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常规
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及护理常规

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及护理常规
3/59
一、IABP原理
• 1、概述 • 2、发展史 • 3、系统组成 • 4、治疗方法及工作原理 • 5、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 6、反搏压影响原因
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及护理常规
4/59
1、概述
• IABP是临床上用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心力 衰竭、低心排综合症有效机械性辅助装置, 已被广泛接收于左心室泵衰竭:早期多用 于外科重症心脏手术(CABG术);现对抢 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难治性心绞 痛及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
• 应用太晚,低血压时间长,组织缺氧,造 成多脏器功效不可逆衰竭
• 拔除过早,病情有所恢复,还未稳定,拔 除IABP后又重新恶化。
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及护理常规
43/59
提升辅助效果其它办法
• 保持血容量平衡,既要补足,又要预防过 多。
• 纠正酸中毒,保持酸碱平衡 • 纠正心律紊乱 • 应用正性肌力药品,维持一定动脉压和血
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及护理常规
13/59
心脏舒张期: IAB 充气
心脏收缩期: IAB放气
• 舒张压升高,冠状动 脉灌注增加
• 降低心脏做功(最大)15% • 降低心脏氧耗 • 增加心输出量
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及护理常规
14/59
应用IABP最终止果
• 左室收缩压和射血阻力降低约10-20% • 左心室舒张末容量下降20% • 心排量增加0.5升/分/平方米
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及护理常规
37/59
四、IABP禁忌症:
• 主动脉关闭不全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主动脉瘤 • 有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 除心脏外还有其它慢性末期病或有不可逆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操作规范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操作规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是经股动脉将球囊导管插入降主动脉,球囊内充以氦气,并与体外的气源及反搏控制装置相连。
将患者的心电或血压信号馈入反搏控制装置,使球囊泵与患者的心脏搏动同步反向动作。
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瓣开放时),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瓣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
目的IABP可以降低左室后负荷:球囊在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迅速完成排气,使主动脉内瞬间减压,左心室射血阻力(左心室后负荷)同时降低,心排血量增加;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球囊立即充气。
由于球囊的挤压,产生反搏作用,将主动脉血逆流向挤压至主动脉根部,使近端主动脉舒张压升高,而舒张期冠脉阻力最小,舒张压升高后,缺血心肌的供血改善。
适应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PCI患者(左主干病变、严重多支病变、重度左心功能不全);PCI失败需过渡到外科手术;因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特发性心肌炎、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心肌病晚期导致的心脏泵衰竭;围术期循环不稳定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旁搏路移植术(OPCAB)中搬动心脏导致循环不稳定者。
禁忌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尤其中、重度者;严重的主动脉-髂动脉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其他:如严重贫血、脑出血急性期等。
IABP应用的血流动力学指征心脏指数<2L/(min·m2);平均动脉压(MAP)<60 mmHg;成人尿量<20ml/h ,四肢凉,发绀,末梢循环差。
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调整心脏前负荷,积极应用药物治疗,特别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剂量>20μg/Kg·min,血流动力学指标仍无改善,应及早开始反搏治疗。
10.1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 曹立军
主要内容
• 工作原理 •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适应证、禁忌证 • 并发症 • 注意事项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 IABP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用于支持和稳定心脏功能 • 球囊在舒张早期快速充气时,主动脉内舒张期压力增加,使冠状
动脉灌注压增加,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当球囊在舒张末期放 气时,主动脉收缩压降低,外周阻力下降,左心室壁张力降低, 心肌耗氧量减少
• 同时,球囊也把一部分血液推向主动脉远端,增加了内脏 器官的舒张期血流灌注,尤其是肾脏灌注
• 在心脏收缩期前球囊突然排空,使主动脉内的压力骤然下 降,左心室的射血阻力明显降低,导致心肌做功降低,耗 氧量明显减少
IABP 导管的选择
•成人导管球囊充盈时,应占主动脉直径的75-90% •气囊容积应大于每搏量的50% •如果球囊的太大,会损伤主动脉及破坏血细胞 •而球囊的体积太小,反搏会无效
谢谢!
IABP 导管的选择
根据身高,选择不同的球囊容积导管
>180cm
165~180cm 152~165cm <152cm
IABP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可变指标 主动脉收缩压 主动脉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左心室后负荷 射血分数 心内膜下心肌存活率 体循环血管阻力
变化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 降低 增加 增加 下降
适应证
• 心源性休克 • 不稳定性心绞痛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介入治疗 • 缺血性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 危重心脏病手术前的预防性措施 • 术后心功能异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 非心脏手术的心脏支持 • 心脏移植前后 • 过渡至其他左心室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 • 外周血管畸形致导管不能到位 • 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功能异常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配合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配合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一)患者准备同常规PCI术的术前准备。
(二)用物准备1、用物准备:介入手术器械包、介入手术布类包、碘伏、无菌手套、纱布、针线、敷贴、利多卡因、肝素生理盐水、抢救物品及药品、主动脉球囊导管、压力传导器、加压袋、动脉穿刺套件等。
2、评估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品,并置手术台旁。
二、术中配合1、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暴露术区,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给予吸氧。
2、打开手术包,协助术者为患者做好皮肤消毒准备。
3、协助术者穿好手术衣,配合术者铺单。
4、再次核对确认患者身份。
5、将术中所需的导管、无菌物品规范开启放置于无菌手术台中供术者使用。
6、监督手术人员正确执行无菌技术要求。
7、准备好肝素盐水,主动脉球囊导管,正确连接好压力传导器,冲洗管路,排除管道内空气,做好校零。
8、及时为术者提供术中需要的物品,并对使用的耗材做好登记。
9、及时准确执行术中医嘱,做好记录。
10、严密观察病情,保持静脉输液、氧气等各种管道通畅,需要抢救时做到迅速、快捷、准确。
11、正确启动IABP仪器,观察使用效果。
三、术后整理1、术后协助术者用无菌敷贴覆盖伤口。
2、再次核对确认患者身份,清点手术用物及检查导管完整性。
3、护送病人至病房,与病区医护人员做好交接4、清洗术中所用器械,做好导管室整理工作。
5、完成并核查手术计费工作。
参考文献:《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拟定:钟**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检查双侧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搏动情况并作标记。
2.是否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备血;皮肤准备。
3.术前常规用药、用物是否齐全、抢救物品、器械和药品是否备齐。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患者及(或)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进行良好沟通,以取得配合和支持。
(2)检查IABP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术区备皮:腹股沟部位皮肤。
(4)留置导尿,准备抢救器械及药品。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神志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体位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平卧位,并保持穿刺肢体伸直状态,按摩骶尾部及其他受压部位,预防压疮。
(3)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床边巡视和监测,保持管道通畅,避
免球囊移位;如导管内出现血液,反搏波形消失,提示球囊破裂,应立即停用IABP,重新置管;动脉穿刺口每日换药1次,预防感染。
(4)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5)拔管护理:当患者病情好转稳定,低心排出量引起低灌注现象消失,可逐渐减少反搏比例,撤机。
拔管时,应局部按压止血15~30分钟,同时观察足背动脉及肢体皮肤颜色,以弹力绑带“8”字形包扎,穿刺点处用1kg沙袋压迫6小时,12小时后可拆除弹力绑带,肢体继续制动24小时。
【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以防出血及影响病情观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是否有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如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等禁行LABP。
2.评估术前准备是否完善,急救用物、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是否完备。
3.评估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及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LABP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操作过程及配合要点,安慰患者,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3.术前股动脉穿刺术区备皮,留置导尿,检查并标记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记录 IABP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等相关指标,以利术后评价效果。
4.备齐术中用物、抢救物品、器械和药品。
5.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等变化,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6.术后卧床休息,肢体制动,插管侧大腿弯曲不应超过30°,床头抬高也不应超过30°,以防导管打折或移位。
7.固定好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检查动脉测压输液管道是否充满肝素液体,固定换能器,与心脏置同一水平,调节三通管,调零。
观察显示屏数值。
8.每小时肝素盐水冲洗测压管道,以免血栓形成,注意无菌操作;每小时检查穿刺局部有无出血和血肿情况;每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观察皮肤温度和患者自我感觉情况,同时与健侧比较。
9.持续监测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及心电图变化(主要是反搏波形变化情况)、搏动压力情况等(每班须填写主动脉球囊反搏交班表),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0. 反搏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下肢缺血、主动脉破裂、伤口感染及出血、血肿、气囊破裂而发生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11.观察反搏有效指针:患者神志清醒、尿量增加、中心静脉压和左心房压力在正常范围内、升压药物剂量大幅度减少,反搏时可见主动脉收缩波降低而舒张波明显上升是反搏辅助有效的最有力的根据。
12.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根据病情逐渐减少反搏比率,最后停止反搏,进行观察。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护理常规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有手术适应证或禁忌证。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某些严重心脏病禁止行IABP。
2.询问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肚脐至双侧腹股沟已备皮;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评估患者对该穿刺术的了解程度及其心理状态。
3.检查术前急救用物是否完备,包括抢救车、监护仪、除颤仪等。
【护理措施】1.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给予心理支持。
2.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配合术者进行操作。
3.IABP过程中,术侧肢体制动,保持术侧下肢伸直、避免弯曲至拔管后24小时,防止导管打折、扭曲、移位及脱出。
4.IABP期间心电监测,严密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1)观察主动脉压及压力波形、气囊的充气点应在ECG的T波下降支,排气点应在下一个P波之后的R波之前。
(2)及时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反搏开始的2小时内,1次/30分钟;2小时至拔管后24小时,1次/小时,注意比较双下肢皮温、颜色,预防血栓形成。
(3)遵医嘱采集血标本监测ACT,并根据ACT调整肝素用量。
(4)保持中心管道通畅,使用肝素盐水冲洗,1次/小时。
5.术后,应妥善固定气囊导管,防止因牵动而使导管移位或脱出。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记录24小时尿量。
6.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换药1次/,预防感染。
7.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逐渐进食流质、半流至普食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健康指导】1.嘱患者术后卧床休息,保持术侧下肢伸直,避免弯曲。
2.交待患者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详解演示文稿

现在是26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导管室支持 (21%) 心源性休克 (20%)
高风险搭桥病人辅助 (16%)
体外循环脱机 (15%) 顽固不稳定性心绞痛 (12%) 心衰(6%) AMI后的心脏结构性并发症(6%) 其他(4%)
IABP常见适应症
1、顽固性心绞痛
现在是24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如何获得良好、安全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辅 助效果
(三)能够自动感知和有效处理各种心律失常— —全自动功能 (四)安全性能好 1、安全盘隔离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隔离高压氦气 保护病人更安全。 2、防回血监测安全装置,可以更好的保护病人安全,保护机器的马达不受污染。 3、超声多普勒下肢血流监测装置,可以及时监测下肢血流,防止下肢缺血并发症发生。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 1、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 2、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 3、尿量增多 4、心泵有力,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
管再形成手术或者先于脱机发生的心肌功能紊乱出现。中止体外循环可能明显有低血压、低心脏指数或者在血
管的舒张或收缩方面作用于血管的药物不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IABP可降低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心 排量,并增加冠脉和全身灌注压,使病人更容易脱离体外循环机。
12、对非心脏外科手术提供心脏支持 13、在心脏外科手术前提供循环支持
5、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即急性MR或VSD,或者乳头肌断裂) 6、心源性休克
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左心室衰竭可能发展为心源性休克。对于左心衰, 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心脏工作,
增加心肌氧供应,并降低心肌氧需求。IABP治疗的作用 - 增加氧供给,降低后负荷,增加全身的灌 注;- 允许心脏休息并中止急性心肌梗塞后经常发生的持续恶化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常规
一、适应症
1.AMI合并下列情况者
(1)心源性休克:纠正了心律失常,使用内科常规治疗1h,收缩压仍低于100mmHg,周围循环差,尿量<25/h,有左或右房压力增高(肺瘀血,肺水肿)者。
(2)合并严重左心衰,LVEF<0.40,左室舒张未压>20mmHg。
(3)合并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室壁瘤形成,拟行紧急介入手术(封堵+支架)或外科修补术+CABG。
(4)持续缺血性胸痛,梗死范围继续扩展。
2.多支,广泛的冠脉狭窄合并单纯二尖瓣膜病变拟行换瓣术的围手
术期辅助循环。
3.危重病人(如严重左主干加三支病变者,特别是伴有左心功能不
全)进行冠脉造影,介入治疗及心室造影的支持治疗(保护性或预防性IABP)。
4.难治的缺血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5.难治的左心衰竭。
6.完美药物治疗效果不良的严重不稳定心绞痛。
7.神经外科需要增加脑血流关注的情况。
8.其他低心输出量的情况(如烧伤性休克等)及低血压状态。
9.对无心跳血压的患者可选用IC100型(或CS300)反搏仪(因该型
一起左上角“触发模式”中有“内置频率”档,选择后可模拟心率反搏装置产生脉动血压,但反搏效果较差)。
二、禁忌症
1.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主动脉窦瘤破裂。
3.主动脉夹层。
4.脑出血急性期及不可逆的脑损伤。
5.出血性疾病及极重度贫血病人(血红蛋白<3g/dl,血小板2万/mm
³)。
6.严重感染(中度以上发热(体温≥38°C)伴白细胞≥2万mm³),
败血症病人。
7.严重腹主动脉病变(瘤样扩张,严重迂曲,高度狭窄)及严重周
围血管病变合球囊导管插入困难者。
三、相对禁忌症
1.心率过快>160次/min以上,或期前收缩频发者,宜先纠正心律
失常,使心率<120次/min。
2.血压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20mmHg者,宜先控制血
压接近正常范围,然后进行反搏。
3.严重贫血,血色素<6g/dl,血小板2-5万/ mm³。
4.合并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需血液透析的病人。
5.严重周围动脉迂曲和下肢动脉狭窄的病人。
6.低至中度发热(体温3
7.2°C-38°C)或白细胞1万-2万/ mm³。
7.右室AMI因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时动脉系统容量不足,顾不主张
应用;如合并左心AMI及肺水肿需权衡具体病情后慎用。
四、术中
1.检查气罐内氦气储备量,打开氦气瓶开关。
2.提倡股动脉穿刺入路,股动脉穿刺后立即静脉给予肝素5000u。
3.连接高压盐水500ml+肝素5000u,冲洗IABP中心控,联接好压
力系统及IABP球囊尾端至充气系统。
4.根据具体病情确定触发模式(如心电/压力触发及起搏与心率的比
例1:1,1:2或1:3)。
IC100(或CS300)新型反搏仪无需人工调整触发模式。
5.IABP球囊导管远端应当置于主动脉弓下方1-2cm处,在X光下观
察反搏情况并留有电影资料(无需刻盘及录像),皮肤固定反搏鞘管及导管。
6.若为床边行IABP术,术前应注意测量股动脉穿刺点和心脏的距离,
选择型号合适的反搏球囊导管,特别强调要轻柔操作,保证无阻力推送IABP导丝及球囊,植入后需拍床旁胸片及了解IABP球囊位置,防止其位置过高或过低,并随时调整IABP球囊位置。
7.插入其他导管及导丝时应停止反搏。
8.若外周股,骼动脉病变严重,可用扩张器预扩张后,直接送入IABP
球囊导管(即无鞘IABP术),提倡无鞘IABP术,以减少外周血管损伤,减少病人肢体制动。
外合并严重外周动脉狭窄;(2)坏球囊导管充气异常,不能正常工作,已除外机器故障和外部附属导管打折或漏气,不能确定IABP球囊位于对侧肢体动脉内。
10根据Datascope厂家介绍,为安全起见,原则上每个球囊最长应用时间为一个月,其后应当更换球囊。
尽管同1条IABP球囊最长连续工作时间可达89天。
五、停止反搏
1.停止反搏指征:(1)反搏时辅助舒张期反搏压>100mmHg。
(2)
心排量增加0.5L/min以上或心脏指数>2.5L/MIN/m²。
(3)尿量>40ml/h。
(4)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或已停用。
(5)周围循环改善,肢暖。
(6)病人心悸,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
(7)心电图无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