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水肿与低蛋白血症

合集下载

老年水肿原因

老年水肿原因

老年水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肾脏疾病:当老年人患有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时,可能出现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进而导致双下肢、眼睑浮肿,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2. 心衰:当老年人患有多种基础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梗等,出现心衰时,可能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眼睑和双下肢浮肿等症状。

3. 肝脏疾病:老年人患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肝硬化等,可能出现血浆降低,进而导致腹水、双下肢浮肿。

4. 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存在慢性疾病,导致身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随着体内蛋白的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引起水肿。

5. 其他原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粘液性水肿,以及使用部分药物导致的药物性水肿。

当老年人出现水肿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明确病因后,根据医生的诊断进行合理用药及规范化治疗。

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有哪些

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有哪些

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有哪些
低蛋白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临床上常见于各种疾病,如肝病、肾病、营养不良等。

对于低蛋白血症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一下低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

1. 血清总蛋白浓度。

血清总蛋白浓度是判断低蛋白血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清总蛋白浓度正常范围为60-80g/L。

如果血清总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且伴随有其他临床表现,如水肿、肝功能异常等,就可以考虑低蛋白血症的可能性。

2. 白蛋白浓度。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输送营养物质有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为35-55g/L。

如果白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也可能是低蛋白血症的表现之一。

3. 其他临床表现。

除了血清蛋白浓度的检测外,低蛋白血症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

比如,低蛋白血症常常伴随有水肿、肝功能异常、营养不良等症状。

因此,在诊断低蛋白血症时,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估。

4. 蛋白电泳。

蛋白电泳是一种通过电泳技术分离血浆蛋白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低蛋白血症的类型。

通过蛋白电泳检测,可以了解到患者血浆中各种蛋白的含量及比例,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诊断低蛋白血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清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临床表现以及蛋白电泳检测结果。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这些指标,才能对低蛋白
血症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视自己的蛋白质摄入和身体健康。

低蛋白血症的护理常规

低蛋白血症的护理常规

低蛋白血症的护理常规低蛋白血症又称为蛋白营养不良,或者也可以叫做水肿性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

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质包括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 6.7~7.8g%。

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g%,可证断为低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浮肿,严重时可出现胸水及腹水。

还可有性功能减退、闭经、骨质疏松、机体抵抗力差等。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者可有出血倾向。

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

病人日益消瘦,严重者呈恶液质状态。

食欲差。

疲乏、无力,体力下降,反应渐趋迟钝,记忆力衰退。

多有轻、中度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治疗原则】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

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 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病情严重者,可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低蛋白血症的病因。

2、评估血浆总蛋白量、水肿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伴有严重水肿,需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2、饮食护理: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 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3、病情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4、及时评估病情变化,防止感染、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混乱等并发症。

5、做好皮肤护理,衣着宜宽松,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浮肿的分类

浮肿的分类

1心源性水肿:特点为身体的下垂部位最先发生水肿,如踝部、胫前、骶部;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

有气短、心悸等症状,有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2肾性浮肿: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浮肿,后期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常有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

3肝性水肿:早期先出现腹水,可出现下肢水肿,甚至胸水。

可见腹壁、食管、直肠等处静脉曲张、黄疸、肝脾肿大、蜘蛛痔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低蛋白血症,长期营养缺乏、消化及吸收不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膳食、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可使水肿消退。

5粘液性水肿:非凹陷性,颜面及下肢水肿多见,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怕冷,毛发脱落,脉缓,便秘,月经紊乱,贫血等。

6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症):出现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患者的特征为向心性肥胖,血压增高,糖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

7特发性水肿:多为中青年女性,水肿程度较轻,特点为一天之内体重变化大,不少患者水肿与月经有关。

8药物所致的水肿: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钙拮抗剂应用后可发生水肿,停药后不久水肿消失。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营养不良性水肿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营养不良性水肿_课件模板
相关疾病: 小儿营肿>>>
简介: 降低,加重了水肿液的潴溜。水肿常从足 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治疗方面治疗病因 与调整营养同时进行。
内科学症状部分:营养不良性水肿>>>
病因:
病因: 1.蛋白质吸收障碍 长期腹泻,慢性 痢疾以及肠结核等在起病原因中占重要地 位。这些疾患既影响食欲,又妨碍蛋白质 的吸收。个别婴儿由于幽门痉挛或梗阻而 致长期呕吐,或由于缺乏胰蛋白酶而不能 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也可发生水肿。 2.蛋白质的消耗过多 脓胸、肺脓肿、 腹水、大量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营养不良性水肿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营养不良性水肿>>>
身体部位: 全身。
内科学症状部分:营养不良性水肿>>>
科室: 营养科 皮肤科。
内科学症状部分:营养不良性水肿>>>
简介:
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 edema)又 称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是一种 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时间的负氮 平衡,以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 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特点是水 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皮 下脂肪减少所致组织松弛、组织压
内科学症状部分:营养不良性水肿>>>
病因:
失血、外科伤口引流及严重灼伤等可使体 内蛋白质大量丢失。慢性传染病如结核、 疟疾等使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都可致营 养不良性水肿。
3.蛋白质合成障碍 肝脏能合成各种 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 血酶原,亦能合成部分球蛋白。肝脏疾病 如肝硬变、肝炎都使肝功能减退,虽然蛋 白质的供给
内科学症状部分:营养不良性水肿>>>

水肿的鉴别诊断【范本模板】

水肿的鉴别诊断【范本模板】

水肿的鉴别诊断水肿 部位 全身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等 局部性-—- 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 病因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代谢性炎症性血管神经性等特点凹陷性非凹陷性一、全身性水肿(一)心源性水肿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

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 内分泌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

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

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

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

③水肿的表现。

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

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二)肾源性水肿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

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

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

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 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

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

白蛋白低水肿原因

白蛋白低水肿原因

白蛋白低水肿原因
白蛋白偏低是指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降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营养不良、肝脏疾病等;当机体白蛋白偏低,可能导致水肿等症状出现。

血浆中的白蛋白又称为清蛋白,是一种功能较多、含量丰富的血浆蛋白质。

通常来说健康的成年人血浆中白蛋白的范围为
35~50g/L,若其含量出现明显降低,可能提示机体出现相关疾病。

白蛋白对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转运物质、清除自由基、解毒、提供能量等有重要作用。

导致血浆白蛋白偏低的原因可能有营养不良,如长期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肝脏疾病,如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会导致白蛋白合成障碍。

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等,会导致白蛋白丢失过多;感染、炎症、癌症等会加速其分解代谢。

当机体白蛋白偏低,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通常会出现肢体水肿、腹水等症状。

建议相应人群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白蛋白低水肿可能是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

1、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挑食或者偏食,就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引起白蛋白降低,出现全身水肿的情况。

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保证营
养均衡。

2、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出现上述情况。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谷胱甘肽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从而引起上述情况。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动物几类常见水肿及其发生机理

动物几类常见水肿及其发生机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 肾功能不全等都可发生水肿 。肾 性水 肿 属 全 身性 水 肿 ,严 重 的病 例 也 出现 胸水 和 腹 水。肾排水 、 排钠减少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急性 肾小 球 肾炎 时 ,肾小 球 毛细 血 管 内皮 细 胞 及 间质 细 胞肿胀 、 增生 , 加上炎性渗 出物 的挤压 , 导致 肾小球 毛 细 血 管极 度 狭 窄 ,肾小球 血 流 量及 有 效 滤 过压 明
低蛋 白血症 ,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导致水肿
发 生 。另 外 有 毒 的代 谢 产 物 蓄积 , 损伤毛细血管壁 ,
2 肾性 水 肿
动 物 患 肾脏 疾病 时 常 发生 水 肿 , 如 肾病 综合 症 、
在水 肿 的发 生 上也 起一 定作 用 。
5 肺 水 肿
在 动 物 肺 泡 腔 内及肺 泡 间隔 内蓄 积 大量 体 液称 为肺 水 肿 。肺泡 壁 毛细血 管 内皮 和肺 泡上 皮损 伤 , 由 各 种 化学 性 因素 引起 的 中毒性 肺 水 肿 的 发生 机 理 是
显 减少 , 。 肾小球 滤 过率 明显 降低 , 导致 钠 、 水潴 留。动 物 患 慢 性 肾小 球 肾炎 时 , 当 肾小球 发 生严 重 纤 维化 , 大量 肾单 位遭 到破 坏 , 使 滤 过 面积 显 著 减 少 , 也 可 引 起水 、 钠 滞 留 。肾炎 时 肾小 球 毛 细血 管 基底 膜 受 损 , 通透性增高 , 大量 血 浆 白蛋 白滤 出 , 最后 形 成 蛋 白尿
而排 出体外 ,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 降 , 这样不但可引 起血液的液体成分 向细胞 间隙转移 ,也可导致血容 量减少 , 血容量减少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 、 醛固酮分 泌增 加 而使 肾小 管对 水 、 钠 的重 吸收增 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不良性水肿与低蛋白血症
 
患者:春节前发现老人轻微浮肿正月十五发现浮肿严重,正月十六去中心医院就医,吃药打针后,浮肿消失,医生建议扎蛋白。

但是没扎。

出院后继续浮肿,有去230医院扎了15个蛋白,浮肿消失,医生让回家吃药休息。

回家后几天又发现浮肿1.请医生帮助找明浮肿的原因。

2.用什么方法可以彻底消除浮肿?
甘肃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王晋平:甘肃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王晋平
低蛋白血症与营养不良性水肿是两个互为因果关系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高领老人多见。

经常情况下,是多年多种慢性疾病影响与积累的结果。

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 edema)又称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时间的负氮平衡,以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

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

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加重了水肿液的潴溜。

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

治疗方面治疗病因与调整营养同时进行。

病因:
1.蛋白质吸收障碍长期腹泻,慢性痢疾以及肠结核等在起病原因中占重要地位。

这些疾患既影响食欲,又妨碍蛋白质的吸收。

个别婴儿由于幽门痉挛或梗阻而致长期呕吐,或由于缺乏胰蛋白酶而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也可发生水肿。

2.蛋白质的消耗过多脓胸、肺脓肿、腹水、大量失血、外科伤口引流及严重灼伤等可使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

慢性传染病如结核、疟疾等使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都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

3.蛋白质合成障碍肝脏能合成各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亦能合成部分球蛋白。

肝脏疾病如肝硬变、肝炎都使肝功能减退,虽然蛋白质的供给和吸收正常,但合成蛋白质的功能降低,因而血浆蛋白低下,发生水肿及腹水等症状。

临床表现:水肿出现前已有营养不良症状,如生长发育落后,肌肉消瘦、松弛,苍白无力,怕冷,精神不振或易激动,先贪食,后厌食。

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则逐渐出现水肿,但在泻痢患儿亦可短期内出现水肿,最短者仅十余日。

水肿是本病主征,两侧对称,先见于下肢,尤以足背为显著。

病程较久者股部、腰骶部、外生殖器,甚至手背及臂,均见显著的凹陷性水肿。

严重病例可于腹壁、颜面、眼睑以及结膜等处发生水肿。

面部水肿大都为浮肿而不见凹陷现象。

下肢的水肿显著,与胸背及上肢的瘦削相比,适成对照。

腹水
及胸腔积液仅偶见于极重病例。

婴儿时期的轻度水肿,往往因皮肤弹力很好,不易认识,须注意体重的突然增加,在一天增长几百克,是水肿的可靠标志。

其它症状常表现一般虚弱和精神抑郁,并缺乏抗感染的能力。

皮肤干燥发凉,有鳞屑,或呈鸡皮状,失去弹性,易生褥疮,伤口愈合也缓慢。

毛发干燥变黄,并易脱落。

指甲生长迟缓。

尿量减少。

脉搏与血压减低,心电图各波的电压都低下。

辅助检查:
1.血浆蛋白低降尤以血浆白蛋白的降低最有诊断价值。

水肿严重时,血浆总蛋白量大都在45g/L(4.5g/dl)以下,血浆白蛋白大都在20g/L(2g/dl)以下。

至水肿完全消失时,则血浆总蛋白大都达55g/L(5.5g/dl),血浆白蛋白大都在25g/L (
2.5g/dl)左右,可称为水肿的“临界水平”。

血浆球蛋白的变化甚大,有时正常,有时增加或减少。

球蛋白增加时,若仅测验血浆总蛋白是不可靠的。

此时血浆总蛋白可能正常,而血浆白蛋白已低于临界水平。

2.尿检查正常蛋白质阴性。

水肿加剧时,尿内钠盐量减少。

3.贫血由于体内缺乏蛋白质,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均可降低,且患儿多同时缺乏其它造血物质,更使贫血加重。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一般无困难。

如有缺乏蛋白质的病史和营养不良症,同时心脏、肝脏方面并无病态,尿检查正常,血浆白蛋白减低,且在高蛋白饮食治疗后迅速生效,则可确诊。

须与心脏、肾脏病性水肿、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变所致的腹水以及过敏性水肿等鉴别。

治疗:
以分析和治疗病因与调整营养同时进行。

治疗严重患者,首先须卧床休息,使热力与蛋白质的消耗量减少,身体下部不致积存水分过多。

在水肿消失及并发症痊愈后,即宜鼓励活动,安排适当的生活制度。

1、饮食方面,供给蛋白质食品时,可依年龄、食欲与并发症的性质而决定其用量。

如未合并胃肠疾患,则可迅速地加量,于数日内达到蛋白质2~4g/kg/d;如兼患痢疾或腹泻,则应缓慢增加,使消化能力逐渐适应。

对于严重的营养不良患者,切忌骤加大量蛋白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采用蛋白质食品,在婴儿时期常用牛乳、鸡蛋、豆制代乳粉;较大的
儿童可加豆腐、肉类、肝类与血类;若遇腹泻,可给鱼粉、脱脂牛乳及蛋白乳等。

饮食的总热量要高。

还需各种维生素及铁质,使并发的营养缺乏症同时治愈,或防止其发生。

纯粹属于饮食不足的病例,在摄取大量蛋白质后2~3日以至2~3周内,尿量显著增加,体重顿减,水肿全消(图14-2)。

若用蛋白质饮食而仍不见好转,则应寻找原发性疾病。

对严重水肿病例应暂时限制食盐,待水肿消退后,应及时恢复食盐量,以免食欲减退而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2、因呕吐而不能进食或病情危重者须静脉输液。

一般状态稍改善后可少量多次输入血浆,婴儿每次25~50ml,儿童每次100ml。

对严重病人,开始治疗时切忌大量输液、输血浆或输血,以防心脏负担过重而致急性心力衰竭。

有氨基酸混合液供应的地区,可静滴此种制剂。

患者如不能经口大量进食,可同时口服水解蛋白质,取其量小而营养价值高,而且可由肠壁直接吸收,不需消化。

但口味很差,患者不易接受。

如以10~20g溶于少量水、或果汁中,加糖适量,较易接受,每日饮用2~3次,很有帮助。

必要时可以静脉点滴新鲜配制的等渗(5%)氨基酸溶液。

事实上,单纯缺乏蛋白质而致水肿者,并不常见。

多数病例,伴有其它营养素缺乏或/和其它疾病。

因之,治疗方针以参考营养不良节缓步进行为妥。

3、中医治疗中医对水肿的主要治法以补气、健脾、利水为主。

成药用人参健脾丸(人参、茯苓、山药、黄芪、白术、陈皮、酸枣仁、当归),每次1/2~1丸,日服2~3次,或启脾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肉、陈皮、泽泻、山楂)每次1/2~1丸,日服2~3次。

同时须及早治疗原发疾病如消化道疾病、肝脏病及肾脏病等。

如原发疾病继续存在,虽经高蛋白治疗,仍难根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