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老师,我生病了》
大班健康优质优质教案《我生病了》含反思

大班健康优质优质教案《我生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小秘密》,详细内容围绕“我生病”这一主题展开。
我们将探讨生病原因、症状、如何照顾自己以及预防疾病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生病原因和常见症状。
3. 提高学生在生病时自我照顾能力。
4. 增强学生疾病预防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病原因和症状识别。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和照顾自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卡片、道具。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张小兔子生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小兔子为什生病,让学生分享自己生病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生病原因、常见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和照顾自己。
结合图片和道具,让学生直观地解生病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判断卡片上小朋友是否生病,并说出原因。
4. 小组讨论(10分钟)(1)生病时我们应该怎做?(2)如何预防生病?5. 情景模拟(10分钟)邀请几名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模拟看病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照顾自己和他人。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生病》2. 内容:(1)生病原因(2)常见症状(3)预防方法(4)照顾自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画一幅关于生病主题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情景模拟环节,部分学生表现紧张,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医院,解医生和护士工作。
(2)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健康意识。
(3)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健康小调查,解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小组讨论4. 情景模拟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病这一主题,我特别设计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一张小兔子生病图片作为引导,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
大班健康教案《我生病了》

大班健康教案《我生病了》一、教学目标•了解生病的原因和症状。
•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一些常见的疾病。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准备•PowerPoint幻灯片或者白板。
•展示物品:医生工具玩具、洗手液、纸巾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者白板展示一些常见的病症图片,如发烧、感冒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在家或者学校生病过吗?你们有什么感觉?步骤二:引入新课(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者白板讲解生病的原因和症状,例如: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和症状?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种常见的疾病和对应的症状。
•每个小组派代表总结并汇报给全班。
步骤四:预防和应对(2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者白板讲解如何预防一些常见的疾病,例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预防疾病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如何应对生病,在家和学校应该做哪些事情。
•分组讨论并汇报给全班。
步骤五:游戏活动(20分钟)•使用医生工具玩具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医生,其他学生扮演病人。
•学生们互相询问症状,并通过扮演医生给予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法。
步骤六:总结(10分钟)•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生病时的正确行为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提问:你们学到什么新知识?以后会怎么做?四、示范与评估•在课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了解他们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鼓励积极参与并给予正面反馈。
五、延伸活动•学生可以制作海报或手抄报,介绍一种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制作健康膳食计划,并在班级内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病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学生们在玩乐中学到了正确的生病应对方法。
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教案《我生病了》

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教案《我生病了》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疾病:发热、咳嗽、流鼻涕等。
2.能够学会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多喝水、多休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3.能够正确使用口罩并理解其作用。
4.能够了解医院的看病流程和医生的职责。
教学内容疾病的认识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例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动画、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些疾病的原因和特征。
自我保健方法教师向幼儿介绍自我保健方法,例如多喝水、多休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手帕、纸巾等物品,以避免病菌传播。
口罩的正确使用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理解口罩的作用,并学会正确地咳嗽和打喷嚏。
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下掌握这些技能。
医院的看病流程教师向幼儿介绍看病的流程,例如挂号、等待、诊断、治疗等。
同时,教师还要让幼儿了解医生的职责和工作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医生的工作。
活动设计活动一:疾病分类游戏教师拿出图片,让幼儿分类出疾病的种类。
例如,让幼儿将发热、咳嗽、流鼻涕等归类在一起。
这个活动有助于幼儿深入了解不同疾病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活动二:自我保健小能手教师让幼儿用纸巾或手帕分别掩住嘴、鼻子,演示如何正确咳嗽或打喷嚏,以避免病菌传播。
同时,教师提供清洁的热水、肥皂和垃圾桶等物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三:看病流程体验教师模拟看病流程,让幼儿分别扮演医生、患者、护士等角色,体验看病的过程。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更深入地认识到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医生的职责,从而更好地了解看病的过程。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评估。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幼儿是否正确使用纸巾掩住嘴、鼻子、是否能够正确佩戴口罩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精彩教案《我生病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精彩教案《我生病了》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材第四章《身体小秘密》中的第二节“我生病了”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常见儿童疾病的认知,包括发烧、咳嗽、肚子痛等,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生病的原因,认识生病时的身体变化,学会表达身体不适,以及掌握基本的生病时应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知常见的生病症状,如发烧、咳嗽等,并了解其简单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在生病时能及时向成人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病的原因及生病时的身体感受。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生病时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基本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生病的小朋友)、故事书《小兔子的感冒》、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角色扮演道具(医生工具箱、病历本)、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生病的小朋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生病时的症状。
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幼儿对生病的认知。
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故事《小兔子的感冒》,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生病的感受及其原因。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讲解生病时的注意事项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4. 讨论与表达(5分钟)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生病的经历,讨论生病时的感受及处理方式。
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身体不适,如何向家长和老师描述症状。
5. 角色扮演(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医生,另一部分扮演生病的小朋友,模拟看病的场景。
6. 随堂练习(5分钟)利用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生病时的自己,加深对生病症状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我生病了”画出常见生病症状的简图,并标注相应的名称。
简要列出生病时应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和家人的生病经历。
答案示例:幼儿画自己和家人感冒时的样子,标注发烧、咳嗽等症状。
2.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家长记录幼儿描述生病时的感受和需求。
2024年大班健康优质精彩教案《我生病了》含反思

2024年大班健康优质精彩教案《我生病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健康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小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我生病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病的原因,掌握基本的生病预防方法,并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认识到生病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病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动画短片,展示一个小兔子生病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讲解生病的原因(5分钟)利用PPT和图片,讲解生病的原因,如细菌、病毒、不良生活习惯等。
3. 互动讨论预防方法(5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生病预防的实例,如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一个关爱生病同学的计划,并进行分享。
7. 课后作业布置(3分钟)设计一幅关于生病预防的画,要求包含至少三种预防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我生病了》2. 内容:生病的原因:细菌、病毒、不良生活习惯等预防方法:洗手、良好生活习惯、增强体质等关爱身体健康,从你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关于生病预防的画。
2. 答案示例:画面中包含一个健康的小朋友,周围有洗手、喝水、锻炼等象征预防生病的事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了生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培养了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预防方法的实际运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关爱生病同学,我们在行动”,将所学内容延伸至课堂之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大班健康健康教案《我生病了》及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健康健康教案《我生病了》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健康教材第四章《身体小秘密》中的第三节《我生病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生病症状,了解生病的原因及如何保护自己不生病,学会基本的生病应对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病的常见症状,知道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 学会基本的生病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生病的原因及如何预防生病。
重点:认识生病的常见症状,学会基本的生病应对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为学生看病,引导学生了解生病的症状。
学生分享自己生病的经历,讨论生病时的感受。
2. 讲解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0分钟)教师通过PPT、图片和视频,讲解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小明的身体出现了哪些生病症状?他应该怎么做?”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不生病(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预防生病。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生病的常见症状2. 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 生病应对方法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生病原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
常见症状: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
2. 作业要求:内容丰富、字迹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生病的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生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生病症状的认识。
2. 讲解生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时,学生对预防方法的理解。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教案《我生病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优质教案《我生病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材第四章《身体小护士》第三节《我生病了》。
内容详细介绍了生病的原因、生病时的症状、如何照顾自己及寻求帮助等,旨在培养幼儿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学会自我观察身体状况。
2. 培养幼儿在生病时能够采取正确的照顾方式,提高自我照顾能力。
3. 培养幼儿在生病时主动寻求帮助,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学会自我照顾。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生病时主动寻求帮助,增强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玩具医生工具箱、卡片、生病娃娃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生病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他为什么生病?生病有哪些症状?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生病的原因:细菌、病毒、不规律的生活等。
(2)讲解生病的症状:发烧、咳嗽、流鼻涕等。
(3)讲解如何照顾自己:多喝水、按时吃药、休息等。
(4)讲解如何寻求帮助:告诉家长、老师,拨打120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如果你生病了,你会怎么做?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4. 互动环节(10分钟)(1)让幼儿扮演医生,为生病娃娃诊断、治疗。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病时要学会自我照顾和寻求帮助。
六、板书设计1. 《我生病了》2. 内容:(1)生病的原因:细菌、病毒、不规律的生活等。
(2)生病的症状:发烧、咳嗽、流鼻涕等。
(3)照顾自己的方法:多喝水、按时吃药、休息等。
(4)寻求帮助的方法:告诉家长、老师,拨打120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果你生病了,你会怎么做?2. 答案要点:(1)告诉家长或老师自己生病了。
(2)按时吃药、多喝水、休息。
(3)如果病情严重,拨打120寻求帮助。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生病了》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生病了》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某些病症的起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2.能够掌握关于生病的正确态度并表达出来。
3.能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生病的图片和实物,如体温计、往返温湿计、药品等。
2.准备活动相关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对于大班学生而言,需要家长或教师的协助,确保教学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制作课堂环境,如张贴生病图片和实物。
2.首先询问学生们是否遇到过生病的情况以及有关的问题,开展集体讨论。
2. 讲授知识1.通过图示方式来讲述生病的起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2.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弄脏、受伤、吃不干净等等,以降低生病的风险,并且清洗双手、洗菜等习惯的重要性,减少生病的机率。
3. 课堂活动1.活动一:DIY口罩让学生们制作属于自己的口罩,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口罩,以及口罩的用途。
提前准备好材料,让学生们根据指引,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口罩。
2.活动二:练习量体温让学生们分组,两两配对。
一名学生模拟感冒情况,另一名学生负责帮助量体温,并及时通知学校医生。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如何量体温等。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们进行总结和反思,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我生病了”主题下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病知识和相关的防治措施。
同时,通过操作和活动,学生掌握了_correct_的技能,并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更注重因材施教,更加灵活的调整教学方案,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本节课教师的鼓励、口头和行为表现得很好,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支持,相互鼓励和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引导,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程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菲是我班一个话很少的幼儿,她平时有什么事也很少和别人交流, 每天上学都来得很晚。 有一天早上,都已经开始做操了,她才被爸爸抱着来到幼儿园,满脸 的泪痕,抱着爸爸的脖子,不愿下来,我问她怎么啦?她也不愿意说, 后来,她爸爸告诉我,“孩子不愿来学校,问她也不说,就是哭。” 菲菲的爸爸走后,菲菲站在了做操的队伍里,但是一动不动,也不高 兴。我正想着怎样和她沟通,她主动转身告诉我,“老师,我不想吃 早餐;等会儿你给我爸爸打个电话,让他来接我,我肚子疼。”我就 答应了她,想着等做完操再和她谈谈。没过两分钟,她又转过来说: “老师,明天早上我生病了,我明天早上吐哩。”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对菲菲特 别关注,每次上完课,我会选 一名学得快的幼儿来帮她,我 想孩子和孩子之间交流起来更 轻松一些,菲菲就不会胆怯了; 加上家长的辅导,菲菲进步很 大。这几天,菲菲来园再也没 有哭了。
•调查原因
做完操后,我和她进行了 谈话,原来菲菲每天早上 在家吃过早餐了,来到幼 儿园不想吃早餐,又不敢 说,所以她害怕来幼儿园。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应家 长的要求,大班的孩子开 始学识字、数数、拼音等 课程。前一天刚好学了识 字,菲菲回家后没有按老 师的要求练习批评,又不 敢告诉,害怕老师爸爸, 所以不想来幼儿园。
布置作业
没有完成
害怕来园
•案例分析
以幼儿的年龄来说,正是玩的时候,孩子害怕学习,不愿 学习很正常,但是幼儿如果不想上学了,我想我该好好反 省一下我的教学方法了。
菲菲的这件事发生后,我和菲菲进行了交谈, 问了她的想法,菲菲告诉我,“我不会写作 业,我不想写字。”我又和菲菲的家长进行 沟通,菲菲的爸爸说他最近有点忙,回家也 没问孩子在园情况,以后会注意的。我告诉 菲菲的爸爸,孩子性格内向,不愿和人交流, 以后回家,要多和菲菲交流,要及时辅导作 业,孩子小,如果她今天的没学会,明天她 就有可能害怕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