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别伤着自己》精彩教案道德与法治精彩教案14

2024年《别伤着自己》精彩教案道德与法治精彩教案14

2024年《别伤着自己》精彩教案道德与法治精彩教案1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珍爱生命,安全先行”,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活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学习如何防范风险,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掌握安全防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安全警示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安全警示图片,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进而引入课题。

2. 讲解:讲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别伤着自己》2. 主要内容: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安全防范方法自我保护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谈谈你对“珍爱生命,安全先行”的理解。

2. 答案:(1)示例:火灾、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触电等。

防范措施:加强防火意识,不玩火;学会游泳,不下水玩耍;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食品;使用电器时,注意安全等。

(2)示例:珍爱生命,安全先行,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安全,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安全知识,了解更多的安全防范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一课时教案(推荐5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一课时教案(推荐5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一课时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一课时教案别伤着自己【学习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第一课时【课程标准描述】健康、安全地生活: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学习目标】1. 通过小组活动,了解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 结合情境故事表演和生活经验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承受的痛苦和烦恼,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通过交流和讨论,初步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大人。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走走迷宫棋的小组活动,辨别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做法。

2.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明确即使是家庭生活也会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情景故事表演引导学生明确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将要承受的痛苦和烦恼,形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通过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明确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明确有哪些事情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学习过程】活动一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评价目标1)1.过渡: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避风港”,可是,同学们,在家里也可能发生一些危险的事。

2.打开课本44页、45页。

我们一起走一走迷宫棋,他们的做法是否安全?3.学生小组活动,走一走家里的迷宫棋,完成学习单上的问题。

预设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干什么?他(她)是怎么做的?这样的做法安全吗?容易发生什么危险?如果你认为他(她)的做法不够安全,给他(她)提提建议,帮帮他(她)。

教材内容提示:(1)我对妈妈的化妆品特别感兴趣。

(2)药瓶里的药好像我吃过的糖豆,会是什么味道呢? (3)我也要做一个漂亮的剪纸,用什么样的剪刀? (4)我的手洗干净了,插座能动吗?(5)我和弟弟玩捉迷藏,我藏在柜子里,他肯定找不到。

(6)书架上的书太高了,我够不到,怎么办。

《别伤着自己》教案设计

《别伤着自己》教案设计

《别伤着自己》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自我伤害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自我伤害的定义和常见情况。

让幼儿认识到自我伤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伤害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如割伤、烧伤等)。

讨论自我伤害的原因和后果。

分享有关自我伤害的案例。

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自我伤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开展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对自我伤害的认识和看法。

设计互动游戏,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自我伤害的后果。

第二章:情绪管理与自我伤害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情绪管理与自我伤害之间的关系。

教授幼儿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以预防自我伤害。

2.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管理与自我伤害的关联。

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寻求支持等。

分享情绪管理的故事和经验。

2.3 教学活动:进行情绪管理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情绪激动时的应对方式。

引导幼儿进行放松练习,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开展情绪管理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

第三章:建立积极自我形象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教授幼儿建立积极自我形象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形象对自尊和自信的影响。

教授建立积极自我形象的方法,如自我肯定、积极思考等。

分享建立积极自我形象的案例和经验。

3.3 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肯定练习,让幼儿写下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开展积极思考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

设计互动游戏,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建立积极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第四章:寻求帮助与支持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寻求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性。

教授幼儿有效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讨论寻求帮助和支持对应对自我伤害的重要性。

教授有效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方法,如与他人沟通、寻求专业帮助等。

分享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案例和经验。

4.3 教学活动:进行求助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的情景。

引导幼儿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需求等。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别伤着自己》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别伤着自己》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别伤着自己》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别伤着自己》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包括遵守规则、正确使用物品、注意安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

但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正确使用物品,注意安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学会避免受伤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与讨论。

2.准备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教学课件:制作课件,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与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受伤的情况?受伤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受伤。

别伤着自己教学实践课(3篇)

别伤着自己教学实践课(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别伤着自己”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学实践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文章从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意外事故和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原因,更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受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我保护时的应变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2. 常见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3. 基本自我保护技能4.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5. 团队协作与自我保护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事故原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 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保护技能。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自我保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安全事故视频,引起学生关注,导入新课。

2. 讲授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意义。

3. 分析常见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 教授基本自我保护技能,如如何避免摔倒、如何应对火灾等。

5. 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保护技能,如摔倒时的自我保护、火灾时的逃生等。

6.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自我保护。

2024年别伤着自己教学教案精选

2024年别伤着自己教学教案精选

2024年别伤着自己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安全与我同行”第三节“2024年别伤着自己”。

详细内容包括:个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识别,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如何预防意外伤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识别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识别和预防方法,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正确使用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安全知识卡片。

2. 学具:笔记本、笔、安全知识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危险因素。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个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常见危险案例,介绍预防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案例,讲解紧急情况下如何冷静应对、自我保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危险场景,并提出预防措施。

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成果,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6. 互动环节(10分钟)观看安全知识视频,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5分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别伤着自己》2. 内容:个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常见危险的识别与预防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a. 突发火灾b. 溺水事故c. 交通事故2. 答案:(1)答案开放,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合理分析。

a. 突发火灾:保持冷静,迅速报警,使用灭火器灭火,沿着安全通道撤离。

b. 溺水事故:保持冷静,向周围呼救,使用救生设备或拖把等物品进行施救。

2021年最新《别伤着自己》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7(完整版)

2021年最新《别伤着自己》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7(完整版)

《别伤着自己》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 111、别伤着自己(一)教材分析《别伤着自己》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1课,它包含了两个话题,分别是“在家会有危险吗”和“受伤了怎么办”而本课侧重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培养基本的安全意识。

同时,侧重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材P44和P45采取了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迷宫游戏”,结合判断对错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居家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

空白的两个游戏格,又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主动思考家庭生活中有可能面临的危险,以及自己做得对的地方。

而教材P46-47中出示了小朋友过分逗弄小狗导致被咬的故事,让学生探讨危险发生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避免伤害的发生。

最后,教材中出示了被狗咬伤,和烫伤、割伤的图片,着重强调“受伤了要告知大人” , 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应急解决方法。

教材以图片为主,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较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为教师提供了主要的教学板块和逻辑线索,同时留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二)学情分析家庭中的儿童安全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家长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临时短暂离开,孩子脱离家长视线的情况。

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对有些常见的危险是有一定的识别能力的,但是由于儿童自身的发展受到年龄特点所限,其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还相对薄弱,对有些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后果不够了解。

而且,当学生遭遇意外伤害时,对于规范的处理方法也缺乏了解,也很少会主动思考处理方法,这有可能导致延误最佳处理时机,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初步了解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本课的主要任务。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懂得远离危险的意义,有自觉保护自身安全地意识。

2. 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中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危险,学习避免意外伤害的知识,掌握一些受伤后基本处理技巧,形成一种生活技能。

《别伤着自己》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14

《别伤着自己》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14

《别伤着自己》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1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章第二节“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别伤着自己”的主题,通过讲解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避免意外伤害。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法、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重点:讲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境及应对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安全知识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意外伤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别伤着自己”。

2. 知识讲解:(1)讲解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内容,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境。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预防和避免意外伤害,提高安全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5. 随堂练习:(1)发放安全知识小卡片,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卡片上的问题。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并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大《别伤着自己》2. 小(1)生活中的危险情境(2)预防和避免意外伤害的方法(3)提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并说明如何解决。

(2)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家庭安全计划。

2. 答案:(1)示例: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可通过猫眼观察对方身份。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11.别伤着自己
教学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让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是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

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可辨析能力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家长又大多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管孩子,以至于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非常多。

交通、家用电器、宠物等方嘶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根据以上情况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课件一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
1、看一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1)课间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楼梯奔跑;
(4)教师里追跑;
3、想一想:在家里会有危险吗?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哪些伤害呢?
(1)防触电
(2)防烫伤……书上P44的一起走走迷宫棋
三、情境表演
1、师提供情境: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
2、学生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
3、尝试总结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四、判断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
课件三(1)乘车时(车上车下)……
(2)课间活动时……
(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
(4)插电源时……
(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
五、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校园安全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安全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不打架来不骂人。

你拍三,我拍三,危险物品咱不玩。

你拍四,我拍四,校园疯打要禁止。

你拍五,我拍五,文明游戏要记住。

你拍六,我拍六,建筑施工绕着走。

你拍七,我拍七,上下楼梯不拥挤。

你拍八,我拍八,栏杆柱子不攀爬。

你拍九,我拍九,危险地方不逗留。

你拍十,我拍十,牢记安全小常识。

六、实践操作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学生自由介绍;
(2)教师介绍;
(3)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治疗。

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一下处理,对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
(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绍
3、教师补充: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划伤
(3)流鼻血
七、讨论分析
1、课件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47页图)?
2、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3、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小结: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安全牢记于心,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板书设计: 11. 别伤着自己
安全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