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

合集下载

ICU工作制度和要求

ICU工作制度和要求

ICU危重病人登记报告追踪制度



凡危重病人要填写危重病人报表上报,科内填写危 重病人登记本。 危重病人登记表要每日上报,追踪表要每月上报。 需要急会诊的病人在当班医生积极抢救的同时,可 先通知科主任和医务科,再填写危重病人报表上报。 要及时上报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转科、转院等转 归情况。 重大抢救(包括特殊病人抢救)要及时向护理部及 医务科报告,护理部、医务科进行抢救指导,参与 抢救或派危重病人管理小组进行抢救指导。
ICU工作制度
ICU
目录

ICU患者转科(院)制度 ICU外出检查制度 ICU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ICU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ICU护士紧急替代制度 ICU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ICU告知制度 ICU病房管理制度 ICU护理工作制度 ICU护理查对制度 ICU抢救制度 ICU交接班制度 ICU危重病人登记报告追踪制度 ICU探视制度 ICU护士准入制度
ICU护理工作工作基本要求 1.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通常,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1.2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实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1.3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 1.4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工作。 2、ICU护理交接班基本要求 2.1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2.2严格床旁交接班。交班中发现疑问,应立即查证。 2.3交班内容及要求:、 2.3.1交班内容:病人病情变化、诊疗护理措施执行情况、管路、皮肤状况等。 2.3.2特殊情况(如:仪器故障等)需当面交接清楚。 2.3.3晨会中护士长安排讲评、提问及讲课,布置当日工作重点及应注意改变 的问题,一般不超过15min。
ICU护士准入制度

重症监护记录单的书写

重症监护记录单的书写

重症监护记录单的书写护理文书主要包括内容1.体温单2.医嘱单3.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4.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5.手术护理记录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要求•1.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纸张规格一致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要求•3.使用蓝黑墨水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畅,标点正确,重点突出,不得涂改,假设出现书写错误应在错字上双划线标识,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辩,一页内涂改三处应重新书写•4.楣栏内容齐全•5.护士记录后签全名,未注册护士不能单独签名。

实习期或试用期护理人员、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进修人员,必须经本科室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护理人员审阅,双签字,签名格式:注册护士/实习、试用期护士(注册护士在上〕。

•6.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即时书写护理文书的,需在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特别要求1.详细准确记录生命体征,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2.详细记录出入量:•〔1〕每餐食物记在入量工程栏内,食物含水量和每次饮水量应及时准确记录入量。

〔2〕输液和输血准确记录时间液体,药品名称和血液输入量〔3〕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量,胃潴留量等。

除记录毫升外,还须在病情记录中记录其颜色性质。

•3.病情栏内应客观记录患者24小时内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

•4.每24小时总结一次出入量,并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5.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患者的病情6.护理记录应当具有动态和连续反响的特点7.如遇病情突然变化,向前追述一会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的记录内容记录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医嘱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护理效果的记录内容护士采取护理措施和执行医嘱后患者的身心整体反响,包括患者的主述和护士观察到的客观变化。

重患记录单应注意的问题•1.生命体征的观察要有具体的数据的记录•2.病情观察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有具体针对性〔专科护理内容〕•3.采取的护理措施要具体,不要用不确切的词语,患者手术切口渗血,通知医生后的处理情况,观察渗血的颜色,量均应记录。

抢救记录模板

抢救记录模板
(当时显示血氧饱和度为42%地塞米松、氨茶碱扩张支气管、改善肺顺应性, 氧头抱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抗感染,痰热清、氨溴索化痰,补液等对症处理,患者 病情稍有改善,呼吸频率下降,口唇和四肢发绀,心电监护显示:呼吸:55次/
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10/70mmHg血氧饱和度80%仍在输氧,输液,病情仍 危重,向家属交代病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家属表示理解,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参加抢救人员:姚仁发主任医师、李勤医师、万美华护士。
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四 肢可见杵状指(趾)呈紫绀,双下肢不肿。急查血常规:WBC 15.15X109/L,RBC 4.62X1012/L,PLT:242X109/L,HGB:146g/L,N:66.04%。入院诊断:1.呼吸衰竭2.肺部感染3.特发性肺纤维化,立即通知病危,高流量输氧,多参数心电监护,
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
内三科抢救时间:2013年5月18日13:40
床号
病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地址(单位)
抢救结果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床
樊琪

38岁
吉州区阳明花园
18栋
治愈
好转
未愈
死亡
诊断
1.呼
2.肺
3.特
【乎吸衰竭
1市部感染
寺发性肺纤维化
参加抢救人员:姚仁发主任医师、李勤住院医师、万美华护士。
患者樊琪,38岁,主因“咳嗽,咳痰,胸闷,气逼6年余,加重3天”入院。 既往有明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史,本次起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剧烈时有痰中 带血丝,急查体:体温:36.0C呼吸:66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120/70mmHg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42%神清,危重病容,面色苍白,四肢及口唇发绀,呼 吸急促,表浅,推入病房,查体欠合作。颈软,颈静脉不充盈,肝颈征阴性。双 肺呼吸音低,两下肺可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10次/分,心音低钝,未闻及杂

护理质量检查登记表

护理质量检查登记表

表1基础护理(危重患者)质量检查登记表
心理及健康指导要点.2、出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房环境、住院相关制度;出院做好出院指导及床单位终
末处理。

3、以患者为单位评价≥95分为合格检查人:
表2、护理风险(跌倒、坠床)防范质量检查表
表3整体护理质量检查登记表
表4消毒隔离检查登记表
表5病区管理质量检查登记表
注:合格分大于或等于95分检查人:
表6体温表单检查登记表
表7护理记录单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
表7-—2其他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登记表
表9急救物品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
注:1、气管切开包必备科室:神经内科、心外科、胸外科、耳鼻喉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
2、急诊科必备:腹穿包、胸穿包、导尿包、深静脉穿刺包/留置针、清创缝合包、接生包、抢救包(内
有开口器、舌钳、压舌板)、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栅、呼吸机(含气管插管全套物品)
表10各种登记本检查登记表
科室年月日
表11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登记表
科室年月日
表13病区护士长工作考核登记表。

急诊登记本等11种格式样本讲解学习

急诊登记本等11种格式样本讲解学习

姓名
来 院专家会诊情况
专业
会诊 会诊 职称
时间 回执
会诊完成情况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医院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
照执行。
第一条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
质控实际情况:
改进措施:
反馈情况:
效果跟踪:
注:各科室根据医院质量控制方案和专业特点确定本科室质控指标和标准
科主任签名
派 出专家 会诊情况
专业 职称 派出 会诊 会诊完成情况
(或科室) 姓名 类型 时 间 费用 手续
时间 回执
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登记本
××××××××医院
邀请院外专家会诊记录
邀 请外院专家会 诊情况
被邀请会诊医疗 机构名称
被邀请专业 (或科室)
患者 姓名
会诊 请会诊 会诊 会诊 类型 时 间 费用 手续
讨论时间 主管(经治)医师
讨论意见:
科室: __________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医院
科室:
主持人 病案号 参加人员
病区:
记录人 患者姓名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地点 患者年龄
讨论时间 经治(主管) 医师
病例汇报: 讨论意见:
科别 :_____________
医师交接班记录本
××××××××医院
< 7.2
酸中毒
> 7.5
血气分析 PCO 2
< 20 mmHg
急性呼吸衰竭

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临漳县中医院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科室:二O 年月日至二O 年月日1临漳县中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医技科室作为临床辅助科室,为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检验(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治疗方案及愈后,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为加强科室工作人员责任感,现修订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检验“危急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同时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查)项目、检验(查)结果、复查结果、接电话人、报告时间、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住院病人的检验(查)结果与通知医生间的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否则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当事检验(查)员须承担相应责任并给予处理。

2、门诊病人的检验(查)结果中出现“危急值”时也应尽快与门、急诊医生或病人本人取得联系,及时通知病2人及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处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复述确认后详细填写《科室危急值记录本》,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接到通知时应立即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复查。

检验科必须立即复检,及时向临床报告“危急值”复检结果,确认出现危及生命的“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处。

患者(危重症)转运评估标准及作业规范

患者(危重症)转运评估标准及作业规范

患者(危重症)转运评估标准及作业规范5.0流程图6.2.4.2 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防止被仪器砸伤;同时,在转运途中也要特别注意路面、行人、通道,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

6.2.5应对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控制6.2.5.1 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转运分级为Ⅰ级的,依据现有配备就地紧急处置,并就近寻求支持;通知原单位及欲前往之单位寻求支持;必要时,呼叫院内急救小组紧急支持。

转运分级为Ⅱ级的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转运分级为Ⅲ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

6.2.5.2 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转运分级为Ⅰ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转运分级为Ⅱ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转运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20min。

6.2.6转运完成转运完成后,带回整理转运物品,并进行这次转运登记总结。

7.0品质管理8.0教育训练9.0风险管理10.0参考文献10.1政府法规:无10.2评审标准:无10.3学术文献:李小寒、尚少梅 . 第 4 章病人入出院护理,第四节运送病人法. 基础护理学(第六版 108 页)高健.化小雪.徐军.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5):512-516》中国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重症病人转运指南(2010)》第3版英国重症医学会发布《中国重症病人转运指南(2011)11.0政策(无)12.0表单附件12.1患者(危重患者)转运稽核表12.2患者院内转运(转科)护理交接单12.3手术室转运交接单12.4 院内患者转送安全检核表12.5患者转运(转科)登记表附件1患者(危重患者)转运稽核表。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流程图,危急值报告接收登记表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流程图,危急值报告接收登记表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管理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查、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危急值报告制度: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经核对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三、危机值报告流程: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流程四、危急值报告程序(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1、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应陪同病人前往检查,确认存在危急值的情况时,立即做出相应处理。

2、有关检查、检验者发现病人有危急值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申请科室和申请医师,必要时请相关专家会诊。

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3、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检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