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总归一应用题练习

归总归一应用题练习
归总归一应用题练习

归一应用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

xx应用题

解题时,先求出总量,然后再求一份数量(单一量)或份数

1、"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0米,几天修完?

2、"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

3、"商店运来一批苹果,每筐装25千克,需要12个筐。如果每筐装30千克,需要几个筐?

4、"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要求6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

5、"小华和小刚读同样的一本书,小华每天读12页,6天读完;小刚要8天读完,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6、学校买来一批课外书,如果分给每班12本,可以分给15个班。如果平均分给10个班,每班可以分得几本?

7、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小时栽150棵树苗,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想5小时就完成任务,每小时应栽多少棵树苗?

8、小平从家走到学校,每分走100米,需要走8分。如果每分走80米,需要走几分?

1、"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房住2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2、"解放军运输车运送一批煤,如果每辆卡车装4吨,需要16辆车一次运完。如果每辆卡车装8吨,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

3、某林场种植一批果树,每行种45棵,可以种成8行。如果要种成10行,每行可种多少棵?

4、李师傅给食堂运菜。用小推车每次运50千克,8次才能运完。如果改用平板车,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可运多少千克?

5、同学们浇树,每人浇3棵,24人正好浇完。如果每人浇8棵,几人可以浇完?

6、"一位纺织女工5天织布20千米。照这样计算,她15天可织布多少千米?

7、一位纺织女工5天织布2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织布60千米,需要几天可以织完?

8、"一位纺织女工要完成一项任务。每天织布4千米需要5天完成。如果要求4天完成任务。

平均每天织布多少千米?

解决问题归一应用题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1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二、新授: (一)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 (1)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2)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谈话:你能把“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这个条件里的两个信息用图表示,使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吗? (3)展示学生的作品 (预设展示不完整的和完整的作品)。 渗透符号化思想 (4)比较:这3种画法都可以,但哪种最简洁,画起来最快? (5)谈话:老师再给它加一个条件,你能在原来的图上接着往下画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 (预设展示不完整的和完整的作品)。 2.请学生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3.请学生说解题思路 预设作品一:18÷3=6(元)6×8=48(元) 让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好,再追问一支笔多少元根据哪个条件来求?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列综合算式 提问:你能把这两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吗?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 6.检验: 请学生来检验这道题是否正确吗? 电脑演示书上的检验方法。 齐读课本中的检验方法。 7.回顾解题过程;明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二、找解题规律 1.谈话:如果现在把碗的数量进行变动,你们还能做吗?能不能?看我的变9,你能列算式吗?(不动笔写,直接说)你是怎么想的? 2.改成5、9、30、50、100、201,你能列算式吗?(一起说) 3.寻找相同特点,得出规律 继续改动: (1)把碗的数量改成A; (2)把18元改成X元。 探寻规律:都是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再乘以数量,就等于总价钱了。 (三)运用规律,深入探究 1.出示题目: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买几个同样的碗,需要30元钱? 学生齐读 2.比较 (1)现在的题目和原来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列式解答,说解题思路。(板书)追问:为什么要添括号?

归一、归总问题教案

《归一、归总解决问题》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用归一、归总解决问题类题目 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判断能力,形成方法。 2、多种途径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 程。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红红用12元买了2本书,每本书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想法。生:12÷2=6(元)表示1本书需要 6元。师追问:什么时候用除法? 生:像这样求平均每本书的价钱用除法。 师出示补充条件:现在红红要买5本书送给她的好朋友,提 问:红红需要付多少钱? 师:请你独立思考,并在练习纸上写出算式并解答。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明明带了36元钱可以买几本这样的书? 小结:像这样先求一本书的价钱,再算5本书的价钱或者36元可以买几本书的问题,我们都把它们叫做归一问题。 师:说得真好,你们真会思考。 2、买了新书后,红红非常的兴奋,她打算每天看12页,6天全部看完,可是最近学习比较紧张,每天只能看9页,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忙计算一下,几天能看完呢? 师:这题我们又该怎么思考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像这样先算总数的问题也有它的名字,叫——归总问题。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复习归一、归总问题。 二、巩固练习:基础碰碰车

1、饼干:8元牛奶3元果汁:元巧克力:24元 (1)买三盒巧克力的钱可以买几包饼干? (2)买4瓶果汁要20元钱,35元可以买几瓶果汁? (3)张老师给我们小队每人一包饼干,一共花了40元钱。她还想给每人买一包牛奶,买牛奶需要多少钱? 2、“植树节”到了,学校组织三年级的同学去植树,56棵树苗可以植7行。(1)72棵树苗可以植几行?(2)如果想植5行树,需要多少棵树苗? (三)拓展练习:升级跷跷板 1、 根据线段图,编写一道解决问题。 2、请你先把问题补充完整,再计算。 三年级同学排练团体操,如果每行排16人,正好排4行,____________﹖ 3、小林用小棒摆了8个三角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多少个?(图形的边不能重合) 四、智慧摩天轮

归一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归一问题练习题(一) 1、妈妈买6个盘子用了30 元。如果买10 个同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2、5头牛吃草150千克,照这样计算,20头牛一共吃多少千克? 3、织布机3 小时织布300 米,照这样计算,8 台织布机可以织布多少米? 4、一个修路队5 天修路250 米,照这样计算,9 天可以修多少米? 5、装订小组3 小时装订书240 本。照同样的速度,7 小时可以装订多少本? 6、李林8 小时加工零件800 个,照样计算,12 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7、一个化工厂7 天使用原料140 吨,照这样下去,9 天使用原料多少吨? 8、学校食堂10 天吃完了300 千克蔬菜,照这样计算,15 天要吃多少千克? 9、一辆小汽车 6 小时行了360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小汽车9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0、小明看一本书4 天看了80 页,如果按同样的速度,小明7 天可以看多少页? 三年级归一问题练习题(二) 1、小丽买8 只笔用了24 元。30 元可以买几只同样的笔?

2、东东骑自行车6 小时行了60千米,照这样计算,他行90千米需要几小时? 3、大卡车7次共运沙土140千克,照这样计算,运200 吨沙土需要几次? 4、小猴子4 天吃了40千克香蕉,照这样计算,90 千克香蕉可以吃几天? 5、小明看一本书,8天看了240 页。照这样的速度,这本书300 页几天看完? 6、王伯伯6 小时摘桃子600 千克,照这样计算,王伯伯摘900 千克桃子需要几小时? 7、一台拖拉机 4 小时耕地120 亩,照这样计算,耕地90 亩需要几小时? 8、一头牛5天挤奶200 千克,照这样计算,再挤120千克奶需要几天? 9、服装厂3 个工人一天加工衣服90件,150件衣服需要多少个工人加工? 10、6 台磨面机磨面粉600千克,照这样计算,900千克面粉要几台磨面机? 三年级归一问题练习(三) 1、一辆汽车 6 小时行4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 (1)9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行600 千米需要几小时?

归一,归总问题典型应用题

归一问题典型习题 1. 安装一条水管,前4天装了180米,还要12天可装完,这条水管总长多少米 2. 修一条5千米的公路,3天修了15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要几天 3. 小明3分钟做了36道口算题,做完108道口算题需要几分钟4,一项工作,8个人12小时可以完成,如果减少2个人,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批么需要客少小时才能完成 5. 机床厂原计划20天制造240台机床,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4台,实际用了多少天 6.小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3天看了36页,还要几天可以看完全书

7.一个果园请人帮忙摘苹果,4个人3小时共摘苹果480 千克,照这样计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千克苹果 8.2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96亩,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耕地360亩,需要几小时 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需要几小时 10.修一条1800米长的路,原计划用25人12天修完,实际增加了5人,几天可以修完 11.修路队8人5天修路2160米,照这样计算,增加10人要修路4860米,需要几天可以完成

12. 一辆汽车每天行驶6小时,2天可行驶510千米,如果要在3天内行驶1020千米,每天应行驶儿小时 13.服装厂承做-批服装,30个人每天工作9小时,40天可完成,后来调走5人,如果要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每天应工作几小时 14. 15头牛4天吃草1260千克,照这样计算,30头牛10天可吃草多少千克15.工厂计划做4320个零件,18个工人工作8小时完成了计划的一半,其余的如果在4小时内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个工人 16. 4台车床15分钟生产16200个蝶丝钉,3台这样的车床一小时可以生产多少个螺丝钉 17.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

归一应用题 (2)

归一应用题 来宾市兴宾区石牙乡峨山小学罗贵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 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 × 5 = 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

小学数学《归一应用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归一应用题》练习题(含答案) 为什么把有的问题叫归一问题?我国珠算除法中有一种方法,称为归除法。除数是几,就称几归;除数是8,就称为8归.而归一的意思,就是用除法求出单一量,这大概就是归一说法的来历吧!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其中,每小时行驶60千米,我们称它为“单位数量”或“单一量”,知道了单位数量,然后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量,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这种类型的应用问题,叫做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正归一,也称为直进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反归一,也称为返回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 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下面是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推荐给大家作为参考: 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正归一) 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反归一) 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总工作量÷份数 【例1】先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使它成为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再口头列式解答。 (1)小芳买2支钢笔用了10元钱,? (2)书架每个25元,有100元,? 分析:建议老师们可以在学生提出问题使它成为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提出问题使它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买3支钢笔多少元?使本道例题成为归一问题的最典型的题目,使学生感受归一问题的题型。 可在例1后补充一题作为巩固练习。 练: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速度30分爬行多少分米? 分析:本题属于正归一,有两种解题思路。 法1:归一思想。为了求出蜗牛30种分钟爬多少分米,必须先求出1分钟爬多少分米。即蜗牛的速度(单一数),“照这样速度”说明小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是相等的,然后以这个数目为依据按要求算出结果。 小蜗牛每分钟爬行12÷6=2(分米),30分钟爬2×30=60(分米)。 法2 :倍比思想。仔细观察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已知30分钟正好是6分钟的5倍,爬行的距离也应是12的5倍。即12×5=60(分米)。 归一问题的关键是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但有时也要注意观察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注意数的特点,

奥数: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基础再现】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重难点】 找到问题中的单一量或总量。 【典型例题】 例1、一种钢轨,4根共重1900千克,现在有95000千克钢,可以制造这种钢轨多少根?(损耗忽略不计) 例2、王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牛奶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例3、三台同样的磨面机2.5时可以磨面粉2400千克,8台这样的磨面机磨25600千克面粉需要多少时间?

例4、4辆大卡车运沙土,7趟共运走沙土336吨。现在有沙土420吨,要求5趟运完。问:需要增加同样的卡车多少辆? 例5、一项工程,8个人工作15时可以完成,如果12个人工作,那么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例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5时到达。若要4时到达,则每小时需要多行多少千米? 例7、修一条公路,原计划60人工作,80天完成。现在工作20天后,又增加了30人,这样剩下的部分再用多少天可以完成? 【即时训练】 1、2台拖拉机4时耕地20公顷,照这样速度,5台拖拉机6时可耕地多少公顷?

2、4台织布机5时可以织布2600米,24台织布机几小时才能织布24960米? 3、一种幻灯机,5秒钟可以放映80张片子。问:48秒钟可以放映多少张片子? 4、3台抽水机8时灌溉水田48公顷,照这样的速度,5台同样的抽水机6时可以灌溉水田多小公顷? 5、平整一块土地,原计划8人平整,每天工作7.5时,6天可以完成任务。由于急需播种,要求5天完成,并且增加1人。问:每天要工作几小时? 6、食堂管理员去农贸市场买鸡蛋,原计划按每千克3元买35千克。结果鸡蛋价格下调了,他用这笔钱多买了2.5千克鸡蛋。问:鸡蛋价格下调后是每千克多少元?

(完整版)归一问题归总问题练习

归一问题(正比例应用题) 姓名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24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300米的公路,3天修了18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需要多少天? 3、学校买了3车大米共重15吨,后来又买了8车。学校又买了多少大米? 4、学校买了5张课桌,用去375元。如果用675元买同样的课桌,可以买多少 张? 5、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小明4读了48 页。照这样的速度,读完这本书还需要多少天? 6、3个书架可以摆96本书,照这样计算,摆160本书需要增加几个书架?

7、15辆卡车每天可以运煤360吨,照这样计算,25辆卡车每天可以多运多少吨煤? 8、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33千克油,3600油菜籽可以榨多少千克菜籽油?要榨1650千克的菜籽油,需要多少千克油菜籽? 9、一项工作,甲5天完成了3/10,照这样计算,他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10、某煤矿六月份计划采煤36000吨,前4天完成了计划的1/6,照这样的速度,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1、4台磨粉机6小时加工面粉1872千克,现在增加同样的磨粉机6台,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能加工多少千克面粉?

归总问题(反比例应用题) 姓名 1、张老师打印一份文件,如果每行排24个字,需要排21行。如果每行排28 个字,需要排多少行? 2、图书室里每个书架摆250本书,需要18个书架。现在有30个书架吗,每个 书架只需摆多少本书? 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驶60去千米,5.5小时到达。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一堆煤,每天烧0.8吨,可以烧42天。现在每天节约0.1吨,可以烧多少天? 5、一堆煤,计划每天烧0.6吨,30天烧完,实际多烧了6天,实际每天烧多少 吨? 6、某机床厂计划每天生产6台机床,40天可完成一批任务。由于技术革新, 实际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床?

小学三年级归一应用题题例

小学三年级归一应用题题例 我们知道要计算若干本笔记本多少钱;就必须知道买一本笔记本要多少钱; 要知道做若干套童装用布多少米;就必须知道做一套童装用布的米数;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中先求出“单一量”是多少;再计算所求量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叫归一思路。 【类型题1】一台割草机3小时可割草480千克;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割1440千克要用多少小时? 1. 一玩具厂4小时可生产玩具524个;照这样计算;生产1572个玩具要要多少 小时? 2. 一个钢铁厂炼820千克钢需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的55吨 水; 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类型题2】4 台机床 5 小时生产零件8000个;18台这样的车床12小时可以生产零件多少个? 1.某织布厂5台织布机7小时织布420米;照这样计算;12台织布机15小时 可织布多少米? 2.一个粮食加工厂有 3 台同样的磨粉机;2 小时可以磨面粉2184千克;如果用 6 台同样的磨粉机;5 小时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类型题3】卫星织带厂3台织带机4小时织带1140米;现在增加 1 台同样的织带机;如果用织带机织带3800米;需要几小时?

1.9个人12天吃大米540千克;照这样计算;1440千克大米可供24人吃多少天? 2.3台织布机8小时能织布480米;照这样计算;织布1800米用5台织布机要织多少小时? 【类型题4】自行车厂4名工人 5 小时能安装自行车80辆;现在要12 小时内安装384辆自行车;需增加多少名工人? 1.3台车床6小时可加工零件1440;如果增加2 台同样的车床;每台车床每小时多加工零件12 个;则加工368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2.服装厂计划16人在5天里加工160套校服;刚生产时;又增加了任务。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需要20人做9天才能完成;增加的任务是多少套? 课外冲浪】 1.15 棵苹果树可产3945 千克苹果;照这样计算;38 棵苹果树可产多少千克苹果? 2.小红骑自行车8分钟可行1024米;照这样计算;骑25分钟可行多少米路? 3. 王师傅加工机器零件;12分钟加工216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加45分钟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五年级归一与归总问题

归一与归总问题 归一问题:首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 归总问题:首先求出总量。 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判断一下,是需要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还是需要先求出总量。 基础必备: 1.庆庆在开心农场养了10头奶牛,5天产奶100千克。 (1)10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1头奶牛5天产奶多少千克? (3)平均1头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有4台吊车,7小时卸煤280吨。 (1)1台吊车7小时卸煤多少吨? (2)4台吊车1小时卸煤多少吨? (3)平均1台吊车1小时卸煤多少吨? 3. 3台同样的磨面机1小时可磨面粉2400千克 (1)这3台磨面机磨5小时可磨出多少千克面粉? (2)1台磨面机磨1小时可磨出多少千克面粉? (3)1台磨面机磨5小时可磨出多少千克面粉? 4.某养猪场1头猪10天吃精饲料60千克 (1)照这样计算50头猪10天吃多少千克精饲料? (2)照这样计算1头猪1天吃多少千克精饲料? (3)照这样计算50头猪1天吃多少千克精饲料? 5. 某养猪场1头猪10天吃精饲料60千克,照这样计算50头猪1天吃多少千克精饲料? 例1.王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牛奶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思路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某养猪场养猪2000头,10天吃精饲料60000千克,照这样计算卖出500头猪后,90000千克精饲料可吃多少天? 思路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一个养鸡场有鸡180只,每20只鸡5天要喂饲料25千克,现库存2700千克饲料,这些饲料可以喂多少天? 思路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一问题应用题及练习题

归一问题应用题及练习题 1.归一应用题分为两类。 (1)直进归一: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乘法求出结果。 (2)逆转归一: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结果。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给了单一量和数量,根据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总数(工作总量),总数量是固定不变的,然后根据总数量求出每份数,份数.总数量÷份数=每份数,总数量÷每份数=份数.归一问题应用题中必有一种不变的量。如汽车的速度不变,拖拉机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不变。在归一问题应用题中,常常用“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等词句来表达不变的量,我们要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归一应用题分为正归一应用题、反归一应用题两类。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例1:一个果园请人帮忙摘桃子,4个人3个小时共摘桃子600千克,照这样计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千克桃子? 分析:这种题一般的解法就是要先要计算出一个人一小时能摘多少桃子,然后再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桃子。列式就是: 600÷4÷3×5×8=2000(千克)当然如果题目凑巧,就可以很简单地算。比如: 例2、一个果园请人帮忙摘桃子,4个人3个小时共摘桃子600千克,照这样计算,8个人6小时可以摘多少千克桃子? 这道题就不必要用上面的方法,人数是例题1中人数的2倍,工作时间也是例题1中的2倍,那么摘的桃子就是例题1中的2乘2倍,也就是4倍,算式可以这样列: 8×6÷4÷3×600=2400(千克)当然例1也可以这样用这样的方法算。这种方法有个名字,叫倍比法。

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五年级数学科导学案 教学目标:理解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的结构特征 教学重点:找出“单一量 教学难点:找正归一问题与反归一问题的关键点 知识点: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典型例题讲练】 重点例题: 例1 一种钢轨,4根共重1900千克,现在有95000千克钢,可以制造这种钢轨多少根?(损耗忽略不计) 分析:以一根钢轨的重量为单一量。 (1)一根钢轨重多少千克? (2)95000千克能制造多少根钢轨?

例2 王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牛奶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分析:以1头奶牛1天产的牛奶为单一量。 (1)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8头奶牛15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例3 三台同样的磨面机2.5时可以磨面粉2400千克,8台这样的磨面机磨25600千克面粉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与解:以1台磨面机1时磨的面粉为单一量。 (1)1台磨面机1时磨面粉多少千克? (2)8台磨面机磨25600千克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综合列式为; 例4 4辆大卡车运沙土,7趟共运走沙土336吨。现在有沙土420吨,要求5趟运完。问:需要增加同样的卡车多少辆? 分析与解:以1辆卡车1趟运的沙土为单一量。 (1)1辆卡车1趟运沙土多少吨? (2)5趟运走420吨沙土需卡车多少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数量=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 25(元)

(完整版)归一与归总问题.doc

归一与归总问题 42、童星小学排练大型团体操,参加表演的学生排成15 行,每行站 24 名学生。若排成18 行,每行应站多少名学生? 43、特大泥石流把舟曲县学生的课本都冲毁了,印刷厂为学生赶印课本。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1920 本教科书,他们 3 小时装订了 240 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44、一项工程原计划安排7 人用 11 天完成,由于工作需要,现在要求提前 4 天完成任务,为了保证质量应 增加多少人? 3 台同45、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工地上,原来 5 台搅拌机 6 小时搅拌混泥土30 吨。现因工期紧,又增加 了 样的搅拌机, 24 小时可以比原来多搅拌出多少吨混凝土? 46、服装厂接到一批订货,计划16 个人每天工作8 小时,用 9 天完成。后因订货方要求提前交货,现改为 用 24 人工作 4 天完成这个任务。这样,他们每天需要多工作多少小时? 47、王庄去年冬季进行水利改造为,原计划一个月(30 天)修水渠4320 米,实际 3 天就修了480 米,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工? 48、加工车间用 4 台机床 4.5 小时可以加工零件810 个。照这样计算, 3 小时要加工1080 个零件,需要安排多少台同样的机床同时加工? 50、李庄收割稻子, 24 人用 12 可以收割完。现在 24 人收割了 4 天以后又增加8 人,还要几天可以收割完? 51、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 吨水,水费是12.8 元。李奶奶家用了10 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 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第三节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52、水果店运来的苹果比梨多96 千克,苹果的重量是梨的 3 倍。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53、小王和小刘一共加工零件664 个,小王加工的数量是小刘的 3 倍。小王和小刘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54、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第一天去的人数比第二天多180 人,已知第一天去的人数是第二天的 3倍。两天去参观的各有多少人? 55、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8 倍,小明买 2 支铅笔和 2 支钢笔共用去 5.40 元。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000 56、有两列火车,甲车上的货物重量是乙车的 3 倍。如果甲车上再增加货物 2500 吨,乙车再增加货物吨, 这时甲车上货物的重量是乙车的 2 倍,原来两列火车上各运载货物多少吨? 57、小明、小华和小刚三人参加数学竞赛,三人的平均分为92 分。已知小明比小华多10 分,小华比小刚少 2 分。求三人各得多少分? 58、甲、乙两个油桶,共装有18 千克油。若将甲桶的油倒入乙桶 1 千克,则此时甲桶油的重量正好是乙桶 的 2 倍。原来甲、乙两桶各有油多少千克? 59、小明有108 张邮票,小华有140 张邮票。若要使小明的邮票张数是小华的 3 倍,则要小华给小明多少 张邮票? 60、甲、乙两个水泥仓库各装有一些水泥,甲仓水泥的袋数是乙仓的 3 倍。当甲仓运出760 袋,乙仓运出180袋后,两个仓库剩下的水泥袋数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多少袋水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归总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归总应用题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 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完整版)归一归总应用题带答案

归一归总应用题带答案 归一归总应用题 1. 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15千克草,照这样计算,15头奶牛四月份共吃草多少千克? 2..一份稿件,每天打15000字,12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打18000字,需多少天完成? 3. 若每个工人每天可组装电视机15台,照这样一个车间有工人25人,一星期工作5天,这个车间一星期可组装电视机多少台? 4. 3头奶牛15天产奶1800千克,12天可以产奶多少千克? 5. 5辆大卡车4趟共运走土、石120立方米,现在有土石1080立方米,要求9趟运完,需要增加同样的大卡车多少辆? 6. 4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120米,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7. 星光小学有5个自然兴趣小组,每组8个同学,平均每人采集4只昆虫标本。这个小组共采集了多少只昆虫? 8. 有8只燕子5天共吃2400只害虫,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9. 某食堂3天用去大米450千克,照这样计算,15天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10.电影院放映一部长480米的胶片,放映12分钟,用这台放映机放映720米的胶片需要多少分钟? 11. 新华小学美术组有15个同学,半年共创作810副画,平均每人一年创作多少副? 12. 6台收割机2小时收割10800平方米稻田,8台收割机5小时收割多少平方米稻田? 13. 4台碾米机3小时碾米4800千克,现增加2台碾米机,6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14. 李宏从甲地去乙地,每分钟行走120米,15分钟能到达。若想要12分钟到达乙地,每分钟需要行走多少米? 15. 修一条公路,24人18天可以完成。修6天后,又增加12人,修这条公路还需要多少天? 16. 抄一份稿件,小秘3分钟抄写360个字,现改用电脑打字,已知4分钟打了720个字,原来45000字的文章,现在可以提前几分钟完成任务? 17. 铸造车间有12名工人,9小时共造零件2160个,现在有3200个零件,需8小时完成,还要增加多少名工人? 18. 20只奶羊30天一共产奶1200千克,平均每只奶羊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19. 缝纫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每天做4套衣服,15天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答案

归一归总问题【讲义】

归一归总问题 一、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 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求总量的,求出一个单位量之后,然后利用乘法求出结果,这种问题叫做正归一问题(也称正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 另一种是求份数的,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所求的结果,这类问题叫做反归一问题(也称反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总量】,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求份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有的问题一次归一不能解决,需要两次归一或与倍比相结合才能解决。 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 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 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总工作量÷份数 [小结]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例如⑴题 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例如⑵题 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总工作量÷份数 二、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归一归总问题

归一归总问题 教学目标 本讲主要学习归一及归总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归一及归总问题的类型,以及解决归一及归总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归一及归总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一些实际问题中. 知识点说明: 一、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 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求出一个单位量之后,然后利用乘法求出结果,这种问题叫做正归一问题(也称正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份数的,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所求的结果,这类问题叫做反归一问题(也称反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 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有的问题一次归一不能解决,需要两次归一或与倍比相结合才能解决。 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 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 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总工作量÷份数 二、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例题讲解 板块一、归一问题 【例1】某人步行,3小时行15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千米)。答:7小时行35千米。 【解析】153735 【巩固】一艘轮船4小时航行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航行270千米,共需多少小时? 【解析】先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再求航行270千米需要几小时,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108÷4=27(千米) 270千米需航行多少小时:270÷27=10(小时) 共需多少小时:10+4=14(小时) 综合算式:270÷(108÷4)+4=270÷27+4=10+4=14(小时)。 【例2】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米)。 【解析】600310200102000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2000米。

最新归总归一应用题练习

归总归一应用题练习

1、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0米,几天修完? 2、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 完? 3、商店运来一批苹果,每筐装25千克,需要12个筐。如果每筐装30千克, 需要几个筐? 4、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要求6天修完,每天应修 多少米?

5、小华和小刚读同样的一本书,小华每天读12页,6天读完;小刚要8天读 完,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6、学校买来一批课外书,如果分给每班12本,可以分给15个班。如果平均分 给10个班,每班可以分得几本? 7、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小时栽150棵树苗,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 果想5小时就完成任务,每小时应栽多少棵树苗? 8、小平从家走到学校,每分走100米,需要走8分。如果每分走80米,需要 走几分? 1、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房住2 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 需要几间房? 2、解放军运输车运送一批煤,如果每辆卡车装4吨,需要16辆车一次运完。 如果每辆卡车装8吨,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

3、某林场种植一批果树,每行种45棵,可以种成8行。如果要种成10行,每 行可种多少棵? 4、李师傅给食堂运菜。用小推车每次运50千克,8次才能运完。如果改用平 板车,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可运多少千克? 5、同学们浇树,每人浇3棵,24人正好浇完。如果每人浇8棵,几人可以浇 完? 6、一位纺织女工5天织布20千米。照这样计算,她15天可织布多少千米? 7、一位纺织女工5天织布2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织布60千米,需要几天可 以织完? 8、一位纺织女工要完成一项任务。每天织布4千米需要5天完成。如果要求4 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织布多少千米?

简单的归一应用题

简单的归一应用题 1.(2013?商河县)南湖街道开展植树造林活动,5人3天共植树90棵,照这样计算,30人3天共植树多少棵? 2.(2012?遂昌县)学校总务处陈老师到大众文具店买28支同样的钢笔,要付448元.照这样计算,如果陈老师想再多买同样的钢笔20支,他一共带了800元,够吗?3.(2012?锦屏县)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行了16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5小时,正好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2009?新洲区)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5.(2013?泗县模拟)某果园要运一批水果,用3辆汽车每次共运水果7.5吨.照这样计算,要一次运完25吨水果,需要几辆汽车? 6.(2011?夷陵区)中国首位航天叫杨利伟乘坐的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用时约21小时,当飞船飞行5圈时,用了几小时几分? 7.(2011?无锡)一户果农,计划种植252棵苹果树,头两天植树56棵,照这种速度,剩下的树还要多少天才能植完? 8.(2011?连山区)某服装厂要生产2400套西服,前6天完成了总数的6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用两种方法解答) 9.(2010?揭阳)声音在空气中每5秒传播1.7千米.照这样计算,传播10.2千米需要多少秒? 10.(2009?重庆)机械厂用4台机床4.5小时可以生产72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台机床1 小时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 11.(2008?江都市模拟)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一半多3页,第二天读了剩下的一半少3页,第三天读完余下的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三年级归一与归总问题

归一与归总问题 知识框架 一、归一问题 (1)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 (2)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求出一个单位量之后,然后利用乘法求出结果,这种问题叫做正归一问题(也称正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份数的,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所求的结果,这类问题叫做反归一问题(也称反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 (3)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4)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有的问题一次归一不能解决,需要两次归一或与倍比相结合才能解决。 (5)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 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 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总工作量÷份数 二、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例题精讲 一、归一问题 【例 1】某人步行,3小时行15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归一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 【解析】153735 ÷?=(千米)。答:7小时行35千米。 【答案】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