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诗

合集下载

[赏析]立翁对韵-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赏析]立翁对韵-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赏析]⽴翁对韵-神奇韩⼲画,雄浑李陵诗。

⼏处花街新夺锦,有⼈⾹径淡凝脂。

韩⼲的画神妙奇特,李陵的诗悲凉雄浑,天下处处⼈才辈出,⾹径上⼜是谁淡扫胭脂。

典故:“神奇韩⼲画”韩⼲是唐代著名画家,蓝⽥⼈,学画⼗余年,善写⼈物,尤⼯于鞍马,绘马雄骏健壮之姿,当时称为独步。

初师曹霸将军,后乃⾃成⼀家,官⾄太府寺丞。

传说建中初年,有⼈牵患有⾜疾的马就诊。

其马⽑⾊⾻相似韩⼲所画的马,为真马所⽆。

遂牵此马绕市,巧遇韩⼲,⼲亦惊疑。

返家后,视其所画马本,脚有⼀点⿊缺,⽅知是马画通灵。

“雄浑李陵诗”李陵,西汉名将李⼴之孙,武帝天汉⼆年,率步卒五千,与匈奴⼗万骑决战,终因缺少援军,战败投降。

李陵在匈奴遇到出使被扣留的苏武,后苏武南还,李陵设酒送别:“径万⾥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刃催,⼠众灭兮名已溃。

⽼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在李陵的悲歌声中,两个朋友就此诀别。

其赠别苏武之诗雄浑豪爽,⼗分感⼈。

《昭明⽂选》中收有⼏⾸古代送别诗,情调悲凉慷慨,旧题是李陵别苏武作。

“⼏处花街新夺锦”唐武则天驾临龙门,诏令群⾂赋“明堂⽕珠”诗,诗先成者赐锦袍。

东⽅虬诗先成,拜锦未坐,宋之问亦成,但写得⽐东⽅虬好,有“不愁明⽉尽,⾃有夜光来”之句。

武后令夺东⽅虬锦袍赏给宋之问,此即所谓“夺锦”。

后⽤来指受到宠赐,或称赞⽂才出众。

唐杜甫寄李⼗⼆⽩⼆⼗韵:⽂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附:李陵别苏武作者:刘湾 (唐)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

转战单于庭,⾝随汉军没。

李陵不爱死,⼼存归汉阙。

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辱家已⽆,长居虎狼窟。

胡天⽆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况与苏武别。

发声天地哀,执⼿肺肠绝。

⽩⽇为我愁,阴云为我结。

⽣为汉宫⾂,死为胡地⾻。

万⾥长相思,终⾝望南⽉。

附:唐杜甫《寄李⼗⼆⽩⼆⼗韵》作品原⽂: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

笔落惊风⾬,诗成泣⿁神。

声名从此⼤,汩没⼀朝伸。

⽂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古诗答苏武书翻译赏析

古诗答苏武书翻译赏析

古诗答苏武书翻译赏析《答苏武书》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答苏武书》是一篇创作于西汉时期的散文,作者李陵。

天汉二年,李广利率军伐匈奴右贤王,武帝召李陵负责辎重。

李陵请求自率一军,武帝不予增兵,只令路博德为其后援,而路按兵不动,致使李陵步卒五千,深入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

苦战之后,又逢管敢叛逃,暴露了李陵兵少无援的军情,单于遂集中兵力围攻,李陵兵尽粮绝,北面受虏。

降匈奴后,曾与被匈奴扣留的苏武数次相见。

始元六年(前81),苏武得归,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以此书作答。

这封信的主旨是为自己的投降行为解脱。

信中战斗场面写得极有声色,显然是要说明,当时因为双方兵力悬殊,己方将帅的不顾大局,武帝处置(诛陵全家)失当,所以,自己投降完全是出于不得已,进而使读者产生同情;此外,屡用强烈对比,如身处异域而怀念故土,以寡兵深入众敌而浴血奋战,苏武持节荣归而自己居人篱下,确实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篇文章,学者多认为系后人伪作。

但《文选》中收入,当系选自《李陵集》中,故其写作时间最迟不应晚于汉代。

【原文】子卿足下(1):勤宣令德(2),策名清时(3),荣问休畅(4),幸甚幸甚(5)。

远托异国(6),昔人所悲,望风怀想(7),能不依依(8)?昔者不遗,远辱还答(9),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10),能不慨然(11)?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12)。

韦鞲毳幕(13),以御风雨;膻肉酪浆(14),以充饥渴。

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15),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16),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嗟乎子卿(17),陵独何心(18),能不悲哉!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19);妻子无辜,并为鲸鲵(20);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21),更成戎狄之族(22),又自悲矣。

笠翁对韵四支m

笠翁对韵四支m

(mào);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gě)对山栀(zhī)。 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wãi)。 专(zhuān)诸(zhū)剑,博浪椎(chuí),经(jīng)
纬(wěi)对干(gàn)支。
位尊民物主,德重(zhîng)帝王师。
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
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
玉楼成后,记须昌(chāng)谷负囊(náng)词。
【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青泪 湿胭脂】意思是,轻纱笼罩着腰身,好象烟雾环绕着 的竹枝;下联的意思是,脸边流下泪水,犹如雨点滴 在海棠花上。都是旧时文人对妇女的不健康的描写。 玳瑁,动物名,龟鳖目海龟科。其背甲呈黄褐色,有 黑斑,光润美丽,可长达一公尺,前宽后尖,可作装 饰品。多分布于热带海洋。
瑶(yáo)簪(zān)对珠履(lǚ),剑客对琴师。
沽(gū)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
晚霞明似(sì)锦(jǐn),春雨细如丝。
柳绊(bàn)长堤(dī)千万树,花横(hãng)野寺两三枝。
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
青袍白马,童谣终应(yìng)寿阳儿。
瑶(yáo)簪(zān)对珠履(lǚ),剑客对琴师。
几处花街新夺锦, 有人香径(jìng)淡(dàn)凝(níng)脂(zhī)。
【几处花街新夺锦】唐武则天驾临龙门,诏令群臣赋“明堂火珠 ”诗,诗先成者赐锦袍。东方虬诗先成,拜锦未坐,宋之问亦成 ,但写得比东方虬好,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光来”之句。武 后令夺东方虬锦袍赏给宋之问,此即所谓夺锦。后用来指受到宠 赐,或称赞人文才出众。唐杜甫寄李十二百二十韵:文彩承殊渥 ,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宋之问,初唐著名诗人。
万里烽(fēng)烟,战士边头争宝塞(sài);

李陵咏全文释义

李陵咏全文释义

李陵咏全文释义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1.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 汉朝有位李将军(李陵),他家三代都是将门出身。

这两句点明李陵的出身,他出身于军事世家,家族在汉朝的军事领域有着长久的传统。

2.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 年轻时就有奇妙的军事策略,年少之时就成为英勇的壮士。

“结发”指年少之时,表明李陵年少有为,具备军事才能。

3.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 率领士兵长驱直入到边塞之外,深入匈奴单于的营垒。

描述李陵军事行动的果敢和深入敌境的英勇。

4.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 双方的旌旗排列相对,军中的箫鼓之声充满悲戚之情。

这里描绘战场上两军对峙的紧张氛围,箫鼓之声在这种情境下也带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5.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 傍晚时分在沙漠的边缘,战斗的声音在烟尘之中回荡。

进一步渲染战争的场景,日暮时分、沙漠环境和烟尘弥漫都加重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紧张感。

6.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 本想让那些骄横的匈奴被消灭,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的名王来侍奉汉朝(指投降称臣)。

这体现李陵作战的目标是取得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

7.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 但是已经失去了大军的援助,于是遭受被困于匈奴穹庐(帐篷,这里指代匈奴营地)的耻辱。

李陵在作战中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后援,最终兵败被俘,陷入困境。

8.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 从小就蒙受汉朝的恩德,怎么能够承受坐在匈奴营地思考这些(兵败被俘之事)。

表达李陵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受汉朝之恩,却兵败受辱。

9.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 内心深处想要有所报答(汉朝之恩),但投身战斗却未能战死。

李陵内心是想报答汉朝的,但命运弄人,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俘。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文学界的巨匠。

他的诗歌以立意深远、风格雄浑、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唐诗的“国之奇才”。

本文将为您介绍杜甫的简介资料和代表作品。

一、杜甫简介杜甫出生于唐代贞元元年(公元713年),原籍河南巩县(今洛阳市)。

父亲杜审言是一名州刺史,家境殷实。

杜甫的童年十分幸福,但在他15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一落千丈。

他曾在咸阳吏部试中考中第二,但因其出身贫寒,朝廷并未授予他官职。

自此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挫折。

杜甫的性格十分坚韧不屈,他对生活和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十分痛恨。

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担忧,通过阐述自己的不满和呐喊,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改变。

杜甫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政治、社会和人文等不同领域,同时充满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

他的诗歌不仅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而且富有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杜甫代表作品1.《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唐代美女的风姿和气质。

其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一句被奉为经典,成为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

2.《登高》《登高》是杜甫的另一代表作,描写了登高所看到的美景,包括森林、山峦和江河。

诗中表现了杜甫的豁达和乐观,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春望》《春望》是杜甫又一经典之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其中的“飞花共舞鸟飞回,万物更新世无疆”一句被称为经典之作,表达了杜甫对生命力的认知和肯定。

4.《李陵》《李陵》是杜甫的历史题材作品之一,诗歌描绘了三国英雄李陵的生死轨迹。

杜甫通过史诗般的叙述,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颂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5.《赤壁》《赤壁》是杜甫的又一历史诗作,描写了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的战争,并通过对两个不同势力的对比,体现出了诗人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和寄托。

总之,杜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诗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昌宜居城市诗词

许昌宜居城市诗词

许昌宜居城市诗词
1.《送罗邺赴许昌辟》
唐代:贯休
方得论心又别离,黯然江上步迟迟。

不堪回首崎岖路,正是寒风皴错时。

美似郄超终有日,去依刘表更何疑。

前程不少南飞雁,聊寄新诗慰所思。

2.《题盐铁李尚书浐州别业》
唐代:薛能
鹿原阴面浐州湄,坐觉林泉逼梦思。

闲景院开花落后,湿香风好雨来时。

邻惊麦野闻雏雉,别创茅亭住老师。

备足好中还有阙,许昌军里李陵诗。

3.《刺安南事诗》
唐代:懿宗朝举子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

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

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

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

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

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4.《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唐代:钱起
儒者久营道,诏书方问贤。

至精一耀世,高步谁同年。

何树可栖凤,高梧枝拂天。

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日月传轩后,衣冠真列仙。

则知骊龙珠,不秘清泠泉。

才子贵难见,郢歌空复传。

惜哉效颦客,心想劳婵娟。

笠翁对韵 第2课 四支

笠翁对韵 第2课 四支

什么是对仗? 两句话字数相等;对应的位置上词的性质相同, 内容上互相配合,节奏一致 对仗的分类:依据上下句字数的多少,可以分 为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 等等。
对仗举例: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天苍苍, 野茫茫 。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 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 zhi)。神奇韩幹画,雄浑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 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 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
第2课 四支
quán duì shí gàn duì shuǐ xiè zhī chuī zhú duì tán duì lú cí zhī sī
“泼墨”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把墨大片洒在纸上或绢上, 再用笔随形勾勒为画。“卮”为酒杯,古人常在酒席上行 令饮酒,推举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依照事先定好的标准 赋诗联对,违反标准或者不敌他人的要罚酒。这里“传卮” 就是传酒杯的意思,指行酒令赋诗联对的一种方式。 “泼墨”“传卮”都是文人雅士或作画或赋诗的方式。是 两字对。
nóng fū cūn wài
保 塞; 乘 时。
jìn chéng shí
一 犁 膏 雨,农 夫 村 外 尽
第2课 四支
quán duì shí gàn duì shuǐ xiè zhī chuī zhú duì tán duì lú cí zhī sī
泉 对 石,干 对 枝,吹 竹 对 弹 丝。
“烽烟”指烽火台上报警的烟火,借指战争。 “犁”指耕犁。 “乘时”指趁着有利的天气做农事。 这两句话结构一致,对应位置各词词性一致, 类别相近,是十一字对。

苏武诗四首

苏武诗四首

苏武诗四首《苏武诗四首》又名《苏武与李陵诗四首》。

是东汉无名氏所作的四首五言古诗。

这组诗和李陵的《与苏武诗三首》收入在南朝萧统《文选》卷二十九里,这七首诗是“苏李诗”的代表作。

这些古诗都是送别诗,有的写友人之别、有的写夫妻之别、有的写骨肉兄弟之别,但情感都真挚动人。

作品原文苏武诗四首(其一)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苏武诗四首(其二)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诗四首(其三)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俛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苏武诗四首(其四)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两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注释译文注释一①骨肉:指兄弟。

首句以叶之缘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亲。

②因:亲。

这句是说结识朋友也是相亲的。

③四海皆兄弟:语出《论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

此二句是说天下的人谁都不是漠不相关的陌路人。

④连枝树:即“连理树”,不同根的两树枝或干连生为一名为连理。

通常用连理树喻夫妇,这里用来喻兄弟。

⑤参与辰:二星名,参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东方,出没两不相见。

⑥邈:远。

⑦胡与秦:犹言外国和中国。

当时西域人称中国为“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李赠答诗》·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

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

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

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尊酒。

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

慰此平生亲。

·结发为夫妻。

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

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

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

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

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

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

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

·黄鹄一远别。

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

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

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

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

冷冷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

慷慨有馀哀。

长歌正激烈。

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

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

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

送子俱远飞。

·烛烛晨明月。

馥馥我兰芳。

芬馨良夜发。

随见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

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

晨起践严霜。

仰观江汉流。

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

各在天一言。

山海隔中州。

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

欢我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

随时爱景光。

·有鸟西南飞。

熠熠似苍鹰。

朝发天北隅。

暮闻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

托之笺彩缯。

因风附轻翼。

以遗心蕴蒸。

鸟辞路悠长。

羽翼不能胜。

意欲从鸟逝。

驽马不可乘。

·烁烁三星列。

拳拳月初生。

寒凉应节至。

蟠蟀夜悲鸣。

晨风动乔木。

枝叶日夜零。

游子暮思归。

塞耳不能听。

远望正萧条。

百里无人声。

豺狼鸣后园。

虎豹步前庭。

远处天一隅。

苦困独零丁。

亲人随风散。

历历如流星。

三萍离不结。

思心独屏营。

愿得萱草枝。

以解饥渴情。

·寂寂君子坐。

奕奕合众芳。

温声何穆穆。

因风动馨香。

清言振东序。

良时著西痒。

乃令丝竹音。

列席无高唱。

悲意何慷慨。

清歌正激扬。

长哀发华屋。

四坐莫不伤。

·晨风鸣北林。

熠燿东南飞。

愿言所相思。

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楼。

想见馀光辉。

玄鸟夜过庭。

仿佛能复飞。

褰裳路踟蹰。

彷徨不能归。

浮云日千里。

安知我心悲。

思得琼树枝。

以解长渴饥。

·陟彼南山隅。

送子淇水阳。

尔行西南游。

我独东北翔。

辕马顾悲鸣。

五步一彷徨。

双凫相背飞。

相远日已长。

远望云中路。

想见来圭璋。

万里遥相思。

何益心独伤。

随时爱景曜。

愿言莫相忘。

·钟子歌南音。

仲尼叹归与。

戎马悲边鸣。

游子恋故庐。

阳鸟归飞云。

蛟龙乐潜居。

人生一世间。

贵与愿同俱。

身无四凶罪。

何为天一隅。

与其苦筋力。

必欲荣薄躯。

不如及清时。

策名於天衢。

凤皇鸣高冈。

有翼不好飞。

安知凤皇德。

贵其来见稀。

·红尘蔽天地。

白日何冥冥。

·许由不洗耳。

后世有何徵。

·童童孤生柳。

寄根河水泥。

连翩游客子。

干冬服凉衣。

去家千里馀。

一身常渴饥。

寒夜立清庭。

仰瞻天汉湄。

寒风吹我骨。

严霜切我肌。

忧心常惨戚。

晨风为我悲。

瑶光游何速。

行愿支何迟。

仰视云间星。

所若割长帷。

低头还自怜。

盛年行已衰。

依依恋明世。

怆怆难久怀。

·双凫俱北飞。

一凫独南翔。

子当留斯馆。

我当归故乡。

一别如秦胡。

会见何讵央。

怆悢切中怀。

不觉泪沾裳。

愿子长努力。

言笑莫相忘。

·清凉伊夜没。

微风动单帱。

·招摇西北驰。

天汉东南流。

·严父潜长夜。

慈母去中堂。

·行行且自割。

无令五内伤。

·严严钟山首。

赫赫炎天路。

主明曜云门。

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

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

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

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

但恐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

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

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

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

夷齐何足慕。

·远送新行客。

戚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

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

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

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

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

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

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

飘遥安所依。

人生图孠息。

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

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

但恨生日希。

《别歌》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讬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

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鞲毳幙,以御风雨。

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与子别后,益复无聊。

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

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

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

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

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

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

单于临阵,亲自合围。

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

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

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

区区之心,切慕此耳。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

’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

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

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

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陵诚能安,言陵忠诚能安于死事。

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

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姓名:李陵字号:字少卿民族:汉性别:男生卒:(?—前74年)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家庭出身:官宦之家,飞将军李广之孙。

主要经历:年少被选任为建章监,侍中。

后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投降匈奴,汉朝族夷其三族。

元平元年,病逝。

代表作品:《苏李诗》《别歌》《答苏武书》等。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编辑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

它们与假托“苏武”所作的另四首诗(均收于《昭明文选》),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

诗虽属假托,情却抒写得极为真挚。

特别是这三首,融离别之情于“衢路”、“浮云”、“河梁”、落日之景;在“且复立斯须”、“对酒不能酬”、“悢悢不得辞”的情景描摹中,传达妻友送别之伤、游子辞乡之哀,情意缠绵,思致凄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品名称《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创作年代东汉文学体裁五言古诗作者无名氏目录1作品原文2作品注释3作品鉴赏1作品原文编辑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其一】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其二】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其三】携手上河梁①,游子暮何之②?徘徊蹊路侧③,悢悢不得辞④。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⑤。

安知非日月⑥,弦望自有时⑦?努力崇明德⑧,皓首以为期⑨。

[1]2作品注释编辑①河梁:河桥。

②何之:何往。

③蹊路侧:路旁。

④悢(liàng亮)悢:惆怅貌。

一作“恨恨”,犹“恳恳”。

不得辞:说不出话来。

⑤各言:互相倾诉。

⑥日月:复词偏义,月。

⑦弦:月半时叫“弦”,阴历每月初七、八为上弦,二十三、四为下弦。

望:月满叫“望”,阴历大月十五,小月十六为望。

这两句是说,月有缺时也有圆时,我们也应后会有期。

这是安慰的话。

⑧崇:高,这里是“提高”的意思。

⑨皓首:白首,借喻老年。

这二句是说我们应为提高品德,终生努力。

这是互相勉励的话。

[2]3作品鉴赏编辑人生的奔波总这样聚散匆匆,伤心的离别总这样依依难舍:长长短短的身影,历尽数百千载,似还叠印在“路侧”、“河梁”;凄凄凉凉的叮咛,消歇在多少个落暮,似还唏嘘可闻——这就是此诗所描摹的几幕别离景象。

不过,时光须得倒转,背景应是在苦闷、无奈的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