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我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开开心心,扎扎实实地学到东西,才是好的教学。

有趣是前提,有效是教学设计的标准。

我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是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二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本课的内容是认识什么是玉?通过玉器的发展历史,去理解古代玉器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学生对精美的玉器很感兴趣,他们能在图片的展示中感受到玉器的美感。

然而,玉器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难以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兴趣。

我设计了情景演示的教学环节,把学生最难以理解的部分——新石器玉器时代发展历史和艺术风格,通过用现代微信里常常见到的建群聊天的方式来开展“假如玉石会聊天”的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情景展示扮演角色,能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总结规律,提升审美,来完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喜欢表达,喜欢动手,对新颖的事物跃跃欲试,他们具备一定的展示能力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会交流,能合作,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的教学过程:中国人对玉文化的特殊情感体现。

(一)、通过“玉”字的成语表达美好的人。

老师:美丽的女孩子——学生:如花似玉、亭亭玉立~帅气的男孩子——温润如玉、玉树临风~好看的女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金童玉女、金玉良缘~ 师生互动:通过“玉”字成语的形容,学生们发现了越来越多带有“玉”字成语,都是象征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加以引导,学与玩相结合,总结出玉器体现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国博大的民族精神,完成认识玉的情感目标。

(二)、识玉的概念。

什么是玉?玉、石的关系如何?展示图片,玉和石的对比,学生一下子就能总结出玉的特征:玉是具有美丽的色彩与光泽,质地坚韧,让人看了感到愉悦的石材。

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了认识玉的教学目标。

(三)、“新石器时代玉石一家亲”。

故宫玉器课程设计

故宫玉器课程设计

故宫玉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背景及其中收藏的玉器文化;2. 学生能够掌握玉器的种类、工艺特点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故宫玉器的典型纹饰和器型。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能够评述故宫玉器的艺术特点;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玉器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能就故宫玉器的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 学生通过了解玉器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3. 学生在了解故宫玉器的过程中,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课本中关于故宫博物院及玉器文化的内容为基础,结合以下教学大纲进行组织:1. 故宫博物院概述: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 课本章节:第一章《故宫的历史与文化》2. 玉器文化发展简史:讲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脉络、工艺技术及其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 课本章节:第二章《玉器的工艺与流派》3. 故宫玉器鉴赏:分析故宫藏玉的纹饰、器型、材质及其艺术价值。

- 课本章节:第三章《故宫玉器赏析》4. 玉器与现代生活:探讨如何将玉器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新思考。

- 课本章节:第四章《玉器的现代应用与创新》5. 故宫玉器的保护与传承:讨论故宫玉器保护的意义、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课本章节:第五章《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教学内容按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故宫博物院概述、玉器文化发展简史第二课时:故宫玉器鉴赏第三课时:玉器与现代生活、故宫玉器的保护与传承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系统讲述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玉器文化发展简史以及故宫玉器的艺术特点。

【教学设计】中国玉器艺术

【教学设计】中国玉器艺术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内涵和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一、“美词”大比拼
尊称别人的照片为( 玉照 )
尊称天帝为 ( 玉帝 )
称赞别人的酒好说( 琼浆玉液 )
形容男子风度翩翩说(玉树临风 )
赞美女子身材修长说(亭亭玉立 )
师: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玉”,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只要跟玉有关的词,都是比较美好的。
二、中国玉的文化起源及内涵。
师: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玉的崇拜更多地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源于此。在中国石器时代,玉一直被视为一种有着丰富灵性的自然崇拜物,作为古人类美化自身的装饰和一种逢凶化吉、避邪去灾的吉祥物,由此,玉也由最初的工具变逐步走上了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相结合的道路,开始成为信仰、权力的象征。
师:“王”和“玉”只差一点,“玉”外加一口,即为“国”说明玉在古代成为王者、权力的代表。谁拥有了玉,既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从“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的典故就能说明这一点。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还是财富的一种炫示,因而玉器受到历朝贵族统治集团的重视。
3、玉——德行操守的象征。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 玉是“石之美有五德者”,认为玉有五个特性。认为玉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德。
玉手镯,按摩保健功效,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
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
5、玉与殓葬文化
师:汉代崇尚玄学、道教、皇权贵族祈求长生不老,渴望得道成仙。他们认为玉能养生,异能养尸。只要人的身体不腐,灵魂就可以得以永存。于是就出现了厚葬文化,比如:金缕玉衣。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课本类型: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授课课题: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神美追求。

b.技能目标:
学习玉器小知识和鉴赏方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玉器及相关工艺品实行一定的欣赏、交流、评论。

c.情感目标:
感受我国古代玉石文化,感受玉石精品所体现的中华智慧与创造才能、所承载的伟大民族精神。

2、内容结构
a.识玉“玉”简介
b.赏玉通过玉器的发展历史,总结不同时期玉器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

c.品玉体会玉的文化内涵。

d.鉴玉玉器鉴赏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玉器典型时期的艺术风格,多种用途和不同的审美追求。

难点: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附:板书设计: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1、玉
2、风格特点
3、用途
4、审美追求
5、鉴别方法。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玉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2.中国古代漆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3.中国古代织绣工艺的起源、发展及特点4.制作简易的玉器、漆器和织绣作品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组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历史背景。

2.讲解与讨论(1)玉器a.讲解玉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b.展示不同时期的玉器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造型、纹饰等方面的特点c.讨论玉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漆器a.讲解漆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b.展示不同时期的漆器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特点c.讨论漆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织绣工艺a.讲解织绣工艺的起源、发展及特点b.展示不同时期的织绣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图案、色彩、工艺等方面的特点c.讨论织绣工艺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工艺(玉器、漆器、织绣),设计一个简易的作品。

(2)根据设计图,分组进行制作。

(3)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2)反思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2.收集有关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图片、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作品,掌握制作工艺。

3.学习效果:学生对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认识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否按时完成作业,论文和手抄报的质量。

六、教学资源1.图片资源: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代表作品图片。

1古代玉器艺术教案_201681591234219

1古代玉器艺术教案_201681591234219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美术组何丽芬课题: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科书: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目的:1.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2.通过对优秀与其作品的赏析,让同学们在赏析的过程中体会古代玉器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玉器在特定时代的特殊地位和具体应用,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内涵和意义。

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和氏璧”的渊源)通过向同学们简要讲述和氏璧的由来及价值以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科内容——古代玉器艺术。

(据文献《韩非子》、《新序》记载,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的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游玩时,恰逢逢一凤凰落在一青石之上,大喜。

自古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所以卞和就捧着这个璞玉去见楚厉王,不为玉工所识,卞和因此失去左脚;厉王死,武王继位,卞和再次献宝,又失去右脚;武王死,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苦三天三夜,泪变成了血。

文王得知,遂命人开此璞玉,果然开出了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后经秦始皇开凿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直至流失……)二.玉石之分——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石材质地坚韧,具有天然的色彩和光泽,让人感到愉悦,便将其珍重的区分开来,用以制作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他们将这类石材称作“玉”。

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美,促使了玉石之分。

将玉从各种石头中区分开来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重要发展。

三.古代玉器艺术的发展史前时代——先秦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低潮)——宋元时代——明清时代(鼎盛时期)。

四.古代玉器艺术欣赏——良渚文化、红山文化1.良渚文化的《兽面纹玉琮》思考:(1).玉琮是用来做什么的?(2).兽面纹玉琮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3).从玉琮的工艺上看,体现了什么样的的审美意识?2.红山文化的《猪龙玉雕》思考:(1).从玉猪龙的造型上看,给你一种什么样的直观感受?(2).你觉得玉猪龙的价值在何处?3.《玉龙》思考:这件玉龙与你脑海中龙的形象相比有什么样的独特之处?五.“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意义古人爱玉,并非纯粹是因为外在的美丽,而是重其内涵,因为玉器是一种品德的象征。

古代玉器艺术优秀教学设计

古代玉器艺术优秀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对玉有一定的了解,但玉文化知之甚少。

目标叙写:
①通过古代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②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教学内容结构:
①从玉的起源说起,有侧重的介绍了玉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②古代对玉材料的欣赏与加工,体现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大圭不琢”在传
统美学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

玉器的审美
③根据我们新疆本土特色我加入了新疆和田玉部分作为本课的升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玉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意义,使学生体会“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玉器是珍贵的工艺品,学生平时不易接触到,而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很远。

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以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应用。

问题设计:
一、介绍玉器发展的四个阶段和特殊地位
1、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这几个玉器的造型,猜猜它的功用?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教材,看看这四个阶段都是什么时代?
3、玉器发展的哪个阶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完成课程目标。

问题二、如果你得到了一块精美的玉石,你会用它来干什么?
设计目的:创设问题情景教学。

创设问题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且玉器的审美又和学生的审美一致,与学生产生共鸣,完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习效果。

问题三:我们熟悉的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想想玉门关为何要以“玉门”来命名?
设计目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固有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古代玉器艺术教案

古代玉器艺术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玉器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古代玉器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古代玉器艺术的定义和意义古代玉器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玉器艺术的价值和影响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古代玉器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展示法,展示古代玉器艺术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第二章:古代玉器的形式与工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玉器的形式和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对古代玉器工艺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古代玉器的形式分类:玉璧、玉琮、玉佩、玉器等。

古代玉器的工艺技术:雕琢、琢磨、雕刻等。

古代玉器工艺的特点和技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古代玉器的形式和工艺特点。

采用示范法,展示古代玉器工艺的技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章:古代玉器的象征意义与文化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玉器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对古代玉器文化价值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古代玉器的象征意义:权力、地位、财富、信仰等。

古代玉器的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

古代玉器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古代玉器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玉器作品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四章:古代玉器的鉴赏与评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玉器的鉴赏方法和评估标准。

培养学生对古代玉器的鉴赏能力和评估能力。

4.2 教学内容古代玉器的鉴赏方法:观察、比较、分析等。

古代玉器的评估标准:质地、工艺、年代、保存状况等。

古代玉器鉴赏与评估的实际操作。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古代玉器的鉴赏方法和评估标准。

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古代玉器的鉴赏与评估实践。

第五章:古代玉器的保护与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玉器的保护意义和传承价值。

培养学生对古代玉器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2 教学内容古代玉器的保护意义: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地址:《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作者:清水蝉衣
课业类型:高中美术鉴赏课(人教版)
课程内容:传统艺术的根脉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年级:高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中国古代的玉器,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创造的艺术成就,进而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玉器的鉴赏,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培养感觉感知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B.过程与方法
运用举例法、讨论法、比较法体味不同时期玉器的发展和审美追求的发展。

2、内容结构
A.“玉”简介——什么是“玉”、说文解“玉”、玉的种类
B.玉的发展(创造性)
(1)新石器时代——凌家滩玉器、良渚文化、红山文化
(2)夏商周时期:玉象、玉人、玉凤、俏色玉鳖
(3)春秋战国:龙凤玉佩
(4)秦汉时期:玉仙人奔马
(5)元明清时期:玉“春水”饰
(6)近现代:龙盘、群芳揽胜
C.玉的文化蕴含
D鉴赏玉的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玉器在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运用。

(2)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难点:
玉器是珍贵的工艺品,学生平时不易接触到,并且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要对古代的礼制作初步介绍。

教学过程: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