 1886.173的规定。

3.1.2.7 山梨酸钾:应符合GB 1886.39的规定。

3.1.2.8 食用香精:应符合GB 30616的规定。

3.1.2.9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应符合GB 1886.47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3.4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3.5 微生物限量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微生物限量
3.6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
4.1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柠檬酸、乳酸、食用香精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2695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以同一品种的原料、同一次投料、同一工艺所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

6.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20瓶(袋、盒),10瓶(袋、盒)用于检验,10瓶(袋、盒)留样。

6.3 出厂检验
6.3.1产品出厂前须经本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或成品放行单)后方可出厂。

6.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总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为每批必检项目。

6.4 型式检验
6.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