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
勤俭节约小故事

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不少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成为妇孺皆知的美谈。
小编整理了11个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供大家鉴赏。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1、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2、季文子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3、苏轼之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古今中外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打印

古今中外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一、古代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1.孔子的节约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非常注重勤俭节约,他经常告诫学生要节约用钱和物品。
据传,孔子曾经去拜访一个富有的人,看到他们家里的金银珠宝非常华丽,但是家里却缺乏一些日常用品。
孔子见状,对他们说:“你们应该先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再去追求奢华。
”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勤俭节约的原则。
2.刘备的节约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节俭品质为后世所称道。
刘备在任官时,非常节约,以居住简陋、衣着朴素为标志,他从未追求奢华的生活。
他把节约的精神灌输给自己的子嗣和身边的人,影响了很多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勤俭节约的榜样。
二、外国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1.约翰·洛克菲勒的节约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
尽管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他却保持了节俭的生活方式。
他戒烟、戒酒,每天吃简单的饭菜,从来不追求奢华。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勤俭节约是成功的基石,也是实现财务自由的途径。
2.安妮·贝塞特的节约安妮·贝塞特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她以创作《简·爱》而闻名于世。
安妮·贝塞特从小就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环境中,因此她对节俭有着深刻的理解。
她从不浪费任何一分钱,注重自己的穿着和饮食节制,用勤俭节约的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近代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1.李光耀的节约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初代总理,被誉为新加坡的缔造者。
他非常注重节约,从工作生活到国家经济建设,他都力求以简约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李光耀深知勤俭节约是国家富强的基石,他带领新加坡走出了一条以勤俭节约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之路。
2.斯蒂夫·乔布斯的节约斯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其对产品设计的苛刻要求和强烈的节俭意识而闻名。
乔布斯在个人生活和商业活动中都展现了勤俭节约的原则,他追求简约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卓越的产品,对于消费者利益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关注和努力。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以其勤俭节约的品质而受到赞赏。
以下是其中一些名人的故事:1.韩非子- 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非常节俭,不论富贵贫贱,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据说,他在攻读学问时,为了省钱,每天只用一碗饭和一盆水。
他认为勤俭节约是品德高尚的表现,可以为国家和民众作出榜样。
2.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注重勤俭节约。
据说,孔子每天只吃简单而清淡的食物,并常常穿着旧衣服。
他强调通过勤俭节约来培养身心的健康和提高道德品质。
3.文天祥- 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在官场上从未受贿,以节俭著称,经常以办公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节约而示范他的廉洁。
他还经常自己动手做衣服,修理日常用品。
4.朱德- 朱德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伟大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以其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而闻名,坚决抵制奢华和享乐主义。
他在军队中倡导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军事生活。
5.罗斯福- 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
尽管他拥有强大的权势和财富,但他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他喜欢自己开车,修理家具,穿旧衣服,并在办公室中使用简单的家具,以显示他的朴素和谦虚。
6.冯·克拉芒- 冯·克拉芒是德国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勤俭节约的形象而闻名。
他非常注重军事资源的合理使用,提倡军事供应的自给自足,并鼓励军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
7.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的开国元勋和第一任总统。
他以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尽管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一直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财富和资源,并将自己的个人财产捐赠给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
8.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家和慈善家。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以下是一些名人勤俭节约的例子:1.朱元璋:明朝的创始人,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的生活却非常简朴。
他经常穿破旧的衣服和鞋子,对于食物也从不铺张浪费,而是以蔬菜和粗粮为主。
他还在皇宫里亲自种菜,以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
2.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虽为高官,但生活极其简朴,每天只吃咸菜和粥。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去看他,发现他的饭食非常简单,就偷偷给他买了一斤肉。
范仲淹看到后说:“你给我买肉了,那我的粥也喝不成了。
”然后他把肉放在一边,没有吃。
3.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非常珍惜物品,即使是废弃的物品,他也会尽量加以利用。
他还在自己的房子周围种菜,以节约粮食。
4.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他以清廉著称,从不接受贿赂。
他的生活也非常简朴,经常穿破旧的衣服和鞋子。
他的诗作“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等更是传世名言。
5.曾国藩:晚清重臣,他的家训一直被后人传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勤俭持家。
他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衣服要干净整洁,饮食要清淡可口,房屋要简单实用。
他还强调要勤俭持家、积德行善,以培养良好的家风。
6.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为一代名相,但他生活简朴,家无余财。
他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7.陶渊明:东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
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勤俭节约的崇尚和追求。
8.文天祥:南宋著名文学家、民族英雄,他的生活非常清廉简朴,从不铺张浪费。
他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对勤俭节约和忠诚报国的坚定信念。
9.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虽为宰相,但生活非常简朴,从不奢华浪费。
他主张变法革新,推行勤俭节约的政策,深受后人尊敬。
10.戚继光:明朝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他治军严明,生活简朴,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
他在抗倭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节俭的名人例子

节俭的名人例子
1.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以忠诚和节俭著称,常常精打细算,为士兵们着想,号称“关云长”。
2.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勤俭节约,关注民生,经常助人为乐。
他曾经说:“节俭可以重用,浪费必定灭亡。
”
3. 齐白石:中国近代艺术大师,他一生深知艺术家的生存不易,节约資源,创作材料多以自然取材,以物征形,形尽意达。
4. 钱钟书:知名文学家、教授,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俭朴的生活方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强调人应当保持勤俭持家的精神。
5. 贝聿铭:中国著名建筑师,他的设计作品不但致力于文化保护和传承,更注重简洁精致、节约环保的设计理念,提出“不浪费时间,不浪费材料”的口号。
节俭的名人例子

节俭的名人例子
1.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他生活简朴,从不奢侈浪费。
他曾经说过:“节约意识是我一生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品质,它使我在节省中看到了大自然的律动,也体会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
2.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虽然名气大,但却从不张扬,生活简单朴素。
他曾经说过:“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时间花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
”
3. 戴尔·卡耐基:戴尔·卡耐基是美国著名企业家、投资家和
慈善家。
他一生坚持节俭,认为节俭是成功的关键。
他曾经说过:“节俭是财富的根源,只有节俭才能让我们在经济上取得成功。
”
4. 李光耀: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经济建设上非
常重视节俭。
他认为,只有通过节约,才能让国家变得富强。
他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最必要的地方,不能浪费一分一毫。
”
5. 田汉:田汉是中国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
他一生坚持节俭,从不奢华浪费。
他曾经说过:“节约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品质。
只有节约,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 1 -。
有关勤俭劳作的事例

有关勤俭劳作的事例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勤俭劳作的事例,这些故事展示了人们通过辛勤努力和节俭精神,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以智慧和勤俭著称。
他提倡节俭生活,认为这是保持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关键。
他自己的生活也很简朴,以身作则,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2.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皇帝。
他非常注重节俭,倡导勤俭持家、勤政爱民的思想。
在他的治理下,明朝初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3. 雷锋:雷锋是中国现代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以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他生活简朴,乐于助人,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4. 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长期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自足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勤俭朴实的品质也备受赞誉。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节俭精神,不仅在个人生活中取得了成功,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勤俭劳作,追求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名人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名人都有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家风非常勤俭。
他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但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后来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在为官期间,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习惯,从不奢侈浪费。
2. 司马光:司马光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的家风也非常勤俭。
他在小时候就非常懂得节俭,曾经用一块布头来代替手帕。
他在为官期间,也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习惯,从不奢侈浪费。
3. 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家风也非常勤俭。
他在小时候就非常懂得节俭,曾经用一块布头来代替手帕。
他在为官期间,也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习惯,从不奢侈浪费。
这些名人的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不仅体现了他们个人的品质,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个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导语:勤俭节约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那些勤俭朴素的人学习,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集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
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2、日本丰田公司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季文子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
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5、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6、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
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5、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
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6、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7、邓小平
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
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
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
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
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
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8、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
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
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
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
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
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9、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
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1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11、卖狗嫁女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