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病媒生物鉴别特征(图文并茂_内容翔实)
合集下载
常见病媒生物分类鉴定1

背毛棕灰色,腹毛淡灰色 吻部尖细,延长呈喙状 耳宽而短,具短细毛 眼睛细小 尾基部特别粗大,末端尖细 体有臭腺,有特殊臭味
Thank you!
铜绿蝇
体呈铜绿色,触角带棕灰色,肩胛肩鬃后区小毛在4个以下,翅前缘脉基鳞 黄色
亮绿蝇
中型种,间额暗红棕色,颜有薄灰粉被,胸部呈金属绿色带蓝色有铜色光芒, 后中鬃2对,前1对,后中鬃着生在第2对后背中鬃之前,翅前缘脉基鳞黑色, 平衡棒大部分红棕色。
大头金蝇
体躯肥胖,呈亮绿至蓝绿色,复眼大而鲜红色,触角橘黄,颜、颊部橙黄色, 侧额及颊部均具黄色毛,腹部第3、4背板具蓝色后缘带。
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 pallens
致倦库蚊(Cx.pipiens quinquefasciatus)
中等大小,淡棕色 喙色暗,中段色淡,但喙无清楚界限的白环 腹节Ⅱ-Ⅶ背板基部淡色带通常后缘凸出,和侧板分开 各足跗节全部色暗,无淡色环
三带喙库蚊(Cx. tritaeniorhynchus)
常见蚊种分类鉴定
按蚊无呼吸管
伊蚊呼吸管 粗短
库蚊呼吸管 细长
淡色库蚊(Cx. pipiens pallens)
库蚊属征:小盾片三叶状,纵脉6长,无气门鬃和气门后鬃,跗节末端有发 达的瓣状爪垫。
跗节末端有发达的爪垫(后足的比较清楚) 喙和跗节无白环,但喙腹面可有淡色区 腹节背板有淡色基带,平齐或微凸或微凹,和侧板相连 中足和后足股节前面无明显的淡色带 中胸侧板鳞簇分散,不形成两暗色区中的一短横白带
雌蚊触须接近与喙等长(按蚊特征之一) 前缘脉并包括亚缘脉和纵脉1的白斑不超过3个(按蚊亚属特征) 前缘脉基段1/3一致暗色。 后足跗节仅有窄端白环。 腹节Ⅱ-Ⅶ侧膜上无“T”形暗斑。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Thank you!
铜绿蝇
体呈铜绿色,触角带棕灰色,肩胛肩鬃后区小毛在4个以下,翅前缘脉基鳞 黄色
亮绿蝇
中型种,间额暗红棕色,颜有薄灰粉被,胸部呈金属绿色带蓝色有铜色光芒, 后中鬃2对,前1对,后中鬃着生在第2对后背中鬃之前,翅前缘脉基鳞黑色, 平衡棒大部分红棕色。
大头金蝇
体躯肥胖,呈亮绿至蓝绿色,复眼大而鲜红色,触角橘黄,颜、颊部橙黄色, 侧额及颊部均具黄色毛,腹部第3、4背板具蓝色后缘带。
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 pallens
致倦库蚊(Cx.pipiens quinquefasciatus)
中等大小,淡棕色 喙色暗,中段色淡,但喙无清楚界限的白环 腹节Ⅱ-Ⅶ背板基部淡色带通常后缘凸出,和侧板分开 各足跗节全部色暗,无淡色环
三带喙库蚊(Cx. tritaeniorhynchus)
常见蚊种分类鉴定
按蚊无呼吸管
伊蚊呼吸管 粗短
库蚊呼吸管 细长
淡色库蚊(Cx. pipiens pallens)
库蚊属征:小盾片三叶状,纵脉6长,无气门鬃和气门后鬃,跗节末端有发 达的瓣状爪垫。
跗节末端有发达的爪垫(后足的比较清楚) 喙和跗节无白环,但喙腹面可有淡色区 腹节背板有淡色基带,平齐或微凸或微凹,和侧板相连 中足和后足股节前面无明显的淡色带 中胸侧板鳞簇分散,不形成两暗色区中的一短横白带
雌蚊触须接近与喙等长(按蚊特征之一) 前缘脉并包括亚缘脉和纵脉1的白斑不超过3个(按蚊亚属特征) 前缘脉基段1/3一致暗色。 后足跗节仅有窄端白环。 腹节Ⅱ-Ⅶ侧膜上无“T”形暗斑。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常见病媒生物鉴定

触须 复眼
喙 触角
பைடு நூலகம்
腹部有10节组成,腹节Ⅷ-Ⅹ特化外生殖器。其中 腹节Ⅸ、Ⅹ形成雌雄尾器。雄性的尾器十分复杂, 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中国蚊科分亚科属检索表
(一)雌蚊
1. 喙末段明显变细,并向下弯曲如钩状;翅后缘近纵脉5.2末端稍有凹陷…… …………………………………………………………巨蚊属(Toxorhynchites) 喙和翅不是如此 …………………………………………………………………2
9.(7)中胸盾片覆盖有金属光泽的平覆宽鳞,中胸后背片有一簇刚毛 ……………………………………………………领蚊属(Heizmannia)
无上述综合特征 ………………………………………………………10 10.(7)前足和中足跗节I明显比其余4节的总和长,跗节IV比V短…………
………………………………………………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 前足和中足跗节I明显比其余4节的总和短,跗节IV比V长…………11
常见病媒生物鉴定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 病,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常见的病媒生物 有鼠、蚊、蝇、蟑螂、跳蚤、蜱、螨等。
病媒生物的危害主要有健康危害、损害 财物、骚扰人体。健康危害:能传播多种疾 病,包括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登革 热、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地方性斑疹伤 寒等等。
Contents
14.(11)跗节末端有发达的瓣状爪垫………………………库蚊属(Culex) 跗节末端无上述爪垫 ……………………………………………………15
15.(14)气门后区有平覆的深色和淡色宽鳞;雌蚊触须约为喙的1/4~ 3/4长………………………………………阿蚊属(Armigeres,部分) 气门后区无平覆深色宽鳞;雌蚊触须不到喙的1/4长 ………………16 气门后区光裸;雌蚊触须约为喙的1/5~1/8长…艾蚊属(Ayurakitia) 奇阳蚊属(Verralina)
病媒生物防治PPT精选文档课件

19
蟑螂防治-生态习性
活动
l蟑螂虽然有翅,但只有部分种类能作短距离的飞行或滑翔。 l活动主要靠足,爬行速度很快,雄虫每分钟可爬行21m, 雌 虫爬行稍慢些。 l有的蟑螂在受到惊慌时,可跳跃几厘米远。 l蟑螂不仅能在普通平面上疾走,而且依靠足上的爪和爪间 盘以及各跗节间的跗节盘,能在光滑玻璃面、垂直面或物体 下面爬行。蟑螂的爪间盘一旦损伤,就会失去在玻璃平面上 爬行的能力。
7
病媒生物的危害
1.吸血骚扰 2.传播疾病
机械传播 生物传播 3.经济损失 社会经济 疾病负担 4.生物武器
8
病媒生物的危害
传染病法中有很多种疾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 l甲类传染病
鼠疫 l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 l丙 类传染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 其它一些未列入传染病法的相关疾病有黄热病、莱姆 病等,另通过病媒生物携带传播的病原还有很多。
35
蟑螂防治-化学防治胶饵使用
l杀蟑胶饵以注射方法,点状施用于蟑螂经常出没及隐蔽2处,如 缝隙、边角、橱柜转角、电器设备内部,尽可能地接近蟑螂活 动 场所 l依每点5mm直径大小,根据蟑螂孳生密度高低,按1-3点/m 的 用 量点施,力求做到量少,面广,全覆盖。 l有滞留喷洒,待施药面干燥后,再布施灭蟑胶饵。胶饵具有操 作简便、可立体布放、药物利用率高、药效持久、不污染室内 物 品和环境等特点, l在使用上,由于胶饵特殊的柔软性和粘附性,使它可适用于很 多 不同的场所和部位,适用性很广。 l在施药过程中,应针对其栖息场所、习性,认真、仔细地施药, 不能留有空白处或死角,并要定期检查适时补充。
27
蟑螂防治-环境防治
环境防治 搞好室内卫生,清除栖息场所 (1)保持室内整洁 (2)及时清除垃圾 (3)断绝食源水源 (4)注意清除蟑迹 (5)堵洞抹缝 (6)修补门窗 (7)网盖洞口 (8)整修旧房
蟑螂防治-生态习性
活动
l蟑螂虽然有翅,但只有部分种类能作短距离的飞行或滑翔。 l活动主要靠足,爬行速度很快,雄虫每分钟可爬行21m, 雌 虫爬行稍慢些。 l有的蟑螂在受到惊慌时,可跳跃几厘米远。 l蟑螂不仅能在普通平面上疾走,而且依靠足上的爪和爪间 盘以及各跗节间的跗节盘,能在光滑玻璃面、垂直面或物体 下面爬行。蟑螂的爪间盘一旦损伤,就会失去在玻璃平面上 爬行的能力。
7
病媒生物的危害
1.吸血骚扰 2.传播疾病
机械传播 生物传播 3.经济损失 社会经济 疾病负担 4.生物武器
8
病媒生物的危害
传染病法中有很多种疾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 l甲类传染病
鼠疫 l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 l丙 类传染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 其它一些未列入传染病法的相关疾病有黄热病、莱姆 病等,另通过病媒生物携带传播的病原还有很多。
35
蟑螂防治-化学防治胶饵使用
l杀蟑胶饵以注射方法,点状施用于蟑螂经常出没及隐蔽2处,如 缝隙、边角、橱柜转角、电器设备内部,尽可能地接近蟑螂活 动 场所 l依每点5mm直径大小,根据蟑螂孳生密度高低,按1-3点/m 的 用 量点施,力求做到量少,面广,全覆盖。 l有滞留喷洒,待施药面干燥后,再布施灭蟑胶饵。胶饵具有操 作简便、可立体布放、药物利用率高、药效持久、不污染室内 物 品和环境等特点, l在使用上,由于胶饵特殊的柔软性和粘附性,使它可适用于很 多 不同的场所和部位,适用性很广。 l在施药过程中,应针对其栖息场所、习性,认真、仔细地施药, 不能留有空白处或死角,并要定期检查适时补充。
27
蟑螂防治-环境防治
环境防治 搞好室内卫生,清除栖息场所 (1)保持室内整洁 (2)及时清除垃圾 (3)断绝食源水源 (4)注意清除蟑迹 (5)堵洞抹缝 (6)修补门窗 (7)网盖洞口 (8)整修旧房
病媒生物防治PPT课件

防鼠隔离带。
化学防治方法
01
02
03
04
杀虫剂
使用化学杀虫剂杀死或驱赶 病媒生物,如使用滴滴涕、氯
菊酯等杀虫剂喷洒灭蚊。
熏蒸剂
使用熏蒸剂对密闭空间内的 病媒生物进行熏蒸灭杀,如使
用溴甲烷熏蒸灭鼠。
毒饵
将化学药剂与食物混合制成 毒饵,引诱病媒生物取食中毒 ,如使用氟虫腈毒饵灭鼠。
滞留喷洒
在室内表面喷洒长效杀虫剂 ,形成药膜,杀死或驱赶接触
重要性
病媒生物防治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 控制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如登革热、疟疾、鼠疫等,对 于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病媒生物的种类与传播疾病
病媒生物种类
常见的病媒生物包括蚊子、苍蝇、蟑螂、跳蚤、老鼠等,它们分别能传播多种 疾病。
传播疾病
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苍蝇可传播痢疾、伤寒等疾病;蟑螂可传播肝 炎、霍乱等疾病;跳蚤可传播鼠疫、斑疹伤寒等疾病;老鼠可传播鼠疫、流行 性出血热等疾病。
广东省蚊子防控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显著降低了蚊子密度和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05
病媒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 生物资源控制病媒生物种 群数量,具有环保、可持 续的优点。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基因敲除、基因沉默 等技术,研发抗病性更强、 繁殖能力更弱的病媒生物 品种。
智能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病媒 生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
政策引导
通过媒体、宣传册、科普讲座等形式, 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防治的认知和重 视程度。
化学防治方法
01
02
03
04
杀虫剂
使用化学杀虫剂杀死或驱赶 病媒生物,如使用滴滴涕、氯
菊酯等杀虫剂喷洒灭蚊。
熏蒸剂
使用熏蒸剂对密闭空间内的 病媒生物进行熏蒸灭杀,如使
用溴甲烷熏蒸灭鼠。
毒饵
将化学药剂与食物混合制成 毒饵,引诱病媒生物取食中毒 ,如使用氟虫腈毒饵灭鼠。
滞留喷洒
在室内表面喷洒长效杀虫剂 ,形成药膜,杀死或驱赶接触
重要性
病媒生物防治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 控制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如登革热、疟疾、鼠疫等,对 于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病媒生物的种类与传播疾病
病媒生物种类
常见的病媒生物包括蚊子、苍蝇、蟑螂、跳蚤、老鼠等,它们分别能传播多种 疾病。
传播疾病
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苍蝇可传播痢疾、伤寒等疾病;蟑螂可传播肝 炎、霍乱等疾病;跳蚤可传播鼠疫、斑疹伤寒等疾病;老鼠可传播鼠疫、流行 性出血热等疾病。
广东省蚊子防控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显著降低了蚊子密度和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05
病媒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 生物资源控制病媒生物种 群数量,具有环保、可持 续的优点。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基因敲除、基因沉默 等技术,研发抗病性更强、 繁殖能力更弱的病媒生物 品种。
智能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病媒 生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
政策引导
通过媒体、宣传册、科普讲座等形式, 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防治的认知和重 视程度。
病媒生物防制 ppt课件

重点行业和场所 病媒生物防制
PPT课件
1
概要
病媒生物的危害 主要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法 重点行业和场所防制要求
PPT课件
2
病媒生物的危害
概念 病媒生物(vector)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包括节 肢类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啮齿目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 节肢动物门昆虫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跳 蚤等以及蛛形纲的蜱、螨等。
PPT课件
28
合格的防鼠设施
➢ 厨房操作间下水道出水口有竖箅子(金属栏栅),箅 子缝小于10mm;若无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缝隙小 于10mm,且无缺损。地漏加盖。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 门缝小于6mm,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铁皮,高 300mm,食品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600mm。
PPT课件
PPT课件
9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IPM)
其他
环境防制
文化防制
IPM
物理防制
生物防制
环境特点
化学防制
在所有的防制方法中,环境治理是解决病媒生物危害的根本方法
PPT课件
10
鼠类防制
PPT课件
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GB/T 27770-2011
指标:1、防鼠设施合格率 2、室内鼠密度 3、外环境鼠密度
PPT课件
5
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是什么?
• 蚊虫传播的疟疾在现代社会仍每年致死近百 万人,对人类的威胁远远超过其他动物。
PPT课件
6
2014 世界卫生日主题:小叮咬,大问题
PPT课件
7
直接危害
★ 刺叮、搔扰、吸血: 蝇,虱子 ★ 毒质损害: 蝎子蛰刺,隐翅虫刺激、蜱瘫痪等 ★ 过敏性反应: 蟑螂引发的哮喘 ★ 直接寄生 : 蝇蛆-蝇蛆病
PPT课件
1
概要
病媒生物的危害 主要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法 重点行业和场所防制要求
PPT课件
2
病媒生物的危害
概念 病媒生物(vector)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包括节 肢类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啮齿目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 节肢动物门昆虫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跳 蚤等以及蛛形纲的蜱、螨等。
PPT课件
28
合格的防鼠设施
➢ 厨房操作间下水道出水口有竖箅子(金属栏栅),箅 子缝小于10mm;若无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缝隙小 于10mm,且无缺损。地漏加盖。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 门缝小于6mm,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铁皮,高 300mm,食品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600mm。
PPT课件
PPT课件
9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IPM)
其他
环境防制
文化防制
IPM
物理防制
生物防制
环境特点
化学防制
在所有的防制方法中,环境治理是解决病媒生物危害的根本方法
PPT课件
10
鼠类防制
PPT课件
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GB/T 27770-2011
指标:1、防鼠设施合格率 2、室内鼠密度 3、外环境鼠密度
PPT课件
5
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是什么?
• 蚊虫传播的疟疾在现代社会仍每年致死近百 万人,对人类的威胁远远超过其他动物。
PPT课件
6
2014 世界卫生日主题:小叮咬,大问题
PPT课件
7
直接危害
★ 刺叮、搔扰、吸血: 蝇,虱子 ★ 毒质损害: 蝎子蛰刺,隐翅虫刺激、蜱瘫痪等 ★ 过敏性反应: 蟑螂引发的哮喘 ★ 直接寄生 : 蝇蛆-蝇蛆病
媒介形态鉴别20130704

15
按蚊、伊蚊、库蚊主要形态鉴别
16
成蚊体色和停留姿态
按蚊
库蚊
伊蚊
按蚊和库蚊的区分(头部)
3种蚊的区分(触须)
按蚊
库蚊
伊蚊
3种蚊的区分(翅)
按蚊
库蚊
伊蚊
3种蚊的区分(幼虫)
按蚊
库蚊
伊蚊
3种蚊的区分(卵)
按蚊卵呈舟形,两侧有浮囊,产出后浮在水面。 伊蚊卵一般呈撖榄形,无浮囊,产出后单个沉在水底。 库蚊卵呈圆锥形,无浮囊,产出后粘在一起形成卵筏。
11
腹部及尾器
腹部由10节组成,末2节为尾器也称外生殖器,前3节每节有背板和腹板,侧 板退化,板和腹板由侧板连接。每节腹侧膜上有气孔一对。除个别按蚊外,多 数按蚊腹节无鳞片。腹侧膜上有无暗斑,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 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 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12
按蚊(成蚊)分类检索表
23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鉴别要点
中华按蚊
嗜人按蚊
5.2纵脉处白斑
有
无
腹部“T”型斑
有
无
前胸侧板毛
多≥4
多<4
中足基部白色鳞片
有
无
卵
船面宽、浮囊短
船面窄,浮囊长
24
V . 5 . 2 Af rni n. gs ei nwe hn i st ei sf l e c k o n w i n g
6
触角
位于复眼前方凹陷处。雌蚊为15节、雄蚊为16节。第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 ,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各鞭节轮生一圈毛,雌蚊的轮毛短而稀,雄蚊 的轮毛长而密。在雌蚊触角上,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是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 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产生反应,对二氧化碳和湿度尤其敏感, 起寻找吸血对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复眼。
按蚊、伊蚊、库蚊主要形态鉴别
16
成蚊体色和停留姿态
按蚊
库蚊
伊蚊
按蚊和库蚊的区分(头部)
3种蚊的区分(触须)
按蚊
库蚊
伊蚊
3种蚊的区分(翅)
按蚊
库蚊
伊蚊
3种蚊的区分(幼虫)
按蚊
库蚊
伊蚊
3种蚊的区分(卵)
按蚊卵呈舟形,两侧有浮囊,产出后浮在水面。 伊蚊卵一般呈撖榄形,无浮囊,产出后单个沉在水底。 库蚊卵呈圆锥形,无浮囊,产出后粘在一起形成卵筏。
11
腹部及尾器
腹部由10节组成,末2节为尾器也称外生殖器,前3节每节有背板和腹板,侧 板退化,板和腹板由侧板连接。每节腹侧膜上有气孔一对。除个别按蚊外,多 数按蚊腹节无鳞片。腹侧膜上有无暗斑,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 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 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12
按蚊(成蚊)分类检索表
23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鉴别要点
中华按蚊
嗜人按蚊
5.2纵脉处白斑
有
无
腹部“T”型斑
有
无
前胸侧板毛
多≥4
多<4
中足基部白色鳞片
有
无
卵
船面宽、浮囊短
船面窄,浮囊长
24
V . 5 . 2 Af rni n. gs ei nwe hn i st ei sf l e c k o n w i n g
6
触角
位于复眼前方凹陷处。雌蚊为15节、雄蚊为16节。第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 ,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各鞭节轮生一圈毛,雌蚊的轮毛短而稀,雄蚊 的轮毛长而密。在雌蚊触角上,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是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 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产生反应,对二氧化碳和湿度尤其敏感, 起寻找吸血对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复眼。
病媒生物防制蚊虫PPT课件

巴尔通体 病
广州管圆 线虫
(一)蚊虫
1、蚊虫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 蚊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是一类最重要 的医学昆虫。分布很广,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蚊虫的存在。
•
• 蚊的种类很多,3个亚科,38属,三千余种。我国有21属384种。 蚊科中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有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 占半数以上。这些蚊种遍布全国各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但能 传播疾病而需要防治的只是其中的很少几种。
各足股、胫节暗棕色,跗 节1-4节有窄的基白环。
白
体
纹
型
黑 前缘翅基前有一簇平覆 腹部:背板黑色,节2-7有基白 中胸背板有一条明显的白 后足1-4跗节有宽基白环,
伊
较
色 银白宽鳞。
带和侧白斑基带,两端加宽。 色纵纹
第5跗节全白。
蚊
小
埃 及 伊 蚊
体 中 型
黑 色
深褐色,前缘脉基部有 一银白环。
腹部:背板黑色,节2-7有基白 带和侧白斑基带。节2-5腹板全 部或部分淡色,
• 成蚊速杀杀灭蚊蚴
• 驱避剂
避蚊胺
避蚊酯
• 生物灭蚊
柳条鱼
常见病媒生物鉴定与监测 蚊虫篇
主要内容
• 一、病媒生物概述; • 二、常见病媒生物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 三、病媒生物的防制。
一、病媒生物概述
• 病媒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的生物,是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链(动物/人-媒介生物 -人/ 动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 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足跗节有明显白环,末一跗 节为暗色。
后足胫跗关节处有明显的宽 白环。
足灰色,跗节上有明显白环, 末一跗节全白。
病媒生物防制培训ppt课件

3
激励机制建立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制 工作,如设立奖励制度、开展评选活动等。
宣传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确定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确定 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活动宣传与推广
对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总 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方 案。
活动形式选择
选择适合的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如讲 座、展览、互动游戏等。
整性。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揭示病媒生物的分布规
律、危害程度和控制效果。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 呈现,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
科学依据。
04
病媒生物防制策略与技术
环境治理策略
清除孳生地
通过清理垃圾、积水等病媒生物 孳生地,降低其繁殖和生存条件
。
环境改造
对建筑物、绿化带等进行改造, 减少病媒生物的栖息场所。
病媒生物防制培训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某某
2023-12-26
目录
• 病媒生物概述 • 常见病媒生物识别与习性 • 病媒生物监测与评估方法 • 病媒生物防制策略与技术 • 家庭和单位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实
践 • 社区参与和宣传教育工作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病媒生物概述
繁殖方式
苍蝇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对苍蝇在适宜条件下一个月可繁殖成千上万只后代。
蟑螂识别及习性
蟑螂种类
包括德国小蠊、美洲大蠊等,喜 欢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
缝隙的场所栖居。
生活习性
蟑螂昼伏夜出,表现出明显的昼夜 活动节律。它们喜欢栖息在各类缝 隙中,如厨房灶台、橱柜缝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4 绯颜裸金蝇
身体有绿色光泽 颜、颊银灰色 触角黄褐色 复眼紫红 前气门白色 前缘脉基鳞黑色
3.15 肥躯金蝇
1、身体肥胖,呈藏青色 2、颊部红色 3、大结节上有毛 4、腋瓣褐色,上腋瓣上面有黑色毛
4蟑 螂
4 蟑螂
监测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褐 斑大蠊、日本大蠊
暗色斑,即正中纵条和横缘带,其余两侧部分则呈黄色, 第五背板暗色
3.10 元厕蝇
体型瘦小,体呈灰色或黑色 触角芒裸 腹部略有光泽,腹部雄蝇细长而尖,末端黑色,两旁有斑
纹,雌腹部为卵园形,暗灰色
3.11 棕尾别麻蝇
蝇体较大 胸背板具有三条黑色纵纹 腹部有暗色与浅色的格子,可随光而变化色彩,雄蝇腹部
1.3 小家鼠
体型较小,尾长短于体长 体背暗棕黄或暗棕灰色 腹面污白色,毛基灰色 尾上面暗棕,下面污白 体背无刺毛 上门齿的内侧有缺刻
1.4 黑线姬鼠
体型较小 尾长等于或小于体长 耳小,向前折不能达眼部 背毛棕褐色,背中央带有一条黑线 腹毛灰白色
1.5 黄毛鼠
体型中等,纤细。 背毛黄褐色或棕褐色,腹毛灰白色 耳小而薄,向前折不到眼部 尾细长,略大于或等于体长
直到小盾板 足黑色,前、中足跗节1-2节和后足跗节1-4节基部有白环,
第五跗节全白色。
2.4 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成蚊体型中等,淡褐色 喙和附节无白环,但喙腹面可有淡色区。 附节末端有发达的爪垫(后足的比较清楚)(库蚊属特征) 致倦库蚊的形态与淡色库蚊非常相象,主要区别在成虫腹
部背面有淡色鳞片构成的横带,横带两侧向下弯曲成角状。
3.5 亮绿蝇
体型中等大小,体色亮绿,有金属光泽 后中鬃2对,前1对后中鬃着生在第2对后背中鬃之前 前缘脉基鳞黑色
3.6 大头金蝇
体肥大,全身有兰绿色金属光泽 复眼上有纤毛。雄蝇复眼巨大,鲜红色,两复眼几乎相接 颊、颜部为杏黄色 触角及触角芒都为橙黄色,头部比胸部宽大
3.7 巨尾阿丽蝇
3.3 丝光绿蝇
体型中等,身体为绿色略带铜黄色 触角的第3节为第2节的3倍长,下
颚须橙黄色 颊和颜部均为银白色 翅前缘基鳞黄色 肩胛后区小毛在6个以上 后胸腹板(基腹片)有纤毛 第2个前中鬃的长度可达到第1个后
中鬃处 腹卵圆形稍阔于胸部
3.4 铜绿蝇
体中型,体呈铜绿色,有金属光泽 触角第3节为第2节的2.5-3倍长;下颚须黄色 翅前缘脉基鳞黄色 肩胛后区小毛在4个以下 第2个前中鬃的长度达不到第1个后中鬃处,后中鬃3对 后胸腹板(基腹片)无纤毛 从侧面观雄蝇腹部在后上方拱起
3.1 家蝇
蝇体中等,灰褐色 复眼无毛,红褐色 中胸盾片有4条明显的黑色纵纹 腹部两侧带黄色,最后腹节黑褐色,
腹背中央有一直的暗黑纵纹
3.2 市蝇
比家蝇略小 胸盾片的黑色纵条,沟前部分4纵条,沟后4纵条合并为两
条,并直达小盾沟 腹部第一、二合背板黑色,雄后面为桔黄色;雌为灰色,
腹正中有一条黑色纵纹
1.6 鼩鼱
背毛棕灰色,腹毛淡灰色 吻部尖细,延长呈喙状 耳宽而短,具短细毛 眼睛细小 尾基部特别粗大,末端尖细 体有臭腺,有特殊臭味
2蚊类
2 蚊类
监测蚊种: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埃 及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
常见蚊种:中华按蚊、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
呈长圆形,雌呈短卵形 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具黑色纤毛
3.13 黑尾黑麻蝇
体为中等大小 尾端黑色 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裸
3.12 横带花蝇
体小灰色,触角芒具橇毛, 中胸盾板沟后有一黑色横带,盾沟前无斑,小盾板基部黑
色 腹部卵园形,各背板前缘具有三个尖端朝后的凿形黑斑,
翅下腋瓣短于上腋瓣。
常见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 其他种:澳洲大蠊
4.1 德国小蠊
体型小(10~15mm),茶褐色 前胸背板上有二条平行的黑褐色纵纹 雄虫翅伸近腹端,雌性超过腹端。雄虫尾须内侧有1对腹刺
其他蚊种:常型曼蚊
2.1 中华按蚊
体型较大,灰棕色 雌蚊触须接近与喙等长,触须尖端白色 中胸背板上有五条浅色条纹 翅前缘脉有二个白斑,翅穗有白斑
2.2 嗜人按蚊
成蚊体型较中华按蚊小 雌蚊触须顶端有白环,但较窄 翅前缘脉白环较窄,无翅穗白斑
2.3 触须顶端白色 中胸背板有一中央白纵条,后部有4条细狭窄白色纵纹一
重要病媒生物鉴别特征
1鼠 类
1 鼠类
监测鼠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 黄毛鼠
常见鼠种: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 其他种类:鼩鼱
1.1 褐家鼠
尾长短于体长 耳小、厚,前折时不达眼 颅顶部两侧的颞脊平行 背毛深褐色,腹毛灰白。
1.2 黄胸鼠
耳薄,前折可达眼 尾很长,大于体长 体毛棕褐色,胸部毛尖杏黄色 前足背面棕黄色
2.5 三带喙库蚊
成虫体型较小,身体暗褐色 喙中部有一明显的白环
2.6 骚扰阿蚊
体型较大,黑色胸腹具白色鳞片 喙、触须均黑色 喙向腹部弯曲
2.7 常型曼蚊
体型中等,棕褐色 喙的前1/3暗色,2/3淡色 中胸盾片两侧从前端到翅基各有一灰绿色纵条 翅鳞黄色和深棕色杂生,有的单个鳞片不对称。
体型巨大,胸部背面灰褐色,腹部背 面暗青色
触角赤黑色 中胸盾片沟前的中央有3条明显的黑色
纵纹,中央的1条较宽 腹部肥大
3.8 厩腐蝇
体形似家蝇,稍大,暗灰色 胸部背面有两对黑色纵条,中央的1对较明显,两侧的两
条不甚明显 小盾片末端带红棕色
3.9 夏厕蝇
体型较小,呈灰色 胸背有3条暗黑纵纹,平衡棍色黄,足色黑 腹部的第一二合背板,第三、第四各背板具有倒“T”字型
3蝇 类
3 蝇类
监测蝇种:家蝇、市蝇、丝光绿蝇、铜绿蝇、亮绿蝇、大 头金蝇、伏蝇、新陆原伏蝇、巨尾阿丽蝇、红头丽蝇、厩 腐蝇、夏厕蝇、元厕蝇、棕尾别麻蝇
常见蝇种:家蝇、市蝇、丝光绿蝇、铜绿蝇、亮绿蝇、大 头金蝇、巨尾阿丽蝇、厩腐蝇、夏厕蝇、元厕蝇、棕尾别 麻蝇。
其他蝇种:翠绿蝇、横带花蝇、绯颜裸金蝇、肥躯金蝇、 瘦叶带绿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