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育种动态及发展趋势
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1. 引言番茄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大。
然而,随着全球农业发展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番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番茄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番茄产业的持续发展。
2. 番茄产业现状2.1. 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番茄的种植面积约为XXX万公顷,年产量为XXX吨。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番茄生产国之一,占据了全球番茄产量的XX%左右。
2.2. 行业结构番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传统的小农户在农田中种植番茄,然后通过农贸市场和中间商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农业企业采用规模化种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2.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番茄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番茄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并被认为是预防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蔬菜。
此外,番茄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如番茄酱、番茄汁等。
2.4. 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番茄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种植模式对土地、水资源和人力的消耗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其次,番茄的种植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着包装、储存和物流等问题,影响了商品的品质和保鲜度。
另外,一些品种的番茄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
3. 建议3.1.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番茄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这意味着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建立番茄产业链,包括种苗培育、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
3.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种植模式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问题,应该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
例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应加强番茄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使用农药,保障番茄的品质和产量。
2024年西红柿种植市场调研报告

西红柿种植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西红柿种植市场进行的调研分析,旨在了解西红柿种植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关键信息。
通过对市场调研的综合分析,为种植者、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2. 市场规模与潜力西红柿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过去几年西红柿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国西红柿种植面积在过去五年平均年增长率约为5%,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4%。
目前,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达到XX万亩,年产量超过XX万吨。
西红柿市场的潜力巨大,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和对新鲜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
此外,西红柿的多功能应用(如鲜食、加工品、医药、美容等领域)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市场竞争态势在西红柿种植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压力。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品种选择、产量稳定性、质量管理和价格竞争等方面。
3.1 品种选择品种是影响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品种有XX、XX、XX等。
每个品种都有其适应的生态环境和特定的优势,种植者在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市场需求来进行选择。
3.2 产量稳定性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农民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保证产量的稳定。
天气变化、病虫害、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能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种植者需加强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如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高产稳产。
3.3 质量管理西红柿是一种易腐蚀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对于保证产品新鲜度和口感至关重要。
市场上的消费者对西红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外观、口感、产地等因素。
种植者应重视质量管理,采取规范的种植、采摘和包装等措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4 价格竞争西红柿市场存在一定的价格竞争。
价格波动主要受供需关系、季节性变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较大,种植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制定价格策略,以保证自身的利益。
我国番茄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我国番茄现状分析报告总结引言番茄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已经在我国广泛种植和消费。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番茄的种植和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我国番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在种植面积方面,从2010年开始,我国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提升,到2019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500多万亩。
而在产量方面,从2013年开始,我国番茄的总产量超过了2000万吨,到2019年已经接近3000万吨。
番茄品种和质量改进近年来,我国的番茄品种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
通过引进优质番茄品种,培育本地适应性强的品种,并且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如温室种植和滴灌技术,能够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科研人员在番茄的抗病虫害和耐逆性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使番茄种植更加可靠和稳定。
番茄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番茄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和抗氧化物的蔬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番茄产品逐渐从传统的鲜食产品扩展到番茄汁、番茄酱、番茄罐头等加工产品。
忙碌的现代生活和方便快捷的食品需求也带动了番茄加工食品的兴起。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番茄加工食品的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
挑战和机遇尽管我国番茄产量和质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番茄行业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的种植差异,有些地区还存在着种植方式陈旧、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其次,番茄产品的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
此外,番茄加工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种植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番茄出口也有望增长。
同时,我国的电商平台和农产品电商也为番茄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结论总体而言,我国番茄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进步的空间。
蕃茄产业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蕃茄产业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蕃茄(西红柿)是普遍消费和广泛应用的蔬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多样化菜品的需求,蕃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探讨蕃茄产业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蕃茄产业的现状1. 地理特点:世界范围内的蕃茄种植分布广泛,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地。
其中,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是全球蕃茄产业的主要生产国。
2. 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年度蕃茄种植面积达到数万公顷,年产量超过数百万吨。
中国和印度是全球蕃茄产量最高的两个国家,其次是美国。
3. 市场需求:蕃茄是世界各地饮食文化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家庭烹饪、餐饮业和加工业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蕃茄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 健康功能:蕃茄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研究表明,蕃茄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压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功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蕃茄产业的研究领域1. 蕃茄品种改良研究:为了提高蕃茄产量和品质,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蕃茄品种改良研究。
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了抗病虫害、耐逆性和丰产性等优良品种,提高了蕃茄的产量和质量。
2. 蕃茄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研究:蕃茄是一种喜温暖、喜湿润的蔬菜,对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要求较高。
研究人员通过调控光照、温度、湿度和肥料等因素,优化蕃茄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3. 蕃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研究:蕃茄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研究人员通过测定蕃茄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等,揭示其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探讨了蕃茄的抗癌、抗糖尿病和降血压等健康功能。
4. 蕃茄加工技术研究:蕃茄是一种多功能的食材,可以制作成番茄酱、番茄膏、番茄汁等多种加工产品。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加工技术,提高蕃茄产品的质量和保鲜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蕃茄产业的发展趋势1. 品种优化和改良:随着人们对蕃茄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品种优化和改良将是蕃茄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番茄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
茄抗病性。
3. 抗除草剂。
实践表明,番茄转基因法、杂交法和诱变育种等方法都能够培育出对除草剂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
4. 抗青枯病。
早在20世纪中旬,我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培育对青枯病具有良好抗性的番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成功培育出包括抗青1号和丰顺在内的多种番茄。
5. 抗TYLCVD。
TYLCVD 具有波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传统育种、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可抵抗该病的品种进行培育。
在已培育出的品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大樱粉1号,研究人员以抗病樱桃番茄作父本、具有良好口感及形状的番茄作母本,成功培育出了兼具良好口感及抗病性的新品种。
育鲜食及加工品种进行选择,充分利用我国在育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对拥有良好性状的番茄进行培育,增强番茄所具有的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单一抗性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应重点培育拥有复合抗性的番茄,其中,种植在保护地的番茄,应拥有3~4种抗性;露地种植的番茄,则应拥有2~3种抗性。
二是做到因地制宜,优先培育耐热及耐低温的品种。
(四)创新育种方法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材料,种子质量决定了农作物生长的质量及产量。
要以番茄的特点为依据,将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充分结合。
在保证育种质量的前提下,精简育种步骤,加快育种速度,实现稳产、高产,为番茄行业稳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 程丽红)
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番茄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番茄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崔锦王丽萍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06期摘要:该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番茄育种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番茄育种现状,并展望了我国番茄育种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番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育种;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 S641.2;S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021-03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omato BreedingCUI Jing et al.(College of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00, China)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mato breeding was reviewed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on tomato breed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omato breeding in China wa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omato breeding work in China.Key words: Tomato; Breeding;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又名西紅柿,茄科番茄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很强的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制,备受消费者青睐,现已作为重要食用果蔬在全球广泛种植。
2023年番茄种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番茄种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番茄种植行业是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番茄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好的蔬菜,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番茄种植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市场需求和趋势1.1 营养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营养丰富、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番茄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番茄红素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1.2 快捷便利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注重方便快捷。
番茄可以直接生吃或者用来制作各种菜肴,方便食用,无需繁琐的烹饪过程,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快捷生活方式。
1.3 酱料和调味品市场的增长番茄上市后可以进行加工制成番茄酱、番茄汁等产品,这些产品在酱料和调味品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调味品需求的增长,番茄酱等番茄制品的市场也在扩大。
二、市场竞争现状2.1 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番茄种植业市场的竞争相对较为分散,没有出现明显的垄断现象。
小农户和农业合作社是主要的番茄种植主体,其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
2.2 种植技术普遍滞后番茄是一种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作物,对土质、温度、湿度等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目前番茄种植中种植技术普遍滞后,缺乏科学种植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导致产量不稳定,品质不一致。
2.3 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由于番茄种植主体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以及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导致番茄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
一些产地的番茄产品存在品种单一、口感差、色泽不佳等问题,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
三、市场发展趋势和前景3.1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在番茄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包括无土栽培、水培栽培、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使得番茄的种植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
未来,科技创新将不断推动番茄种植行业的发展。
3.2 产地集中度提高为了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以及保证市场对品质的要求,未来番茄种植业可能会出现产地集中度提高的现象。
番茄的育种技术

番茄的育种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需求也在不断改变,番茄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对于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番茄的育种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番茄的育种目标、育种方法和育种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番茄的育种目标番茄的育种目标主要包括品质、产量和抗病性三个方面。
首先,品质是消费者购买番茄的首要指标之一。
现代育种中,对番茄的色泽、口感、香味等品质特征进行研究,旨在培育出满足消费者口味需求的番茄品种。
其次,产量是农民种植番茄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育种者希望培育出高产量的番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最后,抗病性是番茄育种中的重要目标。
番茄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害,如晚疫病、炭疽病等。
通过选育对抗病害的品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番茄的质量,并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二、番茄的育种方法番茄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两种。
传统育种是指通过交配和选择等传统手段,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番茄品种。
传统育种方法一般包括了亲本选育、杂交和后代选择等步骤。
这种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番茄的性状,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分子育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育种方法,它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手段,对番茄的基因进行分析和调控。
分子育种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针对番茄基因进行精确改良,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
三、番茄育种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番茄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新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番茄育种中。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成为番茄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对番茄基因的精确改良,从而培育出更加具有抗病性和高产性的番茄品种。
其次,遗传图谱和基因组学的应用也在加强番茄育种的研究。
遗传图谱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番茄品种的遗传背景,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基础资料。
基因组学的研究则可以揭示番茄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联,为育种提供更多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育种动态及发展趋势
作者:卢文经; 姜炳义; 汉晓冬; 刘策; 宋辉; 刘芳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分为加工型番茄和鲜食型番茄,在各国的蔬菜栽培中均占有相当的比例。
从发展趋势看,人们对番茄的需求量正在加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7年全世界番茄栽培为309.4ha,总产量达8487.3万t。
市场对其番茄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耐储运性、上市时间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作为生产者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熟性以及经济效益。
以上这些毫无疑问都应成为番茄育种者的育种目标。
综合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观点及个人的理解,仅从传统育种技术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两个方面论述番茄育种研究进展。
所谓传统育种技术就是指利用种群内基因重组原理通过筛选的办法来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番茄品种特性改良,主要指种群间的转基因技术,从而获得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抗冻、延长储藏期、改善风味、改变果色和育性等基因,这些都是通过常规育种技术难以达到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番茄育种技术。
1番茄适应性育种
适应性包含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就目前而言,主要指番茄的耐弱光及抗寒性筛选研究。
1.1耐弱光及短日照育种
这是温室番茄适应性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比较座果及花穗分化情况来筛选材料。
1.2株型育种
株型育种除了耐弱光温室栽培目的以外就是省工品种的选育。
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人就发现了具有隐性基因Ts的突变中其侧枝的生长是受IS基因控制的,当番茄植株含有IS基因时就只长一个茎,这不仅能减少整枝打杈的劳力,而且有利于机械化栽培。
1.3抗寒育种
番茄抗寒筛选因加工番茄与鲜食番茄栽培条件和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加工番茄主要指能在早春直播抗低温,即较强的低温发芽与苗期抗寒能力。
而鲜食番茄抗寒筛选方面,因为是温室栽培,除了要求幼苗有一定抗寒能力外,要求成株期在低温下有较好的座果能力。
研究证明,在低温条件下,花粉质量和座果率在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通过比较这种差异可对成株抗寒性进行选择。
单性结实番茄材料在低温下具有较强座果能力。
国内外一些育种单位都在积极利用单性结实基因培育耐寒品种。
1.4抗霜冻育种
受冻组织死亡往往是在霜冻条件下受冻部位体液产生冰晶,冰晶不断增大,撕裂了液泡膜,挤压刺伤其他细胞器及其膜系统和细胞膜,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Hightower利用农秆菌将比目鱼体内抗冻蛋白(AFP)基因转入番茄,发现转基因番茄不但稳定转录AFP的mRNA,还产生一种新的蛋白质。
这种转
基因番茄的组织提取液能有效地阻止冰晶的增长。
转基因植株经温室鉴定,抗病力明显提高。
1.5耐热育种
番茄抗逆育种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鉴定番茄耐热性,最可靠的方法是调查在高温条件下的座果情况,但费时费力。
双列杂交分析初步表明,番茄座果的耐热表现为加性遗传。
另外,番茄抗热分子生物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经成功地对若干个番茄热反应调控子(HSF)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遗传定位,将来利用基因工程创造耐热材料的前景无疑非常广阔。
1.6耐盐育种
番茄在不同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耐盐机制,其中对盐害最敏感的时期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
目前国外已经筛选出一些在种子萌发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期耐盐的番茄材料。
1.7抗虫害育种
主要指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目前发现应用于提高植物抗虫性的基因主要有两类,一类简称Bt基因,另一类简称Pi基因,但由于其表达能力不够强,应用暂时受到限制。
1.8抗除草剂育种
实验证明转基因植株可以将有毒的除草剂转化为非毒性的乙酰化形式,使转基因植株能有效地抗除草剂。
2番茄品质育种
番茄品质主要包括果实的商品品质、风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3个方面。
2.1商品品质
果实的商品品质体现在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硬度以及耐储性等方面。
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由于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不同,世界各国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另外,据报道通过转基因育种,使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被抑制97%以上,番茄红素的合成量也很低,仅为正常植株的2%。
转基因的植株的花冠为淡黄色,果实为黄色。
加工番茄要求着色均一致。
2.2果实硬度
番茄从采收到销售需经过很多环节,这就要求番茄具有较强的耐挤压和抗损伤能力。
因此,果实的硬度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一般是通过比较果实果肉厚度,种子腔大小,再结合手感握测来筛选果实硬度高的品种。
2.3耐贮运性
由于番茄品种间果实贮存期的长短差异较小,通过系选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两个成熟突变基因上,即成熟抑制基因rin (riping
inhibitor)和不成熟基因nor(non
ripening)。
其原理,一是通过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壁果胶的降解,使果实抗软化。
另一种是通过抑制乙烯的生成,提高果实耐受"成熟过度"的能力。
目前,特别是成熟抑制基因已经开始被应用到育种实践中。
2.4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
果实的营养品质主要取决于果实中矿物盐和维生素的含量,尤其是VC、VA
的含量,提高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也是番茄育种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因素很多,目前尚无法根据一定指标进行改良。
过去,育种家希望通过传统方法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从而改良品质,但是由于碳代谢的复杂性和缺少基因型的多样性使育种方法难以突破。
目前有关学者正致力于提高工程植株Monellin基因表达的研究。
3抗病育种
番茄栽培范围广,危害番茄的病害种类多。
通过传统的病害抗原的筛选和新的生理小种及株系研究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据美国加州大学Charles
Rick(1995)调查,几乎所有的番茄病害都可以在近缘野生种中找到相应的抗源,近半数的抗病基因已经通过杂交转入到普通番茄中。
番茄叶霉病病菌分化最快,已知的和已经被利用的抗病基因数也最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抗早疫病的资源材料,并发现早疫病抗病基因表现为加性或是上位效应。
最近在中国台湾省筛选出了抗晚疫材料,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为更有效的提高品种的抗病性,育种上将至少两个未被侵染的抗病基因转育到一个品种中。
基因工程技术对抗病毒育种的效果将更显著。
在国内外,对TMV、CMV、TSWV都有相关的转基因研究,并且获得了对其抗性水平达到中抗到高抗的转基因番茄植株。
4雄性不育性育种
对于自花授粉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子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但自然发现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选育和转育都十分困难,且周期长,效率低。
通过基因技术使RNA降解,导致花粉败育,从而培育出雄性不育的工程植株,可为番茄的杂交制种提供方便。
5单倍体育种
花药(粉)为外植体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而即使是杂合体起源的单倍体加倍后也可立即纯化,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随着花药(粉)培养技术的改进,单倍体利用有可能成为未来蔬菜杂种优势利用中自交系培育的有效手段。
6体细胞杂交育种
利用原生质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突破物种间有性杂交的障碍,使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创造新的育种材料和类型。
总之,传统育种技术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作为育种的主流技术存在下去,而随着番茄基因工程的发展,将创造出更多新的基因型,基因工程技术在番茄新品种选育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以其补充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