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关于2019年度财务报告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合集下载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某某公司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某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加大对公司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信息披露责任人的问责力度,提高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深证上〔2010〕434号)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公司有关人员不得干扰、阻碍审计机构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地进行年报审计工作。

第三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其他人员在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未勤勉尽责或者不履行职责,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等情形。

具体内容如下:1、年度财务报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存在重大会计差错;2、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解释规定、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 年修订)》等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相关要求,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3、其他年报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不符合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0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和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指引等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中级会计资格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二)模拟题

中级会计资格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二)模拟题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二)(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某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8年4月10日。

公司在2008年1月1日至4月10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______。

∙ A.公司在一起历时半年的诉讼中败诉,支付赔偿金50万元,公司在上年年末已确认预计负债30万元∙ B.因遭受水灾上年购入的存货发生毁损100万元∙ C.公司董事会提出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3股股票股利∙ D.公司支付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费40万元A. √B.C.D.调整事项的特点,(1)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选项A符合调整事项的特点;选项B和选项C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选项D中公司支付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费40万元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提出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属于______。

A.调整事项 B.非调整事项 C.不属于日后事项D.差错更正A. √B.C.D.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提出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属于调整事项,分配股利属于非调整事项。

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会计上所说的法定盈余公积)。

因此,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本质上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是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义务,满足日后调整事项的定义,只不过当时没有计算出净利润而没有提取,所以日后期间真正提取时,应作为日后调整事项来处理。

3.“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用来核算______。

∙ A.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差错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 B.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重大差错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 C.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差错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 D.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差错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A.B.C.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用来核算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差错涉及调整的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

康美药业造假事件

康美药业造假事件
也就是说,康美药业直接承认了2017年多计入货币资 金299亿,存货少计入195亿,坐实财务造假质疑。
7 7
财报分析
8
康 美 财 报 分 析
康美财务造假,从历年 财报中可窥探端倪。
8
财报分析
• 1、“存贷”双高:账上流动资金“充足”,仍大规模 举债
• 从总体规模上来看,康美的流动负债控制在流动资 产之下,负债和流动资产的比值则控制在1-2之间。但 在应收款与存货占据一定比重的情况下,康美的流动 资产受限程度较大,企业的偿债风险水平无法通过数 据本身体现。不过,账面资金看起来不错的公司,融 资的闸门却并未有任何收敛。自2006年发行第一支债 券发行后,2014年后康美加速债券融资,2017年发行债 券6支,2018年发行债券13支。如此大规模举债来实现 公司多元化业务扩张无疑存在一定风险。
9 9
财报分析-总负债与流动资产情况
10 10
财报分析
• 2、应收款:被关联方占用,且用途不明
• 在2018年年报披露的其他应收款中,对普宁康都药 业有限公司所占的56.29亿其他应收款,计提60.63%的 坏账准备;对普宁市康淳药业有限公司所占的32.5亿其 他应收款计提了35.01%的坏账准备。而康美与相关关 联公司资金往来,所占用的这88.79亿元而是被相关关 联公司用于购买公司股票。事实上,财务造假案例中 ,不少公司都存在应收款科目中存在问题,康美亦不 例外。
康美事件始末
• 2018年12月28日晚间康美药业公告,公司 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 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发布了高达近 300亿的“会计差错”。
• 2019年5月1日,发致股东信致歉。 • 2019年5月17日,证监会通报康美药业财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造假分析及防范对策——以康美药业为例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造假分析及防范对策——以康美药业为例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造假分析及防范对策———以康美药业为例李璐茜(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5)[摘要]资本市场形成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导致投资者遭遇了巨大的经济亏损。

以康美药业为例,运用舞弊三角理论,分别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其主要的财务造假动因,并提出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量力而行,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公司的资金,减少财务舞弊压力;优化股权及董事会结构,提高外部监督和审计独立性,消除财务舞弊机会;不断开展培训和评估,提高专业能力及道德水平,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遏制财务舞弊借口。

[关键词]康美药业;舞弊三角理论;财务造假;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2)08-0167-02第2022年第8期(总第552期)商业经济No.8,2022Total No.552一、案例背景(一)康美药业事件回顾1997年,康美药业成立。

1998年,康美药业完成国家GMP 认证。

2001年,康美药业进入资本市场,随后顺利上市。

在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大背景下,康美药业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大力发展,一跃成为国内中医药产业的明星企业之一。

然而,2018年,康美药业在盘中突然跌停。

次日,中国证监会紧急派遣核查小组对康美药业进行财务调查。

2019年4月,康美药业公布了迟到的2018年年报,同时公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从此,康美药业高达300亿资金不胫而走的“惊天大雷”被彻底爆出。

2019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因负责审计康美药业的事务所涉嫌严重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向其发出立案调查通知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9年5月17号公布了调查结果:康美药业在2016-2018年度财务报告中采用了多种不正当的财务舞弊手段。

2021年4月,康美药业向法院申请了破产重整。

(二)康美药业事件影响证券市场———集体诉讼,加强监管。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金额高达300亿,其巨大的欺诈规模与恶劣的欺诈手段迅速震惊整个市场。

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辨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辨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辨析——以康美药业为例一、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的关系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18,以下简称康美药业)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多计货币资金299.44亿元货币资金、营业收入88.98亿元和净利润19.51亿元等,引起证券市场“炸雷”。

而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兴田,在面对公众质疑回应说“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更是引起市场哗然。

不同视角,分类和称谓不同。

从会计核算角度看,有会计差错、会计造假、财务舞弊等概念区分。

从审计监督立场看,会计差错就是错报,会计造假即是编制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财务舞弊就是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其中,舞弊包括编制虚假报告和侵占资产两大类。

而从证券监管视角看,重大会计差错和会计造假行为均构成虚假陈述,具体如表1所示。

另外,财务舞弊行为,一般指通过贪污、盗窃、挪用、拿回扣等非法途径侵占资产的行为,直接损害企业利益满足个人私欲,更多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范畴,不属于本文研究范围,故下文主要区分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

表1 差错、造假、舞弊在不同立场下的区别不同,会计差错是由于计算或账户分类错误,采用了不允许的会计政策,自己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财务舞弊、会计造假所造成的,是表象。

会计造假是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报表的一种行为,是会计差错的本质之一。

(2)动因不同,会计差错,是无意或有意行为,而会计造假肯定是故意行为。

(3)特性不同,无意的会计差错,尤其是不重要的会计差错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低,但会计造假行为由于其具有隐蔽性、违法性,其社会危害性较高。

(4)处理不同,针对不重要的会计差错,只需调整当期数据,重要的会计差错需要调整前期比较数据;而会计造假行为,不仅仅需要调整会计差错,更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5)发生单位不同,会计错误,较容易发生于会计核算水平较低的单位;财务舞弊导致的差错,较易发生于内部控制较弱化的单位;而会计造假,相关财务报告数据,做加法的(虚增收入、利润、资产等),一般容易发生于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做减法的(减少收入、利润和资产等),主要是中小企业,主要目的在于偷漏税款。

关于会计差错更正对年初未分配利润追溯调整的公告

关于会计差错更正对年初未分配利润追溯调整的公告

证券代码:000971 证券简称:*ST迈亚公告编号:2009-08号关于会计差错更正对年初未分配利润追溯调整的公告公司在编制2008年度财务报告过程中,发现以前年度公司在执行既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过程中,会计人员在应收款项的账龄分类及所得税费用处理方面存在会计差错,因此,依据会计准则对以前年度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

一、会计差错的原因及更正说明1、公司以前年度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账龄分类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其账龄资料与对应的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少计提坏账准备。

2、公司以前年度在所得税费用计算上与税务部门实际认定的应缴数额存在差异。

二、更正事项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1、更正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情况明细表》变动内容 影 响应收账款 调增了2007年度净利润12,576,532.93元、调减了2007年以前年度净利润28,022,805.43元,累计调减了2007年度留存收益15,446,272.50元,调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5,446,272.50元其他应收款 调增了2007年度净利润197,080.90元、调减了2007年以前年度净利润1,266,641.64元,累计调减了2007年度留存收益1,069,560.74元,调增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1,069,560.74元预付账款 调减了2007年度净利润和留存收益448,124.90元,调增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448,124.90元应交税费 调减了2007年以前年度净利润2,959,700.92元,累计调减了2007年度留存收益2,959,700.92元,调增应交税费2,959,700.92元本次会计差错更正对年初未分配利润追溯调整情况:2007年年度报告公告的未分配利润为-303,498,816.39元,经过对以前年度损益的追溯调整,调减了年初未分配利润-19,923,659.06元,调整后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23,422,475.45元。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下面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一些示例。

1.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会计政策是指一个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原则和方法,它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呈现产生直接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主动改变其原有会计政策的行为。

以下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况:当一个企业认为原有会计政策不再适用或者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政策有要求时,可以考虑变更会计政策。

-变更会计政策的处理方法:变更会计政策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和重新计算,即以往年度的财务报表也需要按照新的会计政策进行重新编制。

同时,还需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加权平均成本法进行库存计价,但由于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使用先进先出法(FIFO)进行计价。

为了符合新的会计准则,该公司决定变更会计政策,并从下一个会计年度开始采用FIFO法进行库存计价。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以及对过去年度财务报表的影响。

2.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会计估计是指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由于某些交易或事件的结果尚未确定,需要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和经验做出合理的估计。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以前的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以下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修订会计估计的情况:当相关信息或经验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企业认识到以前的估计存在错误或不准确时,可以考虑修订会计估计。

-修订会计估计的处理方法:修订会计估计需要在当前会计年度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直线法对长期资产进行折旧,但由于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发生变化,该公司决定修订折旧估计,并改为使用加速折旧法。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以及对当前会计年度和未来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影响。

会计差错更正预算会计

会计差错更正预算会计

会计差错更正是财务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财务报表中错误或遗漏的纠正,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预算会计中,差错更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预算执行情况,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首先,预算会计中的差错更正涉及对预算信息的修正。

这可能包括对预算金额、预算项目、预算期间或其他相关信息的调整。

这些修正可能源于各种原因,如数据输入错误、核算失误、遗漏或误解等。

在发现这些错误后,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更正,以确保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预算会计中,差错更正的方法和流程取决于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根据发现的错误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更正方法,如调整账户、重新计算或重述财务报告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并提供更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差错更正对于预算管理的意义重大。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情况。

通过差错更正,我们可以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和错误,避免对决策产生误导。

此外,差错更正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然而,预算会计中的差错更正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预算管理涉及众多复杂的因素和环节,差错更正的难度和复杂性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

其次,差错更正可能会对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报告产生影响,需要我们谨慎处理,确保不会对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和可信度造成损害。

总之,会计差错更正是预算会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差错更正,我们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差错更正的挑战和限制,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代码: 600721
证券简称: *ST 百花
公告编号: 2020-016
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019 年度 财务报告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于 2020 年 4 月 20 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19 年度财务报告 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 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开发行正确的公司 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9 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等有关规定,具体 情况说明如下:
时增加 2018 年度营业外收入 132,573,204.75 元,导致 2018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
净利润增加 132,573,204.75 元,对 2018 年 12 月 31 日净资产无影响。
二、更正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上述会计差错追溯重述后对公司 2018 年度财务报表的影响如下:
合并资产负债表
一、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 2016 年 1 月,本公司与南京华威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威医 药)原股东张孝清(业绩承诺人)签订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对华威医药业 绩承诺事项进行了约定,截止业绩承诺期满日(2018 年 12 月 31 日),华威医 药业绩未达到承诺标准,对于未来应收业绩补偿,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 2018 年 12 月 31 日进行确认和计量。但由于本公 司与业绩承诺人在华威医药 2018 年及以前年度的业绩完成情况存在分歧,业绩 承诺人按照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应履行的赔偿股份数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公司在 编制 2018 年年度报告时无法确定应收业绩补偿股份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 2019 年 5 月 29 日本公司以张孝清为被申请人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递 交了关于“《盈利预测补充协议》”项下争议的仲裁申请文件。2019 年 7 月 11 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出具《DS20190919 号补偿协议争议案仲裁通 知》([2019]中国贸仲京字第 124141 号)受理仲裁申请。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 易仲裁委员会 2020 年 4 月 13 日出具的裁决书((2020)中国贸仲京裁字第 0496
更正后 135,869,584.08 -659,122,403.72 -680,406,412.05 -675,291,477.07 -680,406,412.05 -675,291,477.07 -1.6866 -1.6收入
更正前 2,808,237.30
更正后 -132,573,204.75 -1,681,933,364.65 913,643,129.67 919,584,505.06 1,248,330,745.21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受影响的报表科目 库存股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更正前
-1,807,404,994.82 919,920,900.76 1,013,019,783.80
更正金额 132,573,204.75
更正后 135,381,442.05
2
利润总额 净利润 综合收益总额
特此公告。
-798,364,315.23 -799,158,062.38 -799,158,062.38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净利润
-812,979,616.8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807,864,681.82
综合收益总额
-812,979,616.8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 -807,864,681.82
额(一)基本每股收益
-2.0177
(二)稀释每股收益
-2.0177
更正金额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0.3311 0.3311
-665,791,110.48 -666,584,857.63 -666,584,857.63
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0 年 4 月 21 日
3
更正金额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更正后 -132,573,204.75 -1,674,831,790.07 919,920,900.76 1,013,019,783.80
合并利润表
受影响的报表科目
更正前
营业外收入
3,296,379.33
利润总额
-791,695,608.47
受影响的报表科目 库存股 未分配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更正前
-1,814,506,569.40 913,643,129.67 919,584,505.06 1,248,330,745.21
更正金额 -132,573,204.75 132,573,204.75
1
号),裁决被申请人(张孝清)应向申请人(本公司)支付补偿股份 25,252,039
股,如若届时可用于补偿股份的数量不足,被申请人(张孝清)以每股人民币
12.28 元价格支付差额。本公司根据裁决股数按照 2018 年末收盘价 5.25 元/股
确认业绩补偿金额,调整增加 2018 年 12 月 31 日库存股 132,573,204.75 元,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