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一、建立电镀行业标准
1、采用统一的质量标准,制定完善的质量评定体系,严格把关进料出料,严把质量关,确保电镀技术质量可靠;
2、特殊情况下,根据客户单独定制产品,同时在产品质量要求上进行严格控制,使客户满意;
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4、建立统一的操作规程,实施形式化管理,提高电镀质量;
二、贯彻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电镀行业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预防空气污染;
2、采用先进的电镀技术,并建立精益制造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浪费;
3、按照《安全危害预防技术规范》,生产过程中要实施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

三、建立产品行业质量体系
1、以环境标准为前提,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建立统一的测试标准,定期检测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2、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测试,全面验证产品性能;
3、采用符合技术标准的成品型号,进行工程图、设计图等工艺文件的审核;
4、采用行内标准的焊接形式,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使客户满意。

电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电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电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镀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艺过程,安全操作对于电镀工人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镀工作的安全性,制定并遵守电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电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示例,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镀工作的安全,维护电镀工人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电镀工作的员工,并应该在实施前进行培训。

第三条:电镀工作的安全需求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来妨碍或破坏电镀工作的安全。

第四条:所有电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不得擅自修改或更改规程内容。

第二章:电镀作业安全设施第五条:电镀作业现场必须装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防毒面具、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第六条:电镀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线,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七条:电镀作业现场必须设有充足的通风设备,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呼吸环境良好。

第八条:电镀设备和设施必须按照相关标准配置,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个人防护措施第九条:电镀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隔离服、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第十条:电镀作业人员必须保持清洁,不得穿戴手表、首饰等可能导致事故的物品。

第十一条:电镀作业人员必须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其适合从事电镀工作。

第十二条:电镀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或遗漏个人防护措施。

第四章:电镀工作操作规范第十三条:电镀液的调配必须按照相关工艺规程进行,不得随意调整液体成分和浓度。

第十四条:电镀槽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如保持电镀液的温度、搅拌等操作。

第十五条:电镀工作人员在与电镀液接触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手套,并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电镀液。

第十六条:电镀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相关规程使用机械手或其他辅助工具,不得直接用手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电镀过程中,电源的使用必须符合电气安全标准,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某公司五金件电镀技术规范

某公司五金件电镀技术规范

五金件电镀技术规范一、电镀镍技术规范1 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公司产品的钢、铜合金等金属基体零件上镀光亮镍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镀镍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本规范所要求的电镀层只适用于一般环境。

3 关键词电镀镍4 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S-S180002023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GB 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GB 5930-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点滴法GB 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5 规范内容5.1 术语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主视表面:零件在装配成完整产品后处于正常视觉范围内的可见表面。

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5.2 工艺鉴定要求5.2.1 总则生产者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

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 5.2 节的要求。

5.2.2 设计要求按本规范要求进行的镀光亮镍工艺,对钢铁基体必须是先镀铜再镀镍的工艺。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EMERSON公司正式批准的工艺和检验文件。

5.2.3 鉴定程序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试样加工(注1)表面处理(注2)试样检查及测试提供试验报告(注3)及试片给EMERSON公司的质检部门以便复验。

注1:鉴定用试样可由公司完成并提供给被鉴定工厂。

注2:所有试样必须同时进行处理。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doc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doc

金属零件镀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零件镀覆的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零件上进行铜、镍、装饰铬(镍+铬和铜+镍+铬)、银、锌、锡、化学镀镍表面镀覆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955-1997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GB5270-198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T12306-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GB/T12332-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GB/T12333-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GB/T16921-1997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X 射线光谱方法GB/T9799-1997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T9800-88电镀锌和电镀隔层的铬酸盐转化模GB/T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9797-1997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GB/T13913-92自催化镍-磷镀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分类3.1 术语3.1.1 主要表面指工件上某些已镀覆或待镀覆的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作的外观和(或)功能是极为重要的。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表面,如孔内部、深凹处等,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 若因特殊需要而必须按规定厚度镀覆时应在图纸或工艺文件上注明。

3.1.2 最小局部厚度在一个工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厚度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

3.2 分类3.2.1 按不同金属覆盖层分为:电镀铜、镀镍、镀铬、、镀银、镀锌、镀锡。

3.2.2 按零件大小分为:大零件——每件表面面积 1 平方分米以上;中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1 平方分米;小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 平方分米以下。

12[1].206.2–2008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要求规范 铝合金化学导电氧化

12[1].206.2–2008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要求规范  铝合金化学导电氧化

实用标准技术标准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X 12.206.2–2008代替Q/ZX 12.206.2-2004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铝合金化学导电氧化2008-03-11发布 2008-04-11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电镀和化学处理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电镀和化学处理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并为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质量验收和试验方法提供标准,同时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为系列标准:a)Q/ZX 12.206.1《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锌电镀层》;b)Q/ZX 12.206.2《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铝合金化学导电氧化》;c)Q/ZX 12.206.3《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镍电镀层》;d)Q/ZX 12.206.4《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铝合金阳极氧化》;e)Q/ZX 12.206.5《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铜+镍+铬电镀层》;f)Q/ZX 12.206.6《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钢铁和铜合金化学转化膜》;g)Q/ZX 12.206.7《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达克罗涂覆层》;h)Q/ZX 12.206.8《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铬电镀层》;i)Q/ZX 12.206.9《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锡电镀层》;j)Q/ZX 12.206.10《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热镀锌和连续电镀锌板材》;……本标准是第2部分。

本标准主要依据GB/T 17460-1998《化学转化膜铝及铝合金上漂洗和不漂洗铬酸盐转化膜》,QJ487-1983《铝及铝合金化学导电氧化膜层技术条件》等标准,并结合我公司产品的具体情况而起草。

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体系硬件研究所结构产品部提出,总部直属部门质量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康讯结构系统部。

本标准起草人:刘彦明。

本标准修订部门(第一次修订):物流体系硬件研究所结构产品部。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50-2015)ICS 13.100C 70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4250-2015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ust and poiso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for electroplating process(报批稿)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工艺的防尘防毒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及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有电镀工艺的企业、车间及工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 17915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镀 electroplating在含有金属盐的电解质溶液中,根据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被镀覆金属作为阳极(或用不溶性阳极),欲镀覆金属的工件作为阴极,借助直流电源,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单质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填孔电镀设计规范

填孔电镀设计规范

DPEC 设计规程填孔电镀设计规范版本A/1制作日期2013-1-11文件编号Q/DR-032表:1/1技术部制作审核批准批准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制作部门初版发行更改填孔板流程设计要求文 件 更 改 履 历A/12013-1-11更改内容A/02011-12-19作成年月日版本目录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加工能力 (1)4. 设计原则 (1)1.目的规范PPE 对填孔电镀的设计。

2.适用范围适用与DPEC 填孔电镀流程3. 加工能力3.1填孔加工能力备注:孔径及介质层厚度超过以上范围需反馈技术进行确认3.2通孔镀铜加工能力备注:1.板厚及镀铜厚度超过以上范围需反馈技术进行确认2.DES 线宽beff 量参考此面铜厚度进行设计3. 设计原则3.1流程设计a.普通填孔板流程3.2排版设计原则鉴于填孔电镀镀铜分布特点,排版设计原则如下:1.板内有效图形距板边距离≥30mm 2.阻抗条距板边距离≥20mm3.PNLS 尺寸优先设计成长边或短边为20"或21"4.SET 排版原则为铜区朝向板边,线条朝向板内如果因排版利用率等问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请反馈技术部b.填孔后有油墨灌孔或树脂塞孔...填孔电镀-砂带后刷板-浮石粉刷板-灌孔(树脂塞孔)-固化-砂带研磨-化镀刷板-砂带后刷板2-浮石粉刷板2-外层酸洗-内层贴膜W …...激光钻孔-化镀刷板-水平去钻污-化学薄铜-垂直板镀-板镀刷板-外层粗化-填孔电镀-砂带后刷板-外层粗化2-外层酸洗-内层贴膜W …文件名称PPE 设计规范文件编号Q/DR-032内容填孔电镀设计规范页码1-1介质层厚度凹陷深度140um 孔径板厚0.25mm 0.7mm-1.6mm150um 55-80um ≤20um90um 100um 120um 最小孔径面铜镀铜厚度≥20um ≥35um ≥25um ≥40um 孔壁镀铜厚度3.5、镀铜效果检测库方设计要求3.5.1、在PNL边增加8组盲孔测试库方,具体位置如图所示,因排版或其它图形影响无法制作8组库方时,必须保证每边留一组测试库方。

镀锌技术规范-

镀锌技术规范-

镀锌技术规范1、电镀锌技术规范编制:审核:批准: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电镀锌零件的种类、标记、镀层的要求和试验的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电镀锌零件的质量检验。

可用于指导产品设计、选购和生产,以及用于生产者在零件电镀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全部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0125-1997金属掩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NS〕GB/T9799-1997金属掩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6463-1986金属和其它无机掩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9800-1988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鉻酸盐转化膜GB/T13911-92金属镀覆和化2、学处理表示方法GB5267-85螺纹紧固件电镀层3.标记和种类3.1标记电镀锌层的标记参考GB/T1391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的规定表示如下。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覆层名称镀覆层厚度后处理3.1.1基体材料在图样或有关的技术文件中有明确规定时,允许省略。

3.1.2镀覆方法表示符号电镀表示符号用EP表示。

3.1.3电镀锌后鉻酸盐处理表示符号电镀锌后鉻酸盐处理的表示符号见表 1.表1后处理名称符号分级类型典型外观光亮鉻酸盐处理C1A光亮、清楚、有时带淡蓝色色调漂白鉻酸盐处理B清楚、微带彩虹颜色虹鉻酸盐处理2C彩虹色深色鉻酸盐处理D草绿、橄榄绿、棕褐、黑色等举例:Fe/EpZn3c2C该表示方法表示在钢铁基体上电镀锌层至少为3um,此外,Ep表示电镀;3、c鉻酸盐转化膜;2鉻酸盐转化膜的级别,2级;C鉻酸盐转化膜的类型,彩虹型。

3.2电镀锌零件种类、标记和适用范围如表2。

表2标记使用范围适用零件Fe/EpZn5c1A主要是要求美观的车内零件紧固件、垫圈、小支架Fe/EpZn8c1A主要是车内零件,要求美观的。

Fe/EpZn12c1A主要是对光泽有要求的车外零件的内部盖子、挡板、一般结构零件、机械功能件Fe/EpZn5c1B主要是要求美光的车内零件紧固件、垫圈Fe/EpZn8c1B主要是车内零件,要求美光的Fe/EpZn12c1B主要是对光泽有要求的车外零件的内部一般结构零件、机械功能件Fe/EpZn5c2C主要是要求耐蚀性的车内零件紧固件、垫圈、小轴润滑油接套、一般结构零件Fe/EpZn8c2C主要是对4、耐蚀性有要求的车内零件及被安装在车外的零件内部紧固件、一般结构零件、机械功能件Fe/EpZn12c2C主要是对耐蚀性有特殊要求车外零件同上,安装零件Fe/EpZn25c2C主要是对防脆性性有特殊要求车外零件Fe/EpZn5c2D主要是设计外观要求是绿或黑色车内零件紧固件、垫圈类Fe/EpZn8c2D主要是车内零件及被安装在车外的零件内部,设计上必需是绿或黑色,并对耐腐蚀性有要求的紧固件、小物轴、一般结构零件、安装零件Fe/EpZn12c2D主要是设计上必需是绿或黑色,对耐腐蚀性有特殊要求的车外零件一般结构零件、安装机械零件Fe/EpZn12主要是不需实施鉻酸盐处理的车内零件一般结构零件、安装零件Fe/EpZn20注:〔1〕所谓车内是指在汽车车体内安装的5、零件,不被风雨直接或间接吹嗮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本规范规定了零部件电镀层的选择和各镀种及化学处理的标注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零部件设计时电镀层种类的选择。

2 引用标准 GB1238-76 JB/288-75
3 电镀层的主要目的
3.1 保护金属零件表面,防止腐蚀。

3.2 装饰零件外表,使外表美观。

3.3 提高零件的工作性能。

如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耐热性、钎焊性、反光能力;节约及代替有色金属或贵金属;提高轴承使用寿命;修复磨损零件;热处理时的局部保护以及其它特殊性能。

4 决定电镀层种类和厚度的因素
4.1零件的工作环境;
4.2被镀零件的种类、材料和性质;
4.3电镀层的性质和用途;
4.4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的公差;
4.5镀层与其互相接触金属的材料、性质;
4.6零件的要求使用期限。

5 镀层使用条件的分类
5.1腐蚀性比较严重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含有较多的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尘和盐分以及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

例如工业城市、离海较近的地区和湿热带地区等。

或具有大量燃料废气和二氧化硫的室内,以及经常接触手汗的工作条件。

5.2腐蚀性中等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含有少量的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尘和盐分以及相对湿度中等的地区。

例如离海较远的一般城市和一般室内
环境。

5.3 腐蚀性轻微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尘和盐分的含量很少,而且气候比较干燥。

例如干热带地区、密封良好的设备的内部。

从防腐蚀的要求来看,有些金属在腐蚀性轻微的条件下可以不加保护层而应用。

在比较严重的工作环境下,大部分金属要求有一定形式的防护,而有些金属则不能使用。

从保护基体金属免受腐蚀的要求来看,一般可考虑:
a.贵金属(金、铂)、含铬18%以上的不锈钢、轧制的磁性合金材料、以及镍铜合金等,一般不需再加防护层。

b.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制造的零件,在大气中容易腐蚀,应加保护层。

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保护层时,应采用油封防锈。

在油中工作的零件,可以不加防护层。

c.铜和铜合金制造的零件,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采用光亮酸洗、钝化、电镀或涂漆保护等。

用磷青铜或铍青铜制造的精密零件可以不进行表面处理。

d.铝和铝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阳极氧化和封闭处理。

不适于阳极氧化的小零件,可采用化学氧化处理。

铸造铝合金可采用涂漆防护。

用作通信机箱的铝合金须进行导电氧化。

e.锌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磷化、钝化、电镀或涂漆防护。

6 电镀层的选择
6.1 各类电镀层的特性及用途镀层按其用途可分下列三类:
a.防护性镀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基体金属免受外界腐蚀,不规定对产品的装饰要求。

b.防护-装饰性镀层:除保护基体金属外,还使零件表面美观。

c.工作保护镀层: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外,主要用于特殊的工作目的,如: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导电性和钎焊性,稳定接触电阻,防止表面渗碳以及其它特殊要求。

常用镀层的特性及应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