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冻干粉针剂的三个问题
关于冻干粉针剂的三个问题

关于冻干粉针剂的三个问题关于冻干粉针剂的三个问题大家下午好,这里有三个问题请教:1、冻干粉针剂可见异物超标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空瓶和胶塞的抽样检验可见异物都是合格的,料液的抽检同样合格,可是就是在灌装完毕半加塞之后再取样检验就出现可见异物不合格的情况。
2、冻干粉针剂在预冻阶段出现冻不均匀的情况,也就是一部分已经完全冻实,外观看是白色固形物;另一部分还是透明状,即使加长时间到6个或者8个小时,结果还是一样没什么变化。
对此感觉困惑。
3、冻干粉针剂在冻干结束后,发现大部分产品出现了萎缩,严重的都凝固在瓶底一点点,最严重的直接成了少量溶液。
说明一点,不是温差的原因。
我考虑是捕水器的原因,但还没得到证实。
1、冻干粉针剂可见异物超标,我个人的看法是:a.如果是微粒,最有可能仍是胶塞所带来的,尤其对质量不稳定的胶塞,在溶液中很易产生白点异物,何况取样检验胶塞时也有样品代表性问题。
b.如果是其它异物,可能从料液中或设备表面带进的。
2、冻干粉针剂在预冻阶段出现冻不均匀的情况,我个人的看法是:a. 估计是预冻的温度高于共熔温度.b.也有可能是隔板的平整度不够,或冻干瓶接触隔板的面积不均匀。
3、冻干粉针剂在冻干结束后,产品出现了萎缩,我个人的看法是:a.可能是大量升华的后期升温的速度太快,以至制品中水的升华速度大于捕水器捕水速度,冻干不能维持高的真空状态,出现少量液态的水,将已干层的产品部分溶解或半溶解状态,将原有的水汽通道堵塞,制品出现”崩塌”现象而出现萎缩,最终没有完全升华出去的冰形成溶液。
b.可能是半压塞时盖在瓶口才严紧,使水份不易出来所致.c.有可能在放瓶时向里推得太里面,有部份瓶己脱离板面所致。
4.升华阶段五小时后保不住真空可能也是捕水器的能力不足或升温的速度太快的原因。
由于对楼主公司的设备情况和产品及其操作情况都不了解情况下只能做一般解答,也不定能解决问题,所以仅作参考。
冻干粉针剂设备选择及技术细节问题的研究

冻干粉针剂设备选择及技术细节问题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冻干粉针剂制备工艺的设备选择和技术细节问题,包括冻干粉针剂的定义和制备流程、常用的设备分类和选型的原则、以及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问题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文章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冻干粉针剂制备工艺的建议,包括优化配方和工艺参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水平、以及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冻干粉针剂; 制备工艺; 设备选择引言: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冻干粉针剂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在药品研发和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关注[1]。
而冻干粉针剂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取决于制备工艺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因此,对于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工艺和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冻干粉针剂的制备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确保药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冻干粉针剂设备选择与技术细节问题进行研究,并总结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案,以期为冻干粉针剂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一、背景与介绍冻干粉针剂是一种新型的注射剂型,具有较长的贮存期、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制剂质量,因此在现代制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流程包括溶液制备、灌装、冷冻干燥等多个环节,其中冷冻干燥是最为关键的步骤。
在冷冻干燥过程中,需要将样品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将水分从样品中升华出去,使得样品变成冻干粉末状态。
而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冻干粉针剂设备对于保证制剂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冻干粉针剂设备主要有冻干机、冷冻干燥箱等。
不同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因此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进行考虑[2]。
除了常规设备外,新型冻干粉针剂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如利用微重力条件下的冻干技术、超声波辅助冻干技术等。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制药技术的提高,冻干粉针剂设备的发展也在不断迭代更新。
未来,冻干粉针剂设备将越来越趋向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操作、监控和数据采集等都将实现数字化管理。
冻干粉针异常现象总结

冻干粉针异常现象总结措施:生产人员须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如按药液体积调整西林瓶规格,减少装液厚度,一般应控制在10~15mm;加强热量供给,促进水分蒸发;检查真空度不高的原因,排除泄漏点或真空系统的异常;降低冷凝器温度在-60℃以下;重新试制冻干曲线,确保冻干制品含水量合格;对放入箱内的气体要进行除菌及脱水干燥处理,尤其是易吸潮的制品更要注意;制品出箱时的温度要略高于生产环境温度。
现象二:喷瓶喷瓶是由于预冻时温度没有达到制品共熔点以下,制品冻结不实;或升华干燥时升温过快,局部过热,部分制品溶化成液体,在高真空度条件下,少量液体从已干燥固体表面穿过孔隙喷出而形成。
措施:为了防止喷瓶,应严格控制预冻温度在共熔点以下10℃~20℃,并保持2小时以上,使药品冻实后再升温。
同时升华干燥时的供热量要控制好,适当放慢升温速度,且控制温度不超过共熔点。
这样可以克服喷瓶现象。
现象三:外观不合格冻干粉针的正常外观应是颜色均匀,孔隙致密,保持冻干前的体积、形状基本不变,形成块状或海绵状团块结构。
但是,如果溶液重量浓度大于30%,则制品易出现萎缩、塌陷、不饱满的情况。
另外,干燥时冻结的表面最先脱水形成结构致密的干燥外壳,下面升华的水蒸气从已干燥表层的分子之间的间隙逸出。
这时如果溶液浓度太高,分子之间的间隙小、通气性差,水蒸气穿过阻力较大,大量水分子来不及逸出,在干燥层停滞时间长,使部分已干燥药物逐渐潮解,会使制品体积收缩,外形不饱满或塌陷。
如果药液重量浓度低于4%,在抽真空时,药物会随水蒸气一起飞散;或在干燥后变成绒毛状的松散结构,在解除真空后,这种结构的物质会消散,使制品成空洞状。
还有一种情况是药液浓度太低,使制品疏松易引湿,同时由于比表面积过大,使制品容易萎缩,干燥的成品机械强度过低,一经振动即分散成粉末而粘附于瓶壁。
在冻干工艺方面,如果药液厚度大于20mm,干燥时间延长,也会造成产品外观不合格。
另外,在开始冻结时降温速度快,使制品形成细结晶,密度大,升华受到阻力较大,水分不易蒸发掉,制品会逐渐潮解致使体积收缩而造成外形不饱满或形成团状。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展开讨论。
在文章介绍了冻干粉针剂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原料采购及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冻干过程及包装控制、质量检测及验证以及产品存储与运输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点和方法。
结论部分强调了质量控制点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升冻干粉针剂生产质量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深入了解冻干粉针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以及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冻干粉针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冻干过程、包装控制、质量检测、验证、产品存储、运输、质量控制点、提升生产质量、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从原料采购及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冻干过程及包装控制、质量检测及验证、产品存储与运输等方面详细解析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旨在为冻干粉针剂的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行业的发展。
本文对质量控制点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提升冻干粉针剂生产质量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以便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通过深入分析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冻干过程及包装控制、质量检测和验证以及产品存储与运输等环节中的关键控制点,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提升冻干粉针剂的生产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为冻干粉针剂生产企业提供具体的质量控制方案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法规要求,达到市场和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提高冻干粉针剂的生产标准化水平,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质量变异,为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2. 正文2.1 原料采购及质量控制原料采购及质量控制是冻干粉针剂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原料采购阶段,首先要确认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原料的来源合法可靠。
干粉针剂生产中可见异物的来源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以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为例,从人员、胶塞/西林瓶、产品自身、环境和设备、工艺流程设计方面,阐述了冻干粉针剂生产中可见异物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注射剂;可见异物;来源;控制措施;工艺流程O引言注射剂的可见异物是无菌注射剂药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的关键参数。
在2015版《中国药典》注射剂通则中明确规定了可见异物是注射剂产品必须进行检测的项目。
注射剂中的可见异物种类很多,如橡胶屑、炭黑、碳酸钙、氧化锌、纤维、纸屑、黏土、玻璃屑等,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会造成血管栓塞,或粘附于组织中形成病变,如滤纸纤维进入兔、狗体内可产生肺肉芽肿。
橡胶屑、玻璃屑进入人体不但会引起血管肉芽肿,还会引起肺泡变厚、肺动脉瓣闭锁不全,甚至引起纤维性病变。
用于降低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可见异物的风险控制措施,应贯穿于起始物料、生产过程、中间控制以及最终检测的全过程。
注射剂种类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
根据工艺不同,注射用无菌粉末又分为冻干粉针剂和无菌粉针剂。
从生产工艺流程来看,冻干粉针剂产生可见异物的风险是最高的。
因此,本文以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为例,分析产生可见异物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冻干粉针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冻干粉针剂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配液一无菌过滤T灌装T冻干T轧盖T灯检一外包。
此外,还包括西林瓶清洗、灭菌与干燥,胶塞清洗、灭菌与干燥以及铝盖的处理等。
产生可见异物风险的工艺关键点有:配液、无菌过滤、灌装、冻干,还包括西林瓶清洗、灭菌与干燥,胶塞清洗、灭菌与干燥。
由于轧盖后的产品处于密封状态,所以基本不会产生外源性的可见异物。
2可见异物的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可见异物的来源一般可以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找出所有可能导致可见异物控制失败的影响因素。
2.1人员人员必须遵循无菌产品生产的洁净室行为规范。
人员一般需要在总更间将自己易脱落纤维的毛衣、外套更换成车间专用的洁净服,洁净服适合分体方式,以减少员工自身的颗粒脱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冻干粉副作用可怕

冻干粉副作用可怕
冻干粉是将通过某些技术和手段将药物中的水分去除而只
留下药物,药液本身的疗效和功能并不会受到损坏。
比如橄榄果汁冻干粉,对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能够清除自由基、消炎、杀菌等效果,而且可以使软骨及周边组织免疫力提升,关节处的肿痛感觉会快速缓解。
那么疗效如此神奇的冻干粉,都有哪些作用呢?有的人说冻干粉副作用非常可怕,这一说法到底有科学依据吗?
★一、冻干粉知识科普
冻干粉是在无菌环境下将药液冷冻成固态,抽真空将水分升华干燥而成的无菌粉注射剂。
原理:采用冷冻干燥机的真空冷冻干燥法预先将药液里面的水分冻结,然后在真空无菌的环境下将药液里面被冻结的水分升华,从而得到冷冻干燥的冻干粉。
简而言之,在低温环境下抽中药液里面的水份,保留其原有的药物作用。
★二、冻干粉副作用
它的原理是属于化学性质的,对皮肤和健康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EGF的使用并没有与其他产品冲突的禁忌,可以同时使用。
但市面上常见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EGF冻干粉,如果运气好能买到无副作用的保养品,运气不好可能会雪上加霜,到时还说不清是换肤产生的后遗症还是什么引起的。
冻干粉这种制剂并没有危害,冻干粉相对于其他制剂而言,这种制剂的浓度都会更高一些,工艺流程会更为复杂一些,所以在整个造价上会更高一些,所以大家选购,冻干粉制品的时候需要弄清楚。
★三、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不宜使用;
3、使用化学消毒剂处理后的创面,必须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后,方可喷洒本品,以免本品变性失活。
4、本品为外用化妆品,不能代替药物用于注射;
5、冻干粉溶解后,保存于4~8℃在5~7天内使用。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冻干粉针剂是一种通过将液体药物冻结并通过真空干燥的方法制成的干燥粉末针剂。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点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对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解析。
1. 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制作冻干粉针剂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药物原料和辅料,如稳定剂、调节剂等。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检查原材料的纯度、溶解度、结晶性等物理化学性质,并测试原材料的微生物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
2. 冻结过程控制:冻结是冻干粉针剂生产过程中关键的步骤之一。
在冻结过程中,需控制冷却速率和冻结温度。
冻结速率的过快或温度过高都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晶和晶体形态的改变,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通过控制冻结速率和温度的参数,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
3. 干燥过程控制:干燥是制备冻干粉针剂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干燥过程中,需控制真空度、温度和干燥时间。
真空度的控制可以影响水分的去除速率和干燥效果。
温度和干燥时间的控制可以避免药物在干燥过程中受到过高温度的破坏。
通过合理的干燥过程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冻干粉针剂产品。
4. 产品外观质量控制:产品外观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产品外观应包括针剂的颜色、透明度、颗粒状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目视检查和仪器检测来进行监控。
任何外观异常的产品都应予以淘汰和处理。
5. 产品质量指标测试:制备冻干粉针剂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质量指标(如纯度、含量、溶解度等)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应符合相关的药典标准和规定。
对产品质量指标的测试能够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同时也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估和优化。
冻干粉针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冻结过程、干燥过程、产品外观质量以及产品质量指标的测试等关键步骤,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这些质量控制点的合理设置和严格执行,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解析1.原料的质量控制冻干粉针剂的制备过程中,其原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因此,对于每批进入工厂的原料,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例如,对于活性成分,常常需要进行相关性试验,包括纯度、含量等检测;对载体,也需要检查其PH、水分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原料,需要及时排除,以避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2.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控制冻干粉针剂的制备需要在洁净性高的生产车间进行,如果环境无法保持良好的洁净度,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对生产车间的要求相对严格:例如,对压力差、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并采用空气净化设备、紫外线灯等装置来确保环境的洁净度符合标准。
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生产车间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确保生产环境的纯净度。
3.工艺控制在冻干粉针剂的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例如,对于药液制备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配比、搅拌速度、温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药液的质量。
在原液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检测;对于冻干过程,需要确保冷却速度、真空度等参数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同时,对于每个生产线,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4.质量检测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检验证非常重要。
针剂需要检测外观、PH值、水分含量、分散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固体粉末需要进行粒度、纯度、有效成分含量等多种检测。
同时,需要安排专业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测,并按照相应的规范制定质量检测流程;另外,在检测过程中要确保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的准确性,以避免测试出现误差。
5.记录与追溯在冻干粉针剂的生产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每批产品的原料存储和使用记录,生产记录,质检报告等。
这些记录是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在后期进行质量问题分析和追溯时,也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包括原料的质量控制、生产环境的控制、工艺的控制、质量检测和记录追溯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冻干粉针剂的三个问题
大家下午好,这里有三个问题请教:
1、冻干粉针剂可见异物超标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空瓶和胶塞的抽样检验可见异物都是合格的,料液的抽检同样合格,可是就是在灌装完毕半加塞之后再取样检验就出现可见异物不合格的情况。
2、冻干粉针剂在预冻阶段出现冻不均匀的情况,也就是一部分已经完全冻实,外观看是白色固形物;另一部分还是透明状,即使加长时间到6个或者8个小时,结果还是一样没什么变化。
对此感觉困惑。
3、冻干粉针剂在冻干结束后,发现大部分产品出现了萎缩,严重的都凝固在瓶底一点点,最严重的直接成了少量溶液。
说明一点,不是温差的原因。
我考虑是捕水器的原因,但还没得到证实。
1、冻干粉针剂可见异物超标,我个人的看法是:
a.如果是微粒,最有可能仍是胶塞所带来的,尤其对质量不稳定的胶塞,在溶液中很易产生白点异物,何况取样检验胶塞时也有样品代表性问题。
b.如果是其它异物,可能从料液中或设备表面带进的。
2、冻干粉针剂在预冻阶段出现冻不均匀的情况,我个人的看法是:
a. 估计是预冻的温度高于共熔温度.
b.也有可能是隔板的平整度不够,或冻干瓶接触隔板的面积不均匀。
3、冻干粉针剂在冻干结束后,产品出现了萎缩,我个人的看法是:
a.可能是大量升华的后期升温的速度太快,以至制品中水的升华速度大于捕水器捕水速度,冻干不能维持高的真空状态,出现少量液态的水,将已干层的产品部分溶解或半溶解状态,将原有的水汽通道堵塞,制品出现”崩塌”现象而出现萎缩,最终没有完全升华出去的冰形成溶液。
b.可能是半压塞时盖在瓶口才严紧,使水份不易出来所致.
c.有可能在放瓶时向里推得太里面,有部份瓶己脱离板面所致。
4.升华阶段五小时后保不住真空
可能也是捕水器的能力不足或升温的速度太快的原因。
由于对楼主公司的设备情况和产品及其操作情况都不了解情况下只能做一般解答,也不定能解决问题,所以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