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③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的自由。
②意义: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要求: 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Biblioteka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法定的、神圣的、 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参与政治生 活的基础和准则
履行政治性义务 法定的、庄严的、 不容推卸的
一、神圣的权利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 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 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 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 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 公民的被选举权.
选举或被选举的只是“国家 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课堂小结
公 民 的 政 治 权 利 和 义 务
1.公民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 (1)含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内容
政治自由
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3.公民参与 政治生活应 遵循的基本 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 利,是公民参与国家 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地位: C法律资格:P9 思考: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各级机关的领导或厂长、村民 居委会成员的权利属不属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作为我国基本政治权利的选举和被选举权,有特定内涵, 严格外延。不能把公民在所有选举中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与 选举与被选举权等同起来。但上述活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认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是什么?
[网友 春天来了吗]:总理,我连续三年都 问了户口的问题,回答一下我吧。我是在 上海打工的流动一族,感到现在有大城市 户口的好处越来越多,户口好像更值钱了! 我们流动族的孩子被区别对待,中考高考 都要回户籍地。一些地方还推出了一些跟 户籍挂钩的政策,比如说买房、买车。总 理,户籍制度改革还会推进吗? [新华博客网友:十八点水]:每年人代会上,“两高”报告呈现出被处理的腐败案件 都以数万计,纪律监察部门处分的干部也数以万计。可是,反腐成绩大,为啥贪官都 不怕?反腐力度也不差,为啥群众意见大?
2009:感受公民参与的力量
“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公民的有 序政治参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让我们对 2009 年 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了更多期待。
在历史长河中追寻“公民”的足迹,竟是这样的尴尬与无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人之上、唯 我独尊”,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臣民”时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 篇幅,社会大众毫无自由和平等权利可言。 告别封建时代,走向共和体制,公民的概念,并未立刻清晰。长期 深受“臣民意识”的影响,参与社会事务的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的“公 民意识”,在许多社会成员脑子里仍然是空白。 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依法治国进程的 不断推进,“公民”概念实现了回归,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课题: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案编号02 备课人使用时间2月13日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
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题内容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改革发展的信心,理性判断我国社会政治发展成就,培养国民人格。
教学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教学难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候课(复习提问):1、什么是“国体”?你是怎样理解的?2、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大的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老百姓到底能享有什么权利?以此导入。
互动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教材P8探究材料。
将班级分为北大队(北京大学队)、南大队(南京大学队)和中大队(中山大学队),鼓励展示和辩论。
问题设置:图片说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归纳概括。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各队内部谈论,群策群力,初步解决问题,推举一人准备班内交流展示,各代表队代表展示发言,各队互相质疑、合作释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精讲点拨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除教师展示外,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思考2.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通过教师简单的叙述,使学生清楚:①谁监督,②监督谁,③怎样监督。
公民行使监督权,能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件好事。
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诬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是违法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政治权利和义务

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06年多名高官落马 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 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 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王武龙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 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 身居高位的高官 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 同样也要受到法 原山东省委副书记杜世成 律制裁,体现了什 四川省原副省长李达昌 么政治原则? 山西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 建行原董事长张恩照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 等一批省级高官也因涉嫌违法违纪而先后落马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 2、主要内容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越城区人大代表的选举于 2012年1月12日上午9:00 进行,选民认真履行法律赋 予的权利,投下了庄严神圣 的一票
探究:这是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公民行使 这一权利的 须具备哪些条件?有什么意义?哪些情况下没有选举资 格?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小学生陈彦宏从新闻中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征集“十一五”规划建议。她觉得自己是公众 的一员,也应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 接受义务教育”的内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议。为此, 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众建言献策 奖”。 陈彦宏行使的是什么权利?
政治权利和义务Leabharlann 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法律规定的人们拥有、 维护自身利益之权。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 力,总是与服从联系在一起。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我 国公民人人都享有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你同意这个 观点吗?为什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意愿选举人大代表 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3、公民可依照法定程序罢免不称职的人大代表
注意:
1、公民的选举权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的被 选举权即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现实生活中企事业 单位选举单位领导人,政府部门选举领导人不属于选 举权。 2、我国一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 但此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权利并非在行使选举权,选举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才是公民的选举权。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
公民在投票
各地成立犯罪 举报中心
公民履行政治义务
适龄青年应征入伍
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游行示威
监督权
选举权 统一团结
服兵役义务
荣誉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公民政治生活的全部内 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 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为基础和准则的。公民 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 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 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 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公民光荣的义务
公民的政治性权利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政治自由 • 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 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 权利 和自 由 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 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 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 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大民解烦热线请 你走进民情,担任 今日热线嘉宾!
新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新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1.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以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等政治义务。
2.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是具有统一的政治权力、独立的国土和人民,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的社会组织。
国家主权性是国家成立的前提,包括内部主权和外部主权。
国家的独立性是指国家在外部没有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支配。
国家的统一性是指在国家内部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同时公民也必须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同时政府也必须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
5. 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投票、参与听证会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同时,公民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理性参与政治生活。
以上知识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时事政治。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1.2政治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长沙县第二中学政治组全体教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常识,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建议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六、课前准备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二)进行新课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1)含义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内涵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
反对一切特权,但不是绝对的平等;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
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必须履行的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聚集在一定场所 列队行进表达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 方式表达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正确行使政治自由的是:
①张某在校团委组织的“爱我中华”演讲比赛中发表演讲; ②小明和爸爸讨论2012《政府工作报告》; ③李某不满领导因其旷工扣发奖金,在厂前贴小字报辱骂 有关领导; ④杨某向同学们讲述参加赴台湾夏令营的见闻; ⑤研究生陈某在杂志上发表与导师观点不一致的学术论文。
公民的 政治权利和义务
预
习
1.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与自由
2.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法律依据 地位 :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和标志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的是: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2、政治自由(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自由总是相对的,世界上不存在任 何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
英国有一个海德公园,被人称为最自 由的地方,在那里什么话都可以说,但还是 有条规定:侮辱英国女皇和暴力革命的话不 能说。美国号称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度,新闻 媒介神通广大,什么人的隐私都敢揭。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就曾因性丑闻被媒体频繁爆光, 没有因为是总统就能幸免。可是,能不能劫 持“空军一号”,威胁总统的人身安全呢?显 然不能,所以自由总是相对的。
准则
判断:
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各级各机关的领导或厂长、 村民居委会成员、班干部的权利属不属于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被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2)政治自由(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政治自由
含义
言论自由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权利: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 力和利益。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 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 可以放弃或转让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 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 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 义务为基准的。公民的 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 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 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 严的、不容推卸的。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组织、参加某社团
集会自由 聚集在一定场所
游行自由
列队行进表达庆祝、纪念或 者抗议
示威自由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 式表达抗议、义愤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自由就是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认为它们有道理吗? 为什么?请说说你对自由的 看法。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 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民是个法律概念。一个人取得了某一国家的国籍,就 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他就可以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权利和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他侨居 在国外,他也受所属国家外交机构的保护。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人民的范围不包括敌人在内。使 用人民这个概念,便于在政治上划分敌我。人民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 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 统一的爱国者。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 主人。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一)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 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内容: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思考:
你对我国的选举 知道多少?
1、是不是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2、哪些人拥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权利?要选举的是谁?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什么重要性?
判断题
1.任何国家民主与专政都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任何民主制国家民主与专政都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析:在专制国家里,只有专政(暴力),没有民 主,所以不可能存在统一关系。 只要有国家,就会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有 被统治阶级就必然有专政。所以任何国家都存在专政。 但不一定有民主,只有民主制国家才有民主。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3)监督权
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员的权利
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 告权。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 信访举报制度 ▪ 新闻监督制度 ▪ 其他监督制度
其他 监督 制度
1.“诤言奖”办公室 2.市长热线电话 3.“市长与市民见面日 4 .设立“意见箱”
2.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所以没有阶
级性(×)
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判断题
3.我国的民主主体是全体公民 (×)
我国的民主主体是全体人民,而不是全体公民
公民不等于人民,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包括人 民和敌人,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人民而言 的,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关于政治自由
▪ 言论自由: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危害国家 安全和政治稳定,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公民 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侮辱、诽谤其他公民的人格,如诋毁 他人名誉等。
▪ 集会自由:集会时,公民应该遵守国家法律,不得从事 法律禁止的事情,如聚众闹事、聚众赌博等。露天集会 还不得妨碍交通秩序和治安管理,不得扰乱公共生活。
5.听证会……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公民履行义务
适龄青年应征入政治权伍利和义务:参奥与政治运生活健的 儿为国争光 准则
2、政治性义务
4.民主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
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的事务(。 ×)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贯彻的平等原则和少 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而不是在 全社会范围内。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来自(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必须具备的条件
国籍条件:中国公 民 年龄条件: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能力条件: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精神正常)
B、含 义
依法享有的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表)的权利
C、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公民参与国家管政理治权的利和基义务:础参与和政治标生活的志。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 准则
权力与权利 区别: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有权支配他人的 强制之力,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任何国家, 都是一定的权力与一定的服从的统一。权力有 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 力,像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二是职责 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同职务相联系。 不能转 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