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临床效果分析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临床效果分析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衡针灸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226,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平衡针灸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临床效果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当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多为痛症,由于外伤造成纤维环破裂或者是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之后,髓核不断向外突出,对神经根或者是脊髓造成了压迫性,进而患者表现出放射性的腰腿疼痛,是临床当中腰腿痛最为常见的一个诱因[1]。

本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其中40例患者在常规牵引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平衡针灸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当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22~69岁,平均46.50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5.50年;发病部位:L2~3者3例,L3~4者12例,L4~5者45例,L5~S110例;右突型31例,左突型38例,均突出者11例;80例患者腰部活动受限,均有腰痛同时伴随下肢放射性疼痛。

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40例,给予牵引治疗、物理治疗以及针灸治疗。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临床观察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临床观察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腰肢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平衡针灸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平衡针灸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平衡针灸;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受损或者髓核膨出,导致脊神经受压或刺激所引起的腰腿疼痛[1]。

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小腿内外侧、大腿外侧以及下腰部直至臀部后方呈放射性剧痛,甚至引起脊柱侧弯畸形等[2]。

本研究应用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8月于我院就診的腰肢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15例,年龄23~56岁,平均为(39.2±1.6)岁;病程1d~10年,平均为(11.6±1.5)个月。

发病部位:34例病变在L5-S1,52例病变在L4-5处。

将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本组应用平衡针灸疗法,主穴取腰痛穴,配穴:下肢放射疼痛直至臀部或者膝部者取臀痛穴或者膝痛穴,下疼痛直至脚踝部者选择踝痛穴。

对主穴及配穴部位皮肤进行局部消毒,以75mm长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手法为提插法,进针快速,不予留针。

对于腰痛者,于腰痛穴处向下平刺深度为30mm,臀痛穴以针尖朝向腋窝中心的防线斜刺入45mm,于膝痛穴部直刺入35mm,于踝痛穴部位直刺12mm,针感以患者自觉酸麻胀为度。

1次/d,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分析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分析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及临床症状的临床效果。

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1月,选取这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5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平衡针灸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情况。

结果:治疗有效率96.00%相较于对照组72.00%明显更高,对比疼痛情况,试验组VAS评分(2.21±1.54)分低于对照组(3.25±1.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平衡针灸治疗效果更好,有效改善了疼痛程度与临床症状情况,使得患者可以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关键词:术后疼痛;平衡针灸;治疗有效率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推测腰椎间盘突出与长期不良姿势以及炎症等存在密切联系。

发作后患者不仅会感到疼痛,还会影响日常活动,导致生活质量降低,还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具有一定危害性。

目前该疾病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传统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作用非常有限。

选择平衡针灸方法在应用到治疗当中,可以有效减少疼痛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日常生活当中。

接下来,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不同的试验效果做出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作为试验样本,每组为25例。

对照组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2.00±6.00)岁;男、女例数18/17。

试验组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2.00±5.67)岁;男、女例数19/16。

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试验知情并同意。

②患者经过专业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疾病。

③患者可以顺利配合试验,配合度符合试验标准。

④患者存在术后疼痛以及临床症状。

排除标准:①患者与家属配合度不符合试验标准。

平衡针灸配合腰突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平衡针灸配合腰突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平衡针灸配合腰突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配合腰突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2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2例。

治疗组采用平衡针灸腰痛穴配合腰突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腰突穴为主针刺治疗。

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采用平衡针灸配合腰突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平衡针灸腰痛穴腰突穴【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29-02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Balanc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aist axon Acupuncturing in Treating Lumbar dics herniation Zhang Zhiguo. Center of Rehabilitation ,Qianxi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Xingyi 562400,Guizhou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alanc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aist axon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2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12 cases in each group. Balanc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w back pain treated by Acupuncture on, control group only with low back pain by acupuncture 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in patients with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with VA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into the balanc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obvious effect.【Key words】 Lumbar dics herniation Balancedacupuncture Acupuncture Waist pain point Waist axon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cs herniation LDH)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发作时腰部疼痛和(或)伴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劳动力损失。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55例临床观察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55例临床观察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55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11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组采用平衡针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82%,低于对照组1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平衡针灸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通调气血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同脊柱关节退行性改变、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外伤、劳累、受凉等因素有关[1-3]。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所以,治疗颈肩腰腿痛关键是通调气血。

目前,治疗颈肩腰腿痛主要采取针灸疗法,但传统针灸疗法,取穴较多,针痛明显。

平衡针灸疗法近些年来得到普遍应用,不仅可避免传统针灸疗法的一些弊端,且临床效果显著。

笔者选取55例患者,观察平衡针灸在颈肩腰腿痛中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与治疗组5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4],有下肢放射痛、椎旁压痛、腰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将脊髓炎、脊柱炎、脊柱肿瘤以及脊柱结核等疾病排除。

对照组中女25例,男30例,年龄为27~69岁,平均年龄(4456±533)岁;病程为3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234±056)年;12例颈椎病,6例肩周炎,10例腰肌劳损,12例腰间盘突出,7例腱鞘炎,8例骨质增生。

治疗组中女26例,男29例,年龄为28~68岁,平均年龄(4406±597)岁;病程为3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98±085)年;11例颈椎病,7例肩周炎,11例腰肌劳损,11例腰间盘突出,8例腱鞘炎,7例骨质增生。

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LDH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组(n=60)、单纯平衡针组(n=60)、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n=60)3组,使用改良MacNab 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连续治疗10 d后,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V AS评分的比较,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3组治疗优良率和ODI评分比较: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1);单纯平衡针组和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LDH疗效确切,优于单独使用平衡针或龙氏正骨推拿治疗LDH。

标签:平衡针;龙氏正骨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外伤或腰椎退化后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形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等。

目前,非手术疗法仍为治疗LDH的主要方法。

笔者于2011年10月~2013年5月,采用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法治疗LDH 60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80例患者均为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门诊或住院部诊断为LDH的患者。

随机分为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推拿组、单纯平衡针组和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其中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推拿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5岁,病程5 d~8年;单纯平衡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1~65岁,疗程8 d~5年;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病程7 d~10年。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1680例研究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1680例研究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1680例研究[日期:2008-12-03]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腰椎间盘脱出症多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膨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产生的腰腿串痛所致.亦属中医”痹症”、“腰腿痛”之范畴。

笔者于1988年以来,运用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0例,临床治愈率63.2%,总有效率95.2%。

现简要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065例(63.39%),女性61 5例(36.61%)。

年龄最小16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43.6 岁。

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21年。

主要临床表现,腰痛1118例(66.55%)。

其中单例腰痛391例(23.27%),下肢疼痛345例(20.53%),其中一侧下肢疼痛292例,占84.64%,麻木217例,占12.91%,其中下肢麻木者185例(85.25%)。

1.2 诊断要点1.2.1 长有外伤史或慢性腰痛史,多发生于青壮年。

1.2.2 腰痛向一侧或两侧下肢放散至小腿或足背外侧,活动或腹压增加时加重,卧床则减轻。

可有脊柱侧弯畸形,腰部活动受限,压痛或扣击痛多发生于腰4—5或腰5骶1间棘突旁,并向患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部分病人抬高患腿即可引起患侧痛。

多有小腿前外,后外、足背或环跳外侧感觉障碍。

1.2.3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可见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痛。

可有大小便、性功能及鞍区感觉障碍。

马尾受压可有双下肢感觉丧失及瘫痪(严重者)。

1.2.4 椎管狭窄症多继发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多有间歇性跛行。

蹲下、卧床可缓解。

侧隐窝狭窄常有单侧神经受压症状,腰4—5多见。

必要时可作椎管造影。

1.2.5 X线拍片一般无明显改变,可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偶有椎间隙变窄或椎体骨质增生。

CT检查有助于椎管狭窄症状的诊断及定位,必要时做椎管造影。

2 治疗方法2.1 平衡针灸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1.1腰痛穴():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局部常规消毒,采用3寸无菌一次性毫针,针尖向下平刺1—2寸。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其周围神经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退痛,中医针灸疗法侧重疏导经气,调整阴阳,对本病有确切的疗效,笔者参照近几年有关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资料,现将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普通毫针:王国华[1]等主穴取相应椎间孔(棘突下旁开1~1.2寸)、肾俞、气海俞及患侧环跳;根据经络辨证分型,足太阳膀胱型加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足少阳胆经型加风市、阳陵泉、阳辅、丘墟等穴混合型则取阿是穴、委阳、外丘等。

采用针刺重刺激手法,共治疗131例,总有效率为95.1%。

李占东等[2]取相应椎间盘突出部位的膀胱穴位大肠俞、关元俞、环跳为主穴。

按经络分型,太阳型配承扶、委中、承山;少阳型配风市、阳陵泉、悬钟;混合型配委阳、外丘、阿是穴。

治疗481例,治愈291例,显效136例,好转4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8.5%。

贾超[3]等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临床治愈60例(66.67%),好转28例(31.11%),无效2例(2.22%)。

1.2火针:杨氏等[4]采用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主穴取腰夹脊穴、患侧秩边、阿是穴、患侧环跳、患侧大肠俞、肾俞、次髎;配穴:血瘀证患者加隔俞,寒湿患者加腰阳关,肝肾亏虚患者加太溪、命门,温热证患者加曲池、阴陵泉。

火针操作方法: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及其上下一个节段的腰夹脊穴、阿是穴予以火针点刺治疗,其他穴位予常规针刺治疗。

结果表明火针能够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

傅氏[5]采用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两个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治愈18 例,好转8 例,未愈4 例,总有效率达73.3%。

结论:火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1.3 电针王世广[6]采用电针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并与针刺腰央脊穴治疗34例对照观察,根据腰椎间盘突出部位选定病变椎体上下各1个椎体两侧的夹脊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